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1562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1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法库五里山旧石器地点发现的石器研究【关键词】沈阳;法库县;五里山地点;旧石器;发现与研究 【摘 要】2011 年,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共同对沈阳市的康平和法库两县进行了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在法库县秀水镇五里山地点发现石器 71件,为其中一处石器较为丰富、地域特征鲜明、具有代表性的地点。本文对发现的石器进行了全面的类型学研究,通过详细的数据测量与定量标准的引入,结合动态类型学的理念,对该地点各类石器由选料到剥片、加工直至废弃的动态过程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五里山地点的石器工业类型进行明确的判定。多年来,沈阳市虽已有多处晚更新世石器时期的动物化石出土,但旧石

2、器时代人类化石和石器地点却一直未有发现。2011 年 4月 6日至 4月 20日,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与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合作成立旧石器考古调查队,对沈阳市的康平和法库两县进行了为期 15天的旧石器时代考古调查,希望可以发现一些旧石器地点,填补沈阳市旧石器时代的缺环,进而为我们深入了解东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充实资料。本次调查在秀水河和辽河的 II、III 级阶地上,共发现旧石器地点 14处,石器 1029件(极少部分出在地层内) ,其中包括石片、石核、一类工具(石锤、石砧) 、二三类工具(刮削器、尖状器和砍砸器等) ;可以分为大石片石器、小石片石器和细石叶三个工业类型;年代跨度为距今 3

3、万2多年至 1万年,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至新旧石器时代过渡阶段。五里山地点为其中一处石器较为丰富、地域特征鲜明、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在该地点发现石器 71件,大多采自地表耕土层,部分出自地层。本文仅对发现的石器进行研究和讨论。 一、地理位置、地貌地层与气候 (一)地理位置 五里山地点位于辽宁省法库县秀水镇五里山村,海拔 84米。地理位置为北纬 422232.4,东经 1225914.0,面积约 1000平方米。西距獾子洞水库 250米,东南距前五里山村 900米,东北距五里山村 160米(图一) 。 (二)地貌与地层 1.地貌 法库县位于辽宁省北部,地处辽河中游左岸,地势北高南低,丘陵平原起伏交

4、错。西部和西北部山区属医巫吕山支脉,山丘在 400米以下,辽河及其支流秀水河、拉马河贯穿全境,在东、南、西及中部形成较大面积的冲积平原。 地点所属的秀水河子镇位于法库县县境西部,秀水河西岸,距县府 35公里。秀水河位于地点东 4.8公里,由北向南流过,有发育的 I级冲积阶地,底宽达 100米;级堆积阶地宽 50米;III 级阶地为侵蚀阶地(图二) 。 2.地层 地点所在的 III级阶地为侵蚀阶地,基岩为流纹岩,石器大多分布在黄色或灰黄色的耕土层上,无文化层。 3(三)气候 该地点处于温带亚温润区,气候温和,属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6.7。一月平均气温为-13,最低气温-31;七月平均气温 22

5、.7,最高气温 35.9。年平均降水量 600毫米,全年无霜期在 155天左右。雨热同季,日照充足,属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良好的自然环境,适合古人类在此栖息。 二、 石器的分类与描述 本次调查共采集到石器 71件。原料有石英岩、流纹岩、安山岩、角岩、玛瑙、凝灰岩、硅质岩、硅质灰岩、板岩、蛋白石、碧玉、燧石等。以玛瑙最多,占石制品总量的 35.2%;硅质灰岩次之,占 29.6%;燧石和角岩再次,各占 11.3%和 7%;凝灰岩占 4.2%,石英岩和板岩各占 2.8%;硅质岩、碧玉、安山岩、蛋白石、流纹岩最少,各占 1.4%(图三) 。其中以玛瑙、硅质灰岩、燧石和流纹岩、安山岩为原料的石器表面

6、风化程度最轻,以石英岩和凝灰岩为原料的石器表面风化较严重。石器包括石核、工具、石片和断块四大类。下面对石器进行分类描述。 (一)石核 9 件。可分为锤击石核、砸击石核和细石核。 1. 锤击石核 6 件。分为单台面石核、双台面石核和多台面石核。 (1)单台面石核 2 件。长 26.835.4 毫米,平均长 31.1毫米;宽23.225.2 毫米,平均宽 24.2毫米;厚 13.914.7 毫米,平均厚 14.3毫米;重 7.89 克,平均重 8.4克。原料均为硅质灰岩。打制台面 1件,有疤台面 1件。台面角 6989。均为同向剥片。标本 11FWW49,长 35.4毫米,宽 25.2毫米,厚 1

7、3.9毫米,重 7.8克。有 1个台面,14个剥片面。台面为打制台面,台面角 89。有 1个明确的剥片疤,剥片疤长 15.6毫米,宽 11.8毫米。以断块为毛坯,对断块的横断面进行了加工利用作台面,采用锤击法剥片。此断块劈裂面较为平坦,故剥片面位于断块劈裂面上。由于台面狭窄,加之石核本身弧度较大,剥片活动在进行了一次以后就停止了,石核本身利用率虽不高,但是对断块的利用本身就是一种高利用率的体现(图四,4) 。 (2)双台面石核 2 件。长 28.733.2 毫米,平均长 30.9毫米;宽 24.237.6 毫米,平均宽 30.9毫米;厚 1617.4 毫米,平均厚 16.7毫米;重 16.72

8、0.2克,平均重 18.5克。原料分别为燧石和玛瑙。台面角 80118。对向剥片 1件,转向剥片 1件。标本 11FWW:1,长 28.7毫米,宽 37.6毫米,厚 15.9毫米,重 20.2克。原料为燧石。A 台面为打制台面,台面角90。有 2个明确的剥片疤,最大剥片疤长 23.15毫米,宽 9.71毫米。A台面在剥下两片石片后,加工者第三次和第四次尝试同样方法剥片,均因石核内存在节理而阻断,该台面已不能继续剥片,于是转向 B台面进行剥片。B 台面位于 A台面的垂直方向右侧,自然台面,台面角 80。有 2个剥片疤,最大剥片疤长 13.84毫米,宽 8.99毫米。剥片疤尾端为阶梯状,推测是因为

9、遇到石核中间隆起并且用力不够造成的中断。剥片方式为转向剥片。此石核虽有 2个台面,4 个明确剥片疤,但是剥片疤均较小,占石核表面的 25%,由此可见石核的利用率并不高。这可能是因为石核的原料硬度和韧性均较大,且存在节理与较多结晶体,不利于剥片(图四,5) 。标本 11FWW63,长 33.2毫米,宽 24.2毫米,厚 17.4毫5米,重 16.7克。原料为玛瑙。A 台面为自然台面,台面角 118。有 1个明确的剥片疤,剥片疤长 29.4毫米,宽 19.2毫米。A 台面的台面角较大,且劈裂面上有节理,已不能继续剥片。B 台面位于 A台面的正对面,利用了石核天然的断裂面,台面角 92。有 2个剥片

10、疤,完整剥片疤位于上部,长 15.4毫米,宽 7.7毫米。靠下位置的剥片疤由于石核存在节理导致剥片中断,边缘呈阶梯状。剥片方式为对向剥片。此石核虽质地较好,但由于内部存在节理,影响了石核的利用率(图四,6) 。 (3)多台面石核 2件。长 35.670.1 毫米,平均长 54.4毫米;宽26.754.7 毫米,平均宽 40.7毫米;厚 25.143.9 毫米,平均厚 34.5毫米;重 23.2105.7 克,平均重 64.5克。原料为硅质灰岩和玛瑙。剥片方式均为交互剥片。标本 11FWW70,长 70.1毫米,宽 54.7毫米,厚43.9毫米,重 105.7克。原料为玛瑙。有 3个台面。A 台

11、面在剥片过程中部分已被打掉,有 1个剥片面。有 9个明显的剥片疤,最大的疤长22.8毫米,宽 15.8毫米。B 台面为打制台面,有 1个剥片面,剥片疤较小,尾端呈阶梯状,主要由于该侧石核多节理与褶皱,不利于剥片。C 台面为有疤台面,产生 2个剥片面,分别位于 A和 B台面上。A 台面上有 1个剥片疤,长 30.5毫米,宽 19.9毫米,尾端完整。B 台面上有 1个明确的剥片疤,长 18.2毫米,宽 15毫米。A 和 B台面顶部有 3个小的石片疤,由于石核在废弃后表面被一层化合物所覆盖,而这 3个疤却暴露出石核内原貌,因此是新近磕碰所致。该石核共有 3个台面,4 个剥片面,自然砾石面仅占石核表面

12、 20%左右,可见此石核使用率相当高(图四,7) 。 2.砸击石核 1件。标本 11FWW34,长 18.6毫米,宽 13.1毫米,6厚 12.6毫米,重 2.7克。原料为蛋白石,石质细腻。台面上下相对,顶部为线状台面(即 A台面) ,底部为有疤台面(B 台面) ,共有 4个剥片面。其中 A台面有 3个剥片面:A剥片面有 5个剥片疤,最大剥片疤长 9.9毫米,宽 5.3毫米;A剥片面有 1个剥片疤,长 8.8毫米,宽 2.3毫米;A剥片面有 2个剥片疤,最大剥片疤长 14.6毫米,宽 4.1毫米。B 台面有 1个剥片面,3 个剥片疤,最大剥片疤长 5.1毫米,宽 4.9毫米(图四,8) 。 3

13、.细石核 2件。长 19.823.3 毫米,平均长 21.6毫米;宽14.326.4 毫米,平均宽 20.4毫米;厚 9.29.3 毫米,平均厚 9.25毫米;重 2.94.2 克,平均重 3.6克。原料分别为玛瑙和燧石。标本11FWW30,长 19.8毫米,宽 26.4毫米,厚 9.2毫米,重 4.2克。原料为燧石。该石核形态具有以下特征:核体扁薄, 进行了修理,看上去类似于刮削器;台面狭长,经过预制和修理;底缘呈船底形;剥片面位于核身左侧较宽的一端, 呈棱锥面;有一条连接台面的前端和剥片面底端的刃状缘。上述特征完全符合国际上对于楔形石核的定义,可以判定该石核为典型的楔形石核(图四,9) 。

14、 虎头梁遗址中发现的种类繁多的石器中,它的楔形细石核特点十分鲜明, 学界多以此为标准对华北地区晚更新世细石器工业进行类型划分,进而与周边地区的细石器工业进行比较,因而有关楔形石核的研究成果较丰富。依据朱之勇、高星对虎头梁楔形细石核的类型学研究,本地点发现的这件楔形细石核与虎头梁 I型细石核相似。 此类细石核的最大特征是将台面修成刃状;毛坯主要采取单面修整, 多数情况下核体一侧较7平坦, 另一侧较圆凸, 其横断面近似 D型;前缘、后缘往往形成尖刃1。标本 11FWW30 的台面修整方向为横向,A 侧面进行了细致修整,共有石片疤十多个;另一侧较多地保留了砾石面,因此较为突出。与虎头梁单面修整不同的

15、是,砾石面下部的石片疤尾端呈阶梯状,表明曾经尝试过剥去石皮,但没有成功。标本左侧的前缘连接了台面与底端,有的学者也将其比作船的“龙骨脊” 。右侧的后缘则是一条人字形脊。该石核仍有继续进行剥片的可能, 但却保留了下来。可以看到标本的剥片面上存在两处断坎(A 位置) , 由此可知在剥片的过程中, 由于石料中存在瑕疵或操作失误等原因造成剥片面上出现断坎, 从而影响到下一步剥片的顺利进行,是造成该石核被提前淘汰的主要原因。 根据以上描述,可见五里山地点的石核特征:从石核的原料来看,石料尺寸较小,平均长 32.4毫米,平均重 19.5克。根据石料的形状使用了不同的剥片方法,块状、扁平状或不规则状的石料用

16、锤击法剥片,而规则的长方体石料运用砸击法剥片。从台面来看,自然台面和人工台面数目相当,人工台面以打制台面为主。已经出现了虎头梁楔形细石核加工技法,对台面进行预制并在剥片过程中不断修理,虽然仅有一件,但可能是由于适合此类技法的石料不足所致,已经可以证明该地点石器制造技术的先进程度较高。自然台面则多利用了毛坯的一些天然节理面,表明其对于石核选择的灵活机动。 (二)石片 10 件。包括完整石片、断片和细石叶。 1.完整石片 5件。长 8.829.6 毫米,平均长 18.9毫米;宽10.744.1 毫米,平均宽 19.2毫米;厚 2.213.8 毫米,平均厚 4.9毫8米;重 0.313.1 克,平均

17、重 3.1克。硅质灰岩 2件,玛瑙、角岩和流纹岩各 1件。线状台面和有疤台面各 2件,自然台面 1件。石片角1292,平均 61.2。石片背面均为石片疤的有 3件,均为自然面的有 2件。背面石片疤数量多的达 9个。背面石片疤与石片剥片同向的2件,复向有 1件。根据台面与背面的性质可以分为 4种类型: I 型:自然台面,背面为自然面 1件。标本 11FWW62,长 29.6毫米,宽 44.1毫米,厚 13.8毫米,重 13.1克。原料为流纹岩,形状不规则。台面长 30.8毫米,宽 12.7毫米,石片角 70。劈裂面半锥体凸出,同心波不明显,放射线较清晰。底缘略有卷起,局部不完整,可能是后期使用过

18、程中导致。 II 型:线状台面,背面为自然面 1件。标本 11FWW26,长 8.8毫米,宽 14.02毫米,厚 2毫米,重 0.3克。原料为角岩,形状近似长方形。台面长 10.3毫米,石片角 85。劈裂面半锥体凸,打击点集中,无同心波,放射线较清晰。侧缘锋利,底缘折断。 III 型:线状台面,背面为石片疤 1件。标本 11FWW45,长 13.7毫米,宽 10.7毫米,厚 2.2毫米,重 0.3克。原料为玛瑙,形状为三角形。台面长 3.1毫米,石片角 12。劈裂面半锥体浅平,有同心波,无放射线。背面有 1个剥片疤,剥片方向为同向剥片。边缘锋利,尾端有与同心波平行的浅凹槽。 IV 型:有疤台面

19、,背面为石片疤 2件。标本 11FWW23,长 19.3毫米,宽 15.2毫米,厚 3.3毫米,重 0.62克。原料为硅质灰岩,形状不规则。台面有两块明显的石片疤,台面长 6.7毫米,宽 3.1毫米,石片角 112。劈裂面半锥体凸,无同心波,无放射9线。背面有 9个明确的石片疤,剥片方向为复向剥片。边缘锋利,A 侧缘有疤和折断(图四,1) 。 由以上分析,完整石片中线状台面占 40%,而线状台面绝大多数是以自然面为台面,直接剥片形成的。这样的台面和背面并无明显的分界,台面为一条线。有疤台面同样占 40%,这可能是由于当时的人们已经意识到在进行剥片之前先行去除石皮,或者为了得到适合剥片的台面角。

20、自然台面占 20%,由石片的形态可以看出其原来所属的石料毛坯亦不利于剥片,又因为其背面为原生面,该石片可能是在对石核进行修整过程中较早阶段剥下的,并且随意性较大。 该地点古人在对石核进行剥片时,首先以自然表面为台面,产生的石片作为二类工具直接使用,或者成为三类工具的毛坯;也可以先行去除石皮或整形,在此过程中会产生碎屑,同时也会产生一些石片,然后再以剥片疤作为台面继续剥片,产生较好的石片。其间可能使用了同向、复向等剥片方法,从而尽可能多地获得石片,提高石核的使用率。 2.断片 4件。均为中部断片。长 15.523.8 毫米,平均长 19.5毫米;宽 9.917.9 毫米,平均宽 13.3毫米;厚

21、 1.18.5 毫米,平均厚5毫米;重 0.23.1 克,平均重 1.5克。原料包括 3件玛瑙和 1件硅质灰岩。标本 11FWW740,长 15.5毫米,宽 9.9毫米,厚 1.1毫米,重 0.2克。原料为玛瑙。劈裂面同心波明显,无放射线。背面为 3个石片疤,剥片方向为同向剥片。石片疤呈较为规整的长条状,该石片可能是从一个细石核上剥下来的,但其并不是典型的细石叶,两侧缘不平行,形状不规则,侧缘锋利且完整,因此排除了石片原属于细石叶后被破坏的可10能。其形成原因可能与细石叶剥制制法掌握不熟练有关,因为背面的剥片疤有些歪斜,即之前的剥片已出现了错误从而导致石核继续顺畅剥离石叶的失败(图四,2) 。

22、 3.细石叶 1 件。标本 11FWW40,为中部断片。长 9.3毫米,宽 7.2毫米,厚 1.7毫米,重 0.1克。原料为板岩。台面和半锥体已被破坏,劈裂面平坦。背面共有三条平行的脊线,构成四个剥片疤。两侧缘平齐,且锋利,均有微小的凹缺,可能是在使用过程中导致,也可能是在废弃以后的搬运堆积过程中造成的破坏。在石叶的底端可以看到,靠近石叶背面的部分要比靠近劈裂面一侧有少量凸出,故可以确定导致石叶下部折断力的方向是由劈裂面向背面(图四,3) 。 (三)断块 21件。长 13.864.8 毫米,平均长 29.2毫米;宽12.4102.2 毫米,平均宽 25.6毫米;厚 4.644.2 毫米,平均厚

23、 14.8毫米;重 1.4191.1 克,平均重 18.4克。原料以玛瑙和硅质灰岩为主,其次是燧石和角岩。形状大小不一,且不规则,多为剥片时崩裂所致。 (四)工具 31 件。包括二类工具(使用石片)和三类工具。 1. 二类工具 20 件。包括刮削器和尖刃器两大类。 (1)刮削器 10 件。可分为单刃和双刃。 单刃 8 件。可分为直刃和凸刃。 直刃 6件。长 23.947.6 毫米,平均长 32.6毫米;宽 28.348.3毫米,平均宽 34.2毫米;厚 9.523 毫米,平均厚 15.5毫米;重6.624.9 克,平均重 14.8克。原料以硅质灰岩为主,共 3件;石英岩、凝灰岩、玛瑙各 1件。刃缘长 17.341.2 毫米,平均长 27.7毫米;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