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内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11730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风景名胜区内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风景名胜区内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风景名胜区内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风景名胜区内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风景名胜区内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风景名胜区内村庄人居环境提升策略摘要:连云港花果山景区内存在大量村庄,这些村庄由于地处风景名胜区内,对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环境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也影响着村庄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本文以花果山乡前云村为例,通过背景梳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从村庄空间规划、建筑风貌、绿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研究其人居环境,提出改善措施,以期为风景名胜区内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提供借鉴。 关键词:风景名胜区;村庄;人居环境;花果山 中图分类号:F3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165(2013)02-0095-09 我国大部分风景名胜区(以下简称风景区)有相当数量的村庄和居民存在,而且

2、存在由来已久。作为风景区内的特殊资源,应体现其景观价值,与风景区风貌和谐一致,而不得随意开发。丁洪:风景名胜区保护建设之我见 , 中国园林 ,2002 年第 1 期。 从现状来看,风景区内村庄由于受到更多的制约,经济发展一般比较落后,村容面貌不佳,村庄的发展应充分利用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经济支持,改善村庄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提升风景区形象;同时,在不损害风景区资源的情况下合理利用资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质,形成风景区与村庄和谐发展的局面。 花果山风景区地处江苏省连云港市新浦区,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2区。景区面积 12.8km2,规划面积 110km2(图 1) 。景区

3、因古典名著西游记而著称于世,拥有极具文史价值的郁林观石刻和建于北宋的阿育王塔(图 2) ,近几年景区管理处加大绿化美化力度,力图将花果山改造提升为“四季好花常开、八节鲜果不绝”的人间仙境。 花果山乡前云村是风景区内较有代表性的村庄,村庄依山傍水,景观资源较多,景观的可塑性与发展空间较大。但与景区建设发展不协调的是,花果山景区内村庄在人居环境方面普遍存在着一些不合理问题,村庄人居环境没有得到提升,制约着风景区的资源保护与建设发展。 本文以花果山乡前云村为例,探讨了村庄人居环境现状,并提出了改善措施,对其人居环境做总体提升,使村庄与风景区的发展相协调,使前云村成为花果山景区的一个辅助的接待地与门户

4、形象。 一、前云村经济发展现状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 2012 (以下简称年鉴 )中 2011 年的统计数据,连云港市地区生产总值 1410.52 亿元,总量居全省第十二位但增长幅度居全省第三位,通过对 2002 至 2011 的 10 年江苏省和连云港市在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方面的统计分析,可知两者均呈稳步增长的发展趋势。从 2002 年至 2011 年间,江苏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年均 10%左右的速度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以5%12%的速度增长。连云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以 12%17%的速度增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以 7%20%的速度增长,但经济发展水平依然

5、落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异值 2008 年以前明显高于省平均值的差异值,2008 年后低于省平均值的3差异值。 前云村村民年人均纯收入 9800 元,略高于全市农民人均收入平均水平经济数据来源:江苏统计年鉴(2012) ,http:/ (表 1) ,村集体年经营收入 2 万元,村主导产业为茶叶种植、果树种植。经营模式一般采用自产自销的形式。将前云村经济发展状况与全市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相比,没有明显优势,村庄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经济发展动力不足。作为花果山风景区内村庄,景区的不断发展并没有明显带动村庄的发展,景区对村庄发展的辐射力度不够,相关的特色产业、旅游服务

6、业、乡村旅游等能促进村庄发展的产业形势、营销模式没有被利用起来,导致村庄发展缺乏活力与动力。 二、前云村人居环境现状 (一)区位及周边环境 前云村位于连云港市花果山乡,位于花果山风景区东北部,西邻大村水库风景区、北小庄、海清寺。南邻河西庄,村庄位于花果山景区之中,区位条件优越,依山傍水独具特色,交通方便。前云村西部有景区知名古建筑阿育王塔,阿育王塔对前云村的景观格局产生极大的影响,从村庄各处可以远眺塔身(图 3) 。 从图 3 中可以看出,前云村位于新浦市区与花果山景区的中部,处于一个过渡地带,这决定了前云村在花果山景区当中的特殊地位它应成为由市区向景区景观过渡的一个节点、中转站,但村庄这一功

7、能有待挖掘。 4(二)村庄布局 村庄所处位置为山地,因此,村庄布局随形就势,建筑布局依托等高线走向依次排开,并顺应地形,向山谷方向延伸,道路依等高线而建设,两条水沟发源于东面云台山脉上的石库门水库,从村庄穿过,东西走向,高差较大,最后汇入村西侧大村水库。北部有另一条水沟自山脉而下,亦呈东西走向流经村庄汇入大村水库。村沟限定着村庄的布局,将村庄划分为北、中、南三个部分,村庄被分成八个组,呈簇团状分布。(三)内部空间形态 前云村为典型山地村庄,内部空间高差较大。 村庄建筑用地紧凑,建筑之间的空间狭窄,具有明显的山地村庄布局特征。由于地形的限制,建筑的排布顺应等高线的排布方向,村庄街巷形态,受村庄布

8、局影响,街巷形态与建筑的排布方式相呼应,街巷道路高差较大,呈现东高西低的特点。区别于平原地区正交网格状的街巷空间,形成的内部路网呈不规则式(图 4) ,村庄道路与街巷的路面质量现状较差,水泥路面破损较严重,有些街巷路面材料仍为泥土质,严重影响村内景观与村庄形象,也不利于村民出行。村庄拥有特色的公共活动空间(如位于村庄南部的古银杏老君堂活动空间、知青大礼堂庭院) ,拥有牌坊等建筑,但现状较为破败,应当对其加以利用,不仅作为村民活动场所,也应当拥有能够满足乡村旅游发展的服务功能。 古银杏老君堂活动空间是自然式小游园,因其有千年古银杏而在村庄一带小有名气,银杏已被定为连云港市古树名木并加以重点保护,

9、目5前归花果山景区管理处管理(图 5) 。作为景区景观的一部分,古银杏老君堂活动空间是村民重要公共活动场地,通过空间南边水域可眺望花果山山脉,老君堂活动空间场地地面材质为泥土质,树坛石质围边破损情况严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村民活动与整体景观的呈现。作为景区的一部分,老君堂活动空间没有得到良好的规划,与景区的发展脱节。 知青大礼堂与老年活动中心、村部皆为 20 世纪 70 年代知青下放时期的老建筑,三者所围合的空间形成一个公共活动场地,位于村中心地带,地势平坦,地理位置优越,但由于缺乏规划,大部分区域被菜地占据,或杂草丛生,在公共活动方面使用性不强(图 6) 。 (四)村庄建筑的总体特征 建筑风

10、貌特色有待彰显,由于地处山地,早期(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民居建筑以山上石材为建筑原料建制房屋外墙,特色较为明显,但有些老房子亟待维修与保护。80 年代之后新建民居混居其中,多采用砖、混凝土等材料建制房屋,并且外墙面饰面风格不协调,导致整个村庄建筑风格不协调、鱼龙混杂,这不仅存在于建筑与建筑之间,也存在于同一栋建筑之间。有些建筑外墙面需要清洗与维护或增设墙面绿化(尤其是知青大礼堂、知青宿舍、50 年代老建筑) 。这对于提升整个花果山风景区的景观形象也有裨益。 (五)村内市政设施状况 村供水管网建于 1989 年,排水管网建于 1989 年,垃圾环卫设施与污水处理设施建于 2009 年,主

11、要道路硬质化率 100%。 垃圾处理设施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薄弱有待加强(图 7) 。 6(六)绿化现状 现状民居宅前屋后多采用乡土树种银杏、樱桃、杏树、青桐进行绿化,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道路绿化相对薄弱,没有进行统一规划,滨水植物较少,而且分布杂乱,民居绿化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常见的有月季、虞美人、金银花、南天竹等,但不注重搭配。 (七)农民对于村庄环境的认知 该村每年都会开展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近五年建设和环境整治工作投入 347 万元,在生活垃圾处理、乱堆乱放整理、河道沟塘疏浚、公共设施配套、绿化美化、村庄特色彰显、村庄活力提升等方面取得了成效(图 8) 。多数村民对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表现出不

12、关心或观望的态度,村民对村容村貌有较大的意见,如在垃圾遍地、绿化不良、交通不便、少活动健身场所与公共活动方面有意见(图 9) ,希望村庄环境整治能够力度更大,但村民们大多表示自己无能为力,也有少部分村民表示愿意出钱出力或者参与维护管理。由此可见提高村民在村庄环境整治中的参与度尤为重要。 从上述现状问题可以看出:前云村景观资源优良,但并没有被很好地整合与利用,缺乏产业化农业发展,缺乏对特色产业的良好经营运作模式,人居环境存在很多问题,整个村庄与风景区建设发展脱节,制约着村人居环境的提升。反过来也对景区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影响景区整体形象。 三、人居环境改善策略 鉴于村庄目前的人居环境现状,本文重

13、点研究如何使得人居环境更7好地与花果山风景区相协调,如何提升村庄整体的景观结构、景观质量,以及如何借助风景区的辐射影响来带动村民增收,发展有特色的、与旅游相关的产业等。 从整体层面来讲,前云村处于市区向景区的过渡地带,对于村庄发展的定位要有明确的思路,因村庄本身拥有较好的自然风光、名木古树、较为有特色的活动空间而有能力成为景区的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作为连接市区与景区的重要节点,应处理好旅游接待功能与居住功能之间的关系,对于村庄的布局本身来说,一定的统一规划是必要的,不仅仅体现在对建筑传统风貌的统一(如西递宏村等著名旅游村庄) ,也体现在对建筑传统的保护与修缮,对特色街巷的生态化处理与景观设计。一

14、定的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是必要的,但不主张大规模的扩建,避免村庄传统风貌的衰退,应控制村庄边界,适当限制村庄建设用地,处理好村庄与山体、水库、景区的关系,保护农业用地与水域。 (一)对水资源、特色空间、建筑街巷的提升 村沟是前云村代表性景观之一,水沟穿村庄而过,对村内景观效果有很大的影响,目前村沟水质较差,景观效果不佳,在对其清污的同时,要对水沟的驳岸进行生态性设计,将生态型景观融入村庄,提升村庄的形象。 保护老君堂特色空间,增加绿化,对其进行规划设计,保护千年银杏大树。设计过程中以保护为主、设计为辅,使老君堂活动空间焕然一新。建议将裸露泥土地改为青砖铺地,这样既做到了在形式上古朴,也同时达到了

15、生态要求。一改原先硬质驳岸的形式,在驳岸与水存在较大8高差的情况下增加种植土,变垂直驳岸为缓坡亲水自然式驳岸,并在适当地方增设亲水平台。在老君堂周围可设置旅游服务设施,如农家乐餐饮、宾馆、旅游服务中心等等,以此让村庄成为花果山景区的良好衔接(图 10) 。 知青大礼堂为村部所在地,其庭院空间与村部、老年活动中心相连,是村内人群集中之地。此处应主要满足村内居民活动休憩,改造成小游园的形式,给予较多的硬质活动场地,通过不同高差花坛的组合来丰富游园空间变化,种植乡土乔木,增设树池围椅,使游园成为可游可憩、可观可赏的特色村民活动空间(图 11) 。 知青大礼堂等旧建筑虽然实用性不强,但其特色仍是很明显

16、,有些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民居建筑在风貌上颇具特色,能够反映当地的传统民居特点,对于这些建筑,应予以保护和修缮,保护其传统风貌要进行保留,对现有相对较新的建筑如 90 年代、2000 年以后的民居建筑在外墙饰面上尽量做到风格协调,有些单调的外墙面建议增加垂直绿化,或进行清洗、粉刷。 整修破损的水泥路面,提高路面质量。街巷道路多为泥土路形式,可做成生态路面如铺设渗水砖、青砖等富有乡间气息的路面,提升街巷的景观质量。 (二)完善村内市政设施 目前村内污水垃圾处理等相关市政设施不完备,居民生活污水直接排进水沟中,再从水沟中排入大村水库,严重影响水库水体质量与景观。作为景区的一部分,市政设施是否完善影响着景区的整体形象,改造中9在村内居民点安放垃圾桶、建立垃圾收运制度、增加保洁人员,按照景区管理的标准进行市政设施的管理与机制的完善。 (三)绿化改造 在村庄主要道路上增加行道树绿化,增加绿荫,提升村庄主要道路的景观形象,应使用乡土树种如樱桃、银杏、梧桐、杏树等分支点较高的乔木进行绿化(图 12、图 1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