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汉武帝的父子相残两汉 400 余年历史共产生了 20 多位皇帝,其中汉武帝刘彻执政 54年,创下了汉朝皇帝在位时间的最长记录。他统治汉帝国的半个多世纪里,汉王朝进入全盛时代。可是,这样一位雄才大略的帝王,却在他的迟暮之年演出了一场父子相残的历史悲剧。 一、渐生嫌隙 汉武帝 16 岁即位,此后的 12 年中,未有皇子降生。直到元朔元年(公元前 128 年) ,才由卫子夫诞下刘据。初得子嗣,武帝内心的喜悦是可想而知的。因为生下长子,卫子夫很快被册封为皇后,而刘据则在 7岁的时候以长子身份成为名正言顺的汉家太子。汉武帝为培养刘据,下了很大的工夫。在太子很小的时候,便为他延聘名师,传授儒家经典。刘据
2、成年后,汉武帝又专门为他设立博望苑,鼓励他招贤纳士。从“博望苑”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汉武帝是打算让太子多多接触社会,从而增长见识,培育才干,为将来接班做好准备。除此之外,汉武帝还着意以实际政务来锻炼太子。汉武帝喜好出游,每当他不在京城的时候,朝中一般性政务都由太子负责处理。然而正是在处理朝政的过程中,汉武帝逐渐发现太子在许多问题上跟他的想法不大合拍。 汉武帝重用酷吏,滥行杀伐。一些本来没有多大罪过的人,一旦交由酷吏审判,往往就会办成死罪。太子主持朝政的时候,对酷吏们经办的案子经常表示不同意见,由此引起酷吏们的不满。待汉武帝回到京城,2他们就打太子的小报告,说太子随意更改法令,宽大处理了那些罪在不
3、赦的囚徒。这样的话听多了,汉武帝不由得开始为江山社稷担忧,试想,一位仁慈得近乎懦弱的太子做了皇帝,能掌控住权力吗?再说,做儿子的表现得如此具有好生之德,那不就等于向天下展示做父亲的是个残忍的暴君吗?潜意识里,汉武帝渐渐把刘据看成一个政治对手,并且也确实觉得把江山交给刘据,不怎么放心。不过,多年来,他苦心孤诣地栽培刘据,为此付出了很多。现在猛然要废掉这个曾经令他充满期待的太子,汉武帝又不甘心。但尽管对刘据有看法,却依然让他做太子。 岁月催人老,皇后卫子夫已没有足够的魅力来维持汉武帝对她的宠爱。虽说她是号称母仪天下的皇后,但在深深的宫墙内,失去了皇帝的欢心,她变得很无助。现在,她唯一的依靠就是儿子
4、刘据,只要刘据能够顺利地成为未来的皇帝,那么,她就可以放下那颗已经悬了几十年的心。然而,眼前的局势对他们母子俩非常不妙。自从皇帝对她失去兴趣以后,相继有几位女子走进汉武帝的生活,并且生下了另外几个皇子。尤其是近年入宫的那位钩弋夫人,据说汉武帝初次见到她时,她的手是紧握着的,谁也不知道是一种什么病症,也没有谁能够治好这个病。但是,经汉武帝一碰,她的手就可以伸展自如了。皇帝觉得他与这女子有缘分,就纳入宫中。更令人称奇的是,汉武帝 62 岁那年,已经怀胎 14个月的钩弋夫人生下一个皇子,取名刘弗陵。在汉代传说中,尧也是孕育 14 个月才诞生的,这样的巧合使得汉武帝认为新皇子大概就是神尧再世,因此对这
5、个孩子格外看重。还有一点更为重要,孩提时代的刘弗陵聪明伶俐,汉武帝认为他和自己很相像,长大后能够更好地继承自己的3事业。在这种情况下,刘据的太子地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想要顺利接班的话,唯有处处行事小心,以免激怒皇帝。 二、怒杀公主 然而,太子的同胞姐姐阳石公主似乎没有感受到紧张的宫廷气氛,私生活不检点,与她的表兄弟公孙敬声进行着一场地下恋情。公孙敬声害怕汉武帝知道这个事情,便在皇帝专行的驰道上埋设木偶人,以此施行巫术,诅咒皇帝早死。汉武帝一直被蒙在鼓里,并且还打算任命公孙敬声的父亲公孙贺为丞相。公孙贺得到任命状之后,泪流满面,长跪不起,以自己才能不足为理由,请求汉武帝收回成命。实际上,
6、那不过是借口而已,公孙贺力辞丞相之位,是鉴于前几任的悲惨遭遇。汉武帝过于严苛,他在位时期的丞相往往不得善终,公孙贺担心自己也要重蹈前任的覆辙。经过几番推辞,汉武帝生气了,拂袖而去。公孙贺不得已,只好走马上任。他每日如履薄冰,生怕哪一天脑袋搬家。 偏偏他儿子公孙敬声不争气,自他担任丞相以后,公孙敬声接替他留下来的太仆(皇帝的车马总长)职位。在太仆任上,公孙敬声挪用军费高达 1900 万钱。案发后,被司法机关拘捕。公孙贺救子心切,向皇帝主动请缨,抓捕严重妨害京师治安的朱安世,如果抓到的话,请皇帝赦免公孙敬声,汉武帝表示同意。公孙贺确实有手段,朱安世在他的强力追捕下,终于落网了。但朱安世岂是等闲之辈
7、,在外面闯荡江湖的时候,耳目众多,消息灵通。他知道公孙敬声与阳石公主的丑事,也清楚公孙敬声对皇帝的诅咒。临死的时候,他决心拉公孙贺父子作陪。 朱安世从狱中上书,揭发公孙敬声的不轨行为。汉武帝年纪大了,4本想多活几年,当他得知公孙敬声非但与公主私通,竟然还敢用旁门左道加害于他,不由得怒火升腾。就这么一个浪荡不羁、大逆不道的儿子,丞相还好意思为他求情!子不教,父之过,公孙贺难辞其咎。汉武帝还猜测,公孙敬声诅咒我的时候,他父亲说不定知情,但并没有阻止,甚至有可能也参与其中。还有皇后所生的阳石公主,既然与公孙敬声有枕席之欢,她会不知道情夫对她父皇有意见?但却仍然跟诅咒她父皇的人同床共枕。她不阻止公孙敬
8、声的所作所为,无非是等着父皇死后,他们好做长久夫妻。这样的女儿,真是可怕可恨! 汉武帝下令严办公孙敬声的案子,要一查到底,凡是有牵连的格杀勿论。仅仅经过一个月左右的侦查,征和二年(公元前 91 年)正月,公孙贺父子被处死。案子审理过程中,除了与公孙敬声有染的阳石公主,同为卫皇后所生的诸邑公主也被牵涉其中。汉武帝痛心之余,也很犹豫,但是想到女儿们对他的态度,哪个是真正跟他一条心的?大汉朝以孝治天下,皇家出现这样逆子,如不严惩,又如何垂范天下?汉武帝经过数月苦苦的内心挣扎,于征和二年闰四月下令,将两位公主正法。因为这场事变,忧懑之中的汉武帝害起病来。他实在想不明白,为什么就连自己的女儿都盼着他早点
9、死,那么,这长安城里想诅咒他、谋害他的人又何止千千万万? 很快,暑季到来,汉武帝让刘据留在长安,他本人则带着自己的一套班子前往长安北边的甘泉宫避暑去了。说是避暑,实际上也是为了暂避弥漫全城的妖恶之气。父子相隔,太子有什么军政大事,一般都会派人向汉武帝请示,顺便也可以知道皇帝的身体是否安康。然而,太子很5快发现,父皇根本不见他派到甘泉宫的使者,他有一段时间没有得到有关父皇的任何确切消息了。看来,一定有人从中作梗,堵塞了他和父亲的联络通道。 三、江充离间 的确,甘泉宫那边正在酝酿一场阴谋,谋主是一个叫江充的人。江充出身并不好,起初,他为出人头地,走了一条裙带路线。因为他的妹妹琴艺出众、能歌善舞,被
10、赵国太子刘丹看中,他作为小舅子,也成为刘丹身边的红人,并由此跟刘丹的父亲、也就是当时的赵王刘彭祖搭上关系,并深得赵王信任。但后来不知因为什么缘故,刘丹怀疑江充在父亲刘彭祖耳边说他坏话,派手下人抓捕江充,可没有抓到。刘丹就把江充的父亲和哥哥投入狱中,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们处死。江充知道呆在赵国已没有活路,况且,杀父之仇,不共戴天,他要为父亲和哥哥报仇。那个时候,朝廷为了防止盘踞地方的王侯及官吏为所欲为,允许老百姓到京城上访。江充逃到长安,上书告发刘丹与赵王的女儿和姬妾有奸情。汉武帝看到状子,怒不可遏。赵王刘彭祖是汉武帝同父异母的兄长,兄长家里竟然有这等乱伦的丑事,这让列祖列宗的脸面往哪里放?盛怒之
11、下,汉武帝派钦差大臣抓捕刘丹,然后交由赵国以外的地区来查办,调查结果是刘丹应该被处以死刑。赵王深知儿子罪孽深重,却仍然向汉武帝求情,他说:“江充不过是一个有罪的小人物,在我们赵国混不下去了,就跑到长安去造谣,他把刘丹的事情说得那么严重,无非是想激怒陛下,利用陛下为自己复仇。以江充现在急于公报私仇的心态,那是无所不用其极,陛下千万不能被他蒙蔽了。 ”赵王还表示愿意出人助6击匈奴,希望皇帝能够免刘丹一死,但最终未能如愿。 刘丹案对诸侯王是一次重创,那时的诸侯王虽然都姓刘,说起来都跟汉武帝有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但他们似乎并不把刘家天下的安危放在心上,很多人贵则贵矣,却常常干些违法乱纪的事情。汉武帝要
12、整肃朝纲,就不能不拿他们开刀,而江充就是令汉武帝颇为满意的捉刀人。在严格执法的过程中,江充做了一件令自身惶惶不可终日的事情。有一年,汉武帝住到甘泉宫去了,留守长安的太子派人去联络,使者的马车在皇帝专用的驰道上狂奔。江充把车马拦下来,将太子的使者交给执法官吏治罪。太子很快知道了消息,赶紧向江充请求放人。江充非但不听,还将此事原原本本告诉了汉武帝,汉武帝大为赞赏,表扬道:“为人臣就该像江充这样!”能够得到皇帝的首肯,江充很兴奋,但很快就被愁绪冲淡了。皇帝春秋已高,还能活几年呢?现在有老皇帝可以依靠,可万一哪天他撒手人寰,太子将登基为帝,到那个时候,太子会放过我吗?想到这一层,江充感到不寒而栗,他决
13、定相机而动。 征和二年的公孙敬声案让江充看到了希望。此案虽然没有直接触及太子,但目睹两个同胞姐姐被父皇处死,刘据感到自己的处境十分险恶。因为两个姐姐的事情,父皇肯定对母后和他也心存芥蒂,父皇甚至可能怀疑他们母子俩也与这个案子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汉武帝去甘泉宫之后,刘据忧心如焚,他很清楚朝中本来就有不少大臣对他不满,如今,父子相距遥远,难免有人会向老皇帝数说他的种种不是。想到这里,刘据便如坐针毡,夜不能寐。江充看到太子频繁派人来甘泉宫汇报政务,心里明白,太子实际上更关心的是打探老父亲这边的风声。这个时候,7只要皇帝稍稍采取一点动作,太子便会如同惊弓之鸟。 对于汉武帝来说,年初的诅咒案使他感到
14、长安城内处处充满敌意,现在,最容易牵动他那敏感神经的就是与这个案子有关联的消息。江充了解皇帝的心思,就勾结太监苏文,提醒汉武帝:自公孙贺父子发案以来,长安城内充满妖恶之气。陛下这次身体不适,就是这股妖气所致。在这个非常时期,长安派来的人都不宜接近陛下,以防奸人造次。汉武帝思忖,连女儿都不跟他一心,更何况长安城内数以十万计的他姓旁人?于是便相信了江充,并指派他回长安清查那些以旁门左道加害于皇帝的人。 四、血战长安 江充回到长安,立刻会同来自异域的巫师遍掘长安城内可疑之地,寻找用以诅咒的木偶人,并大肆抓捕那些以降神捉鬼为职业的人,有些老百姓仅仅是为了祈福而在夜里祭祀天地神灵,也被严刑拷问。因为痛楚
15、不堪,大批被捕人员屈打成招。为求减轻罪责,他们又一连十、十连百地诬陷他人。所有牵涉其中的人都被冠以大逆不道的罪名处死,前前后后杀死了好几万。江充的做法使得长安城看起来果然如他所言,遍地都是企图加害皇帝的人,现在只有皇宫尚未翻动。江充便向汉武帝禀报:根据巫师的观察,宫中也弥漫着重重妖气,请求陛下允准彻查。汉武帝本就怀疑皇后母子与公孙敬声案可能有关系,只是并无实据。这一段时间,他不在长安,皇后母子如果真有诅咒他的行为,定会留下蛛丝马迹。现在查一查,如果一无所获,那就好,一来说明皇后还算守规矩,二来也可以证明刘据仍不失为一个孝子。要是查出来确有木偶诅咒的行为,8朕也绝不会饶过他们,让一个逆子接班,后
16、世岂不是要笑话朕的昏聩无能? 得到汉武帝的许可,江充进入皇宫,所到之处无不掘地三尺。查过了后妃的居所,最后终于轮到太子宫。对江充最近的疯狂举动,太子从一开始就知道目的何在。父皇之所以不见他派出的使者,就是因为已经对他失去信任,而江充就是离间他们父子关系的元凶。不过,太子并不相信江充能够扳倒他,因为他认为自己从来没有诅咒过父亲,江充非要在太子宫里找出什么证据来,注定是要失望的。然而,太子没有料到,江充竟然真的在他这里挖出了桐木雕刻的人偶。太子明知是江充做的手脚,却一时乱了阵脚。连忙与太子少傅石德商议,石德劝道:“年初的时候,公孙贺父子、您的两个姐姐都因为这事被处死,如今江充的人在这里挖出木头人来
17、,如果皇上知道,您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为今之计,不如先假传皇帝旨意,收捕江充等人,让他们老实交代其中的奸诈。再说皇上现在正在甘泉宫养病,我们的人去过多少次,皇上至今没有只言片语捎回来。皇上究竟是不是还活着,都不好说。而江充这个奸诈小人在长安城胡作非为,您难道就不怕他假传圣旨谋害你吗?千万不要忘了秦始皇长子扶苏是怎样为奸人所害的啊!”听罢少傅一席话,刘据决定先除掉江充。 太子派人假冒武帝使者逮捕了江充,并禀报母后,调动皇后宫殿内的弓箭手和卫士,做好战斗准备。随即宣告百官说江充谋反,在战阵之前将其处死。当汉武帝从长安逃出的官员那里得知太子擅杀使者、发兵谋反的消息后,似乎感到自己之前对太子的猜测全部应
18、验了,刘据果然9是个逆子!他倒要看看,究竟谁才是大汉朝真正的主子。汉武帝一方面指示当时的丞相刘屈?关闭城门,诛杀叛军,务必一网打尽。另一方面,由于刘据宣称皇帝可能已经驾崩在甘泉宫,并以此为理由指责有奸臣欲趁机作乱,他兴兵是为了稳定局势。武帝认为必须戳穿刘据的谎言,于是,他从甘泉宫移驾到长安城西的建章宫,向天下昭告,他还活着,他依然是汉朝的皇帝。汉武帝在城外从容调集各路兵马,渐对长安城形成包围之势。刘据在城内已无兵可调,只得释放囚犯,发给武器投入战斗。他也想调集城外战斗力更强的正规军,可是他对军队的影响力实在有限,没人回应他的号召。这场力量悬殊的战斗最终以太子的出逃而结束。 五、悔之晚矣 太子出
19、逃后,皇帝盛怒之下严令各地通缉太子。有个叫令狐茂的老人给汉武帝上书,剖析太子反叛的实情,他说:“每一个做儿子的都是有孝顺本意的,但是并非所有做父亲的都能体会到这份孝心。太子是理所当然的未来君主,担负着继承祖宗基业的重任,论亲情,又是陛下的长子,他完全没有必要反叛。而江充出身低下,假陛下威名迫害太子,导致陛下与太子之间消息不通。太子虽然尊贵,含冤之时却无法向陛下表白,气愤之下,这才铤而走险,诛杀江充。他擅自发兵,那不过是一个人在生死存亡之际的自救之举,臣以为太子绝对没有反叛之心。现在,太子逃亡,臣愿陛下尽快撤回追兵,千万不能让太子长期流落在外啊!”汉武帝认为令狐茂这番话入情入理,忽然觉得太子或许
20、确有冤情。然而,武帝的醒悟已经迟了。刘据逃到今天的河南灵宝一带,先是藏匿在一户人家,主人虽然贫穷,却是一位热心人,常常用卖草鞋的微薄收入10供养太子。太子于心不忍,听说以前结识的一个人也在当地,并且家里条件不错,就派人前去联络,结果暴露了行踪。官府发兵追捕的时候,太子自忖已经走投无路,躲进一间屋子内,悬梁自尽,同时遇害的还有他的两个儿子。 消息传到长安,汉武帝追悔莫及。事已至此,人死不能复生,现在汉武帝连承认自己错误的勇气都丧失了。因为一时之忿、一念之差,自己的大儿子客死他乡,汉武帝怎么向天下交代这场父子相煎的人伦惨剧呢?目前的形势迫使他不得不继续言不由衷地自欺,他依旧要宣称太子发动了叛乱,唯
21、有如此,才能为太子之死提供最为合理的解释,也才能避免天下人对他的非议。于是,他按照事先的承诺,封赏了追捕太子有功的人员。然而,想到刘据明明含冤而死,却仍要承担原本应当由他这个做父亲的来承担的罪责,汉武帝心头常常会泛起对刘据的丝丝愧疚。更令这个年近七旬的老皇帝难以承受的是,数十年的父子情分一朝断送,当他一个人独处的时候,脑海里难免时常回想起太子曾经带给他的喜悦。这种回忆有时令汉武帝内心烦乱不堪,恼恨起来,他不禁迁怒于那些追捕太子的人。于是随便找个借口,便杀掉了他们。他还下令在太子遇难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高台,表达对太子的深深怀念。但是直到汉武帝去世,也没有正式给太子平反昭雪,他实在是不愿直面天下苍生对他的评判。随着他被葬入茂陵,他对太子的复杂情绪也被带入幽暗的地下世界,而给太子恢复名誉的事情,则留给了继任者。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责任编辑:姚胜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