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汉代声训特点分析作者简介:张洁,女,云南大学人文学院 2012 级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汉语言文学研究。 摘要:汉代是我国训诂学研究的鼎盛时期,汉代注释声训的原则以及推求语源的训诂实践在训诂学史以及语源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拟对汉代声训研究做一概述,主要分为两方面来论述,为政治服务的声训和语言学上的声训,前者选取春秋繁露和白虎通义 ,后者选取说文解字和释名为代表,分别进行系统比较,分析其异同点,并进一步看到它们的贡献及不足。 关键词:汉代;声训;分类;特点 中图分类号:H1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4)06-0124-04 声训是相对于“形训”和“义训”而
2、言的,其主要原理被认为是“声义同源” ,是古代训诂学家的一种认知和解释。中国的声训之学早在先秦时代就已产生,最早的声训材料在周易中发现, “乾,健也;离,丽也;需,须也” ,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有所出现, 论语?颜渊:“政者,正也” , 孟子:“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先秦典籍中出现的声训虽然有限,但却奠定了声训发展的基础。汉代是声训发展的高峰时期,训诂学家在注释中大量运用“以声说义”的方法,郑玄遍注群经,并提出“就其原文字之声类考训诂”的训诂主张,其弟子刘熙的释名更2是这一时期的集大成之作, 说文中部分说解条例也涉及了声训。虽然春秋繁露 白虎通义也大量运用了声训,但并不是声训学专著,因为其说
3、解完全是为政治目的服务的。宋代以王圣美等人提出的“右文说”为代表,清代以段玉裁、王念孙等人主张的“声近义通”说为主流,但是声训在训诂学史上的地位有所衰微,不再占有那么重要的地位,只是在考释训诂中,学者们才有所研究。而真正要了解声训的价值及作用,还需要深入挖掘。 一、声训的定义及性质 目前训诂学界对声训的定义有三种,一声训是用音同或音近的词来说明被释词的来源,以词的语音关系来说明词语之间的语源关系。二简单认为声训是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训释字义。三则是段玉裁、王念孙等人主张的“因声求义”的训诂方法。1前两者是狭义与广义的区分,狭义考虑的是词源问题,广义不仅探究词源,还包括了其他文字假借现象。而“因声
4、求义”这一说法就是基于声训的表面形式,把“读如、读若”之例都视为声训,把二者等同起来,显然是不慎重的。2(P7780) 关于声训的性质,孙雍长先生论声训的性质一文中提道:“声训旨在揭示语源,所以用来训释的字必定与被训释的字具有古音相同或相近的关系,训释字所代表的词与被训释字所代表的词也就具有本枝源流的关系,这才是声训的本质属性所在。 ”3(P5255)所以,不能把一切音同或音近训释的训诂材料都视为声训,声训旨在揭示语源,阐明声义同源规律,即揭示词语最初的命名之义,刘熙在其释名?叙中说道:“夫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之称,而不知其所以然之意。故撰3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
5、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谓之释名 。 ”意在探求事物命名的“所以然之意” ,大量运用声训来解释词义,探索语源。黎千驹先生在其论汉代声训的功用与性质中也说道:“所谓声训,是指用声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解释词的命名之意的一种训诂方式,其目的在于探求词的语源,而不是像义训那样在于揭示词的所指义,也可用来指明古籍中的假借现象。 ”4(P4851)综上所述,声训的性质旨在揭示词的命名立意之义,即探求语源。 二、声训分类比较 汉代产生的大量声训,往往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并没有真正做到以音义关系推源,而是为古今文学家阐述其哲学观点、政治学说及道德说教服务的,此类声训的主要代表是春秋繁露 白虎通义 。而以说文 释
6、名为代表的训诂学专著广泛运用声训的方法说解词义,保留了很多有价值的声训材料,为词语推源提供了参证。因其目的、价值的不同,将汉代声训研究分为两部分来论述,比较分析后看到它们的贡献和不足。 (一)政治声训 这类声训的主要代表是董仲舒春秋繁露和班固所撰白虎通义 ,二者从内容上讲是把儒家经学和阴阳谶纬思想相融合,为封建统治服务,达到用儒家伦理道德说教的目的。从形式上来说,对词义的说解主要采用声训的方式。下面将二者做一初步的比较,从而凸显其特点。 1 相同之处 4其一,声训的目的相同,都具有很强的为封建统治服务的政治目的和神学色彩。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主张为政“必正乎名” ,通过对天道观、阴阳五行思想的解说
7、,提出“天人感应”理论,进一步把儒家伦理道德作为封建统治的工具。如“君者,元也;君者,权也;君者,温也;君者,群也;君人者,国之元也” ,5(P6268)把君主置于至高无上的权威地位。汉章帝召开白虎关会议,由班固等整理成白虎通义 ,目的就是建立统一的封建伦理道德体系,训释的主要内容是礼仪制度,承袭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说”及阴阳谶纬思想,想方设法宣扬封建道德观念, “君,群者,群下之所归心也;臣者,?坚也,励志自坚固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也;妇者,服也,以礼屈服也” ,6把“君、臣、父、妇”的封建伦理道德规范训释得很清楚。 其二,声训的表达方式基本相同,都采用“者,也” 、 “,也”或“之为
8、言”的形式。如:王者,皇也;王者;匡也;王者;方也;王者,黄也;王者,往也(春秋繁露 ) 。士者,事也;教者,效也;亥者,?也;仲,中也(白虎通义 ) 。恭,敬也;意,心之所向也(春秋繁露 ) 。伯,白也;天子,爵称也(白虎通义 ) 。名,名之为言真也;寿,寿之为言雠也(春秋繁露 ) 。蓍,蓍之为言耆也;火,火之为言化也(白虎通义 ) 。以上简单列举了几个例子来说明两者所含声训在表达方式上的相同之处。 其三,在训释词之后,经常带有训释语做进一步的说明。武者,伐也。文王之时,民乐其与师征伐也,故曰“武” 。祭者,察也,以善逮鬼神之谓也(春秋繁露 ) 。木之言触也。阳气动跃触也而出也。性者,5生也
9、。此人所禀六气以生者也(白虎通义 )7。在训释的基础上,加了一段对训释词的解释,进一步说明其含义。 2 不同之处 其一,二者最大的不同在于白虎通义的声训要远远多于春秋繁露 ,数量明显增多,而且相对集中。 春秋繁露主要出现在其“深察名号”篇中, 白虎通义全书四十三篇,对当时的社会生活、伦理道德、政治制度、风俗习惯等涉及的词语解释,几乎都采用了声训的方式,运用相当普遍。 其二,与春秋繁露相比之下, 白虎通义的训释体例较为完备,已成一定体系,具有较强的系统性,主要体现在训释方式的增加和解说的综合性。如“周者,至也,密也。道德周密,无所不知也;宫者,容也,含也,含容四时者也”8(P120123) ,在
10、这种表达方式中,被训释词与第一个训释词构成声训,而第二个训释词做进一步解释,但并不一定与被训释词存在音同或音近的关系。 白虎通义在继承了春秋繁露思想的基础之上,为统一五经经义异同而作,吸收了先秦时期的各家观点,如叶方石、王丽俊声训的特点一文中提到的关于“礼”的解释, “礼之为言履也。可履践而行 ,就吸收了先秦典籍中对礼的阐释, 礼记:礼者,履此者也 , 荀子:礼者,人所履也 , 尔雅:履,礼也,注:礼可以履行 ”9(P3839) ,由此可看出白虎通义内容的旁征博引。 这类声训主观性太强,本着为政治服务的目的,没有从语言实际出发,凭着自己的主观想象和臆测把音同或音近的字拿来训释,将儒学神学化,其
11、中还深深打上了阴阳思想的烙印,糟粕颇多。但并不否认其中6也包含了某些正确的解说,保存了丰富的古文献资料,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其贡献与不足。 (二)语言学声训 说文解字 释名的出现,标志着声训发展到了新的阶段,不再单纯地为宣扬政治目的、阐明学术观点服务,而是成为训诂学研究中的一种词义训释方式。 说文是我国第一部成书的字典,综合分析字的形、音、义,以形训为主,但声训也占有一定比例。而释名是声训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刘熙已注重从义类出发,探求事物的命名之由,开词源研究之先河。10(P8287) 说文成书早于释名 ,因此释名的创作也可能受到了说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有所继承和创新,形成自己的特点。这部分内容
12、将二者进行综合比较,深入认识其语言学研究方面的价值。 1 相同之处 说文和释名同是汉代这个特定时期训诂研究的产物,都广泛采用声训的方法来说解词义,至此汉代的声训才算真正的定型。二者的共同之处在于声训中多有穿凿附会之说,受春秋繁露 白虎通义等的影响,夹杂了阴阳五行思想、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深深地打上了那个时代的烙印。如说文?一部:“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 , 释名?释长幼:“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 ,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摆脱时代思想对语言研究的影响。 2 不同之处 说文是以分析字的形、音、义为主,所以声训还只是解释字义7的一种辅助方法,与其他训诂方法相辅相成,11
13、(P188194)而释名的释义却是以声训为主,著书目的是把“百姓不知其所以然之意叙论指归” ,所以两者存在较大的不同。 首先,声训所占的数量不同。 释名完全是从声训出发,全书释1502 词,可以说声训所占比例在 90%以上。 说文中的声训,参考黄宇鸿先生所统计的数据, “声训共有 706 例,占全书总字数的 8%”,12(P3035)可见在二者中声训的地位是完全不同的。其次,声训的立足点不同。 说文全书以“六书”贯之,释义以形为主,因形说义,声训往往与汉字的形体紧密联系,以说明文字形义的关系。许慎是一位古文经学家,故说文多引经据典,释义往往比释名可靠。刘熙著释名重在以声立训,探求文字声义同源规
14、律,追溯词源,以明事物命名之旨,相比之下,其声训具有随意性和灵活性。如说文?月部:“朔,月一日始苏也。从月,?声” , 释名?释天:“朔,月初之名也。朔,苏也。月死后苏生也” ,可看出说文在声训之后多表明字形结构,释名在声训之后进一步说明事物命名的依据。 第三,声训表达方式的不同。严格来说, 释名的表达方式要比说文复杂得多,体例也相对完备。 说文的声训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明字词得义之由,如说文?仓部:“仓,谷藏也,谷黄取而藏之,故谓之仓” , 说文?韭部:“韭,菜名。一种而久者,故谓之韭” , 说文?麦部:“麦,芒谷,秋种厚埋,故谓之麦” 。二直接用声训词来做训释, 说文?门部:“门,闻也” ,
15、 说文?户部:“户,护也” , 说文?月部:“月,阙也” ,三在训释词中隐含声训词, 说文?一部:8“吏,治人者也” , 说文?示部:“?,烧柴燎以祭天神” , 说文?土部:“土,地之吐生万物也” 。13 释名的声训方式繁多,清人顾广圻将其归纳为 10 例:“曰本字,曰叠本字,曰本字而易字,曰易字,曰叠易字,曰再易字,曰转易字,曰省易字,曰省叠易字,曰易双字” ,14(P199203)近人杨树达等不满顾氏的分类,又将其分为“一曰同音,二曰双声,三曰叠韵” ,主要是从语音角度来分析。从前人的研究就可看出释名的声训体例之复杂。本文主要从表述方式上将其分为三类,一是用音同或音近字训释,这在释名中占绝
16、大多数, 释名?释言语:“密,蜜也,如蜜所?,无不满也” , 释名?释饮食:“饵,而也,相黏而也” ,二是用本字作训释, 释名?释州国:“齐,齐也,地在渤海之南,勃其之中也” ,释名?释书契:“籍,籍也,所以籍疏人名户口也” ,三是一词多释,释名?释天:“天,显也,在上高显也;天,坦也,坦然高而远也” ,释名?释形体:“毛,貌也,冒也。在表所以别形貌,且以自覆冒也”。14(P199203) 说文与释名各自的特点十分显著, 说文对声训的运用比不上释名 ,可信度却比释名要高。虽然都被其时代所限制,但所做出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这类研究确立了声训的基本形式,奠定了声训的地位,使其系统化和理论化。 三、
17、贡献及不足 从上述的声训研究分析可知,理解古人的声训不能简单认为词义说解正确与否,而应结合作者当时所处的时代和文化背景来深入理解,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研究。 9以春秋繁露 白虎通义为代表的这类政治声训,尽管是为政治服务的,用来宣传封建伦理道德,制约、禁锢人们的思想,但是也应看到它存在的合理之处。 (1)其中的声训材料为传统音韵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虽然不能概括上古音韵系统的全貌,但有利于考察汉代的语音情况。 (2)在追溯语源方面,对后人的创作具有启示作用,如释名从事物的实际情况出发探究其由来,就是以当时的神权法典白虎通义为标准。 (3)对后代训诂学著作的出现产生了很大影响,它们出现
18、在说文 释名之前,虽然推求词源方面并不一定正确,但其声训实践为释名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这类声训在训诂学研究中地位并不高,词语训释仅凭主观的猜测,没有从语言实际出发,是最遭人诟病的。其弊端主要在于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多随意附会之说,封建神学色彩浓厚,不能从词固有的音义关系出发,只要符合阐明自己观点的需要,就随意联系,强加比附,无法与后来说文 释名等语言学上的声训相比。 说文主要从文字学的角度说明声训, 释名则从语言学出发,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声训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贡献:(1)运用声训来推求语源,推导事物命名的理据,系联了一大批同源词,推动了汉语语源学的产生和发展;(2)使声训的发展不断系统化、
19、科学化和理论化,注重从语音着手探求词义关系;(3)涉及语音的分析和描写,为古音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具有特殊的科学价值;(4)是声训的奠基之作,理论和实践都产生深远影响,在训诂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5)有助于分析古书中的假借现象,假借的前提也是假借字与被假借字具有音10同或音近的关系,可根据声训材料判定是否具有通假关系,便于读懂古书。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尚难摆脱经学的影响,其中也免不了有牵强附会之处,夹杂阴阳谶纬、儒家男尊女卑、礼乐教化的观念,如说文中对天干地支字、数字的阐释,明显受到董仲舒等人的影响, “释名还多采用白虎通义的一些说法,神秘色彩颇浓,有时滥用声训,强用音同音近字解释事物名称
20、” 。15(P3033) 综上所述,对汉代声训进行了初步的分析研究,比较了它们的异同,总结其贡献与不足,它们之间既有继承又有发展。 春秋繁露 白虎通义 说文 释名都是声训研究的重要史料,为上古音韵研究提供参证,有利于梳理汉语语音的发展源流及脉络;有助于了解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从历史角度出发,探索语源,可深入挖掘汉代人的思维特征;结合当今的时代背景来看,对外汉语教学中,在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发音、熟悉字义方面,声训可发挥一定的作用。在弥补当前研究不足的基础之上,我们还是要辩证地看问题,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国良.两汉声训研究及汇纂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段雪璐.训诂方式与训诂方法的区分以“声训”和“因声求义”为例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1). 3孙雍长.论声训的性质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 (2). 4黎千驹.论汉代声训的功用与性质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