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14845 上传时间:2019-03-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用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农用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农用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农用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农用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农用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影响的研究摘要:以小麦、玉米、大豆为供试作物,研究农用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耕层中的农用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影响很大,清除残膜的处理与未清除残膜的处理相比,作物产量增加显著,增产幅度在 13.79%24.38%;同时,清除残膜后土壤理化性质有了很大改善。 关键词:农用残膜;土壤;理化性质;作物产量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农用地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越来越大,有效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因此使用量不断增大。然而,由于农民对农用残膜危害的认识不够,致使农用残膜回收不及时或索性不回收,土壤中的残膜量逐年增加,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

2、面效应1-4,因此整治农用残膜污染刻不容缓。 20 世纪 80 年代初,我国从日本引进农膜覆盖技术,迄今已有 30 年历史。在农村耕地中,用过的农膜远看花白一片,近看零星密布,这些残膜随着整地被翻到土壤耕层中,起到隔离层的作用(隔离水、肥、气、热) 。农作物种子播种到残膜上面,会出现芽干芽落的现象,即使种子的根勉强扎到残膜下面,也会因没有及时得到水分、养分等而出现弱苗现象;而有的种子播后位于残膜之下,在发芽或长出弱苗后,由于残膜的隔离作用会形成芽干或弱苗盘结在残膜之下的现象。残膜的隔离作用对土壤理化性质也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pH 升高等。 土壤耕层中的农用残膜是

3、难以降解的物质,数年不腐烂,其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作物产量的负效应是逐年累加的。因此,尽快清除土壤耕层中的农用残膜是十分必要的。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小麦、玉米、大豆。 1.2 试验设计 随机选择几处农民采用农膜覆盖技术之后未清除残膜的地块进行试验,采用简单对比法,共设两个处理:未清除残膜的处理(CK)和清除残膜的处理。试验区面积为 333 m2,对供试作物采用当地的方法进行栽培管理,并对作物产量和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处理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从表 1 可以看出,清除残膜的处理,小麦、玉米、大豆 667 m2 产量分别为 539.86 kg、58

4、6.77 kg 和 129.63 kg,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21.9%、13.79%和 24.38%。通过方差分析可知,清除残膜后,小麦 667 m2 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玉米和大豆 667 m2 产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 2.2 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由表 2 可知,对照的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以及土壤含盐量与清除残膜的处理相比,数值均有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导致对照的土壤理化性质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阻碍了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2.3 清除残膜的经济效益分析 表 3 显示,清除残膜后,小麦、玉米、大豆 667 m2 分别比对照增产97.22 kg、71

5、.15 kg 和 25.41 kg,667 m2 分别比对照增收 184.72 元、128.07 元和 91.48 元,3 种作物 667 m2 平均增收 134.76 元,由此可见清除残膜的重要性。 3 结论和讨论 3.1 农用残膜严重影响农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提高。从试验结果可知,清除残膜处理比未清除残膜处理的作物产量高,且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玉米、小麦、大豆增产幅度分别为 13.79%、21.96%和 24.38%。3 种作物 667 m2 平均增收 134.76 元,其中小麦 667 m2 增收达到 184.72 元。 地膜残留在土壤中,使种子不能很好地发芽,即使发芽,根系也

6、因无法穿透地膜扎下去而达不到根深蒂固的程度,使作物易遭受灾害;若种子播到残膜下面,则发芽后也长不出来,易造成缺苗断条,使农作物减产。生产中连续覆膜的时间越长,农膜残留量越大,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也越大,据报道各类作物的减产幅度为:玉米 11%13%,小麦 9%10%,水稻 8%14%,大豆 5.5%9.0%,蔬菜 15%59%,农膜连续使用 15 年以后,耕地将颗粒无收5-7。 残膜直接造成农作物减产的程度取决于残膜在土壤中存在的状态和概率。地膜多数覆盖在垄上(尤其是北方地区) ,当外界温度升高、不再需要地膜时,农民会将垄上植株对应处的农膜弄破露出幼苗,一般来说,被弄破的农膜占覆膜宽度的 1/3,

7、余下两边各 1/3 宽的农膜则继续覆盖在垄的两侧,其宽度大约为 30 cm,下茬整地时残膜会随之被翻入到土壤中。当土壤中残膜宽度较大且数量较多时,对作物的生长、产量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密植机播作物小麦影响较大,因为密植小麦接触残膜的概率相对较大;而对于稀植作物玉米的影响相对小一些,这是由于稀植作物与土壤中残膜接触的概率相对小一些。 3.2 残膜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壤孔隙度、田间持水量、土壤含盐量等方面。大量残留的农膜在土壤中很难被分解,会导致土壤板结,土壤耕层中水、肥、气、热失调,严重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间接造成作物减产,而且会给土壤环境带来严重污染,不利于农业的生态平衡。具体表

8、现在:一是破坏土壤的通透性和团粒结构的形成,使土壤上下隔离形成断层,造成土壤板结,降低土壤吸水、保水的能力,导致有水下不去、有浆上不来,使土壤的物理性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二是地膜的残留会使土壤胶体吸附能力降低,有些速效性养分易流失。三是残留农膜会抑制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使迟效性养分转化率降低,影响施入土壤的有机肥养分的分解和释放,降低肥效。四是残膜的存在使其上下的土壤温度不一致,并且气体不能很好地交换。五是农膜在生产过程中添加有一些助剂,当农膜废弃在田间或土壤中时,其中的助剂会向土壤和水中渗透、迁移,污染大气、土壤和水域等,特别是某些含铅、镉等重金属的有害添加剂,会通过土壤富集于蔬菜、粮食及动物

9、体中,当人食用后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六是当残膜被丢弃于田头地角、积存于排泄渠道、散落于湖泊水体或乱挂在树枝杆头时,成为白色污染的重要标志,既不雅观,还可能缠绕犁头和播种机轮盘,影响田间作业。 3.3 残膜是不可降解、数年不易腐烂的物质,它的存在对土壤理化性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也是持久的,因此必须及时、彻底地清除残膜,以确保农作物高产、稳产。一方面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环保意识。治理白色污染受益者是农民,治理主体仍然是农民,必须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使他们意识到残膜对环境、农作物生长乃至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危害,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把残膜清理回收工作与秋整地结合起来,广泛动员并组织农民在田头将废膜

10、深埋、焚烧,以避免二次污染。另一方面要搞好农膜的再生利用,防止污染转移。根据当地使用农用薄膜的状况和用量大小,建立废膜加工企业,将废弃物加工成工业原料,变废为宝。在起步阶段,政府要制定一些优惠政策,以鼓励回收加工,利用残膜企业的发展,充分调动其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孙志杰.棉田残膜污染调查及其危害J.河南农业科学,2006(4):61-62. 2 张宝民,王兰芝,潘同霞,等.残膜污染土壤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1996(2):9-10. 3 袁俊霞.农用残膜的污染与防治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3(1):31-32. 4 曾祥斌.农用残膜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09(16):227,229. 5 杨晓涛.农膜污染的防治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0(1):28-29. 6 麻世华,叶东平,麻成军.农用塑料薄膜的残留危害及控制措施J.现代化农业,1997(10): 5-6. 7 王频.残膜污染治理的对策和措施J.农业工程学报,1998(3): 185-18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