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周鸿祎 360 的宿命:搅局互联网帝国硬件免费是未来互联网的趋势 就个头而言,360 在我国互联网企业中,绝对不算太大,但说起来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一方面跟 360 的几款应用,基本快成 PC 电脑与智能手机装机标配有关,另一方面也同互联网行业几场著名的大战有莫大关系。 周鸿祎带领下的 360,是从杀毒领域起家的,当年凭借“免费”法宝,硬是在红海中实现急速成长,上演了一出“屌丝逆袭”的大戏。时间定格在 2009 年 10 月,这个月,360 安全中心高调宣布“360 杀毒永久免费”,他们宣称这是全球范围内首款真正永久、彻底免费的杀毒软件,对免费不做任何限制,并抛弃了“激活码”机制,同时在性能
2、指标上全面超越了国内外收费杀毒软件。在“秒杀”杀毒领域的几大霸主后,周鸿祎声名渐隆,被 IT 和互联网领域的创业者视为“红衣教主” 。 奇虎 360 创立于 2005 年,当时马化腾、李彦宏这些“大佬”们,根本就没有将其放在眼里,可也就仅仅几年,令他们没想到的是,本来井水不犯河水的周鸿祎,突然间变成了“红衣大炮” ,蜕变为令大家寝食难安的“恐怖分子” 。这些年来,随着业务模块的不断扩张,奇虎 360 已经与太多行业大佬们发生过冲突,其中最为经典的几次,就发生在他和腾讯、百度、小米之间。 2010 年 11 月,360 和腾讯之间爆发“3Q 大战” ,而几乎同时,金山、百度、搜狗、傲游、可牛 5
3、 家联合宣布,旗下客户端软件将不兼容 360系列软件;2012 年 5 月,360 和小米在智能手机领域爆发“小 3 大战” ;2012 年 8 月,360 和百度在搜索市场爆发“3B 大战” (亦作“3 百大战” ) 。软件应用领域早已被周鸿祎这个“战争之王”搅得鸡犬不宁。然而最近几个月, “红衣教主”又在四处兜售“硬件免费” ,将炮口对准了无线智能路由器、儿童手环和智能特供手机,准备在这些领域以极其铁血的“免费模式”攻城略地。 事实上, “硬件免费”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早在 2004 年,比尔盖茨就曾指出,十年后以现实硬件成本的观点而言,某些硬件甚至可以看成是免费的。2005 年,微软推出
4、了 Xbox 360,其豪华版的材料成本为 525 美元,远高于 399 美元的零售价。在这种硬件赔钱的情况下,微软对会员、下载等增值服务采取了付费模式。自那时起,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也逐渐开始进入传统硬件领域,并沿用了“硬件赔钱,软件赚钱”的策略。 2013 年,乐视、爱奇艺、小米、阿里巴巴都发布了智能电视产品,但价格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周鸿祎的“硬件免费” ,跟上述几家的概念还不完全一样。按照周教主的理解, “免费”真正代表了互联网精神,现在互联网软件产品大多都是免费的, “硬件免费”是未来趋势,第一步是硬件零利润,收费和免费之间存在一个“零利润”过程。硬件价格降低,向零利润方向发展,至少
5、在美国这样的互联网发达国家,已经成为趋势。移动终端的利润可以做到零,通过内置各种增值服务,同样能够建立互联网化的商业模式。硬件免费之后,就如同免费的软件,不再是价值链里的唯一环节,而是变成了第一环,变成了厂商和用户交互的窗口及桥梁。 对于“软硬都吃”的互联网企业而言, “硬件免费”确实可以通过价值链中的其他增值模块或者大数据挖潜来实现自己的商业模式,这就如同“移动定制机”一般,然而对于那些“吃硬不吃软”的专业硬件生产商和零售商来说,恐怕就如同噩梦了。在他们眼中, “红衣教主”一定不是乔布斯,而是周芷若,甚至还可能是灭绝师太。Latin 智能秤 CEO 张悦对此就表达了自己不同的看法: “老周这
6、次又是在搅局,在战术上耍流氓!软硬结合的硬件产品首先从整体形态上一定是个艺术品,其次从整个硬、软件产品体验上也要是个艺术品。 ” “硬件的免费是个趋势,而其前提是你服务的一定是特殊人群,因为未来软硬结合拼的是云端的内容和服务,但是不适合目前的生态,目前国内的软件付费需要时间培养,就像当时电商的兴起以及网民线上付费习惯的培养一样,需要多方面条件都很成熟才可以。 ” “从目前来讲,硬件的免费以及低价是建立在希望牺牲产品品质,用户体验的基础之上,这不符合互联网以人为本的精神,也是在透支行业的健康发展” 。 张悦这种看法在“吃硬不吃软”的硬件制造商那里具有很强代表性,但实际上却是违背互联网精神,更大程
7、度上也是一厢情愿。第一、从长远发展趋势来看,几乎所有企业都将是互联网企业,未来软件商和硬件商不再是泾渭分明,而是有机融为一体,否则其生存空间会非常逼仄。第二、从单一产品的硬件制造商角度来看,他所说的自然有所道理,可如果是互联网巨头向这个领域切入的话,一切游戏规则都将改写。此类事情在全球范围内也并非没有成功先例,互联网内生一种整合思维,巨头们完全可以通过产品线和业务模式组合,在某些模块上提供超高质量的免费服务,在一个更为广阔的格局下,某些环节的免费和高品质是完全可以兼容的。第三、软件免费和付费相结合的方式,在互联网领域早已是成熟的模式,QQ、360、百度、谷歌、微信、网易邮箱,莫不是如此,这些软
8、件都没有因为免费而牺牲掉产品品质和用户体验,在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相当比例的免费硬件肯定也是这样。在可预计的未来,无论是软件免费还是硬件免费,整体上都不会牺牲“以人为本”的精神。 说到此处,借用禅宗“参话头”的法门,还可延伸出互联网领域极为重要的一个课题,那就是互联网的精神和本质。 互联网最本质的东西,是“互联” ,在这个基础上内生出来的便是“开放” 、 “共享” 、 “互动” 、 “多元化” 、 “去中心化”以及“去权威化” 。在互联网精神视野下,任何散点、孤立、割裂、封闭、结构单一的东西都是要不得的。 互联网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其终极归宿就是注定的, “万物互联,一个地球,一个网络” 。与工业
9、化大生产时代不同,在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智能化时代, “定位理论”逐渐失去了效力,而“人机互动思维”将大行其道,其他一切个人、企业、组织和团体,都只是一个节点,必须主动与外界建立链接关系,链接在这张硕大无比“巨网” 、 “天网”之上,否则等待你的只能是“被边缘化” 。 互联网企业起初都遵循“定位”原则,各自有各自的领地,你做搜索、我做杀毒、他做即时通讯,还有小伙伴们在做电商,大家都在忙着二亩三分地的事情,基本相安无事。但出乎意料的是,也就十五六年不到,相互间就发生了冲突,不同版本的“大战”频频出现。套用网友调侃的一句话,万万没想到, “做运动鞋的竟然跟做汽车的掐上了” 。 互联网企业无论从哪个领域
10、开始跑马圈地,最终都必然是帝国模式,相互之间发生冲突基本不可避免,其他的只是时间问题。腾讯最初做的只是即时通讯,但业务模块一直处于不断扩张之中,他们以 QQ 为纽带,相关业务逐渐拓展到了空间/博客、门户网站、游戏、微博、搜索、浏览器、购物、在线支付、虚拟货币、网络安全和微信等众多领域,并将战略目标正式定为向用户提供“一站式在线生活服务” ,旨在打造中国最大的网络社区,满足互联网用户包括沟通、资讯、娱乐和电子商务等在内的综合性需求。总而言之,就一句话,只要你能想到的服务,小马哥的腾讯帝国统统提供。也正是因为如此,马化腾曾经被人称作“马始皇” 。 李彦宏当然是靠搜索起家的,但最终也是朝着“百度帝国
11、”的方向演变。在搜索板块当中,百度就极尽细分之能事,除了传统的网页搜索和网址导航外,还有新闻、视频、音乐、图片、地图、词典等垂直搜索项目,甚至还细化到了百度寻人、老年搜索、专利搜索、百度房产、百度旅游和盲道等特色服务层面。在搜索板块之外,百度同样以一种“帝国思维”跑马圈地,将新闻、翻译、杀毒、理财、云服务、团购、空间/博客、百科、文档分享、游戏、贴吧、知道、桌面、输入法、浏览器、在线支付、软件平台和咨询服务等近百项热门服务全部囊括其中。 相对来说,马云和阿里巴巴倒是比较专注,在电子商务领域精耕细作,但也不是没有扩张的冲动,批发、商城、团购、在线支付、一淘商品搜索、旅游、外贸和本地生活都有,总之
12、只要是适合电子商务的产品和服务,都要纳入自己的版图内。 谷歌的“狼子野心” 也许有人认为这只是中国式竞争,其实不然,美国的 IT 互联网巨头们,也差不多在上演着同样的事情。 众所周知,谷歌是靠搜索起家的,主要的搜索服务有网页、图片、音乐、视频、地图、新闻、问答和专业文献等门类,但也逐渐涉及到了邮件、博客、笔记、操作系统、浏览器、输入法、翻译、网上商城、社交网络、即时通讯、微博、交通查询、模型库等领域。 与国内互联网巨头相比,谷歌的野心绝对铁血,除了在“吃软”的方向上不断扩张之外,还深度渗入了代表未来趋势的智能化领域。安卓系统和商城自不待言,在智能手机、无人驾驶汽车、智能眼镜、热气球空中信号平台
13、、无人机快递、机器人、居家自动化、诊病传感器、太空升降机、物联网和大数据挖潜等诸多领域,都进行着极富进取性的探索。谷歌公司还有一个极其神秘的部门Google X,该实验室的机密程度堪比 CIA,仅少数几位谷歌高层掌握情况。在其中工作的人,都是谷歌从其他高科技公司、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挖过来的顶级专家,他们有一份列举了 100 项未来高科技创意的清单。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谷歌现在根本不以任何现有的公司作为竞争对手,而将视野直接放在未来学层面的科技应用上。 谷歌原本是一家搜索公司,现在却跟汽车、手机、医疗器械、机械、电信运营等企业发生冲突,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印证互联网企业的无边界性和帝国属性。 谷歌跟
14、苹果公司之间也曾发生了不愉快,这在 15 年之前谷歌刚成立的时候,都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照目前的情形来看,未来双方之间的冲突,战线更长、烈度更大。 苹果和谷歌这两大巨头间较为明显的裂痕,发生在地图领域。 ,2012年 6 月 12 日,苹果公司宣布,从 iOS6 开始用自己的地图产品取代谷歌地图,这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移动互联网领域两家开始分道扬镳。 双方的争夺,将发生在智能领域更多的产品和产业链上,目前已经非常清晰的,就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苹果和谷歌虽然在具体策略上有所差异,但基本都是沿着“硬件设备操作系统应用商店APP 应用”这条线展开的。 智能电视、智能汽车、可穿戴设备、社交网络,都是双方
15、要重点发展的领域,而这些背后都隐藏着互联网入口、大数据、云计算和物联网更为庞大的商机,两个“超级帝国”之间的冷战和热战,很有可能会贯穿整个智能化时代。 谷歌和苹果虽然早已突破了“民族国家”的界限,都朝着无所不在的“帝国模式”蜕变,但对创新的“小伙伴儿们”还是比较仁慈的,基本上是通过收购来实现兼并而非直接消灭。此种方式跟我国某些互联网巨头直接山寨其他公司的创新, “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这可能也是民族文化深层次代码差异的一种表现。 奇虎 360 的宿命 奇虎 360 虽然一直以来扮演着挑战者的角色,但其底层思维同样是“帝国模式” ,而且还是对各领域巨头釜底抽薪的帝国模
16、式,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便是免费。 周鸿祎是这样理解自己免费模式的:互联网上免费的商业模式,是让你把你的价值链进行延长,你在别人收费的地方免费了,你就要想办法创造出新的价值链来收费。360 的商业模式就是价值链的延长,没有停留在只做杀毒的层面,而是面向整个“大安全”市场。 我们顺着“红衣教主”的思路,奇虎 360 的战略完全可以如此解读:其一、在已有大佬的细分领域,采取免费或者干净版的方式,快速抢夺对方的市场份额,同时不断延伸业务模块, “人有我有,人有我免,人浊我净” ,让对方还手不对,不还手也不对,陷入较为被动的境地。作为搅局的挑战者,导入期本来就比较长,事实上无论免费还是收费,都难有多
17、少营收,干脆以祭起“免费”法宝,先把市场份额做上去才是硬道理。 其二、向更多领域延伸自己的业务模块,让 360 真正变得无处不在,只要是互联网用户有需求的地方,都要 360 度覆盖,同样要构建一个“互联网生活一站式解决方案”平台。同时在涉及到互联网入口的浏览器、综合搜索、网址导航和安全卫士等领域,要确保绝对的市场份额。而对于游戏、购物、同城、影视、旅游等平台型服务,360 都要强力介入。其三、奇虎 360 的战略虽然难以同谷歌及苹果相比,但也是要沿着互联网价值链/产业链而通吃的,他们现在不光在“吃软”方面四处扩张,不断扩充着相关业务模块,同时也在“吃硬”方面频频出手,以便最终能够构建一个畅通无
18、阻的链条和生态系统, “互联网入口软件硬件大数据挖潜”便是其中或隐或现的脉络。 其四、具有强烈的平台和业务模块组合色彩。奇虎 360 最终目标跟腾讯、百度等大佬们没有多大区别,旨在打造一个硕大无比的“帝国”平台,互联网领域的其他诸侯、方国和新锐创新者,要想做大做强,与360 合作是没有选择的选择。某项具体业务,对于特定企业来说可能是整个世界,但对于 360 而言,则仅仅只是一个点。在整个组合体系中,他们完全可以用其他模块盈利来支撑某些模块的免费, “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 。 免费模式和业务组合,使得 360 在短短几年内得以迅速崛起,在不断挑战巨头们的过程中,自己也快速成长为巨头,
19、在挑战霸权的过程中,自己也成为了“帝国” 。但这种模式也不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其最大的问题就是自己绑架了自己。 一方面,诚如周鸿祎自己所说的那样,360 需要不断延长价值链,不断寻求新的创新模块,来维持整体上的利润来源。这也就意味着必须永久扩张下去,扩张是维持生命所需,倘若不然,就如同当年的秦王朝,扩张停滞之后整个帝国就会陷入崩溃。 另一方面,尽管凭借着“免费主义”的铁血政策,奇虎 360 在不少领域抢得了很大的市场份额,在部分领域甚至雄踞霸主地位,但在整体上远没有达到混一宇内的地步,甚至连强势的垄断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原有的免费项目,无论成本如何,都得继续免费下去,假使收费,非但收不到多少
20、钱,还可能会导致市场份额直线下降, “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请神容易送神难。 这个世界往往“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任何竞争手段都有副作用,陷入“搅局综合症”之后,奇虎 360 早已变得骑虎难下,未来命运无论怎样,都得朝着这个方向走下去。即便身上被贴满“流氓软件之父” 、“互联网全民公敌” 、 “网络大炮”和“破坏之王”等诸如此类的标签,“恶名远扬”的周鸿祎,还是不得不四处兜售他的“葵花宝典”和“自宫大法” ,号召互联网企业及众多创业者,让互联网思想武装起来,不仅能够自宫,还能宫掉很多大企业。 周鸿祎曾多次自嘲为“250+110” ,说 360 是行业内有名的 250,在网上干的却是 110 的事情,因此也得罪了太多的同行。为了扩张而扩张,不断与行业内的其他大佬发生冲突,进而上演不同版本、不同版次的“大战” ,已经成为奇虎 360 生生世世的宿命。基因就是如此,由不得任何人。 谁是互联网“第一入口”的 最终霸主? 互联网精神是开放的,永无边界,注定要将整个世界裹挟进来,其领域内也根本没有什么“教皇子午线” ,巨头们最终都会是不同版本的帝国,超级大国之间的争霸,其实也在所难免。当然,无论从逻辑上还是现实中,他们都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自己干,争霸将会在一些关键的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