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天津地铁 1 号线车轮异常磨耗分析摘要:介绍了天津地铁 1 号线车辆车轮的两种异常磨耗情况,分析了造成动车和拖车的两种车轮异常磨耗的原因,提出应对措施。 关键词:地铁车辆;车轮;异常磨耗; 中图分类号:U231 文献标识码: A 天津地铁 1 号线,线路总长为 26.1km。目前上线运营列车 25 列,前期运营有 4、6 节编组列车。为满足乘客的出行要求,2011 年后全部改编为 6 节编组列车,为 3 动 3 拖形式编组。随着运营总里程的的增加及日益增长的客流量,受到车辆自身因素及线路等多方面的影响,车轮出现了车轮异常磨耗的现象,影响了车轮的使用寿命。因此,分析出异常磨耗的原因,找到相应的解
2、决措施,不仅可以提高车轮的使用寿命,还能确保行车安全,具有显著的经济及社会效益。 1.异常磨耗概况 1.1 动车轮缘异常磨耗 天津地铁 1 号线自 2006 年开通运营至今已运行 70 余万公里,在2009 年出现了动车轮缘磨耗异常的现象。2009 年所有动车轮缘的平均磨耗率为 0.31mm/万 km,其中 4 节动车轮缘的平均磨耗率为 0.27mm/万km,6 节动车轮缘的平均磨耗率为 0.34mm/万 km。2007、2008 年所有动车轮缘的平均磨耗率分别为 0.18、0.21mm/万 km,磨耗率分别上升74.6%、48.5%,增长速率迅速,动车轮缘出现了厚度过薄、锋芒、垂直磨耗的现象
3、,处于异常磨耗状态。 另外,对 2009 年 1 至 12 月期间全线 25 列车车轮的磨耗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 1 月和 12 月动车轮缘磨耗率达到峰值(图 1) ,基本是其他月份轮缘磨耗率的 2-3 倍,这与前两年同一时间内轮缘磨耗情况大致相同。 图 1 1.2 拖车轮径异常磨耗 2010 年 1 号线车辆出现了拖车轮缘厚度突增的现象,接连出现因拖车轮缘过厚而需要进行镟修的状况。2010 年所有拖车轮径的平均磨耗率为 0.72mm/万 km,其中 4 节车轮径的平均磨耗率为 0.75mm/万 km,6 节车轮径的平均磨耗率为 0.69mm/万 km。而 2009 年所有拖车轮径的平均磨耗
4、率为 0.25mm/万 km,轮径磨耗率增加 2 倍,较多拖车车轮踏面出现了明显的沟槽状磨损(图 2) ,按照磨耗统计,拖车轮对约 3 年需要换轮(正常换轮周期超过 6 年) ,与此同时,拖车的闸瓦也磨耗过快,更换周期不足 3 个月。而且由于拖车车轮踏面磨耗过快,导致轮缘测量基准点变化,部分轮缘的测量厚度不但不减少,反而增大,如不及时镟修,车轮踏面上将形成一个凹面,对行车安全造成威胁,处于异常磨耗状态。 图 2 2.原因分析 2.1 动车异常磨耗分析 轮缘厚度磨耗的产生是由于列车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轮对会出现横向摆动蛇行运动,导致轮缘外侧与钢轨内侧面发生冲撞和磨耗。尤其是通过道岔和
5、曲线时磨耗更加加剧,这种磨耗是不能避免的。轮缘厚度磨耗超限后,其根部变薄、强度下降,易在轮缘根部产生裂纹以至缺损,并且增大轮缘与钢轨间的游隙,使车辆发生过分的摆动特别是车轮通过道岔时容易爬上轨尖,导致列车发生脱轨事故。 2.1.1 线路情况复杂 天津地铁 1 号线是在原有的老线路上分别向南、北延伸扩建而成,全线分为既有线路和新建线路。有着线路复杂,曲线线路多,曲线半径小的特点。线路情况复杂,既有线路和段场线路钢轨规格为 50kg/m,新建线路钢轨规格为 60kg/m。线路中有许多小半径曲线,其中半径小于300m 的曲线段有 14 处,车轮运行工况较为恶劣。在通过曲线时外侧车轮轮缘紧靠钢轨内侧,
6、不可避免的发生轮缘磨耗。当曲线欠超高过大,当速度继续增大时,曲线半径小、导向力即正压力值也大,与冲角的乘积越大,最终导致车轮轮缘的磨耗越严重。 2.1.2 轮轨的硬度匹配关系 大量的统计和试验证明,当车轮硬度小于钢轨,车轮接触钢轨时,钢轨表面变形小,车轮的变形大,车轮接触面被压平,这时车轮与钢轨接触面接近平面,车轮与钢轨只能靠表面的粗糙程度来防止打滑,增加磨耗及擦伤;当车轮硬度大于钢轨,车轮接触钢轨时,车轮表面的变形小,而钢轨的变形大,车轮“嵌入”钢轨中,这种情况下车轮钢轨接触面是曲面,轮轨不易打滑,磨耗相对较小。 通过对车轮硬度检测结果的统计,1 号线的车轮硬度范围在270319HB,发现有
7、 40 个车轮的硬度小于 280HB,占以测量总轮数的8.93%,而 60kg/m 钢轨的硬度为 280300HB,这是导致轮缘磨耗增加的一个原因。 2.1.3 摩擦系数的影响 运用环境和接触表面状况指标,都可归结为摩擦系数的影响。轨道和车轮属于一副摩擦副,随着轮轨的接触,轮轨界面磨合接触面积增大,充当磨料的材料逐步被排除,此时摩擦系数急剧上升,完全磨合后,轮轨间达到一个平衡状态,摩擦系数稳定。经过了磨合期,磨耗率却没有稳定,主要原因是轮轨的接触状态被外界因素改变了,在每年的季节变换的时间段内,钢轨表面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在夏秋季节,空气湿润,轮轨的摩擦系数相对较小;而在春冬季节,空气干燥,轮轨
8、间的摩擦系数就相对增加。轮轨间的摩擦副在一年内反复进行磨合,造成车轮磨耗异常,并出现随季节变化的趋势。 2.2 拖车异常磨耗分析 车轮踏面磨耗是由于车轮沿钢轨运行时,踏面与钢轨接触面是很小的椭圆面,故踏面单位面积上承受的接触应力很大,因而踏面会产生塑性变形,生成一层很薄的白硬层。在制动过程中,由于闸瓦与车轮的摩擦,使踏面表面温度升得很高,受冷风雨雪等急冷后也会生成脆硬的淬火组织。这两种组织在轮对通过轨道接头承受冲击的过程中易剥落。踏面磨耗后,影响车辆运行的平稳性,轮缘高度相应增高,运行中可能撞击鱼尾板或轮缘槽底面,引起车辆颠覆事故。 2.2.1 制动系统的影响 2010 年初,车辆统计中发现闸
9、瓦消耗增加明显,车轮与闸瓦是一对摩擦副,摩擦系数的稳定才能保证车轮与闸瓦的正常磨耗。由于再生制动的取消,电制动力功率一定,不足的制动力需要空气制动弥补,导致空气制动量增大。而空气制动主要作用于拖车上,导致轮对与闸瓦的磨耗增大,而闸瓦在与车轮踏面作用时对车轮的挤压造成车轮踏面产生沟槽,轮缘得到补偿增厚,轮径磨耗增加。 2.2.2 驾驶模式的因素 2010 年初,正线使用 ATP 驾驶模式,比照以往的 EUM(人工驾驶)模式,在各个区段内都增加限速,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制动和牵引次数增加,减少了惰行量,频繁的制动也是导致轮径磨耗增加的因素。另外,在 ATP模式中,进站速度提高了,相同的制动距离内,提高
10、了制动的初速度,就要增大制动的加速度,这就需要增大制动力,以保证列车的制动效果。制动力增加导致空气制动量增加,增大轮径磨耗。 3.应对措施 3.1 改善轮轨关系 对正线弯道、折返线、小半径曲线轨道等容易造成轮轨磨耗的部位重点维护,进行涂油润滑。车辆加装轮缘润滑装置,从而改善轮轨接触情况,降低轮轨磨耗。 3.2 选配车轮与闸瓦的材质 选用相对与车轮硬度低、对踏面有修复作用的闸瓦。有条件的情况下,在新线筹备时,选用车轮、闸瓦及钢轨硬度相匹配的硬度值。 3.3 调整制动系统参数 调整拖车空气制动力和动车电制动力的分配比例。在保证列车相同制动率的前提下,提高动车电制动力,降低拖车空气制动力,减小拖车闸瓦压力。降低电制动力消失点速度,低速下的制动能量远低于高速下的制动能量,闸瓦压力也小,可明显减少车轮踏面磨耗。 3.4 合理的镟修模式 当轮缘厚度磨耗到 27-28mm 时就进行旋修,做到早发现早修复,避免易造成异常磨耗的损伤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车轮的镟修量,延长车轮的寿命。 参考文献: 1.严隽耄.车辆工程.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2. 2.王锡伟.上海地铁车轮轮缘非正常磨耗的初步分析J.铁道车辆,1997,(3):36-38,49 3.冀祖卿,刘忠俊.天津地铁 1 号线车轮运用现状分析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09,(4):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