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中经济与技术的一体化问题探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18320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建筑设计中经济与技术的一体化问题探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建筑设计中经济与技术的一体化问题探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建筑设计中经济与技术的一体化问题探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建筑设计中经济与技术的一体化问题探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建筑设计中经济与技术的一体化问题探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建筑设计中经济与技术的一体化问题探讨摘 要:研究建筑设计中经济与技术一体化问题,对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控制工程造价和提高企业效益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针对目前建筑设计中的经济技术问题,先阐述了建筑设计经济与技术一体化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建筑设计中的技术经济指标,最后以现代住宅建筑的设计为例,详细介绍了其经济技术评价方法, 关键词:建筑设计;经济技术;一体化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的样式和视觉效果越来越被设计师所看重,然而另一方面却忽略了建筑设计的经济性问题,导致建筑施工的成本超出预期。例如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钢筋的用量是一项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而影响其用量的主要

2、因素是建筑设计的结构。近几年来我国的商品房住宅建设越来越多,如何协调好建筑设计时施工技术与经济的关系,是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1.建筑设计经济与技术一体化的必要性 加强建筑设计中的经济与技术一体化研究,可以使我们在建筑设计时更多地关注其经济指标和成本之间的关系,从而做到节约社会资源、降低成本,这有利于开放商进行公平的价格竞争,对提高企业利润和效益有重要的作用。建筑设计的经济与技术分析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与评价使设计方案在经济和技术上最优化,同时不断提高建筑设计的质量水平。通过对比各种设计方案的功能适应性、技术可行性以及经济成本等内容,为制定建筑设计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在建筑设计是往往有一定的经济

3、约束条件,只有保证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与技术先进性统一,才能使建筑产品被大众和用户所接受。统计调查显示,投资决策和设计阶段对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达到 90%,技术设计阶段占到 75%左右,而施工阶段的影响在 35%左右。因此为了控制工程造价,必须加强施工前投资和设计阶段的管理,一旦工程项目的工艺、流程、方案确定后,整个项目的造价也就确定了。所以保证建筑设计经济与技术一体化,对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控制工程造价和提高企业效益有重要的意义。 2.建筑设计中的技术经济指标 在进行建筑设计时需要考虑很多经济技术指标,如建筑的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绿化率、容积率、建筑密度、停车位、商业建筑面积等。当然这些指

4、标必须满足相应的法规和规范,然而指标的范围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可以根据设计时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以下就相应的指标进行详细的介绍: 容积率。容积率表示一个小区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率。对发展商来说,容积率决定了建筑的地价成本;而容积率直接影响了居民用户的舒适度。通常一个良好的住宅小区,其容积率不应超过 5,多层住宅应不超过 2,然而由于受到土地成本的限制,在建筑时有时会难以达到相应的要求。容积率越小,居住密度越小,相对舒服。容积率越大则相反。在一般情况下,提高容积率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益,但建筑容量的增大,会带来建筑环境的劣化,降低使用的舒适度。为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相协调

5、,城市规划中的容积率应达到最合理值。(2)建筑密度。建筑密度指建筑物的覆盖率,是项目用地范围内所有建筑的基底总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反映了建筑设计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如一块地 10000 平方米,其建筑占地 3000 平方米,则其建筑密度为 30%。建筑密度一般不会超过 40%-50%,还需要留出部用地面积用作道路、广场、停车场、绿化等。建筑容积率与建筑密度考虑的对象不同,相对于同一建筑地块,建筑密度的考察的对象是建筑物的占用面积,建筑容积率的考察对象是建筑物的使用空间。对于这个指标我们要去平衡,我们不能够认为建筑密度大了就一定好,或者小了就一定好。建筑密度过大必然造成室外空间变小,

6、空间感受会受到较大影响,反之室外空间过大,需要投资建设的室外景观面积变大,投资成本随之增加。因此这是一个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平衡的指标。 (3)建筑高度。建筑高度对建筑的成本有一定的影响。例如建造 6 栋15 层的建筑和建设 5 栋 18 层的建筑,同样都是 90 层的建设工程量,但5 栋 18 层的建筑项目成本会相对低一点,因为其地下室少一套,而且少配套 1 栋楼的电梯等设备。因此当建筑高度对建设项目的影响不大时,可以考虑适当考虑降低建筑的高度,从而控制项目的成本。 (4)地下建筑面积。地下建筑面积在建筑设计时占到建筑面积很重要的一部分,通常地下建筑成本是地上建筑的 2 倍,如果我们地下建筑建设

7、过多,就会严重增加施工成本,造成资金的浪费,因此在设计时一定要考虑实际的功能需求,既要满足建筑的需要,又要做到面积越少越好。(5)配套用房。配套用房包括物业用房、水泵房、活动中心、配电房、医务室、公共厕所等,作为商业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设计时必须认真考虑。配套用房指标在设时都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设计时一定要严格遵循相应的规范进行施工,做到经济适用。例如当要求物业用房不小于总建筑面积的 5,我们没必要做得更大,设计 5就可以了,因为这些包含在容积率范围之内,当其比例设计较大时,就意味着可销售的商业及住宅部分就要缩小。即便时做大了 50 m2,如果每平米住宅按照8000 元计算,就会减少 40

8、 万元的利润。当减少的部分是是商业部分时,其损失就会更大。因此对于配套用房,我们严格遵循相应的规范就行了,从商业的角度完全没必要多做。 (6)商业建筑面积。一般作为商业建筑都要有一定的商业配套设施,因此会占用一定的商业建筑面积。在建筑设计时必须按照相关的规定设计商业配套的量,然而当商业配套建筑的面积较小并且作用不大时,如当商业建筑面积不大于总建筑面积的 5%时,往往会被设计师忽略掉。但是通常 1 m2 面积的商业建筑售价是普通住宅售价的 3 倍以上,而其成本是基本相同的,也就是说商业住宅的利润是住宅的 10-11 倍以上,所以对于住宅项目中的商业配套建筑面积,我们必须要按照规范进行设计,从而实

9、现项目利润最大化。 3 建筑设计技术经济评价方法 (1)价值分析法。价值分析法及就是价值工程法,对降低工程成本是一种很有效的管理分析方法。在建筑设计时,当需要考虑成本问题时,就必须进行各种方案的比较,在保证产品功能的同时,实现效益最大化。价值分析法在工程设计领域的应用比较广泛,实际应用中,价值工程法通常用于于单个设计方案的分析,即针对原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优化。 (2)单指标评价方法 。单指标是指在进行方案优劣性进行选择时,按照单一的标准进行衡量。单一指标分为两类,一类为费用性指标。另一类为效益性指标。适用条件是在不同方案之间,其中一个指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或者其他指标比较接近时,可采用单一指标

10、进行评价。 (3)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是在对设计方案各个阶段评价的基础上,对设计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整体优化,常用的评价方法有指数法和评分法。在对设计方案进行竞选和设计招标以及设计方案的选择时,常用到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用于解决评价指标的可比性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评价需要将评价指标分成主要指标和辅助指标两部分。 4.总结 保证建筑设计经济与技术一体化,对提高建筑设计水平、控制工程造价和提高企业效益有重要的意义。如何协调好建筑设计时施工技术与经济的关系,还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薛婷浅谈住宅建筑设计中的技术经济分析J工程技术,2011(11) 2 唐安,淮申玲加强设计技术经济分析适应设计单位企业化与现代化J建筑管理现代化1995 年第 3 期 3 朱书强谈建筑设计中经济与技术的一体化问题J山西建筑,2012(1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