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导型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研究摘要本文以按照区域发展总体规划启动运行的地方引导型产业集群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推动引导型产业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构建了引导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式,论述了其动力机制要素间的互动机理。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形成的关键在于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各动力因素之间通过综合作用,相互促进、良性循环,从而形成具备自增强能力且相对稳定的互动结构。在引导型产业集群动力机制形成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引导、扶持是激发引导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源动力,补充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不足及消耗,推动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引导型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
2、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3)10-0128-04 一、引导型产业集群及其特征 国内外许多学者对产业集群类型相关问题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和探讨,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产业集群的类型。我国学者李凯在对我国产业集群类型的研究中,根据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和主导因素,将我国的产业集群分为:市场主导型集群和政府主导型集群两种类型。其中,市场主导型集群是由于一种市场主导因素(如区域内自然、历史、人文及区域区位等资源优势)的推动,在其他众多市场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政府主导型集群主要包括指令型产业集群和引导型产业集群,指令型产业集群是指完全依靠政府行政命令形成并运作,市场因素在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3、中基本不起作用的产业集群。引导型产业集群则是指政府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及措施参与推动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在我国,新兴产业集群大多是属于这种类型。该类型集群的特征主要体现在:集群形成发展过程中往往依靠中央、地方政府制定的区域性特殊优惠产业政策的引导,以政府为主导科学规划建设产业集中发展区;在实施过程中采用市场化运作机制,以利益驱动企业进入,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搭建平台及提供服务等措施促进集群发展。本文就是以这种引导型产业集群为对象来展开对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问题的研究。 二、引导型产业集群发展动力因素分析 (一)政府支持行为 引导型产业集群是地方政府根据区域发展总体规划要求启动运行的产业集群。因此,集群
4、内企业关系比较散乱,协作性差,集群自适应、自调整、自增强能力明显不足,从而造成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缺失或不成熟、集群内企业资源配置效率不高和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针对这样的产业集群,政府的推动就不仅具有关键性,而且具有先导性作用。大量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经验证明,政府在克服市场失效和系统缺陷、改善区域制度及创新环境、打造区域品牌、增强集群外部竞争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政府不仅是某项产业的发起者和调动者,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提供系统化的环境支持,还常常是相关经济政策的制定者。产业集群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干预和支持,政府可以主要通过实施针对产业集群的直接引导行为和优化产业集群区域环境两方面,对产业集
5、群的健康发展发挥积极有益的推进作用。 (二)外部经济 自从马歇尔提出产业集群概念以及著名的集群聚集与发展“三原因”(劳动市场共享、专业化中间投入品和技术知识外溢)理论后,不同学派从不同假设条件出发,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针对不同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及其原因、影响进行研究,得出了不少有意义的研究结果。然而,各学派所取得的一致意见为:外部性是产业集群产生和发展的基本源动力。引导型产业集群的形成,除了地方政府的引导和优惠政策的推动外,最基本的动力就来自于集群相关企业对外部经济的追求。引导型产业集群在产业园区完成地理集聚后,获得的外部经济效应越大,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动力就越足。 (三)社会资本与协同创
6、新 社会资本可以通过合作促进社会效率提高,并能够显著地增加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协同创新也强调要形成一个区域创新网络体系,从而将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使集群创新能力成倍增强。可以说,社会资本与协同创新是推动产业集群成熟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但是,调查研究表明,引导型产业集群内基于信任的社会资本网络缺乏、协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种状况将会阻碍集群向高等级、深层次发展,甚至有可能会导致集群发展停滞不前,并在激烈的外部竞争中走向衰退。因此,引导型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基于信任和合作的社会资本及协调创新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专业化分工与产业价值链 合理的专业化分工及完
7、善的产业价值链都是促使产业集群发展的根本经济动力因素。产业集群本身就是人们为降低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和获取由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空间表现形式,而由于深度的专业化分工产生的产业链条延伸也是一种资源,同样能够体现产业集聚的规模效应,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型产业集群地方政府在规划产业集中发展区时就对实现集群专业化分工及完善产业价值链进行了布局和计划,这无疑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而,如果没有切实的办法实现这个规划,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根据产业集群发展状况及时调整与修正,也会削弱专业化分工及产业价值链因素对产业集群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引导型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分析 机制有多重
8、含义,在这里我们可以将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理解为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和演变的稳定的力量结构体系及其运行规律。严格来说,动力的生成并非意味着动力机制的生成,机制强调的是各要素之间一种比较稳定的构成方式及其作用规律。本文在充分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引导型产业集群发展特征,提出了引导型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机制模式(如图 1) ,同时分析了其动力机制要素间的互动机理。 (一)内源动力机制 内源动力是指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在动力,外部经济、专业化分工与产业价值链、社会网络与协同创新均属于集群发展的内源动力。 可以说,企业对地理聚集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的追求是任何集群产生的初始动力,引导型集群也不例外。然而,
9、由于引导型产业集群的这种初始动力主要是由政府引发而非由企业因需求而自主产生的,具有自动力不足的特征。因此,在引导型集群形成初期,如果政府能够帮助集群企业更好地获得劳动力市场、中间投入品及技术等共享资源,使集群内企业能够真实地获得外部经济带来的好处,企业及集群就可以获得发展的基本动力(共享资源优质性越强,集群发展的动力越足) 。而企业及集群的发展反过来可以激发企业共建优质共享资源的自主需求及行为,还可以吸引集群外相关企业加入以扩大集群规模,从而产生更大的外部经济效应,推动集群进一步发展。这样,就可以逐步形成外部经济与集群发展相互促进、有机互动、自主完善的良性循环状态。 要实现社会资本、协同创新、
10、专业化分工、产业价值链等动力因素对集群发展的推动作用,并且逐步形成良性互动机制,其核心问题是建立基于信任的合作机制(如图 2) 。合作的基础是信任,信任又必须在多次合作且成功的情况下才能逐步建立;而分工是基于一个共同的目标而进行的一种活动,分工的目的是合作,合作是更高形式的分工。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与深化产业集群出现并通过繁衍复制向外扩展,产业链亦不断向上下游延伸、拓展;而产业集群、产业链的演进,又促进节点企业间新一轮分工的深化。如此往复,形成一个基于互动的扩展性结构。同时,集群内企业及其他相关组织只要能够建立起长期有效的合作,就势必逐步形成一个相互信任且具有共同准则、规范以及文化的社会网络,形
11、成社会资本,降低协调与合作成本,增加集体生产能力,增加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回报率,实现协同创新,推进产业集群发展。 (二)外源动力机制 就产业集群所在的区域环境因素而言,一方面,地方政府针对特定的产业集群,运用引导、服务、整合及协调等方法手段(包括行政和非行政手段) ,激发放大各种集群发展内源动力因素效用,从而进一步推动产业集群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通过优化集群区域环境、提升地方经济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而政府行政区域内无论哪个产业集群的发展,都必将促进该地区区域环境的优化及区域经济的发展。 这样,产业集群及其区域协同发展的结果,促进产业集群综合实力及核心竞争力的增强,使得该产业集群能够更好地
12、抓住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应对外部环境带来的威胁。同时,集群及区域的品牌效应将吸引更多的优质外部资源注入集群内部,推动集群升级发展。 分析可见,在上述动力机制模型中,只要各要素之间通过不断地相互促进,并形成具备自增强能力且相对稳定的互动结构,就说明促进产业集群良性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已经形成。引导型产业集群的这种动力机制的形成过程中,由于其自我发展和完善的意识及能力严重不足的特点,政府必须发挥其先导及扶持作用。政府及其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各种行政或非行政手段激发集群发展的内源动力,补充产业集群发展的动力不足及消耗,促进产业集群组织间的分工合作,从而优化产业集群发展的区域环境,推进产业集群可持续
13、发展。 四、引导型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建立的思路及对策 机制的建立有时可以解释为应用一定的运作方式把事物的各个部分联系起来的过程。本文提出的产业集群发展动力机制建立的思路及对策,强调政府或产业集中发展园区管理服务机构,运用引导一服务式的推动模式(即以指导、服务的方式去协调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来促进引导型产业集群动力机制的形成和完善。 (一)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培育优质专专业化劳动力市场 集群专业化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公开、快速流动,可以降低集群内生交易费,使劳动力供求双方共同获益。共享完善的专业化劳动力市场是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基本动力因素。政府或园区管理服务机构可以通过建立园区人力资源中心
14、的方式向园区各主体提供人力资源信息及人力资源水平提高的相关服务。 园区人力资源中心可以在集群内外收集整合大量的专业化人力资源信息,建立园区人力资源数据库和人力资源信息网站,网站可以采取免费注册、VIP 会员、信息共建共享等方法,鼓励劳动力需求双方浏览、提供、使用人力资源信息。园区人力资源中心还可以定期调查分析园区企业的劳动力培训需求,整合企业、专门培训机构、大学资源,有计划地为园区企业、员工提供他们需要的素质技能培训,或通过组织园区内企业开展员工职业技能竞赛,选拔园区内优秀人才参加省级、国家级专业技能竞赛,来提升集群人力资源质量。 园区人力资源中心还可以为劳动者提供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服务,园区
15、企业也可以通过人力资源中心更好地实现与政府的沟通,争取更加优惠的人才政策。 (二)提供共享的优质中间投入品 政府除了在规划建设产业集中发展区的过程中着力打造企业生产所需的便利的交通设施,充足的水、电等能源供应等硬件公共设施外,还应为企业搭建生产性服务平台,为集群企业提供可以共享的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 (三)构建集群社会资本网络 集中发展区除了通过上述人力资源中心、技术交流与研发中心外,还可以通过成立园区业主委员会、企业家协会,引进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园区工作站等办法构建集群社会网络,并通过组织网络中成员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增进沟通和交流,逐步建立起彼此的信
16、任。政府还可以出台一些鼓励集群社会网络主体合作的政策来促进合作,政府在合作过程中起到一定的监督、协调作用,促进合作成功。在活动和合作中集群各主体逐步建立起基于信任的协作网络,实现共享社会资本效应的愿望。 (四)促进技术交流与协同创新 在促进技术交流与协同创新方面,也应该首先建立能够实现这种交流与协作的机构,如技术与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通过这些机构组织各个技术与创新主体(包括企业、科研机构、大专院校等) ,建立有效的集体学习机制,收集分析集群创新需求,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活动,承担协同创新的工作和任务,实现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地方政府则可以通过服务和政策协调,引导和规范创新主体的技术交流及
17、协同创新行为,整合创新资源,促进合作创新的顺利开展;对创新行为实行税收减免,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保障创新者的创新积极性;通过直接增加科研经费投入、设立协同创新引导基金、提供创新金融服务、分担企业创新风险等方法激励集群的技术交流与协同创新,推进产业集群从传统型向创新型过渡。 (五)鼓励专业化分工,完善集群产业价值链 促进引导型产业集群专业化分工,完善集群产业价值链,一方面,应鼓励入驻园区的企业借搬迁之机优化产能结构,把专业化生产的辅助环节剥离出去,集中力量强化优势技术,鼓励集群企业间分工合作;另一方面,进一步应用以商招商、主导企业外联、关联企业整合等方式吸引集群外相关企业,引进集群产业价值链中
18、关键环节的企业,大力延伸产业上中下游产业,完善产业价值链。同时,注意提升产业集群中生产性服务类企业的比例,促进生产性服务类企业与加工制造企业的融合,实现产业集群产能升级,优化产业集群产业结构,提升产业集群附加值。另外,在产业集群发展中不仅要强调集群内企业分工协作,更可以引领产业集群放宽视野加入到更大区域背景下的产业价值链中,参与到集群间、行业间以及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分工协作之中。 总之,引导型产业集群由于其存在的被动产生、缺乏自完善及自增强发展动力机制等自身不易解决的问题,在其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初级阶段)需要地方政府的引导、扶持和帮助。集群所在地方政府及相关机构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建立机构、搭建平台、提供服务等方式,建立产业集群内各主体之间的信任与协作,促进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内外源动力因素的生成和强化,补充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的动力不足及消耗,变阻力为动力,发挥产业集群优势,提升产业集群及区域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帮助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建立起集群发展与各动力因素之间综合作用、相互促进、良性循环的具有自增强能力的动力机制,最终实现产业集群极化效应,促进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共同发展。 责任编辑:李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