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战国策秦策语气词举例【摘要】语气词是表示句子语气的虚词。上古时期的语气词主要有“也” 、 “乎” 、 “矣” 、 “焉” 、 “哉” 、 “耳” 、 “耶” 、 “唯” 、 “夫”等,多数用于句末,少数用于句首或句中表示某种语气。上古时期语气词所传达的语气意义稳定性较弱,多数受语境及语用情况影响,呈现出灵活多样的特点。本文对上古时期的代表作战国策中秦策的语气词进行归类并分析它们的用法,以求归纳语气词使用中相对稳定的特点并窥探战国策一书语气词的整体面貌,为上古语气词的研究提供素材。 【关键词】 战国策秦策 ,语气词, 用法,特点 战国策是我国古代的一部国别体文史名著,据考证它是从战国到秦、汉之间
2、纵横家游说之辞和权变故事的汇编,不是一时、一人之作。其中秦策的语言铺张扬厉,别具一格,具有丰富的语言研究价值。本文对战国策秦策 (以下简称秦策 )中的语气词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它们的用法和特点。 一、 句首语气词 (一) “夫”字的用法。 “夫”作为句首语气词是从指代代词“夫”虚化而来的,经常放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引出下文。如:夫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 (二) “唯”字的用法。 “唯”在秦策中的主要作用是提示,引出主语。如:故先王之所重者,唯始与终。 二、句末语气词 (一) “也”字的用法。王力先生说过:“也字是表示肯定或否定的陈述语气词。 ”“也”在秦策中共出现 371 次,为文中使用频率最高
3、的语气词。 “也”字主要用在判断句句末,辅助谓语进行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别: 1、 用于判断句 1.1 用于判断句“.者,.也。 ” “.者.也”是判断句的常用格式,主语用“者”隔开,引出并强调谓语。 “也”帮助判断后续谓语,在句中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如: 人者,甘饵也。 1.2 用于判断句“.也。 ”如: 君明臣衷,国之福也。 2、用于一般单句陈述句 2.1“也”字常用于一般的肯定式单句陈述句句末,部分“也”和“已”连用,主要起加强陈述句中谓语肯定语气的作用。如: 谋臣皆不尽其忠也。 2.2 用于复句陈述句中 这类复句通常由多个分句组成。分句之间表示假设、因果、让步或选择关系。 “也”字通
4、常置于复句中后一分句句尾,加强前一分句语气意义,表示肯定或确认。如: (1) 中国为有事于秦,则秦且轻使重币,而事君之国也。 (2) 楚以为然,故为请相也。 例(1)分句之间为假设关系, “也”字用于后一分句句末,对可能发生事情表示强调。例(2)前一分句表示原因,后一分句表示结果,两分句构成因果关系, “也”置于句末,强调结果。 2.3 “也”字用于一般陈述句的主语后,主要起强调主语语气的作用。主语和谓语之间用“也”字隔开, “也”字起到停顿并强调主语,从而引出谓语的作用。 则向之攻宋也,且以恐齐国而重王。 3、用于疑问句句末 “也”字放在疑问句句末,整个句子的疑问义由疑问代词承担, “也”在
5、句中不表示疑问,只是加强了语句的疑问意义,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 。如: 嫂何前倨后卑也? 4、用于祈使句中 祈使句传达某种“请求”和“愿望” , “也”用于祈使句句末,加强了祈请的语气。 愿大王有以虑也! 5、 用于感叹句句末 非王子孙也! (二) “矣”字的用法 “矣”是古汉语常用的一个语气词,它和“也”的区别是:“也”字表示静态, “矣”字表示动态。“矣”在秦策中有以下几种类别:1、用于陈述句中,把原来没有,而现在或者现阶段存在的新情况告知别人,表示事情已经发生了。如: 吾事善矣,子其弥口无言。 2、 “矣”还出现在表示推测的预见性的句子中,表示对将来发生的情况的一种推测, “矣”放在句
6、末加强推断语气。 不拔宜阳,韩、楚乘吾弊,国必危矣! 上例中, “矣”用于表示假设意义的复句中,前一分句给出事件可能发生的条件,后一分句预测出结果,所指意义是说话者对将来发生情况的推测, “矣”放在句末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强调了事件发生的必然性。3、 “矣”用在描写句中,使全句带有感叹意味。如: 而寡人死不朽矣! “矣”置于句尾加深了对谓语情态的描写,带有感叹意味。 (三) “乎”字的用法 “乎”的用法相当于句子中的“吗” ,常用于疑问句尾表示疑问语气。1、 “乎”用在一般疑问句句末,希望得到对方的答案。如: 臣可以言乎? 2、 “乎”用于表示选择的疑问句中,希望对方给出答案,做出选择。如:
7、汝取长者乎?少者乎? 3、 “乎”可以用于反问句中,表示反问语气。 “乎”通常和疑问词对应,表示反问,反问句句意表示肯定或者否定,不需要作出回答。 “乎”用在句尾,相当于“呢” ,加强句子的反问语气。如: 由此观之,恶有不战者乎? 4、 “乎”放在感叹句中表示感叹语气。 (1)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谓乎! (2)嗟嗞乎,司马空! 例(2)中, “嗟”为一般叹词,表示某种忧伤, “嗞”为象声词,“嗟嗞乎”连用,加重了感叹语气,相当于“唉!” (四) “哉”字的用法 “哉”在秦策中共有 7 例,多数用于感叹句句末表示感叹语气。其用方法分为三类: 1、 用于感叹语句中表示感叹语气。如: 虽蓝田岂
8、难得哉! 2、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语气。如: 其可愿孰与閎夭、周公哉? 3、 用于反问句中加强反问语气。如: 何为不可哉? (五) “耳”的用法。 “耳”在秦策中共 8 例,其用法分为两类: 1、 “耳”用于句尾通常有收尾,停止义,加强了句子的陈述语气,整句意义可以理解为“.罢了”或“.而已” 。如: (1)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 (.罢了) (2)权县宋、卫,宋、卫乃当阿、甄耳。 (.而已) 2、 “耳”用于句尾,可理解为“啊” ,表示感叹和认可。如: 此臣之所恐耳。 (六) “焉”的用法。焉在秦策中共有 7 例,有以下几种类别: 1、 “焉”置于句尾,有“于此”之意,但是意义
9、已经虚化为语气义。黎锦熙先生把“焉”字看成是介代兼助(即介词“于”代词“是”兼有助词的主要作用) ,“焉”是语气词。 王召公子池而问焉。 2、用于一般陈述句中,加强肯定语气。如: 吾欲使武安子起往喻意焉。 3、用于疑问句中,整句意义为“.呢?”如: 臣奚忧焉? 秦策与荀子常用语气词对比: 注:荀子数据参照胡贤云统计 小结: 从以上分析及上表中与荀子语气词对比,我们可以看出, 秦策中的语气词有以下特点: 1、语气词的类型丰富多样,使用范围广。 2、上古时期,尤其是先秦时期,语气词的使用频率很高,特别是句末语气词中的“也” “矣”所占比例最大,其中“也” 、 “矣”的类型较多,几乎涵盖了所有语气类
10、型。 3、部分语气词的使用情况存在相同的特点,如:“也” 、 “矣” 、 “焉”都可以用在陈述句中表示陈述语气;“焉” 、 “乎” 、 “哉”均可以用于疑问句中表示疑问语气;“哉”和“乎”可用于感叹句和反问句中表示感叹和反问语气等。 4、耶、与、欤、已等语气词使用频率低,语气意义比较单一、稳定。注释: 、见郭锡良:古代汉语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年,356 页、349 页. 转引自李轶坤:论语语气词的句法类型考察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 转引自胡贤云:荀子句末语气词分析J. 民办教育研究.2010. 参考文献: 1缪文远.战国策M.中华书局.2012. 2郭锡良.古代汉语M .商务印书馆. 2003. 3胡贤云.荀子句末语气词分析J .民办教育研究.2010. 4祖生利.疑问语气词呢的来源补说J.西北师大学报.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