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绿道规划探析摘要:本文基于绿道的发展研究,结合安徽省城乡建设背景和相关建设经验启示,总结出安徽绿道的四条规划要点“区域留绿道、城郊串绿道、老城连绿道、新城建绿道” ,旨在总体层面指导安徽省的绿道建设。关键词:绿道; 安徽; 发展研究;规划要点; Abstract:The passage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research of green way , combined with the background of urban and rural construction in Anhui Province and the related experienc
2、e in building, the paper summed up four Planning Guidelines of Anhui Green way, The green way should retain in the region , string the suburbs ,connect the old town , construct in the new city, finally the passage hope to guide the greenway construction ofAnhui province in the overall level. Key wor
3、ds:Green way;Anhui;Development research;Planning points 中图分类号:S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现代社会正经历从工业文明到生态文明的价值回归,生态文明的建设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生态理念、环保意识越来越渗透到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绿色出行、健康休闲也成为人们更加关心的话题, “绿道”的概念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成为一些城市建设的热点。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安徽省提出了“生态强省”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和“美好乡村”建设,并首次将绿道的建设作为“生态安徽”的重点工程予以打造,提出了按 1 年启动、35 年建
4、成的城市绿道近期建设计划,形成以绿化为特征,自然生态系统为基底,串联成网的绿色开敞空间和休闲慢行系统。 在国内,以广东珠三角地区为首的绿道建设,成为广东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生事物,两千多公里的绿道网蜿蜒伸入珠三角的每一座城市和广大乡村,将珠三角独特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串联起来,走进了珠三角市民的日常生活,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对于安徽省绿道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但考虑到两省处于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有必要充分考虑安徽省的发展特点、资源分布等,进行深入的研究,探索出一条符合安徽省情的绿道建设途径。 2 绿道的发展研究 2.1 绿道的概念 绿道在欧美有很长的发展历史。早在一个世纪前,就有了绿道,当时
5、绿道仅用于散步、狩猎、划船等娱乐项目。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 Whyte才首先提出了绿道一词,在 60 年代和 70 年代,绿道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然而,直到 1987 年,绿道的概念才得到美国官方的首肯。 目前普遍认可的绿道定义为:绿道( Greenway) 是一种连接主要山体水系、田园林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古迹等自然和人文资源,供行人和非机动交通工具进入的线形绿色开敞空间,并且集合了生态保育、康体运动、休闲娱乐、文化体验、科普教育、旅游度假等多种功能。 2.2 绿道的发展历程 在绿道的发展过程中,美国和欧洲走在前列。特别是美国对绿道的研究与实践具有开创性,涉及绿道
6、的规划设计、建设技术、建后管理和区域协调等诸多方面,从场所层次的社区游憩绿道建设,到市域层次的绿道网络规划,直至全美的绿道系统规划。欧洲的绿道规划及其建设在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1996 年欧洲议会制定完成的泛欧生态和景观多样性战略为欧洲各国协调绿道规划建设提供了一个基础性框架,而 1998 年 1 月成立的欧洲绿道联合会无疑为欧洲协作进行绿道研究和规划建设跨国绿道系统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协调机制。 在亚洲地区,以日本、新加坡和中国港澳地区的绿道建设较为突出,各具特色。其中,日本的相关研究最多,多集中在生态道路(Eco-road)方面。新加坡的绿道网络,是在花园城市建设基
7、础上进一步实施“公园绿带网”计划,用一系列游憩绿带把全岛所有主要的公园绿地连接起来。 至今,绿道仍在蓬勃发展,世界上有数千个国际、国家和区域层次的绿道项目。在理论研究方面,涌现出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出版了大量的研究专著,召开了很多与绿道相关的学术会议。 3 安徽省绿道体系的建设途径 3.1 安徽绿道的建设背景 安徽省正处于快速城市化的进程中,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以经济为重,老城区建设密度过大,城市新区功能相对单一,城市绿地缺乏,城市交通拥堵严重,活动效率急剧下降,人们越来越倾向于选择自行车、步行等慢行交通的方式,然而城市的空间布局普遍缺少慢行出行的环境,城市建设区与城郊自然开敞空间的联系不畅,无法满
8、足城市居民对休闲游憩场所的需求,对于城市绿道的建设需求非常迫切。同时,安徽省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可以作为区域绿道的重要发展节点,日益发展的休闲旅游需求也带来的了区域绿道发展的契机。 3.2 绿道的建设经验启示 通过对国内外绿道建设案例的分析和经验的总结,笔者认为,安徽省绿道建设应当从区域和城市两个层面来谈,且各自的侧重不同。 区域绿道主要以生态功能为主,包括线性的河流、林带、山体或者高速公路等要素。区域绿道的建设符合生态重建的需要以及时下旅游发展的需要,在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新的旅游产品,不同于以往静态的风景区和旅游景点的产品,它是通过自驾游、山地自行车等快速交通工具形成对一系列景点以及沿途美景的
9、欣赏,还兼顾了沿线土地开发和以驿站建设为中心开发圈的盈利价值。 城市绿道主要串联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各类绿色开放空间和重要的自然与人文节点(自然节点包括城市近郊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地质公园及其它绿地等,人文节点主要指人文遗迹、历史村落、传统街区、规划建成区内的居住社区、中心商业区、大型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以及各类城市绿地等人流量较大的区域) 。建设城市绿道对保护与优化城市生态系统、引导形成合理的城市空间格局、提供休闲游憩和慢行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3.3 安徽省绿道规划要点探析 综合考虑安徽省城市发展水平、旅游资源分布、区域交通设施、绿化水平等现状要素,合理安排区域与
10、城市绿道的建设时序,安徽省绿道建设宜采取“自下而上”的工作路径,即各市围绕城区和近郊进行分片建设完成后,再进行片区间的整体网络构造。整体形成“区域留绿道、城郊串绿道、老城连绿道、新城建绿道”规划要点。 3.3.1 区域留绿道: 现阶段安徽省的区域绿道主要是通过保留区域范围内的各类自然资源作为生态安徽的基底,同时也作为区域绿道的自然本底,在此基础上基于安徽特有的山水骨架和城镇群空间结构,充分发挥绿道独具的生态性和切实可行的操作性,构建区域内绿色生态基础设施,实现城市与城市、城市与风景文化资源之间的连接,创造便利的区域游憩通道,避免区域自然生态破碎化。 安徽省城镇体系规划将安徽省主体区域分为皖南、
11、皖西、皖中、沿江和皖北五大片区,结合区域间自然文化资源的分布差异,区域绿道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其中,皖南、皖西区域绿道应以区域旅游功能为主,串联区域间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通过绿道网规划进一步加大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力度,沿线开展山地自行车比赛、旅游探险等活动,充分挖掘安徽旅游的徽文化、佛文化、道文化等内涵,加大区域旅游一体化力度,并广泛吸引国内外资本参与建设,以黄山为主要代表,促进旅游品牌走向国际化市场,打造世界一流的国际旅游区。皖中、沿江区域绿道以健康休闲功能为主,充分利用、整合巢湖及沿江各类自然、人文资源,在绿道中融入健康休闲的要素,重点打造多样化的精品绿道,推动休闲产业化项目与绿道建设的
12、互动结合,解决大都市人群亲近自然休闲活动的需求,倡导健康生活的休闲方式,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皖北区域绿道注重突出皖北的人文资源优势,以绿道为契机,推动综合配套设施的建设,着力解决安徽自然景区开发建设程度深而文化资源遭到忽视的问题。考虑到全省的区域休闲旅游需求不同,建设区域绿道可以合肥都市圈、马芜铜都市圈及皖南片区做为先行启动区。 3.3.2 城郊串绿道 现阶段城市绿道主要建设区域大多集中在城市近郊(城市规划区以内、建成区以外的区域) ,其自然基底就是城市绿地系统分类中的其他绿地(包括风景区、郊野公园、风景林地、生态防护绿地、特色休闲旅游绿地、农业生态绿地、水源保护绿地等) ,通过城郊绿道对
13、其进行有效的串联,集中展示城乡一体的人居环境,增强城乡美誉度和地方归属感,创建环境优美的绿色城郊。 城郊绿道多处于山林农田、陆地水域的生态交错带,是地区景观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带。通过绿道将城郊各类绿地进行串接,形成环状或带状的绿色廊道,城市居民可以快捷的到达该廊道开展休闲活动,同时该廊道也是城市绿地的有益补充。随着城市的快速扩张,该廊道也可成为避免城市饼状发展的绿色项链。同时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现有城郊绿道将会成为未来城市内的重要带状绿地。 3.3.3 老城连绿道 考虑到大多数城市老城区都已经建成,新建绿道拆迁难度较大,且不符合绿道建设的经济性原则,从可操作的角度出发,老城区的绿道
14、建设更多的是通过城区内部的线性空间(道路两侧绿地、滨河绿地、各类防护林带等)将现有的城市开放空间(公园、广场)进行有机连接,形成老城内部的公园体系,构建城市内部的绿色网络,使得有限的建设用地空间内提供连续的、多样的绿色空间,更多样化的方便市民的使用,有效解决城市老城区的绿地缺乏问题。 老城区绿道往往需要和城区的现有交通系统相结合,应尽量避免与现有的交通的冲突,借道部分城市道路作为衔接,通过改善衔接道路的绿化条件,设置与机动交通的隔离设施或在老城内部道路上进行慢行划线,合理组织交叉口交通等,实现绿道与城市交通的有机衔接和高效利用,界定出城市道路中的慢行路权。 3.3.4 新城建绿道 随着城市新城
15、区的不断发展,城市内部居民对于出行的需求是不同的,尤其是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慢行出行、休闲出行的需求会越来越多,绿道是解决的重要途径,这在新城建设中尤其重要。 在未来城市规划的新区中,慢行系统与土地利用、机动交通有着更合理的关系,城区的功能布局也更趋合理。同时大量的建设用地还没有进行建设,规划新区内的各类自然要素、人文要素还被完整的保留,可以进行系统的绿道建设。通过道路、水系、各类防护林带将新区内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居住区、商业文娱体育区、公共交通枢纽、公共开敞空间进行系统的串联,构建以休闲为主兼具通勤功能的完整绿道体系。4 结语 安徽省绿道建设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通过建设绿道网,构建
16、区域内绿色生态基础设施,串联众多风景文化资源,可避免生态用地被蚕食,提高城市的宜居性,促进旅游经济发展;另一方面绿道能够均衡社会资源、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文化特色,实现了公共资源的公平享用。绿道与自然的依存,更是确保了其长期健康稳定的存在,有助于建设一个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乡环境。 在今后绿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结合安徽各级城市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安徽省“生态强省”政策主导下,制定更为详细、更为具体的工程指引,并不断反馈与跟踪,以期在不断与地方建设实践相结合中,提出更合理和更具指导的意见,确保绿道建设与城市发展需求相协调。 参考文献: 1 广东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珠江三角洲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Z,2010. 2 周年兴,俞孔坚.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 3 锁秀,何昉.绿道珠三角绿道宜居城乡规划建设的生态途径J.南方建筑,2010 4 李团胜,王萍.绿道及其生态学意义J. 生态学杂志,2001 5 韩西丽.从绿化隔离带到绿色通道:以北京市绿化隔离带为例J.城市问题,2004 6 庄荣,高阳,陈东娜. 珠三角区域绿道规划设计技术指引的思考J.风景园林,2010 7 马向明,吕晓蓓.区域绿地:从概念到实践J城市规划,2006 8 谭少华,赵万民.绿道规划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园林,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