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0827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摘要】本文重点探讨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要素、原则,城市规划策略,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历史;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历史文化名城是一个城市的重要文化积淀,更是城市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城市规划中,要保护历史,发展并延续历史文脉,实现历史名城的可持续发展。 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素和原则 1、保护要素 作为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首要条件是要保存有相当数量具备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建筑群)、构筑物或工程遗址,并被分别认定为一定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文物管理部门按“抢险第一、保护为主”的方针和“修旧如旧”

2、的原则,对古建筑进行保护和维修,这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一要素.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二要素是“原貌保护”,主要是指历史街区、历史村镇这一较大地域范围内原有建筑及其历史环境的外观保护.这个地段的多数建筑物应保持其建造之初的原貌,或大致按原貌来修复,但建筑物的内容可以更新,可以改变用途,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城市演变至今已迈入 21 世纪,几乎不可能对历史文化漫长的古城实施整体原貌保护,因而遴选少数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就显得十分必要,而且比较容易实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第三要素是“风貌保护”,一般是指在特别重要的文物建筑周边地段或城市的景观走廊中,对新建工程实施高度控制和建筑风格协调.对于国家明令实施古

3、城风貌全面保护的少数历史文化漫长的城市,风貌保护的范围则扩大到整个古城,包括街市、河网、城廓的基本布局以及街景和民宅原有特色的适度体现等等.这种保护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在传统与现代的两类建筑形象之间寻求一种过渡,使本已寥寥无几的古建筑不致悄然埋没在现代建筑的夹缝中. 2、保护原则 首先要落实名城保护的具体内容.如历史街区、自然风景区、重点文物、风貌控制区、文化景观敏感区等都要进行规划控制并落实实际保护措施.对于具有独特的城市景观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要提出全面系统的整修控制方案,同时还要注意古城天际线与新区的风貌相协调,强调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 第二,要建立完善的保护体系.要在整个城市范围内,明

4、确确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域范围、城市总体布局、古城整体保护方案、历史街区或历史保护区、文物古迹的分布以及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及整治。 第三,协调名城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城市是一个活着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让它活得更加和谐,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同时又不伤害原来的脉络和空间肌理构成.其重点就在于古城内部旅游产业的选择与协同发展模式,处理好名城保护与旧城改造、环境整治绿化与名城文脉复兴的关系。 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城市规划设计策略 1、因地制宜保护历史文化 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是建立在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基础上的发展,但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并非意味着什么都不能动,什么都必须是原汁原味,而应根据历史文化

5、名城地位的重要性、历史价值、规模和现存条件等,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的保护手段。 (1)整体保护 整体保护就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格局、空间形态和历史文化氛围。在城市发展史上地位重要、历史文化价值较高、规模较小(保护范围较小) 、现存情况比较完整的历史文化名城,如平遥和丽江,古城面积分别只有 2.25 和 3.8km2,完整的古城格局、特色鲜明的古街道及建筑群等构成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格局和历史文化氛围都保存完好,宜采用整体保护老城,另建新城或新区的方法,解决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发展问题。 (2)局部整体保护 局部整体保护就是重点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代表性的局部空间形态和整体的历史文化氛围,通过

6、局部反映整体的手法,展现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采。如历史文化名城北京,在我国和世界城市发展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但由凸字形平面构成的老城,占地 62km2,是平遥古城的27.5 倍,丽江古城的 16.3 倍,其间又插建了大量的与历史文化氛围不相协调的建筑,老城的整体格局和空间形态已遭到相当程度的破坏,整体保护难度相当大。而以故宫为主体的宫殿建筑群和整个皇城,与处于南北中轴线上的三海、钟鼓楼地区以及前门外的大栅栏等地区,是北京作为都城代表的集中体现,现保存情况良好,可采用局部整体保护的方法,形成一定的保护规模和与其历史地位相适应的整体历史文化氛围。以此作为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缩影和代表,加上 40 片

7、历史文化保护片区的补充,形成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形象与历史文化氛围。 (3)局部保护 局部保护就是通过以点盖面的保护手法,重点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历史文化氛围。如历史文化名城南京,总长 34.3km 的明都城墙,依山就势,古今中外,独一无二,是世界上保存至今最长的都城墙。但在43km2 的都城墙内,已出现 8 层以上的建筑近千幢,其中 30 层以上超高层建筑 40 余幢,大规模的更新改造使老城的空间形态和城市肌理遭到严重破坏;现有的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124 处,分布分散,难以采用整体保护或者局部整体保护的方法,再现南京十朝都城的整体空间形象。宜采用局部保护的方式,对历史文化资源集中的

8、地区,进行分片保护,通过增加历史文化保护片区在老城内的覆盖面,并同时采取包括展现、串联、指引等手段,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历史文化氛围。 2、科学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由于其内容的复杂性、涉及对象的多样性、目的的综合性,一个全局性的综合性的规划显得尤为必要。要想协调好城市改造与历史文化保护间的关系,合理解决拆与留的矛盾,一个具体详细的规划必不可少。在制定规划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方面: (1)采用先进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借鉴国内外成功的城市更新与保护的理论经验和教训,兼容并蓄、取长补短。 (2)建立起完善的规划决策体系,采取公示制,为公众参与提供多种渠道,以保证规划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 (3)在制

9、定城市更新与保护规划时,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体现有机更新、特色保护的原则。 (4)规划要处理好近期和远期的关系。 (5)规划一经制定并经过法定程序批准后,就要严格执行,坚持法制化,频繁变更必将造成城市更新和保护工作的脱节和失误。 3、合理城市设计 合理的城市设计以及城市的再建设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重中之重,要根据所设定的城市文化、城市特色来进行城市设计,处理好现代化和历史性的关系,不至于出现一个城市,两种文化的现象,这会使城市出现分裂感。 4、开辟新区、保旧城 中国城市大多具有较高的密集度和紧凑度,所有的历史文化名城都是多功能过度重叠的城区,而这种多功能重叠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非常不利,必须

10、对它进行硫导。从功能上看,较有效的方法便是通过开辟新区来保护旧城,引导城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空间形态。 四、城市规划设计与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实例分析 苏州是 1982 年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此之前,市政府已经开始对苏州古城进行保护。1983 年 10 月,苏州市编制完成了苏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为其专项规划之一。 1、城市规划布局 (1)苏州古城有 2500 多年历史,建城时,结合自然条件,因地制宜,为以后城市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城址历经 2500 多年都没有变动,在国内外罕见。苏州的现状宋代平江图相对照,可以看出城市位置、城厢范围、道路、河道、桥梁、水陆城门、园林名胜

11、等基本相符,城市基本格局没有大的改动。 (2)苏州是按照规划意图有计划建造,它充分发挥优势,以水为中心进行规划和建设。自然和人工开凿的方格网河道系统与方格形道路网密切结合,形成水陆结合,路、河平行且相靠的双棋盘式城市格局,这个独特的格局至今基本尚存。 (3)苏州至今仍是全国河道最长、桥梁最多的一个水乡城市。众多的河道、桥梁形成了苏州独特的水乡城市特色和风貌。调查显示,苏州近60 公里河道,仍有 70%景观保存较好。 2、保护措施 苏州古城的保护一方面从总体规划的层面加以控制、调整,一方面对历史文化遗产加以积极保护,取得了与城市建设的协调发展。 从总体规划层面的控制主要有:严格控制古城区内的人口

12、,古城区内限制工业的发展,通过交通管制和修建外环路等措施降低古城区内的交通量,禁止“见缝插针”式的建设,古城内不再建设吸引大量人流的公共建筑等。对古城内的所有建设项目从建筑高度、建筑体量、建筑造型和建筑色彩四个方面加以控制。积极改善古城内对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 对园林、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划定保护范围,原则是不破坏园林、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周围的环境,包括空间环境和借景。在园林、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周围以保护对象为核心,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划为一、二、三级保护范围,即绝对保护范围、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少数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三级保护,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划定二级保护。绝对保护范围内禁止新的建设;建设控制区内控制建筑的性质、高度、体量、造型、建筑密度等,控制重要的空间视线走廊;环境协调区主要对建筑高度加以限制,作为保护范围在空间上的过渡。 五、结束语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进步,历史文化名城的积淀也将越来越深厚。只有以发展的眼光做好历史文化名城的规划,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融合,才能促进历史文化名城的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名城保护与城市更新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年第一版. 2候仁之.论北京旧城的改造J.城市规划,201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