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监测点位优化中潜在的矛盾及需关注方面.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145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气监测点位优化中潜在的矛盾及需关注方面.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气监测点位优化中潜在的矛盾及需关注方面.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气监测点位优化中潜在的矛盾及需关注方面.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气监测点位优化中潜在的矛盾及需关注方面.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气监测点位优化中潜在的矛盾及需关注方面.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大气监测点位优化中潜在的矛盾及需关注方面摘要:本人有效的结合优化布点的以往经验,针对大气监测点位优化中潜在的一些矛盾及需关注的方面提出自己的一些意见和看法,供同行业互相学习参考。 关键字:大气监测;监测点位优化;矛盾;关注方面 中图分类号:X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这些年来,伴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快速腾飞、城市建设事业的迅猛发展、城市功能区和产业结构的分布得到有效的调整,不少的城市在城市环境、城建区规模和人口数量、分布各个方面皆有巨大的改变,原本存在的大气监测点位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城市发展状况,不能为城市大气监测所服务,因此濒临需要加以调整改变的要求。

2、1 监测仪器的选择、校准和维护 按照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和各省有关环境空气监测点位设置管理规定的要求,城市环境空气点位的增设和调整,需要按照一定的布点方法, 在覆盖全区的现有监测点位和几个备选监测点(根据增设或调整需要)进行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同步监测,要求监测时间约为 15 日,鉴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个别点位数据不完整等原因,整个监测时间往往会超过 15 日,达到 20 日左右。这样,就对监测人员和监测仪器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笔者建议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1 仪器的选择:为了使不同点位间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可比性, 应尽量使用同一生产厂家和型号的监测仪器

3、,尽量减少同步监测过程中由仪器差别引起的系统误差;当有几种仪器可选时,还要尽可能选择在日常监测使用过程中表现稳定、性能指标较好的仪器系列。 1.2 仪器检查和校准:为了确保监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仪器、附件、连接件在使用前的校准和检查非常重要。要严格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和实施方案,严格校准和质控程序,全面细致的检查各项指标是否在仪器规定范围,排除隐患,把仪器状态调整到最佳,建议经 1 至 2 天试运行,确认合格后,再用于优化布点监测。在整个优化监测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必要的期间核查和仪器性能审核,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进

4、行改进。 1.3 仪器备品、备机和易损件的准备。通过仪器准备、校准等工作,使仪器的使用有了很大的保障,但考虑到长时间的运转下还是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适量的备机、耗材和易损件的准备,也必不可少。对现场难以马上修复的故障仪器,及时地更换备用机,能够保证数据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通过本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在 20 天的监测时间里,做好仪器“三备一”的准备,能够比较好地保证监测的正常进行。 1.4 仔细勘查现场,根据不同环境要求,准备必要的附属和防护设备,保护仪器不受干扰和破坏。如外置卡槽、加长电源线、仪器接地线、防雨、防雷、防风件等等。往往是这些小物件和细节问题处理不好,最容易对工作造成延误或者

5、损坏监测仪器。当然,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平时经验的积累。另外,提前进入监测现场,察看和记录现场条件十分重要。 2 优化监测点位的选择 2.1 优化监测点位的选取要目的明确、方法得当、考虑周全,确保点位符合空气自动监测要求。 基于节约经费、节省时间、提高监测数据使用效率等方面的考虑,制定监测方案时不可单纯的根据网格布点或者其它撒网式的布点方法,来拟选调整或新增点位,最好几种方法综合运用,而且尽可能的多方收集信息,充分论证点位的设置条件,并依此及时作出调整。避免出现虽然监测数据完全符合规范要求,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或问题,客观上不能实施,给调整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严重的还需要重新

6、选点监测。例如,本市优化监测中,用网格法选取某工厂办公楼进行监测,最终数据方面完全符合规范要求,但由于该厂后来经营不善,面临破产,安全、电力等后勤不能保障,通过多方调查和协调,最终未能建设。这种情况如果能够早一步了解,及时作出调整,是完全可以避免的。2.2 在监测期间要细心勘查点位周边环境,防止突然出现局地污染源,影响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由于优化监测历时较长,有时断断续续维持近一个月。所以方案制定前要进行充分的现场调查,保证监测点周围环境(至少 100 米半径范围内)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基本稳定,尤其不能有间断的尘、气等局地污染的影响。监测中也要每天勘查周边环境,如有此种情况,要根据客观情

7、况及时的做出近距离调整,避免监测数据最终不合格。例如,本市拟选的一调查监测点位于公园内一两层小楼上,周围地势平坦,监测环境良好。可就在监测过程中,紧邻点位的一个小训练场被租借给了汽校,随即汽车扬尘和尾气污染在后半段的监测数据上就反映出来,最终该点没有能通过相对平均偏差检验。 2.3 不可过分拘泥于监测点位高度 3 到 15 米的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要求“自动监测采样口或监测光束离地面的高度应在 3 15 米范围内” 、 “采样口周围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 ,而实际上如今在某些城区要找到完全符合这样的点位很困难。尤其是在新建区域某些地市甚至规定低于

8、 X 层楼禁建,偶尔有高度符合的,又被夹在高楼之间,选点十分困难。碰到这种情况,笔者建议,不必过分拘泥于高度要求,因为该高度本身是一个原则上的要求,在实际的执行中,还要充分考虑下垫面类型、平均高度、全区地貌等因素,所以在新区高楼林立,整体下垫面平均高度被抬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提高监测高度。但同时考虑到污染物垂直分布特征和人群活动范围,也建议采样高度不要超出 25 米。 2.4 优化点位的确定一方面要着眼于城市长期发展,统筹兼顾;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空气监测对区域环境相对稳定的要求。 这种情况多见于城市新区点位增设。由于新区的发展,城市面积扩大、城市布局改变,原有监测点位不再代表整个城区环境

9、,需要新增或调整点位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到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同时还要考虑城市建成区的建设进度,以及周边环境是否相对稳定。两者相结合,就要求新区拟选点位时,一是尽可能的在位于新区规划范围的中间区域,而不是实际建成范围的中间区域;二是点位周围至少为一块约 4 平方公里以上的建成区,且周边环境基本稳定,或者其主导风向上的区域环境,在较长时期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2.5 环境空气点位优化监测要尽可能与其他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结合起来,提高数据利用率,避免相似监测工作的重复。 点位优化监测涉及的监测项目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主要污染物,监测范围涵盖整个城市区域,包括老城区、新城区和一

10、些敏感点,监测点位数量和密度远远超出常规空气监测点位。所以,从监测项目、范围和密度上都基本具备了成为一次详细调查整个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一次绝好的机会,如果再能够和当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常规监测和调查工作结合起来,在点位和项目上略微增加或调整,其监测数据的使用价值就会大幅度提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进行大气环境管理、规划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数据。 2.6 摒弃城市建成区边缘地带污染较轻的观念。 优化布点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同时也是一个管理要求很高的工作,只有将管理意图和优化技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最终取得优化布点工作的成功。 通常认为城市空气污染较重,城市建成区边缘地带污染较轻,所以部分

11、地市会在边缘地带拟选优化监测点位。而事实上,由于大气污染源分布范围广,布局没有规则,污染物产生和扩散成交混状态,不能简单说城市边缘地带就比中心城区空气污染轻,至少不能简单认为城市建成区边缘污染较轻。根据本市对周边区域的空气质量进行的近一个月调查,结果也证明这种差别是不明显的。城市建成区边缘地带和边缘地带外一定范围内(最远约 5 公里),PM10、SO2、NO2 三项污染物 15 日均值与城市区域平均监测值相对偏差均未超过 15%,且正负相对偏差出现比率也无显著差异。 结束语: 以上是对目前大气监测点位优化中潜在的矛盾及需关注方面进行的相关论述。我们只有对大气监测加以科学的实施,才能够对我们国家各个城市的情况进行准确的了解,以及时加以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