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1620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地方本科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研究【摘 要】现代教育教学理念要求大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这在客观上要求各地方高等院校应紧跟时代的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更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加强外贸人才的基本技能培训,最大限度地培养其创新思想、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 【关键词】国际贸易人才;创新精神;教学改革 一、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并将其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重要内容。创新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发展源泉,是世界发展的主题,在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和产业创新不断加速的背景下

2、,当前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要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创新人才具体需要什么素质,国内学者对其作了不同的界定,笔者综合各学者的观点,认为国际贸易创新人才有很多核心特质和知识体系,知识体系包括专业知识体系、实践知识体系和人文社会知识体系,核心特质主要包括分析问题能力、论证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批判性思维、主动性和持久性等。地方本科院校是以教学为主导的院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创新人才的任务。作为这些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在培养目标的确定上,应坚持以市场“就业”为导向,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标,把能力培养作为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培养面向世界

3、的具有较宽的专业知识体系,较强的语言沟通能力(包括良好的英语沟通能力) ,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创新精神,实践操作能力强,以及较高的认知和分析能力,同时又懂中国经济有谙熟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规则的外经贸创新型应用人才。为实现以上目标,各高校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新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对现有课程设计进行改革,加强实践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全面提高国际贸易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质量。 二、当前创新型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课程设置缺乏完整、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国际贸易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高校对理论课程教学比较重视,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素质教学重

4、视程度不够。目前,各地方高校由于教学条件受限,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不全面,所设置的实践课程条块分割,只是任课老师在部分课程上进行的一些单项技能训练,尽管学生在单个技能上得到了训练加强,但缺乏各个技能的贯通联系。同时,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不健全,导致学生对实践课程的主动性、积极性不高,很多实践课程最终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学生毕业后由于实践操作能力不强,知识面窄,进入企业后会表现出一系列的不适应,从而达不到企业的要求。其次, “填鸭式”教学方式占主导地位,学生课堂学习主体性缺失。国际贸易类课程包含了很深的经济学、管理学知识,理论性比较强,然而大多数高校国际贸易专业教学课堂基本沿袭了中国传统的“填

5、鸭示”教学方式,上课以教师为主,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 ,很难静下心来思考这些理论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意义,也很容易对这些课程产生厌烦情绪。这种单调乏味的教学方式基本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主体自主思维活动,学生课堂学习主体性整体缺失,极不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最后,缺乏对学生英语和计算机等应用能力的培养。国际贸易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涉外工作,对英语能力要求比较高,大多数招聘企业要求学生求职时通过英语六级考试,并能直接用英语与外商进行商务谈判。但目前高校教学重点仍然是延续针对四、六考试测试内容的应试模式,学生的英语“听、读、写”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但日常英语沟通的核心技能“说”没有

6、纳入到本科教学的重点,导致学生毕业出现大面积 “哑巴英语”的尴尬局面。根据笔者多年对国际贸易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很多学生很热爱国际贸易行业,但因英语沟通能力,不得不放弃从事其他工作,或中途退出这个行业,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外经贸人才的瓶颈。此外,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买卖双方采取标准化、格式化的格式合同、提单、保单、信用证等在网络上实现瞬间传递,交易磋商的整个过程即询盘、发盘、还盘和接受也都是通过电子邮件在网络上开展,但目前专业课程的讲授与计算机的教学没同步进行,学生也很少通过计算机将专业课应用于实践。 三、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措施 (1)健全

7、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是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所有实践教学环节所构成的与理论教学相独立而又紧密相联的课程体系,总体来看,分基础性实践、形成性实践、巩固性实践和创造性实践。要完善实践教学体系,首先,各高校必须建立健全的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加强实践教学的过程管理,保证实践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其次,优化实践教学课程,在制定培养计划时需将实践教学作为模块,在各个年级及阶段进一步细化,侧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大力推行校企“双导师”制模式,强化学生专业技能、职业道德、协调沟通及创新思维的培养。 (2)创新教学内容,加强通识教育。教学内容新不新直接影响到学生培养水平的高低,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

8、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地方高校出于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的需要,应压缩专业课,多开设人际交往、科研能力、创业创新能力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课程。同时,压缩总的理论课时,给学生自由学习和参加社会活动、社会实践的时间和空间。为了让学生在学好本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些自然知识和技术知识,使其知识体系更加完备,学校应针对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设置些开发人的智力潜力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理工科课程,使学生从不同角度认识事物,培养学生的多样性思维。 (3)改革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互动式、讨论式、案例教学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创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

9、习,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独立性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案例教学法是近年来高等教育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方法,国际贸易是比较适合此方法的课程之一。通过案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多层次的讨论和想象,教导学生批判分析及仔细规划行动的技巧。 (4)构建英语课程群,重视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教学。针对毕业生普遍存在的英语口语障碍,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应加大专业英语的学时比例,聘请经验丰富的外籍教师,重视大学英语听说、外经贸口语、专业英语选读、国际贸易函电等课程的教学,并逐步推进其他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切实突出商务英语应用能力在人才培养上的重要性。此外,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运作模式,代表 21 世纪国际商务往来的主流和各国经济往来的核心。学校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将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课程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国际电子商务的常见处理方式及运作手段。 参 考 文 献 1张芳,邹俊.国际贸易专业“双导师制”模式创新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2(4) 2白玲,邓玮.21 世纪复合性、应用人才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天津商学院学报.2007(5) 3吴宏.国际贸易专业创新型人才教学培养模式探索J.科教文汇.2007(10) 4涂铭旌等.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思路、方法及途径(一)J.西北大学学报.2012(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