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杜钰洲:建设纺织强国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早在 2000 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名誉会长杜钰洲时任联合会会长时就在全行业提出了建设纺织强国的设想,从那时起“纺织强国”这个词语就一直在行业内被频繁的提及,可是,到底什么样才能称之为“纺织强国”?这似乎对于全行业来说是一个有些虚渺的词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制订了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 年) ,至此“纺织强国”有了自己明确的身份符号。在纲要发布之际,杜会长代表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结合纲要编制的背景,围绕总纲内容对如何建设纺织强国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读。进入 21 世纪,中共十六大提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 20 年,集中力量、全面建
2、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纺织工业适应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经过头 10 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纤维加工量占世界的比重从 2000 年的 25%上升到 2010 的 51%,纺织服装出口总额占世界的比重从 2000 年的 24%上升到 2010 年的 35%,规模以上企业的内销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从 2000 年的 67%提高到 2010 年的82%。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纺织工业需加倍努力,争取在 2020 年实现由世界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顺应时势,围绕科学技术进步,品牌建设,可持续发展和人才队伍建设这四大核心
3、任务,制订了建设纺织强国纲要(20112020 年) (以下简称纲要 ) ,旨在团结全行业纺织人,以纲要为指导思想,积极主动的抓住未来 10 年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脚踏实地的推进纺织强国建设。2009 年 10 月在杜钰洲会长的组织下纲要编写工作正式开展,期间的 2 年多杜会长一直对工作进展情况予以关注, 纲要讨论稿形成后,杜会长又亲自执笔对其总纲内容进行了细致全面的修改。杜会长介绍:“纲要制定的思想基础可以归纳为三句话,即顺应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适应中国工业化后期科学发展的新要求;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努力在 2020 年实现由世界纺织大国变成纺织强国的奋斗目标”
4、。纺织工业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关键词 1:物质文化生活杜钰洲表示:根据“十二五”规划精神,我们必须长期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战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落脚点,落实这一重大战略,将为纺织工业带来新期待。因为纺织工业是物质文化产品产业,物体产品的实体经济,人们对于更好生活的新期待里很大一部分是对于物质文化生活的更高渴求,这里面涉及一个问题,即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跟服装增长的关系,人均衣着支出和消费支出与纺织工业的关系,对此杜钰洲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从 2001 年到 2010 年我国人均 GDP 年均增长 9.84%(按可比价 1978 年=100
5、计算) ,全国城乡居民衣着消费总支出在这 10 年间增长 2.72 倍,年均增长 14.05%,如果考虑物价指数则为15.84%。衣着消费增长有两大内涵:一是伴随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而对纤维制品使用数量的不断增长;二是适应生活方式的改变,满足衣着功能品质细分和对日常生活更高审美追求。杜钰洲说: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第二个十年,我国坚持扩大消费需求战略以及缩小城乡差别、区域差别、个人收入分配差别的重大决策,将使我国城乡居民衣着消费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态势。 “十二五”规划将国内生产总值的发展速度目标调整为 7%,2011 年实际增长速度是9.2%,2012 年确定增长目标 7.5%,最近理论界和经济界预
6、测今年是8.5%。那么,根据国际经济将处于长期缓慢复苏态势,和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的趋势预计到 2020 年这 10 年,我国 GDP 年均增长在 7.5%左右,虽然 GDP 增速低于前 10 年,但是消费仍将会保持较高增长,预期最终消费将以 10.5%左右的速度增长,城乡居民衣着支出总额年均增长将达 14.77%。关键词 2:就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历史长河中就业始终是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第一需求,充分就业作为人民群众自己创造历史的必要条件,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两大内生动力相辅相成,一个是工业化,一个城镇化。工业化是使国家强大起来,城镇化
7、使人民群众富起来,而城镇化最重要的就是就业。纺织工业从业人员从 2000 年的 1300 多万,上升到 2000 多万人,规模以上从 700 多万人上升到 1150 多万人(占全国职工的 12.07%) ,与此同时,中国纺织工业国内外市场总规模扩大了 4.62 倍。杜钰洲坦言:在 2020 年全国人口将达到 14 亿,城镇化率将达到60%,届时城镇人口要比 2010 年再增长 1.7 亿。人们对更好就业期待更加强烈,就业目的早已从解决温饱上升到满足小康生活,预示着新时期纺织工业吸纳就业总趋势是高工资,高创造力。关键词 3:生态环境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人们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而且对良好生态环境具
8、有更高期待。要求纺织工业要对节约资源能源和环境友好有新的突破,做出新的贡献,促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纺织工业规模以上企业在“十一五”期间单位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32%,百米印染布新鲜水取水量下降幅度达到 37.5%,印染行业中水回用率大幅提高,纺织工业单位增加值污水排放量下降 40%,2010 年纤维加工总量已有 400 万吨再利用纤维。杜钰洲认为:在第二个十年继续以低碳、绿色、循环经济为导向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事关我国纺织工业可持续发展长远大计,也是建成纺织强国的重要标志。要把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作为价值观和产业动力大力推进,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科研、工艺技术、新型装备、产品开发、
9、现代管理、淘汰落后,营造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供应链、产业集群、区域布局体系,并且倡导可持续发展的消费方式来引导消费。纺织工业要适应我国工业化中后期制造业由大变强的新要求关键词 1:改造提升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明确提指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必须适应市场需求变化,根据科技进步新趋势,发挥我国产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较优势,发展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特别是对于处在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制造业, “改造提升”是中心任务。纺织工业作为重要的消费品工业,推进改造提升不仅关系我国工业现代化全局,而且直接关系到各族人民在新技术革命时代过上更好
10、生活的新期待。 杜钰洲说:进入新世纪以来,纺织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性地位正在从新兴科技获得更大创造力,从新兴产业获得更先进的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从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中获得更大规模、更高附加值的消费市场。中国纺织工业正以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持续改造力不断提升规模,使承上启下的关键创造力持续增强。根据我国制造业改造提升的总体要求,纺织工业在第二个十年致力于进一步增强内生动力,适应新时期市场需求变化和国家工业化宏观需要,争夺新时期产业制高点。关键词 2:现代产业体系纺织工业与消费者相互依存的关系,本质是现代产业体系与消费者现代生活方式的关系,具有鲜明时代性。杜钰洲分析说到:首先,纺织工业满足了人们群众现
11、代化衣着消费;其次,纺织工业生产资料涉及机电装备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以及生产过程信息化水平,生产工艺设计现代高分子技术、电子技术、材料技术、现代物理、现代化学技术、生物技术、能源和环境技术、生命科学和人体工学以及文化生产力。第三,纺织工业供应链管理,营销体系建设涉及到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这三点就足以说明我们纺织工业和现代体系是融为一体,纺织工业由大变强实质上是我国整个产业体系的现代化问题,我国现代产业体系建设为纺织工业由强变大提供了重要发展机遇,纺织工业由大变强是我国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客观需要。关键词 3:转变自身发展方式纺织工业要满足中国工业化中后期巨大经济社会需求,必须紧紧抓住自身
12、转变发展方式主线和结构调整主攻方向。杜钰洲从 6 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首先,产业要素结构需要进行重大调整,要从以大量资源投入和低工资劳动力投入转向扩大知识和技术要素,依靠科技和人才为主的投入。第二,产业功能要从处在国际价值链低端的加工型制造业,向在国内国际价值链高端具有产业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品牌创造力的创新型制造业转变。第三,产业价值结构要从市场供求内部性的效益驱动,向质量效益内部性动力与市场外部性责任紧密结合的科学发展动力转变。第四,产业的生产方式要从企业间分散重复、盲目扩张、粗放发展的生产方式,向以自主发展、战略合作、自主研发、集成创新、有序竞争、公平链接社会化大生产方式转变。从各自为战
13、打造品牌优势向以骨干企业为主力,以供应链为纽带打造产业同盟品牌优势或区域品牌群落的品牌集成优势转变。第五,从我国东部产业带优势向东中西部主体功能区相协调配套的战略优势转变。第六,从以往产品“走出去”的发展方式,向“品牌”走出去转变、运用资本实力,跨国兼并,提高跨区域跨资源配置能力,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跨国公司,发展拥有国际知名品牌和核心竞争力的大中型企业,提高小企业专业化分工协作水平,促进企业组织结构优化。纺织工业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当今世界,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2008 年以来,受金融危机影响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全球纺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中国纺织工业面临国际新定位和创造新优势
14、的严峻考验,无论是外部环境的新变化,还是内部发展的新约束,都要求中国纺织工业加快由大变强。关键词 1:科学技术杜钰洲说:纺织工业在过去的 10 年取得在技术改造和科研公关方面巨大的发展,整个行业面貌发生了根本转变,特别是规模以上企业总体面貌取得重大进步,骨干企业都使用了国际最先进的装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纺织强国建设的基石,要切实将科技新优势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升科技对产业升级的贡献率。一旦掌握了高新技术,就会大幅提高产业创造力和竞争力,把握住全球经济分工新定位的主动权。要改变过去追赶型的技术进步,形成创新型的产业。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的基本文化现象,直接影响着生活、社会、以及人与自然
15、的关系,技术创新体系是现代纺织产业体系的主流,应该坚持对内对外开放方针,适应知识经济时代新特点,善于运用知识流和网络资源,组织创新战略同盟,自主研发,求真务实,突破行业科技瓶颈。关键词 2:自主品牌“现在全行业各领域,品牌发展有很好势头,在建立市场信誉,提升品牌价值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每个行业都有排头兵企业,特别是服装、家纺、针织、面料等产品品牌发展日趋成熟”但是杜钰洲认为,总体讲品牌培育还处于初级阶段,不仅在认识上存在误区,在实践中还存在众多薄弱环节,与世界品牌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创造品牌新优势,首先要把自主品牌建设摆在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其次要体现生产者与消费者诚信关系价值标识;第
16、三必须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竞争为主要形成机制;第四必须与产业结构调整密切结合;最后要靠提高社会化生产力来实现。关键词 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不仅仅是我们产业满足周围环境的要求,而且已经进入到市场的价值评价体系,成为国际竞争中市场价值量化的重要尺度” 。杜钰洲强调,中国纺织工业作为世界生产大国,纤维加工量占世界 51%,一定要严肃对待可持续发展。正确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已经成为纺织由大变强的重要准则。新时期,培育可持续发展新优势,一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减少生产过程污染,发展循环技术,减少资源消耗;二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使产业发展所需的环境代价和资源代价最低;三是通过提高队伍的素质,通
17、过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行业管理形成价值共识,发挥人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四是要针对新时期的主要约束,脚踏实地解决一系列突出的问题。全行业要一起努力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并在“十三五”把可持续发展水平推向世界先进水平。关键词 4:人才队伍杜钰洲强调:建设纺织强国的决定性力量将是高素质人才,而不是廉价劳动,人才是建设纺织强国的第一资源。纺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占职工总数的 9.8%,包括大批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企业领军人物、技术领军人物、学科带头人,优秀服装、纺织、家居产品与环境艺术设计师,国家和省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以及企业的科研骨干。实施纺织人才强国战略,要遵循市场经济
18、规律、教育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加快纺织人才机制体制的改革。按照“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思路,以提高纺织人才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以高层次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为重点,以培养和稳定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基础,建立能够培养多层次的创新人才,更好地吸引使用人才的机制,营造人才成长的良好环境,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开拓创新的高水平纺织人才队伍。纺织行业未来十年主要发展目标14.5% 满足城乡人均衣着支出年均增长 14.5%左右的消费总需求7.5% 保持产业用纺织品加工量年均增长 7.5%7% 出口纺织品服装价值量年均增长 7%左右工业总产值:年均增
19、长 12.5%,比 2010 年增加 2 倍以上;科技贡献:规模以上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1.5%以上;品牌价值:占规模以上企业数量 10%的领军品牌企业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的 30%以上,利润总额占 50%以上,自主品牌出口比重成倍提高。可持续发展:“十二五”期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比 2010 年降低 20%,工业二氧化碳排放量强度比 2010 年降低 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 年降低 30%,主要污染物排放比 2010 年下降 10%。 “十三五”期间各项排放指标进一步下降,再利用纺织纤维总量达到 1200 万吨。人才建设:规模以上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达到 2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比重达到 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