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层法官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与思考.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2410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基层法官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对基层法官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对基层法官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对基层法官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对基层法官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与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对基层法官心理健康问题的调研与思考内容提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矛盾纠纷凸显,人民法院收案大幅上升,办案压力大,不少基层法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导致心理健康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从问卷调查入手,分析现状,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若干路径。 关键词:基层法官 心理健康调研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B841.7 文献标识码: A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各种矛盾纠纷凸显,人民法院收案大幅上升,审判执行工作日益繁重,办案压力大,不少基层法官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改善

2、法官身心健康状况,刻不容缓。法官从事的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职业, “公正、廉洁、为民”是其核心价值观。法官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会对司法实践活动产生直接影响。为了解和掌握基层法官心理健康的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个别交谈、实地走访等形式进行了深入调研,形成了调研报告。 当前基层法官心理健康状况 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在加强基层法官干部队伍建设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有效提高了基层法官队伍的整体素质。从问卷调查情况来看,积极的自我评价和认知指标:幸福感、自我接受度等良好的比例分别达到了 55%、67%。这说明基层法官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来看是好的、大多数法官心理健康、

3、积极,状态良好。但是,也有部分法官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 。其消极的自我评价和认知指标:躯体化、焦虑、抑郁、人际关系敏感的比例都达到了所采集样本的 27%以上。其中,躯体化、焦虑的比例分别达到 50%、40%,甚至有些法官已有心理疾病的趋势,虽然比例很低,但应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共设计了焦虑、抑郁、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幸福感、自我接受度等 7 个指标、共 50 个选题,发放问卷 140 份,回收 128 份。详见表 1: 法官心理状况分类指标统计表 分 类 名 称 表现 人群比例 消 极 指 标 躯体化 嗜睡、倦怠、头痛、肌肉酸痛、无力感、健忘、注意力不意集中 50%

4、 焦虑 感到紧张,心神不定、心情烦躁、不踏实 40% 抑郁 郁闷、压抑、空虚感、没精打采、兴致低落 27% 人际 敏感 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好,感情容易受到伤害,对别人求全责备 15% 敌对 经常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与人争论、容易激动 6% 积 极 指 标 幸福感 家庭和睦、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享受生活的乐趣 55% 自我 接受度 对自身的肯定和个人价值的认可 67% 从以上数据来看,基层法官的心理健康状况呈如下特点: (一)身心疲劳突出 身心疲劳是由于长期的精神紧张压力、反复的心理刺激及复杂的不良情绪逐渐影响形成的一种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倦、心情烦躁、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反应迟缓、头痛、肌

5、肉酸痛等躯体化症状。躯体化是指由于心理困扰而导致的身体不适。这次问卷调查中,身心俱疲、躯体化症状较强的比例高达 50%,大大高出一般人群(28%) 。如不及时疏导、化解,常年累月,在心理上会造成心理障碍,在精神上则会出现精神萎靡、精神恍惚等,易产生工作倦怠现象,即对待工作的热情日趋下降,倦怠感上升,工作僵化缺乏新意,工作兴趣减退、注意力下降,从而造成工作效率下降,工作失误增加。 (二)心理紧张度高 紧张度高,是指精神处于高度紧张准备状态,大脑里总有根弦绷的很紧。心理紧张是身体本身对来自外部环境所作出的一种保护性反应,但是,如果这种紧张状态持续过久或发生过频,则会成为心理健康的隐患。最主要表现为

6、焦虑感突出,问卷调查统计显示,有焦虑症状的人群比例为 40%,高于一般人群(30%) 。焦虑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一种情绪,当社会与环境因素提出的挑战越高时,人们的焦虑感也就越强。焦虑不只停留在内心活动,如烦躁、压抑、愁苦,还常显示为行为方式,表现为不能集中精力工作、坐立不安、失眠或梦中惊醒等。面对繁重的办案任务、当事人申诉上访的压力,总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应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为此焦虑不安。吃不下,睡不着,精神紧张,急躁易怒。心理上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之中,就有可能导致生理和心理上的疾病。 (三)抑郁感明显 抑郁是一种消极的精神状态。指个体自我心理上确实有压力,需要改变现状,而行为上却找不到积极有

7、效的办法时所感到的郁闷和痛苦。问卷调查统计显示,有抑郁症状的人群比例为 27%,高于一般人群(25%) 。有的法官面临疑难复杂案件,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特别是当任务完不成、领导不满意时,内心强烈的挫折感、失落感,就会产生明显的抑郁感。有的法官因为工作岗位、职务不随心,而产生迷茫、无可奈何、空虚等心理,觉得前途暗淡,心情憋闷,态度消极,情绪低落,失眠多梦,思维变的迟缓,没办法集中注意力去思考解决一个问题。记忆力变的特别差,总是丢三落四,经常发出“最近脑子越来越不好使了”之类的感叹。 二、基层法官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 从问卷调查分析,压力大是导致法官心理健康问题诱因,排解机制不健全是影响法官

8、心理健康的重要外因。 (一)来自办案的压力 近年来,基层法院受案数量呈不断上升趋势,2008 年-2012 年共受理各类案件 131917 件,办结 125975 件。案件以年均近 10的速度递增,而审判一线人员增速远不及此。由于基层法官职业的特殊性未被普遍认识,个别地方法官从事招商引资、房屋征迁、信访维稳等与审判无关的社会工作, “案多人少”矛盾日益突出,一线法官年均结案普遍超百件,加班加点办案成为法官的工作常态。因单纯案件数量引起的压力已自不待言,司法实践中各种新类型案件及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社会矛盾聚集法院,社会公众聚焦法院,案件审理难度日益增大,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法官的心理压力。

9、(二)来自当事人的压力 法院裁判结果的客观状态总是一正一负的,难以实现双赢局面。一些当事人在心理期待难以满足时,往往通过各种方式向法院施加压力。导致一些法官在承受巨大办案压力的同时,时常还要受到来自当事人的无端辱骂,甚至跟踪骚扰。由于缺乏相应的保障机制,法官正常的司法行为变成其与当事人个人利益的直接冲突,引发的心理压力甚为普遍。同时,囿于现行信访处理机制的制约,有的案件往往采取“花钱买安”方式来息事宁人,客观上纵容了个别当事人通过缠诉闹访获取不当利益,更是极大影响和挫伤了法官的办案底气,降低了法官职业尊荣感和归属感。 (三)来自新闻媒体的压力 揭露司法审判中的腐败现象,反对司法权滥用,是新闻舆

10、论监督的重要使命。但在现阶段司法公信力尚未真正树立的情况下,媒体审判现象的充斥,极大冲击审判独立。在媒介的事先报道,或者在报道中有意识的掺杂对审判结果的猜测和价值导向下,会让公众在审判前就对法官形成期待。同时,在当前网络语境下人人皆可充当评论员,汇集了大量所谓“网络民意” ,用以影响或左右案件判决结果。即使具有良好职业技能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法官,也难保不受干扰。 (四)来自法院内部监督管理及绩效考评的压力 近年来,法官队伍管理机制不断完善,监督力度不断加强,绩效考评不断细化。目前,对法官的考核不仅涉及党风廉政纪律方面,办案的多少,办案的质量,办案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是否兼顾等,都成为法官的考核范

11、畴。案件的调解率、上诉率、发回重审率、改判率、审理时限等办案指标全面量化,定期通报,无形中也增加了法官的心理负担。 (五)法官自身期待值高 法官是公务员队伍中素质较高的群体,自我实现和获得尊重的需要是极为强烈的,这种自我认知的苦恼,是公务员若干心理问题的基础原因,是法官最大的心病。法官职级提升难,福利待遇低,付出与回报相差甚远,造成有的法官心理失落和失衡,导致一些法官通过遴选考入上级机关及其他发达地区单位,或辞职从事律师职业。法官队伍人才流失,又反过来加剧在职法官心理对比的落差。 (六)心理健康教育和疏导工作开展不够 当前,提升公务员心理健康知识方面的教育培训机构几乎为零,对公务员的教育往往从

12、政治上、思想上要求较多,从心理上教育疏导的较少,尤其是关于法官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个人潜能开发和自我管理方面的培训更少,因此法官了解和懂得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常识的机会较少(一无所知:17%、略知一二:68%) ,这也是目前基层法官心理健康状况存在问题的重要方面。 三、提高基层法官心理健康水平的对策建议 法官以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理状态去迎接挑战,不仅是法院法官队伍建设的紧迫需要,而且关系到法治社会的实现,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 (一)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建立法官队伍建设的长效机制 一是营造健康和谐的法院氛围。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工作环境,是缓解法官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要加强法院环境的绿化、美化工

13、作,使法官处于一个相对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之中。积极组织开展一些丰富多彩、形式多样、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让法官有展示才华、能力的舞台和增强自信的机会,使法官之间有相互协作、互相倾诉的机会,更重要的是让法官时时绷紧的弦得到适当放松,引导法官强健身心、享受生活,切实增强法官对法院的亲切感和归属感。 二是加强法官的职业保障。党委、人大、政府等,要坚决支持法官严格依法办案,秉公执法,帮助和支持法院排除各种干扰,以充分保障法官的职业地位。法院要建立健全法官定期交流轮岗制度,尊重法官的个人意愿,对要求调换岗位的,应尽可能调整,使法官保持工作的兴趣及热情。在法院自身合理调配审判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政府买单的方

14、式,为法院增加办案辅助人员,把法官从繁琐的事物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全身心投入到办案当中,以减轻法官审判工作的压力,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进一步提高审判质效。 三是培养法官良好的职业心态。要加强法官职业教育,使法官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有尊荣感,遇事慎权、慎欲、慎独、慎微,以良好的职业道德操守和高尚的人格魅力,赢得社会公众的尊崇、敬畏。加强司法礼仪教育,引导法官学会尊重人、理解人,具备有宽阔的胸怀和文明的司法礼仪,将公正司法、司法为民体现在一言一行之中。 (二)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建立法官教育培训机制 一是加强法官的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其政治素质。思想决定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如果法官信念不坚定,

15、认识就难免模糊,态度就极易动摇,容易导致精神懈怠,意志消沉,作风涣散。要培养法官增强两种意识:增强政治意识,坚决同党中央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在大是大非面前,做到方向明确、立场坚定;增强宗旨意识,努力实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确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利,时刻保持法官的良知和民生情怀。 二是加强法官的业务知识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要加强学习型、专家型法官的培养,教育引导法官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一种追求、一种工作和生活的习惯,使法官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努力学习掌握新思想新知识,不断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以学习提升素质、推动工作、修养身心、促进事业,消除“知识恐慌” 。 三是

16、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增强法官心理健康免疫力。要高度重视法官的心理健康,把心理健康知识教育作为法官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使法官能正确认识自身的心理特点,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和技巧,学会自我调适,增强心理承受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建立法官关爱机制 一是建立“健康档案” 。每年组织法院干警进行一次身体健康检查,对法官身心健康进行跟踪管理,对影响健康问题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 二是实行年度休假制度,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在确保各项工作正常进行的前提下,统筹安排法院法官轮流休假,放松身心,提倡法院干警在平时读一本好书,练一项体育运动,用健康的生活引导健康的心态。有条件的可以安排外出疗养

17、等等。 三是及时解决法官生活方面存在的困难。时常关注他们的生活状况,在他们遇到困难的时候,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 (四)营造良好的社交环境 建立完善的法官人际沟通机制 沟通是培养健康心理的一剂良药。要逐步建立和完善日常干警谈话沟通制度、领导干部谈心制度,保证同级之间、上下级之间的良好沟通,拓宽法院干警倾诉心声和心理求助的渠道。坚持和完善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各县市区法院与县(市)直各单位和部门之间的沟通、联系。 积极引导干警在面临困难和现实问题时主动寻求包括同志、朋友、配偶、父母等在内的社会支持系统,克服遇事不冷静、言语过激的冲动情绪,始终保持豁达乐观的良好心态。教育法官慎重择友,牢记“勿以恶小而为

18、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管得住小节,耐得住寂寞,抵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时刻保持清醒头脑,在思想上筑牢防腐拒变的防线。坚持做到在“名”上,保持平静的心态,在“利”上,保持平淡的心态,在“情”上保持平常的心态。 (五)营造良好的法官成长环境 建立公开、公正、公平的用人机制 建立健全公开、公正、公平的选人用人机制。探索建立科学的法官考核评价体系,真正让优秀的法官脱颖而出,给他们提供得以展示自己的机会和更大的舞台。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出”的局面,最大程度调动法官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进一步完善法官遴选机制,畅通基层法官晋升晋级的渠道,把“政治上坚定,业务上过硬,群众信得过”的优秀法官选拔到重要岗位,使基层法官感到工作上有干头,政治上有奔头,克服法官因升职空间狭窄而产生的苦闷、懈怠等心理。应以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为法官创造保持良好心态的环境和条件,增强考评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既要考察和衡量法官德能勤绩廉的情况,又要注意了解和掌握法官的心理素质方面的情况,选拔与岗位职责要求相符合的法官,避免出现上岗后无法胜任工作而产生巨大心理压力的现象。 (六)法官自身的压力管理 面对压力,除了组织层面的制度保护外,法官自身的压力管理非常重要。要学会自我情绪管理,学会自我调适。自我调适的方法多种多样,诸如树立合理的信念、积极的自我认知、增加快乐感觉、调整挫折反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