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突发事件应对中新媒体舆论引导的思考【摘要】新媒体作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媒介,传播具有主体多样、速度快捷等特征。应对当下新媒体条件下的突发事件的发生,本文通过分析突发性事件的特性,阐述了新媒体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结合相关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了提高新闻媒体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能力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新媒体;突发事件;舆论引导;作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 C912.63 文献标识码: A 现阶段,在新媒体环境下,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突发事件预警机制、信息发布机制、舆论引导机制、确保突发事件新闻发布的权威性和真实性,更好来引导媒体的舆论走向。 一是突发性事件的特性新
2、闻媒体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的特性一是具有突然性特点。指对于突发事件是否发生、能否发生、什么时间发生及危害程度等都始料未及,难以准确把握。这主要源于三个方面的因素,一是由难以控制的客观因素引发,如缅甸遭到强热带风暴袭击;二是由于人们的疏忽大意造成,如黑龙江新兴煤矿矿难事故;三是因人们自身存在的知觉盲区而爆发,如“甲流”蔓延。二是具有破坏性特点。突发事件的危害结果往往以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标志,既有直接的破坏,也有间接的长期的破坏,还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和个人心理造成的破坏性冲击,如: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不仅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给幸存的灾民造成了难以平复的心理创伤。三是具有紧迫性特点。
3、紧迫性是指突发事件所反映的问题极端重要,关系到社会、组织或个人的安危,需紧急采取特别措施及时有效地处理。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越快、反应决策越准确,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就会越小 。四是具有持续性特点。就是突发事件的爆发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它一般要经历潜伏期、爆发期、缓解期、消退期。持续性还表现为蔓延性和传导性,如果处理不当,一个突发事件会导致另一个突发事件的发生。五是具有可控性特点。就是突发事件爆发后,总体上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积累了相关的知识,掌握突发事件爆发的一般规律,冷静分析,果断处理,就能把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是新闻媒体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的作用 新闻媒体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
4、中的作用一是有利于保证信息的更加权威。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的报道中,必须保证官方媒体信息的权威性。各地区以及各部门的新闻发言人应及时到位,发布及时、准确的信息,并尽量以政府公告的名义发布信息,以保证信息的可信度。新闻媒体的首要任务就是依靠官方权威渠道,及时准确公布事实真相,传播真实准确信息,让社会和民众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从而使谣言不攻自破,消除民众的恐慌心理。二是有利于保证信息的更加合理。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应对和处置中,公众急需了解的是事件的进展、事件带来的公共危害,应对措施、结果的预期等等。新闻媒体应充分向公众解释突发事件发生的缘由,真实报道突发事件的进程,尽量从技术上说明采取的解
5、决方案,特别是采取一些特殊措施的原因,报道解决危机进程,充分取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引导公众有效合理应对突发事件,把危害降低到最小化。三是有利于保证信息传播渠道更加畅通。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由于是突然发生,而且波及范围广、损害后果严重,在信息传播中容易产生杂音,很容易误导公众。新闻媒体必须保证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决策及各种信息的发布快速有效地传播出去。 三、切实提高新闻媒体在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中的舆论引导能力 在突发性事件中,新闻媒体首先应保持自己的冷静,客观真实平衡的报道事件,唯有如此才能保证自己的信息审阅批判能力,发现新闻背后更大的新闻价值点。首先是加强系统构建,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对于致力于突发事件舆
6、论引导的研究者来说,应本着系统论的逻辑思维在现实问题和理论基础上,对四类突发事件舆情态势特点及影响波动的因素进行分析。以往的突发事件案例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样本。同时,四类突发事件的类型间演化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发生自然灾害后若政府和媒体引导不当,负面舆论的爆发很可能会使其演化为社会安全事件,使得国家和人民遭受更大损失。社会安全事故与事故灾难之间也存在互相演化的可能。同时对于突发事件的危机演化周期应和舆情态势的维度进行统一分析,才能为舆论引导提供支持。在前期理论和问题的基础上,舆论引导系统应包括构建舆情监测机制,强化信息共享;构建舆情监测机制,提高研判能力;构建事件处置与舆论引导联动机制,提高
7、应对能力;构建舆论引导问责机制,加强管理部门责任感;构建舆论引导能力评价机制,促进管理行为科学化。最后对于政府和媒体的两个舆论引导主体,政府和媒体在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能够有效的联动,怎样符合双方的信息处理原则及舆论引导目标,这同样值得我们进一步对此深入的研究。其次是加强信息的正确使用,提高新闻的话语权。新闻发布存在“首因效应” ,即客体在社会认知过程中的“第一印象” ,最先输入的信息对客体以后的认知会产生深刻影响。面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新闻媒体特别是官方媒体必须借助自身的强大舆论优势,抢占在受众群体中的话语权,确保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畅通信息渠道,及时向公众公布事态的最新进展及应对措施,安
8、抚平息社会的不稳定情绪。而突发事件中政府的态度和措施会对新闻媒体的舆论导向产生重要的影响。因为民众所需要的,首先是一个可信任的政府,一个在公众面前坦诚开明、不说假话的政府。政府必须公正公平,必须具有公信力,这样新闻媒体才有可能对重大突发事件进行积极正面的舆论导向。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已经建立了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常态性工作机制,设立了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制度和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信息发布机构,确保信息的发布统一规范。在此基础上,新闻媒体积极介入突发事件的应对报道过程,与政府通力合作,用及时准确的信息确保掌握舆论导向。 三是加强媒介监督管理,确保舆论传播渠道的畅通。在微博舆论形成过程中,虽然微
9、博信息传播不再固定地遵循两级传播模式,但是新闻媒体及以社会名人为代表的自媒体传播者仍旧扮演着意见领袖的作用。从信息的无序传播到舆论混沌,到意见的结晶、强化,再到最后的意见圈统一、舆论的生成,新闻媒体影响着受众的社会认知,代表、反映、放大、引导着微博舆论的进程。在负相关舆论的应对策略中,首先要加强媒介的监管。媒介不能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更不能忽视社会效益而一味地迎合受众的趣味,需要本着客观性原则,真实平衡地进行新闻报道。 四、从新媒体事件视角看突发事件的未来走向 展望突发事件在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我们认为主要取决的因素一是否能从“事件”走向体制化。体制化变革是真正减少突发事件,特别是破坏性突发事
10、件的根本办法。政府和有关各方,应当抓住突发事件的契机,创造类似“孙志刚事件”这样的示范性案例,促成依托于法治建设基础之上的制度性变革。二是否能够重建社会的信任。诸多突发事件严重透支了政府作为公权力的可信度(如“华南虎事件”),并进而牵连到社会信任(如“彭宇事件”),重建信任已是当务之急。三是否能够保持媒体的对外开放。新媒体为什么会在中国屡屡成为突发事件舆论的核心载体,主要原因在于传媒体制造成的传统媒体的失语与缺位,诚如学者所呼吁的, “信息公开是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最起码的条件和要求” 。这种开放同样也包括新媒体空间的开放,倘若将打开的大门关上,只会造成更强烈的舆论反弹,而无助于社会的进一步良性沟通。 综上所述,在当今新媒体的环境下,应对突然发生的突发事件应该通过传播客观、准确、公正的信息进行媒体的宣传和舆论引导。把握好信息发布媒体的权威性,扮演好社会舆论的角色,更好的达到消除群众疑虑和增强群众信心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赵文晶,刘军宏.微博舆论引导策略研究J.中国出版.2011, (12). 2邹欢芳.新媒体背景下突发事件舆论引导的新策略.2010 年第5 期. 3唐远清.论如何建立健全舆论引导工作格局和工作机制.2007年第 2 期. 4王战平.论突发事件新媒体舆论的引导方法 , 情报探索2008 年第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