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与监测的思考摘要:突发性水污染如果处理不当极有可能带来经济和社会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分类,然后分析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点和影响,最后研究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具有较强的实用价值和意义,供参考。 关键词: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影响;应急监测 中图分类号:X1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我国接连发生多起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严重影响当地人民生活、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信息表明,在我国因水上交通事故、企业违规或事故排污、公路交通事故、管道破裂等,每年发生的水污染突发事故次数过千,每年污染事故造成数以千万元的经济损失。 应急监
2、测对于防范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在事前预防、事中检测到事后恢复的各个过程中均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通过应急监测,才能为事故处理决策部门快速、准确地提供引起事故发生的污染物质类别、浓度分布、影响范围及发展态势等现场动态资料信息,为事故处置快速、正确决策赢得宝贵的时间,为有效地控制污染范围、缩短事故持续时间、将事故的损失减到最小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分类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按照污染物的性质可以分为:剧毒农药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泄漏事故,如 DDT、氰化钾等;溢油事故,如油车泄漏、油船触礁等;非正常大量排放废水事故,如化工厂废水、矿业废水等;放射性污染事故,如放射性废料渗出。 按照事故发生
3、的水域可分为河流污染、湖泊污染、水库污染、河口污染、海洋污染等突发性事故;按发生的范围可分为整个水域(如整个水库)和局部水域(如河道岸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 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点和影响 2.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点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呈现的主要特性可总结为:发生的不确定性、危害的严重性、处理处置的艰巨性、水污染信息的不完整性与不可比性。 (1)水污染事故发生的不确定性。主要表现在:发生时间、空间的不确定性,污染源的不确定性,事故水域性质的不确定性,受害对象的不确定性。 (2)危害的严重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涉及因素很多,且事发突然,瞬时大量泄漏、排放有害物质,如果事先没有采取措施,短时
4、间内往往很难控制,危害性极强。 (3)处理处置的艰巨性。由于许多水污染事故不能被人们直接感知,如看到或闻到,且污染物随流输移,造成“事故现场”的不断变化,出现多个污染区域。给水体处理带来很大的困难,错过处理的最佳时机,造成极大的危害。水污染事故必须快速、及时、有效地处理,否则将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长期的影响,需要长期的整治和恢复。但对于大型流域,由于水体容量大,处理难度相当大,很大程度上依靠水体的自净作用减缓危害,应急监测、应急处理变得更为艰巨与复杂,难度更大。 (4)水污染信息的不完整性与不可比性。虽然水污染事故层出不穷,但至今还不可能获得一场典型污染事故的全
5、程信息。即使某些事故信息相对较完整,但由于其不确定性,往往也不具有事发环境时空的可比性。2.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影响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威胁生命与健康。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重要危害之一是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身体健康,特别是有毒物质污染事故,不仅直接造成事故现场的人员受伤害,而且还可能对未直接暴露在事故现场的人们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并且污染危害是长期性的。 (2)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所造成的经济和财产损失是显而易见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不仅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还要花费相当可观的投资来整治和恢复生态环境,其间接经济损失也是非常严重的。 (3)造成社会不
6、稳定。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影响社会安定主要表现在:污染事故发生后,对污染影响区的居民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影响正常生活和生产;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可能引起污染纠纷,造成各种混乱,危害社会治安;对引起大量人被迫迁移的重大事故,会带来相关的社会问题;某些水污染会引发地区间,甚至国际间的污染纠纷。(4)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重大的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强度很大,往往造成一定区域的生态失衡,有的甚至造成长期的危害,致使生态环境难以恢复。特别是重大突发性水源污染的后果都是灾难性的,影响是深远的。 3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是监测人员在事故现场,用小型、简易、快速
7、检测仪器或装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污染物质的种类、污染物质的浓度、污染的范围及其可能的危害等做出判断的过程。实施应急监测是做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理的前提和关键。只有对污染事故的类型及污染状况做出准确的判断,才能为污染事故及时、正确的进行处理和制定恢复措施,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可以说应急监测是事故应急处置与善后处理中始终依赖的基础工作。 应急监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监测布点、监测方法和监测保障方面。由于水质应急监测的需要,快速简易的监测方法和自动便携监测分析仪器得到快速发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编制了全国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九五”规划中,加强对应急监测仪器设备配置方案、应急监测采样、分析方法、
8、技术规范等问题的研究。 3.1 应急水质监测的特点、原则和目标 应急水质监测是判断水污染事件影响程度的依据,它不同于日常的水质监测,其特点表现为:时间短,污染过程不可重复,事前无计划;耗费资金、人力、物力;污染物和排放方式不同,监测断面、项目和频率不同。 应急水质监测的原则是:事前有预防,有预案;事后就近监测、跟踪监测,测站监测与监测中心监测互相配合,固定监测与移动监测互为补充;做好人员培训、仪器设备装备和技术的储备。 应急水质监测的目标是采用快捷、有效的应急监测布控技术,迅速、准确地查明污染的来源、种类、成分、范围,为控制污染蔓延,采取应急处理措施提供正确的信息和依据。 3.2 应急水质监测
9、布控 监测布控是处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往往不能立即判断出污染源,而事故的处理却要求尽快锁定污染源,所以事故监测的布点采样应当完整,不可遗漏可测点源。因此,监测布控要求采样布点的完整性、参照样品具有典型性、样品采集的及时性及样品保存的稳定性。 3.3 应急水质监测的类型和方法 根据水污染事故的特点,应急监测的类型以及监测方法见表 1。 表 1 常见水污染事故应急监测策略 3.4 应急水质监测流程 应急水质监测流程,见图 1。 图 1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水质监测工作流程图 3.5 应急水质监测保障机构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工作需要强有力的应急组织
10、机构负责执行。应急监测保障机构包括 4 个部分:应急指挥机构、应急监测指导机构、技术保障机构和信息保障机构。详见图 2。 图 2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应急保障机构图 (1)应急指挥机构。应急指挥机构为整个应急行动的组织核心,由政府部门、流域管理部门及其下属单位组成。负责协调污染事故应急期间各个机构的运作,统筹安排整个应急行动,保证应急行动快速、有序、有效,避免因行动紊乱而贻误有利时机。 (2)应急监测指导机构。应急监测指导机构由多位专家组成。对污染事故的危害和事故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并提供及时、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和方案,并为应急监测提供技术咨询和指导。 (3)技术保障机构。技术保障机构为应急监
11、测的主体,由水质监测和卫生防疫部门的专业人员组成,负责对污染事故的应急监测,在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相关水质监测国家标准的基础上,简化程序,针对特定污染物进行,合理布置断面,利用小型、便携、简易、快速检测仪器,快速检测出污染物种类、污染程度和范围,及时提供给应急指挥机构。 (4)信息保障机构。包括水文站、气象台、信息中心、通信单位等。负责为应急监测提供一切必需的信息,如水文、气象、通讯等,利用现代的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测报技术和卫星通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为应急工作提供方便快捷准确的信息。 结论 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发生突然性,危害严重性,处理处置的艰巨性决定了必须予以高度重视,与之相适应的应急监测,应用小型、便携、简易、快速监测仪器或装置,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对污染物的种类、污染物的浓度和污染范围及其可能的危害做出判断,这是实施应急监测做好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处置、处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柴成果,李明,王玉华.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应急水质监测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水利,2004,6(15) 2裘春晗.关于河流污染事故的若干数学估计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11) 3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监察办公室.环境应急响应实用手册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