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空间形态美学研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5902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空间形态美学研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空间形态美学研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空间形态美学研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空间形态美学研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空间形态美学研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基于地域文化的城市滨水空间形态美学研究摘要:结合丹阳市万善路滨河景观带规划的案例,介绍城市更新中介入地域文化概念的重要意义,具体分析如何实现将地域文化与空间形态美学的之间的互动设计,以保护当地的历史文化等非物质文化并达到美化城市及丰富人们生活的目的。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空间形态美学;地域文化中图分类号:P901 文献标识码:A 我国的城市建设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而全球化的深入,国际间的交流日益增多,国外先进理论与思潮的不断涌入,许多的城市都在忙于学习国外的城市建设,其中更多的只是简单的生搬硬抄,而使城市风貌逐渐显示出一种趋同现象。中国无论南方北方,无论大市小城,都以西

2、方为城市建设为标准或为模仿对象,在一些领导者的眼中大道、大广场变成了城市现代化的标志,导致中国城市原有的地域特色丧失,形成了现在“千城一面”的现象。城市的文化特征决定了对城市空间之美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的秩序与和谐上,而城市如果能具有历史的继承性,也许当代都市人的失落感也不会这么强烈。本文从从城市滨水景观带这一较为独特的城市空间组织入手,分析其空间形态美学与地域文化的关联。 1 空间形态美学与地域文化 “形态” 辞海中解释为形状和神态。它不但包括空间的形状、位置、构筑方式以及生活方式、文化观念等所形成的空间特色和精神意义,还包括居民对空间的心理反应与认知,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主观空间形态1。城

3、市形态由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两部分组成,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城市各有形要素的空间布置方式、城市社会精神面貌和城市文化特色、社会分层现象和社区地理分布特征以及居民对城市环外界部分现实的个人心理反映和对城市的认知2。可见空间形态所包含的内容之广,对空间形态也有许多的研究方法,在本文中主要运用美学这一学科对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加深对空间物质要素与非物质因素之间互动关系的理解。在当今的城市中,虚空间被普遍认为是平衡城市中硬质的人工构筑物的柔性“软空间” ,它们往往以开敞的空间、自然植被为基本构成,自然植被的季节变换、树木花朵的丰富色彩、加上城市中水面的晶莹剔透,有助于城市保存自然田园特征,满足人们对大自然

4、的向往3。万善路段的滨河带很显然属于城市虚空间,它是否很好的充当了作为城市虚空间的职责,这也有待在于进一步的验证。 “地域文化”主要是指居住在该地域内的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并世世代代继承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传统优良的文化。本文所关注的地域文化,是指当地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积淀以后所形成的对当地的城市建设有影响的优秀文化。 2 万善路滨河景观带基于地域文化的空间形态美学分析 该地区位于丹阳市香草河畔的一段滨河城市地段,该地段的建设可以说是几经周折,原先是在沿河建立了很高的仿古城墙,或许原先想要存在的本意是与万善塔相呼应,延续原先的风格,但它的存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且工程质

5、量低下,建成不久后又被全部拆除重建,可以说是劳民伤财。直到 2004 年底,通过后期的重新规划建设才形成了现在城市滨河景观带。 该地段政府的规划主旨是让城市与自然共存,希望能为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带来回归自然的感觉。在规划意向中强调规划应坚持“以人为本” ,用系统、整体的观点,从城市设计的高度考虑其内容和形式,注重文化内涵及生态理念的导入,传承文明,营造悦目及宜人休憩的景观空间。在规划意向中特别提到了丹阳的历史,绿地景观规划力求反映丹阳丰厚的文化底蕴与人才荟萃的历史。建成的滨河景观带也遵从了这一主旨,随处能看到丹阳文化的影子。 景观带沿河岸布置四个主题入口小广场,称为“春秋广场” 、 “五韵广场”

6、 、 “彩虹广场” 、 “阳光广场”四个广场,通过文化轴线和空间序列串起丹阳的文化发展轨迹,连接丹阳的历史与未来。在文化轴线中选用丹阳古有的云阳八景、练湖二十四景等,结合铺地图案及拦板图案的布置贯穿整条绿带,以强调整条轴线的文化性,借于体现丹阳几千年来的成就与贡献。人的美感经验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个人的经验和文化经历,个人对空间环境的美感评价在很大程度上与过去的体验相关,反映在人们常常对自己熟悉的空间场所的有一种归属感,家乡美好的风土人情是文艺作品长盛不衰的主题4。这样的规划设计是符合大众审美情趣的,把当地的文化融入了设计中会给人带来一种亲切感。但在具体的设计上过于抽象,寓义虽美好确不能很明确的让

7、民众感受到。可以说这样的设计也只是停留在了图纸上,或许在阐述方案的时候头头是道,但真正的使用者却感受不到设计者的用心,所以如何让地域文化真正融入设计,这是一个需要好好琢磨的问题。 作为滨水景观,驳岸的设计是很重要的。华南桥以东的驳岸运用二级驳岸的手法,能让人们更加进一步亲近水面空间。靠水一侧的铺地采用木质材料,让人感觉亲切且活泼。华南桥以西的驳岸设计也比较灵活,有一定的高低起伏,打破了原有单一的驳岸线,丰富整个河岸景观,并符合人的视觉和心理活动。有些小广场甚至悬挑出一段距离,给人一定的观赏空间。驳岸的设计在材质上基本都选用了木料,形式简洁又不失古典韵味。城市空间的功能实用是其形式美观的前提和基

8、础,城市中的建筑、道路、广场等空间设施的形式必须首先服务于它的功能,同时空间的功能又通过形式表现出来,形式的美丑给人直接的感官感受或刺激,城市空间设施的形式美可以使其功能美更好地发挥出来5。因此,在城市空间设计中应该追求美观和功能的和谐,单一的追求一方面都会有损于城市空间的美感。 3 结语 整个万善路滨河景观带为丹阳的城市建设增添了一抹亮色,丰富了市民的生活。相较于丹阳其他沿河段的开发,它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尤其是它对历史文脉的继承方面的重视。然而周边仍然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像是原先万善路是与万善园入口城门基本在一条轴线上,视野开阔,有一定的气势。然而开发商却全然不顾周边的环境将高层住宅按自己的需要进行建设,破坏了这一城市轴线。然而政府也未对这种行为加以干涉,这样的结果让人感到遗憾。可见城市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这样才能获得更为理想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更符合大众的审美要求。 参考书目: 1段近,季松,王海宁著.城镇空间解析:太湖流域古镇空间结构与形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武进.中国城市形态:结构、特征及其演变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3,4,5.周岚等编.城市空间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