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功近利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观的实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612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急功近利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观的实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急功近利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观的实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急功近利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观的实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急功近利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观的实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急功近利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观的实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急功近利是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观的实质摘要:纵观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发展,作为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理论工具的西方主流经济学,无论是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还是凯恩斯主义以及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其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和关注点都不在于如何保持长期发展以及研究未来发展的趋势,其发展观本质上都是急功近利的,与可持续发展观背道而驰。因此,西方主流经济学试图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通过市场机制和快速的经济增长来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的主张是天方夜谭。 关键词: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观;急功近利;短期增长 中图分类号:F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13)07-0041-05 恩格斯

2、在自然辩证法中指出:“在今天的生产方式中,面对自然界以及社会,人们注意的主要只是最初的最显著的结果,可是后来人们又感到惊奇的是:人们为取得上述成果而做出的行为所产生的较远的影响,竟然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在大多数情形下甚至是完全相反的。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充分证明,资本家必须以追求利润为目的进行生产和交换才能生存和发展,所以只关注其经济活动的直接结果。因此,为资本主义经济活动服务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虽然面对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应对理论和对策,但是受其理论服务对象和研究目的的制约,西方主流经济学无论是对经济问题还是对自然条件在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问题,必然表现出其狭隘的视野。无论是从古典经济

3、学到新古典经济学,还是凯恩斯主义以及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西方主流经济学只关注眼前的利润,其发展观是急功近利的,缺少长期的目标和对策。 一、从古典经济学到新古典经济学都没有摆脱急功近利的发展观 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土地稀缺程度对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影响。重农学派强调土地和农业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土地和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源泉。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最早提出社会经济发展会受到自然资源和环境等条件的绝对限制这一观点。斯密认为,构成一国真实财富与收入的是一国劳动与土地的年产物的全部商品。因此,当一国所获得的财富已经达到其土壤、气候和相对于他国而言的位置所允许获得的限度时,将没有再进步的可能。在这种状态下

4、,劳动工资低落到仅够维持现状,资本达到饱和程度,利润非常低。然而,斯密是在讨论资本利润时顺便谈到这一点,而且认为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 斯密之后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主要研究资本是否能够和如何获得最大利润,几乎没有人去特别关注如何节约自然资源,以使自然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虽然马尔萨斯首次提出了人口增长与人类赖以生存的食物之间存在矛盾,提出了环境负荷问题,认为持续增长的人口是经济增长的最大制约;李嘉图提出资源报酬递减规律,认为它是制约经济增长的自然法则,给予自然资源极大的重视。但是,他们的研究视野仍然仅仅局限于经济增长问题。而且李嘉图、马尔萨斯等提出的人类发展在土地资源制约下前景不容乐观,但是经济增长

5、最大制约等观点,也没有受到后来的新古典经济学的重视。 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在一个自由选择的体制中,社会的各类人群在不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可以使整个社会的经济资源得到最合理的配置。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 ,推动着人们从自利的动机出发,最终使交易双方都能得到好处。如果经济中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在不使他人境况变坏的同时使自己的情况变得更好,那么这种状态就达到了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即达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然而,由于市场本身的不完备,特别是市场交易信息不充分,使社会经济资源的配置往往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从而需要对其进行调整。如果对某种资源配置状态进行调整的结果,是使一些人的境况得到改善,

6、而其他人的状况至少不变坏,那么符合这一性质的调整便被称为帕累托改进。如果现存的资源配置状态存在改进的空间,则意味着社会存在由于资源配置不合理而产生浪费。此时,通过帕累托改进,就能提高经济效率。由于这种经济效率的提高并没有损害其他人的利益,所以帕累托改进也是相对公平的,即帕累托最优实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结合。 然而,新古典经济学所提出的帕累托最优只是在抽象地讨论市场机制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机制,其关注的是可利用的资源怎样有效率地使用,并不包括对环境的影响和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因此,在帕累托最优和帕累托改进中,效率并不包含生态效率,公平并不包含环境和自然资源使用的代际公平。 由于市场配置的资源并不

7、包括环境和自然资源因素,因此,当工业化过程中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时,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只能把其归为市场失灵,即“看不见的手”的调节虽然实现了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却不能避免环境污染这一外部性问题。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出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又把当代社会无法在代际间公平配置环境和自然资源也归结为市场失灵。新古典经济学无法用市场的内在机制解决这些问题,只能寄希望于从市场机制外部的干预和调整来激励或者约束企业的行为。 但“新古典传统重点强调的是自由放任,只给政府有限的经济干预作用。这反映在他们尽管简短,然而确实有所研究的涉及自然资源与环境的经济著述中。 ”如,马歇尔(1890)首次提出了外部性经济分析方法

8、,为环境问题的经济学分析提供了关键的分析方法,但马歇尔的研究只是局限于外部性利益问题。 卡普(1950)对于环境的外部性问题提出了重要论述,认为经济增长对环境具有深远的逆向后果。卡普讨论了来自生产过程而被传递到外部的社会成本,如,对冰和空气的污染会损害人体健康,减少农业产量,加速物质腐化,使水生动植物灭绝,并威胁饮用水源等。 巴特尔(1958)指出,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它们大规模出现的原因是缺乏市场化的产权,这使一些个体可以滥用这些为许多人共有的资源。通过在所有经济活动领域制定严格定义的、可传递的、市场化的产权,这种市场失灵问题可以得到解决。这就是说,大多数环境问题的根源是未能全面地应用资

9、本主义制度方法。 科斯(1960)进一步提出,如果产权被严格制度化,并获得法律力量的保障,那么,对污染等问题施行干预就没有任何必要,参与各方自己就能解决这些问题。科斯反对政府建立统一标准、依靠税收和补贴等进行干预,认为在一个有明确产权规定的自由市场环境中,经济主体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一定能把污染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实践中,科斯的方法在涉及的谈判者数量很少、影响范围明确时,可以获得比较满意的效果,如,解决某一地区工厂排放的烟尘对该地区的危害。但科斯的观点也受到多方面的批评,认为其有较高的谈判成本,而且对于环境污染的外部影响散布较广的地理区域,以及代际间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利用问题,运用谈判达成协议几乎

10、是不可能的。 虽然新古典经济学家也关注资源环境问题的理论,但新古典经济学家们有一个重要特点:“他们用由需求决定的边际效用概念取代由供给决定的价值理论。和古典经济学家将焦点放在供给不同,新古典著述家强调需求在决定商品和服务价值方面的重要性。有一定数量收入的个体,将能够对市场上可获得的种类繁多的商品和服务做出选择。如果个体是效用最大化者,他们就必定以新古典经济学家为据,那么他们就以诸如此类的方式配置他们的金钱,以使得最后一镑花在恰好可以满足他们需要的东西上,而不是花到其他任何东西上。 ”所以,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关注的是在资源稀缺或资源数量一定的条件下,如何在不同的用途中配置资源以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

11、 这种研究重心的转移使得资源稀缺程度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新古典经济学体系中被降低了。因此,虽然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了资源使用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经济分析方法,指出外部性是市场失灵的表现,其原因是缺乏市场化的产权,使得一些个体可以滥用许多人共有的资源;认为如果产权被严格制度化,并获得法律力量的保障,便不需要政府对污染等问题施行干预,经济主体通过谈判达成的协议或者产权交易,即可把污染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并解决市场失灵问题。但新古典经济学的主要关注点是如何把可以利用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都充分有效地利用起来,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利润。在能否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新古典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的自发运

12、行可以促进技术进步和稀缺资源的价格上升,从而解决自然条件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 历史发展实践表明,市场机制并没有解决自然条件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自然条件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制约日益严重。而且当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自然条件质量下降问题时,西方经济学家们不仅没有兴趣去研究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改善紧密相关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还极力主张通过所谓的经济全球化和自由贸易,掠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自然资源,把污染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并且极力为这种行为寻找理论依据和相关政策主张。 发达国家获得的环境改善的成果许多都是建立在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环境污染、资源滥用基础上的。然而,人类共同拥有

13、一个地球,这种掠夺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自然资源,把污染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以邻为壑”的做法终究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环境污染、资源紧张、全球气候变化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主张结出的恶果。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这是一种典型的急功近利的发展观。这种发展观之所以能够畅行无阻,是因为它完全符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追求剩余价值的生产目的。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没有长期目标和对策的发展观 凯恩斯主义理论是为政策制定服务的,其政策目标是通过刺激投资和消费需求,实现短期经济增长,但是这一目标不包括环境保护的内容。在凯恩斯主义指导下,以激励资本投资为核心拉动经济增长的政策,不仅带来了滞胀,还

14、带来了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使资本主义世界陷入生态和经济双重危机。 凯恩斯及其追随者的经济学不关注生态问题,因而其政策主张无法解决生态和经济双重危机。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凯恩斯经济学作为西方经济学的“新正统”而盛极一时。根据凯恩斯本人的理论和他的追随者们对这一理论的补充和发展而制定的经济稳定政策和经济增长政策,被看成是凯恩斯经济学的重要成就。凯恩斯主义试图用经济增长解决失业问题、增强经济实力,并在理论和实践中掀起“经济增长热” ,也的确带来了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繁荣。但是繁荣背后酝酿着更难以克服的生态和经济双重危机,因为从凯恩斯主义主张的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践

15、中完全看不到有助于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因素。由于凯恩斯主义的政策目标是通过刺激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实现短期经济增长,而实现这个目标不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资源可持续利用,因此,在鼓励国民高投资、高消费的促进经济短期增长的理论和政策体系推动下,必然会埋下阻碍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关键是发展的可持续性。离开了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利用和生态建设都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无从谈起。同时,发展的可持续性要求发展既要考虑当前的发展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能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经济增长不等于经济发展,发展强调社会进步和全体社会成员福利水平的不断提高,

16、如果经济不能保持持续平稳增长,或者经济增长以自然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那么经济增长的结果只能是促进财富向少数人集中,这种经济增长不是经济发展,更不是可持续发展。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只关注经济增长中的短期波动问题,致力于为政府制定和实施调节经济短期波动的经济政策提供理论基础。凯恩斯主义者采取的态度是, “那些环境问题是遥远的将来的事情,现在是不可能钻研得了的,因而不属于他们的真正课题;在凯恩斯的理论架构中,重点是且应当是短期问题。 ”这一明显具有局限性的研究目的和视野使得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不可能关注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西方主流经济学一直以来不能把可持续发展纳入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之,凯恩斯主

17、义理论的发展观并不包含长期目标和对策。 后凯恩斯主义(也称新古典综合派)在保留凯恩斯主义理论要点基础上,对滞胀、经济增长导致自然资源不足从而是否要放慢经济增长速度等问题,做了理论上的解释,并提出解决办法。如,索洛在其新古典增长理论基础上提出,依靠有助于节约使用现有自然资源和有助于发展替代品的技术进步,可以解决自然资源在经济增长中消耗日益增加的问题。索洛认为,同技术进步对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一样,每单位自然资源的边际产出率呈上升趋势,所以经济增长过程中资源枯竭的假设缺乏技术上的依据。索洛指出, 增长的极限提出的零增长是把零技术进步当做出发点,零技术进步下的零增长不能缓解资源供给危机,反而会加速资源枯

18、竭,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然资源开采的难度越来越大。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是依靠有助于节约使用现有自然资源和有助于发展替代品的技术进步。 后凯恩斯主义提出,国家干预是必要的,可以通过微观财政支出政策(部门优先发展政策)和微观财政收入政策(税收结构政策)影响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可见,后凯恩斯主义对资源供给问题虽有所关注,但其关注点还是在经济增长上,目的是要证明经济增长和稳定增长的概念没有过时,而没有对资源环境问题做系统研究,也没有提出具体的相关对策。 三、庇古关注经济福利的国家干预发展观 在西方经济学体系中,庇古的国家干预自然资源和环境保护的发展观独树一帜,因此有必要单独进行概述。庇古提出,外部性是

19、双刃剑,既包含利益,也包含成本支出。自由市场经济并不总是有效运行的,因此存在很大的空间,供政府为推进经济福利的提升而进行干预。据此,庇古提出,政府既应当保护现代人的利益,也应当保护后代人的利益,杜绝过度和非理性的贴现现象。政府既是当代人的受托人,也是未来人的受托人。因此,在必要的情况下,政府需要依据法律进行监督和管理,以避免本国可耗竭资源的过度开发。庇古提出了政府应该实施的三条政策措施:国家补贴、税收、立法。其中,庇古税被认为是使环境污染的外部性问题内部化,使企业自动解决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但在理论探讨上,由于税收涉及当代人之间的公平和效率问题,所以争议很大。在实践中,庇古提出的三条政策措施被

20、许多国家所采纳,特别是大多数国家都在逐步扩大环境保护立法的范围。 四、结语 虽然近几十年来,西方主流经济学针对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等问题提出了经济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以及利用市场机制、政府干预、立法等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利用市场机制催生新技术和新产品,从而通过企业的自主行为解决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问题;提出只有经济的快速增长才能解决贫困问题,从而实现世界范围内的可持续发展;试图在经济增长理论中把自然资源和环境因素内生化,以讨论可持续发展问题。但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主导思想还是强调,只有在完全竞争的自由市场(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和自由贸易)中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才能以更高的经济效率实现可持续的经济

21、发展。古典、新古典和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虽然对不可再生资源和环境问题有所关注,但是大多纠缠在资本的获利和经济增长问题上,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没有实质性推进。在西方主流经济学理论指导下,在现实世界中,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不发达国家特别是一些贫困国家之间展开自由的市场竞争,那些急功近利的资本所有者来到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的不发达国家,廉价使用自然资源。这虽然可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但把自然环境的恶化留给了不发达国家;把廉价使用自然资源和劳动力变为发达国家维持高消耗、高消费生活的重要来源;当发达国家出现经济危机时,依赖其投资和向其出口产品来拉动经济增长的不发达国家必然遭受沉重的打击;在经济高速增长中,不发达国家并没有消除贫困,而是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两极分化,进而加剧了支配生产力发展的不公平。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实践结果完全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公平、共同和可持续三个最基本的原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