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支持海南省城镇化建设的思考.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7273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支持海南省城镇化建设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金融支持海南省城镇化建设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金融支持海南省城镇化建设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金融支持海南省城镇化建设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金融支持海南省城镇化建设的思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金融支持海南省城镇化建设的思考一、海南省城镇化现状 (一)城镇化进程随着产业政策的调整和经济结构的优化稳步推进 建省前海南一直是以农业为主体的传统经济格局,产业层次较低。建省办经济特区后,海南制定并实施了“一省两地”产业发展战略,在“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的发展战略带动下,逐步实现了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城镇化平稳推进。三次产业结构比例由 1978年的 53.1:22.3:24.6 优化为 2012 年的 24.9:28.2:46.9,城镇化率从 1978 年的 8.2%上升到 2011 年的 50.5%。 (二)产业结构层次较低制约了城镇人口的进一步集聚 1.产业结构落后全国平均

2、水平,农业市县占半数以上。2012 年海南省第一产业占比高出全国 14.8 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比落后全国 17.1个百分点,产业构成呈“一三二”态势的市县有 10 个,占市县总数的55.6%。 2.产业发展水平低,产业带动效应弱。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发展水平低制约了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海南农业有特色但很传统,经营方式粗放,单产低、效益低;新型工业小有规模,产业链短,配套能力差,远没有形成支柱产业,2010-2012 年,海南省工业化率分别低于全国水平 21、22 和 22 个百分点;服务业以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滞后。2011 年,第二产业就业人口仅占全部就业人口的11.

3、9%,而第一产业仍然提供了接近 50%的就业岗位。 (三)城镇失业率高于农村,不利于吸纳农村人口 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海南省城镇失业率 8.2%,比全省平均水平 5.3%高 2.9 个百分点,超过了 7%的警戒线。现代城镇的发展对人口文化素质、科技素质的要求在不断提高,而农民的文化和科技素质的现状难以满足城镇发展的要求,严重制约城镇对农村人口的吸纳。 二、金融支持海南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现状 1.城镇化主要依靠固定资产投资拉动。房地产投资在城镇投资中的占比十分显著,尤其是“十二五时期”的开局之年 2011 年,房地产投资的占比高达 41.92%,已经超过 90 年代房地产泡

4、沫期间的最高水平(1992年占比为 37.59%) 。 2.国内贷款有力支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近 10 年来,除了 2007 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导致贷款占比较低外,贷款占比都超过 20%。 3.海南省城镇化水平与金融发展水平的关联程度非常高。金融体系通过对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发展,其中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促进从储蓄到投资的有效转化。通过对城镇化率与各项金融发展指标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显示,海南省城镇化率和各项金融发展指标高度正相关。城镇化率与贷款增长率、存款增长率、贷款占 GDP 比重、存款占 GDP 比重等指标的相关系数分别是 78.9%、95.4%、63.4%、86.3%和 83.9%。

5、(二)存在的问题 1.海南省金融业发展仍显滞后,要素聚合作用有待加强。近几年,海南省金融业高速发展,2005 年后金融业增加值增速都在 10%以上,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 20072009 年,为了配合国家的“四万亿”刺激计划,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加大,金融业增加值分别增加61.4%、25.3%和 38.0%。但海南省金融业发展仍相对滞后、金融总量偏小,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低于 10%。 2.城乡金融资源分布不均衡,县域资金使用效率低。截至 2011 年,仅海口、儋州、三亚、澄迈几个市县的贷存比达到或超过 45%,其余大多数市县的存贷比均低于 30%,县域经济得不到有效的金融支持,

6、已经成为县域实现就地城镇化战略的掣肘。 3.金融体系的融资结构与城镇化要求不相适应。海南省银行体系提供了社会融资总额的 83.5%,保险和证券体系则供应了社会融资总额的6.5%和 10%。这种模式有利于推动工业化进程,但是并不完全适合城镇化的要求,原因是商业银行资金来源主要为短期存款,而城镇化的资金需求则是长期性的。如果用短期存款支持长期投资就会产生期限错配问题。4.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难以继续承载城镇化建设。城镇化建设主要由地方政府承办,由于地方政府不能向金融机构贷款,因此城镇化建设的项目融资主要通过由地方政府隐性担保的融资平台进行。近几年全国范围内政府融资平台贷款增长迅猛,潜在风险不容忽视,中

7、央加大对融资平台的监管力度,一些金融机构逐渐收紧甚至退出对融资平台的贷款。因此,融资平台继续作为城镇化建设承贷主体的潜力堪忧。 三、政策建议 (一)尽快完善适应城镇化要求的金融制度设计 一是尽快充实资产证券化的理论与技术准备,培育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运行环境,包括信用环境、市场环境等,出台有关法律法规及操作细则,建立完善的风险防控机制。二是积极探索发展市政债券工具和市场,提高城镇化建设融资能力。在完善债券市场化发行机制、市场约束、风险分担机制、强化偿债能力的基础上,审慎发展市政建设债券工具和市场,扩大经营性建设项目直接融资规模。 (二)健全适应城镇化要求的金融组织体系 一是积极与国际国内著名的

8、大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接洽,创造条件吸引他们到海南开设分支机构。二是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资本实力强、资产质量好的农信社可率先组建农村商业银行,成熟一批,改组一批。同时积极扶持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的发展,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三是辩证对待地方投融资平台问题,对运作规范的融资平台继续大力支持,通过资本运作、引进战略投资者,充实平台资本金,打造服务城镇化的综合金融运营主体。 (三)积极利用多元化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 一是借助多层次的资本市场,通过企业上市、私募股权投资、风险投资等多种形式,提高股权性融资的比重,加快资本形成。二是引导信托公司开展业务创新,针对城镇化需求开发相应的信托产品,

9、例如可研究开发以城镇化项目预期收益作支持的信托计划。三是探索发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大型农用生产设备贷款;大力支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探讨对专业合作社贷款的有效方式;围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贷款;将保险引入农业信贷链条,推进银保合作。 (四)依据城镇化发展各方面的资金需求,引导信贷资源配置 一是引导金融机构信贷资金投向市政公共设施、公用事业以及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等重点领域,在此过程中重视与各级政府财政资金使用的配合。二是引导金融机构根据我省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合理摆布信贷资源,通过扶持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为城镇化发展夯实基础;切实加强对产业园区的信贷支持力度,推动产业园区做

10、优做大,使其成为产业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有机结合点。三是切实加强对民生领域的信贷支持,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支持农业转移人口就业和创业,培养文化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经营有道的新型农民(工)队伍。 (五)开拓社会资本参与城镇化建设 可以考虑通过经营城镇的各项资源来换取资金支持城镇的发展。以BOT(建设-经营-移交)模式为例,私营部门企业通过招投标获得公用事业项目的建设权和特许经营权,通过融资建设该项目,并在特许期内通过运营项目获得回报,在特许期满后项目无偿归还给有关政府部门。其他公用事业投资体制模式包括:BOOT(建设拥有经营移交模式) 、BT(建设移交模式) 、BLT(建设租赁移交模式) 、ABS(资产支持证券模式) 、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