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德与孔子道德理想主义的对比分析摘要:康德和孔子都是道德理想主义者,本文将从两者道德学说的对象范畴、道德的主体性和自由性、道德评判标准、两者都是严格的道德律者、两者对“完全道德”的实现态度及学说阐述方式这六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期在中西哲学对比学习中有新的发现,并对自身及社会道德原则的确立加以指导。 关键词:道德的对象范畴;道德主体性和自由性;道德评判标准;严格的道德律者;对“完全道德”实现的态度;学说阐述方式 一、道德学说的指向和对象范畴对比 从亚里士多德开始,西方哲学家所说的实践常指道德实践,所以康德实践哲学的核心是人类的道德活动。孔子仁政哲学的核心是“仁” ,主要指向的也是人类的道德活动
2、,但孔子的“仁”又有“仁政”的含义,主要针对有禄位的诸侯、卿、大夫、士等,即对官员和知识分子的要求,而不像康德那样指向的是普遍的有理性的存在者。 究其原因,这与他们所处时代和阶级有关。康德处于资产阶级崛起的启蒙时代,人性自由,个人权利和利益得到承认和尊重,所以个人利益与伦理道德的平衡问题值得研究,因而康德主要指向普遍意义上的人的道德活动。相比之下,孔子生活在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度亟待建立的春秋后期,战乱不断,民族利益冲突较多,因而道德学说多为治国方略服务,指向家庭、社会、国家和民族。 二、道德的主体性和自由性对比 对康德而言,道德实践的基础是纯粹理性,即一种不受任何外在于自身的因素的约束的自发的
3、能动力量,即“自由” 。孔子也认为,人在道德方面是可以自觉的,他相信在礼乐形式的背后是人类的真实情感和道德自觉。仁德是自己对自己下命令的严格自律性约束,而不是来自外在环境要求和他律影响,人在道德活动中占主导地位,是自身道德活动的真正主宰者,这就承认了道德活动的自由自主和道德主体性。孔子坚信仁德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想去行善,就可以做出道德的行为。所以道德理想主义中,康德和孔子都承认了道德行为中人的自主自由性。 三、行为道德与否的评判标准对比 康德评判一个道德行为的标准主要以形式和抽象的表述方式呈现。他认为一个行为只有是具有理性的自由的人自主自觉地完成才是行善,被迫的行善行为既不是善也不是恶,他用
4、“绝对命令”表述这个标准。“绝对命令”即一切以自身为目的的合理要求,也就是符合善良意志的行为,都有这样的形式他总是按照那些同时可以成为普遍规律的规则行事,因而具备合理性、自足性和普遍性特征。可见, “绝对命令”提供的是区分道德与不道德的标准,但只规定了一切道德行为的普遍形式,并未给出具体的道德规则。 与此不同,孔子则用一系列具体的道德规则来看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义,这些道德规则总体而言可以用“仁”概括,仁的具体含义有:爱人,克己复礼,忠恕,仁义礼智信等。其实两者实质一样,康德也指出“不要杀人” 、 “不要奸淫” 、 “不要说谎”等具体的道德规则,这类似于孔子的“不作乱” 、 “思无邪” 、 “意
5、诚”等,只不过不是主要内容,而主要是为他要论证的道德律的“绝对命令”形式服务的,所以通篇是更为抽象的表述和论证。 从康德的“善良意志”概念也可以看出这种差异。 “善良意志” ,即以善良自身为目的的意志,他认为意志的自由选择是趋善避恶的,也就是只要是有理性的存在者做出的自由自主的选择都符合善良意志,都是趋善避恶的。孔子在这一点上与康德不同,他承认人有道德行为的自主性,并致力于劝导人们去“知天命” ,去了悟和体认自己的生命进而自觉地做出符合道义之事,但并没有强调只有自觉做出的行为才是“善良”的,而是强调行为本身是否是道德的。因此,孔子强调的是外在的行为,康德强调的是行为做出的方式。 四、两者都是严
6、格的道德律者 康德和孔子都是严格的道德自律者,这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有关。康德是虔诚的基督教徒,这极大地影响了他的日常生活和哲学思想,他的散步时间可以成为邻居的比钟表还准确的“时钟” ,他的婚姻要经过严格的论证,他说“天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总是在自己的心灵中引起景仰和和敬畏”从而将道德律当作戒律一样实行,马恩曾称康德是“道德领域的思想巨人” (马恩全集第十五卷) 。 与此类似,孔子作为三千人的老师,也曾做过鲁国的“大司寇” ,再加上他的积极有为和追求完美的人生观,所以他要有“为人师表”和“百姓父母”的“模范”样子,这也使得他的道德自律感极强。比如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
7、卫灵公 ) 、 “朝闻道,夕死可矣。 ”(里仁 ) 、 “不降其志,不辱其身。 ”(微子 ) ,孔子把这些为人处事原则看得比生命还重要,有着义务式的严格遵守。 可以说,康德笔下具备完全道德律的人就类似于孔子的具备完善精神境界的“圣人” ,孔子强调的人生命中本体的“善”和“仁”就类似于康德的作为“善良意志”的“德” 。他们否定他律,强调自律,明确了人之为人的道德本质特征,赞扬了人类理性。 五、对“完全道德”的实现态度对比 可以说,在完全的“道德人”实现方面,孔子比康德态度更为积极,更有自信。康德除了道德命令,另外辅以“道德公设” ,即“意志自由” 、“灵魂不朽”和“上帝存在” 。他断定了现实中人
8、们不能做到完全的符合道德律的“至善” ,所以设定人的灵魂是不朽的,这样就可以一直进行道德努力。同时又害怕人们道德努力的行为没有动力,于是设定“上帝存在” ,上帝是惩恶扬善者,这样人们的道德行为就有了宗教情感,于是害怕惩罚的压力化成道德努力的动力。 “道德公设”正是康德出于对人们道德行为现状和未来的自卑而提出,以让人们相信至善是可以实现的,来激发人们的道德情感,坚持道德努力。 与康德不同,孔子对人们的道德实现却有积极态度,没有那么多担心。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当然有些举重若轻,但也不乏积极乐观,充满希望。相对于康德的“上帝” ,孔子也提出了“天”和“命”的概念,比如:“获罪于天,
9、无所祷也” (论语八宥 ) 、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尧曰 )等。但孔子并不是因为担心人们没有道德实践动力,而是让人们“知天命”后,明白自己的道德义务,进而行“仁”时更为自觉。 此外,孔子的“天”不像康德的“上帝”作为高高在上的惩恶扬善者那样遥远和冷漠,他认为天人是相通的、和谐的。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 (宪问 ) ,孔子这里天和人的距离是很近的,天性贯于心性之中,人本着自己的天性在不断的道德实践中就可以到达“至圣”境界,虽然很难,但孔子并没有否认现实中不能做到。接着,孔子指出实现完全道德是阶段性的。从“君子”到“贤人”再到“圣人” ,从而给人以期望,而没有像康
10、德那样再设定一个“灵魂不朽”以延长人们道德努力的时间来增加道德实现的可能。 至于人死后有没有灵魂孔子则不置可否,他说“未知生,焉知死” 。再者,所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人总会遇到挫折,于是孔子提出“命”的概念来说明人是受外界环境影响和规律限制的,这倒体现了孔子的理性和遭受挫折后的释然和大气。 六、道德学说的阐述方式对比 康德和孔子有着不同的道德学说阐述方式,这也体现了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康德用先验演绎方式论证道德何以可能,体现逻辑思辨导向的思维;孔子关于“仁”的论说则主要是和弟子们对话时各种符合“仁”的为人处事原则的谆谆教导,体现的是价值和方法论导向的思维方式。孔子很少明确说“仁”是什
11、么,康德则喜欢采取下定义的方式,喜欢界定什么是“自由” ,什么是“善良意志” 、 “绝对命令”等,这也是西方喜欢界定概念的传统。 另外,总体而言,康德主要论证了道德律的重要性,而没有重点提出实践仁德的方法,孔子则提出一套道德实践方法论,包括具体的人性修养的方法、学习方法、教育方法、思想方法等。 参考文献 1 中国哲学史郭齐勇,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 西方哲学简史赵敦华,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 月出版 3 康德与孔子道德形而上学比较 王巧玲 天府新论2000年第 4 期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 15 卷 19 5 论语 作者简介: 闫欣芳(1990-) ,女,石家庄人,本科,河北大学政法学院 2010 级哲学专业。单位: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 180 号河北大学本部。 谷中如(1992-) ,男,邢台人,本科,河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0级生物技术专业。单位:河北省保定市五四东路 180 号河北大学本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