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管理会计 网上作业题参考答案( 2015 更新版) 第一章 概述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B 4.C 5.A 6.B 7.A 8. C 9.A 10.D 11.A 12.D 13.A 14.D 15.B 16.A 17.D 18.C 19.C 20.B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 2.ABCD 3.ABCD 4.BC 5.ABCD 6.AD 7.ABD 8.ABC 9.ABCDE 10.ABCDE 11.AD 12.ABC 13.ABC 14.ABC 15.ABCDE 三判断题 1 N 2.Y 3.N 4.N 5.N 6.N 7.Y 8.Y 9.N 10.Y 11.Y 12.N
2、13.N 14.N 15.N 四、简答题 1、 管理会计 对象 为以下 几个 方面: ( 1) 现金流动理论 。 现金流动具有最大的综合性,其流入与流出既有数量上的差别,也有时间上的差别,通过现金流动,可以把企业生产 经营的资金、成本、盈利这几方面综合起来进行统一评价,为企业改善生产经营、提高经济效益提供重要的综合性信息。 ( 2) 价值差量理论 。 首先,价值差量是对管理会计每一项内容进行研究的基本方法,并能贯穿始终;其次,价值差量具有很大的综合性,管理会计研究的“差量”问题,既有价值差量,又包括实物差量和劳动差量,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综合表现。 ( 3) 资金总运动论 。 现代管
3、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及所属各级机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资金总运动。管理会计的对象涵盖了所有时空的资金运动。 2、 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有: 管理会计基本 原则的内容包括最优化原则、效益性原则、决策有用性原则、及时性原则、重要性原则、灵活性原则等。 具体内容如下: 1) 最优化原则 。该原则 是指管理会计必须根据企业 的 不同管理目标的特殊性,按照优化设计的要求,认真组织数据的搜集、筛选、加工和处理,以提供能够满足科学决策需要的最优信息。 2) 效益性原则。该原则包括两层含义: 信息质量应有助于管理会计总目标的实现 。; 坚持成本 效益原则。 3) 决策有用性原则。是否有助于管理者正确决策,是衡量管理
4、会计信息质量高低的重要标志。决策有用性是指管理会计信息在质量上必须符合相关性和 可信性的要求。 4) 及时性原则。 该 原则要求规范管理会计信息的提供时间,讲求时效,在尽可能短 的 时间内,迅速完成数据收集、处理和信息传递,确保有用的信息得以及时利用。 5) 重要性原则。管理会计强调,对关键的会计事项认真对待,采取重点处理的方法,分项单独说明;对于次要事项,可以简化处理,合并反映。贯彻重要性原则,必须考虑成本 效益原则和决策有用性原则的要求 , 同时它也是实现及时性的重要保证。 6) 灵活性原则。尽管管理会计也十分讲求其工作的程序化和方法的规范化,但必须增强适应能力,根据2 不同任务的特点,主
5、动采取灵活多变 的方法,提供不同信息,以满足企业内部各方面管理的需要,从而体现灵活 性 原则的要求。 3、管理会计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市场经济的繁荣及其对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是导致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内在原因;第二,现代电脑技术的进步加速了管理会计的完善与发展;第三,在管理会计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现代管理科学理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4、 管理会计 的一般程序如下: 企业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求管理会计采用相应的措施与之相配合,从而形成管理会计的一般程序。 ( 1) 对财务报表及其他资料进行分析 通过 分析判断企业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完成情况,从中发现和抓
6、住关键问题,为规划未来和经营决策分析提供信息资料。 ( 2) 进行预测和决策分析 根据企业有限资源利用的实际,针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投资项目,采用预测技术和决策分析方法,帮助企业管理当局在若干个备选方案中选择最优方案。 ( 3) 编制全面预算和责任预算 根据确定的最优方案,通过编制预算的方法把决策确定的目标和任务用表格和数量形式反映出来,并将目标和任务分解到各个责任中心,以利于对其业绩进行考核。 ( 4) 建立标准成本制度进行成本控制 制定各种产品的标准及其 他控制手段并实施有效 的 控制是企业实现预算指标乃至企业总体经营目标的关键。 ( 5) 划分责任单位,建立责任会计制度 在企业内部划
7、分为若干责任单位,按责权利结合的原则,明确 各 责任单位的经管责任,并把全面预算的指标分解为各个责任单位的责任预算,进行记录和核算,以便对它们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控和考评。 ( 6) 调控当前的经济活动 根据责任单位编制的业绩报告中的实际数与预算数进行对比和差异分析,如发现偏离原定目标,应认真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因并及时反馈给有关责任单位和管理当局,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调节和控制它们的经济活动。 ( 7) 进 行业绩评价 每一个预算期间结束,根据 各 责任单位的总的业绩报告,进行总的差异分析,以评价其工作业绩和业务成果,指出它们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向管理当局提出改进的措施和建议,为下一期的预测分析、决策
8、分析、编制预算提供新的信息。 第二章 成本性态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D 5.D 6.D 7.D 8.B 9.D 10.B 11.A 12.C 13.C 14.B 15.D 16.C 17.B 18.C 19.A 20.C 二多项选择题 3 1.ABCD 2.ABCD 3.AB 4.ABC 5.ACD 6.ABD 7.ABC 8.CD 9.AB 10.ACD 11.AB 12.BC 13.ABC 14.ACD 15.ABC 三判断题 1.Y 2.N 3.Y 4.Y 5.N 6.N 7.N 8.N 9.N 10.N 11.N 12.Y 13.N 14.N 15.Y 四计算
9、题 1( 1)最高点为( 14, 400),最低点为( 6, 200) b=(400-200)/(14-6)=25(元) a=400-14 25=50(元) y=50+25x (2)b=n xy- x y/n x-( x) =12 35950-119 3490/12 1249-119 =19.46 a= y-b x/n=97.86 y=97.86+19.46x (3)y=50+25 120 =3050 2.单位边际贡献( PCM) =p-b=5-3=2(元) 边际贡献总额( CM) =(p-b)x=210000=20000( 元 ) 3.(1)高低点法:最高点为( 14, 400),最低点为(
10、 6, 200) 故 b=(400-200)/(14-6)=25(元 ) Y=50+25x (2) b=n xy- x y/n x-( x) =6 17640-57 1730/6 589-3249 =105840-98610/3534-3249 =7230/285 =25.37 a= y-b x/n =1730-25.37 57/6 =47.32 Y=47.32+25.37x (3)y=50+25 18 =500 4变动成本总额 =120000+80000+20000+20000+2000 =242000(元) 固定成本总额 =40000+30000+18000 4 =88000(元) 单位边
11、际贡 献( PCM) =p-b =1000-242000/400 =395(元) 边际贡献总额( CM) =px-bx =1000 400-605 400 =158000(元) 边际贡献率( CMR) =PCM/p 100% =395/1000 100% =39.50% 变动成本率( VCR) =b/p 100% =605/1000 100% =60.50% 5.固定资产折旧属固定成本,生产产品用材料属变动成本,设产品总成本为 y, 产量为 x,固定成本为 a,单位变动成本为 b 。 每月固定成本( a) =3000(元) 单位变动成本( b) =100 0.5 =50(元) y=a+bx =
12、3000+50x 6.用电额度内产品的最高产量 =60000-2000/5 =11600(度) 在用电额度 内的电费混合成本( Y) =a+bx =( 1000+0.4 2000) +( 0.4 5) x =1800+2x 在用电额度以上的电费混合成本 =产量 11600 件的电费成本( a) +产量在 11600 件以上部分的电费成本 =( 1800+2 11600) +0.4 4 5 ( x-11600) =25000+8(x-11600) =-67800+8x 产量在 11600 件的电费成本中,固定成本为 1800 元, 2x 为变动成本;当产量在 11600 件以上的电费成本中,固定
13、成本为 -67800 元, 8x 为变动成本 五、简答题 1、由于相关范围的存在,使得各类成本的性态具有相对性、暂时性和可能转化性的特点。( 1)成本性态的相对性,是指在同一时期内,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企业之间可能具有不同的性态。 ( 2)成本性态的暂时性,是指就同一企业而 言,同一成本项目在不同时期可能有不同的性态。 ( 3)成本性态的可能转化性,是指在同一时空条件下,某些成本项目可以在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实5 现相互转化。 2、成本性态分析的程序是指完成成本性态分析任务所经过的步骤。共有以下两种程序: ( 1)分步分析程序。在该程序下,要先对全部成本按其性态进行分类,即按定义将其分为包括混
14、合成本在内的三个部分;然后再进行混合成本分解,即按照一定技术方法将混合成本区分为固定部分和变动部分,并分别将它们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合并,最后建立有关成本模型。 ( 2)同步分析程序。在该程序下, 不需要分别进行成本按其性态分类和混合成本分解,而是按一定方法将全部成本直接一次性地区分为固定成本总额和变动成本总额两部分,并建立有关成本模型。 3、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按性态分类是管理会计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范畴。它们的区别是:第一,性质不同。前者既包括定性分析,又包括定量分析,后者则仅仅属于定性分析;第二,最终结果不同。前者最终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个部分,并建立相应的成本模型;后
15、者只要求将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和混合成本三大类。它们的联系在于:两者都以企业的成本为对象,在一定 的条件下,成本性态分析要以成本按性态分类为基础。 第三章 变动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 A 2.D 3.A 4.B 5.C 6.B 7.D 8.D 9.B 10.C 11 B 12.D 13.C 14.D 15.C 16.C 17.B 18.C 19.A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B 2.ABC 3.ABCD 4.ABC 5.BCE 6.BCE 7.AB 8.CD 9.AE 10.ABCD 11.AC 12.ABCD 13.DE 14.AB 15.ABC 三判断题 1.Y 2.N
16、3.Y 4.Y 5.N 6.N 7.Y 8.N 9.Y 10.N 11.N 12.N 13.N 14.Y 15.Y 四、计算题 1( 1)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150000+200000+150000/40000=12.5(元) 期末存货成 本 =12.5 15000=187500(元) ( 2)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575000/40000=14.375(元 ) 期末存货成本 =14.375 15000=215625(元) 2.( 1)变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70000+30000+40000/12000=11.67 ( 2)完全成本法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70000+3
17、0000+40000+90000/12000=19.17 ( 3) 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 项目 金额 销售收入 400000 减:变动成本 销售 产品变动生产成本( 11.67 10000) 116700 6 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7500 边际贡献 275800 减:固定成本 130000 固定制造费用 90000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40000 利润 145800 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 项目 金额 销售收入 400000 减:销售产品生产成本 期初存货 0 本期生产成本 230040 可供销售的生产成本 230040 减:期末存货 38340 销售毛利 208300 减:销售和管理费用 47
18、500 利润 160800 3. ( 1) 2017 年变动成本 =5000 23=115000(元) 2018 年变动成本 =4000 23=92000(元) 2019 年变动成本 =6000 23=138000(元) 2017-2019 年各年固定成本 =( 50000+10000) =60000(元) ( 2) 2017-2019 年各年单位产品成本 =20+50000/5000=30(元) 2017 年销售成 本 =0+5000 30-0=5000 30=150000(元) 2018 年销售成本 =0+5000 30-1000 30=4000 30=120000(元) 2019 年销售
19、成本 =1000 30 5000 30-0=6000 30=180000(元) 2017 年销售和管理费用 =3 5000+10000=25000(元) 2018 年销售和管理费用 =3 4000+10000=22000(元) 2019 年销售和管理费用 =3 6000+10000=28000(元) ( 3)变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 项目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销售收入 200000 160000 240000 减:变动成本 115000 92000 138000 边际贡献 85000 68000 102000 减:固定成本 60000 60000 60000 利润 25000
20、 8000 42000 7 完全成本法下的损益表 项目 2017 年 2018 年 2019 年 销售收入 200000 160000 240000 减:销售成本 期 初存货 0 0 30000 本期生产成本 150000 150000 150000 减:期末存货 0 30000 0 销售成本小计 150000 120000 180000 销售毛利 50000 40000 60000 减:销售和管理费用 25000 22000 28000 利润 25000 18000 32000 4.变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 第一年 第二年 营业收入 300000 450000 变动成本 100000 15000
21、0 贡献边际 200000 300000 固定成本 固定性制造费用 180000 180000 固定性销售及管理费用 25000 25000 固定成本合计 205000 205000 营业利润 -5000 95000 完全成本法下的利润表 第一年 第二年 营业收入 300000 450000 营业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0 110000 本期生产成本 330000 300000 期末存货成本 110000 50000 营业成本 220000 360000 营业毛利 80000 90000 营业费用 25000 25000 营业利润 55000 65000 5变动成本法下:( 1)单位产品成本 =1
22、0+5+7=22 元 ( 2)期间成本 =4000+4 600+1000=7400 元 ( 3)销货成本 =22 600=13200 元 8 ( 4)贡献边际 =40 600-( 22 600+4 600) =8400 元 ( 5)营业利润 =8400-( 4000+1000) =3400 元 完全成本法下:( 1)单 位产品成本 =22+4000/1000=26 元 ( 2)期间成本 =4 600+1000=3400 元 ( 3)销货成本 =26 600=15600 元 ( 4)营业利润 =40 600-15600-3400=5000 元 6.( 1)按完全成本法计算: 销售毛利 =25 8
23、000-( 0+200000-20 2000) =40000(元) 利润 =40000-8000 =32000(元) ( 2)按变动成本法计算: 边际贡献 =25 8000-( 17 8000+2400) =61600(元) 利润 =61600-( 30000+5600) =26000(元) ( 3)按完全成本法编制该摩托车厂 2007 年利润表 摩托车厂利润表 单位:元 项目 金额 销售收入( 25 8000) 减:销售产品生产成本 期初存 货 本期生产成本 可供销售的生产成本 减:期末存货 销售毛利 减:销售和管理费用 利润 0 200000 200000 40000 8000 20000
24、0 40000 32000 按变动成本法编制的该摩托车厂 2017 年利润表 摩托车厂利润表 单位:元 项目 金额 销售收入( 25 8000) 减:变动成本 销售产品变动生产成本( 17 8000) 200000 136000 9 变动销售和管理费用 边际贡献 减:固定 成本 固定制造费用 固定销售和管理费用 利润 2400 61600 35600 30000 5600 26000 7.( 1) 生产用直接材料的实际成本 =2500 0.55=1375(元) 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 =400 3=1200(元) 直接材料成本总差异 =1375 1200=175(元) ( 2)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
25、2500( 0.55 0.5) =125(元) 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 2500 2400) 0.5=50(元)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125 50=175(元) 五、简答题 1、 变 动成本法的优点: ( 1) 变动成本法能够揭示利润和业务量之间的正常关系,有利于促使企业重视销售工作。 ( 2) 变动成本法可以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便于科学的成本分析和成本控制。 ( 3) 变动成本法提供的成本、收益资料,便于企业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 4) 采用变动成本法简化了成本核算工作。 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 1) 变动成本法所计算出来的单位产品成本,不符合传统的成本观念的要求。 ( 2) 变动成本法不能
26、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 ( 3) 采用变动成本法对所得税有一定影响。 2、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 1)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应用变动成本法,首先 要求进行成本性态分析,把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尤其是要把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生产量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应用完全成本法则要求把全部成本按其发生的领域或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 ( 2)产品成本及期间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全部由变动生产成本构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期间成本由固定性费用构成;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期间费用
27、则仅包括全部非生产成本。 ( 3)销货成本及存货成本水平不同:在变动成本法下, 固定制造费用作为期间成本直接计入当期损益,因而没有转化为销货成本或存货成本的可能;在完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成本计入产品成本当期末存货不为零时,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需要在本期销货和期末存货之间分配,被销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计入本期损益,被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递延到下期。 ( 4)常用的销货成本计算公式不同: 在变动成本法下,本期销货成本 =单位变动生产成本本期销售量 在完全成本法下,本期销货成本 =期初存货成本 +本期发生产品成本 期末存货成本 10 ( 5)损益确定程序不同:在变动成本法下,只能按贡
28、献式损 益确定程序计量营业损益;在完全成本法下,则必须按传统式损益确定程序计量营业损益。 ( 6)所提供信息的用途不同。这是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之间最本质的区别。 第四章 本量利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1.C 2.A 3.C 4.C 5.D 6.A 7.B 8.C 9.D 10.D 11.A 12.B 13.A 14.A 15.B 16.C 17.B 18.B 19.D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C 2.ACD 3.ABCD 4.ABCD 5.BCD 6.CE 7.ABCDE 8.CE 9.BD 10.ABC 11.ABC 12.ABC 13.ABC 14.ABCE 15.ADE 三判断题
29、1.Y 2.N 3. Y 4.N 5.Y 6.N 7.Y 8.Y 9.Y 10.N 11.Y 12.N 13.N 14.N 15.Y 四、计算题 1.( 1)单位边际贡献 (PCM)=p-b=2400-2000=400 边际贡献率( CMR) =PCM/P=400/2400=16.67% ( 2)当月边际贡献( CM) =PCM X=400 2600=1040000 利润 =CM-a=1040000-700000=340000 ( 3)销售水平 =700000/400=1750 2.(1)安全边际 =4000-4000/10-6=3000 安全边际率 =3000/4000=75% (2)贡献毛
30、益率 =p-b/p=10-6/10=40% 保本量( x0) =a/p-b=4000/10-6=1000 保本额( y0) =px0=10 1000=10000 盈亏平衡点: (1000,10000) 销售利润率 = ( 3) x0=4000 (1-15%)/10-6=850 Y0=850 10=8500 3. 单位边际贡献( PCM) =p-b=3000-1800=1200(元 /辆 ) 边际贡献( CM) = PCM x=1200 1=1200(万元 ) 边际贡献率( CMR) =CM/Px 100%=1200/3000 100%=40% 变动成本率( VCR) =b/p 100%=1800/3000 100%=60% 利润( P) =CM-a=1200-600=600(万元 ) 4.共同固定成本分配率 =a/ PCM=2730/3 1000+2 1200+3 80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