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逻辑基点与充要条件.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2858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逻辑基点与充要条件.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论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逻辑基点与充要条件.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论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逻辑基点与充要条件.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论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逻辑基点与充要条件.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论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逻辑基点与充要条件.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论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逻辑基点与充要条件摘 要:当前,我国面临要素成本上升、产能过剩与内需不足,以及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等结构问题。 “四化”是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的四个方面,四化存在发展逻辑层面的先后,同时存在发展结构层面的同步。研究发现,四化各自肩负特殊时代使命,交互协调,四化同步发展的逻辑起点是结构转型。四化同步发展关键在于构建城镇化体系,适应经济发展的内需化发展。 关键词: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逻辑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14)01-0017-07 “四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变迁过程,是社会转型与结构变迁的四

2、个方面。现有四化研究仍存在逻辑基点的认识不足,忽视了特殊背景下的工业化模式。研究倾向于辨析“四化”何者为基础、前提、动力、保障、结果的交互关系,陈志峰、刘荣章等(2012)1分析了“三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相互关系;苗建萍(2012)2研究指出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要靠良好的体制和制度的建立;黄群慧(2006)3、冉启秀、周兵(2008)4,孟俊杰、田建民等(2012)5等以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等比较的测评,反映或解释“四化”发展的不协调。 “四化”发展的动力及互动机制研究,依据其内在的矛盾自身作为动力,不足以解决四化发展自身面临的困境。 “三化”互动机制,进入互为因果的解释循环,使得动力源

3、论扑朔迷离,动力机制的讨论抛开了推动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抛开系统与结构以及结构成因。在结构层面上,区域和城乡间已出现严重的不协调,倾向归罪于制度安排问题。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的结构问题不能简单归结为制度障碍,不能抛开推动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而谈“四化”同步。四化是社会结构变迁的四个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结果,因而,四化存在发展逻辑层面的先后,同时存在发展结构层面的同步,而非割裂开来的具体量化指标。结构问题主要是工业或经济的发展模式决定的,因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改变经济发展模式或路径依赖。需求是经济有序发展之动力源泉,而相关研究倾向于城镇化创造需求,如辜胜阻(2011)6揭示城镇化蕴含巨大内需,认为

4、城市消费增长是国民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应培育内需导向型经济。因此,有必要探讨和厘清我国四化同步发展的逻辑基础,以便揭示四化同步发展内在逻辑上的必要性与实现的充要条件。 一、 “四化”在我国当前的基本地位判定 (一)工业化:以高效率的社会化生产,提供就业,创造社会福利 我国工业化虽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技术差距,发展方式粗放,面临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需要科学发展,构建“两型社会” 。另外,人民生活水平还不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差距等问题。贫困问题最主要还是物质需求问题,解决需求问题也是脱贫致富的过程,因而仍需发展实体经济的工业,使生产高效化,满足需求和创造需求,同

5、时创造就业,将贫困的人口纳入到工业体系中来。工业化内含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不断应用。因此,伴随科技的进步,工业化经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和信息化历程。而这一历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在开放经济背景下,必须依托科技自主创新,提升工业竞争力,同时,化解粗放型经济增长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这将是我国工业化的目标和意义所在。(二)信息化:为科技的时代表征,提高经济和社会的质量 科技是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的第一动力,信息化则是当今科技即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的时代表征,是工业化的后期发展,而世界范围的工业化水平不平衡,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水平的时代落差。因此,信息

6、化是建立在高技术基础上的,在以发达国家全面推进信息化的时期,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中国家必须以此为契机,寻求跨越式发展,即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两化”融合发展。信息化创造出巨大的市场需求,巨大市场需求也促进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信息化不局限于现有信息技术应用,还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空间和拓展空间。信息化不局限在工业领域的应用,与农业现代化和人们的生活都紧密关联。信息化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构建市场经济的重要平台,让生产与消费衔接更加和谐,也让社会管理和服务高效化。当前正酝酿一场新的工业革命,以大规模定制制造为主的,完全适合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为

7、代表,将导致工业、产业乃至社会发生巨大的颠覆性变革。 (三)城镇化:是社会转型发展的载体,提升都市功能 城镇化是城市化的新提法,重点应在城镇体系和城乡关系上,城镇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载体,当前存在区域城镇化水平不平衡和城乡关系割裂。城镇化是社会和工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产业的集聚和人口对服务的需要。建国以来,因特殊的工业化路径如优先重工业的追赶发展,形成先大城市后小城镇的发展序列;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城市极化效应显著,地方政府更多关注增长极的城市;外向型经济造成低成本工业化高成本城镇化以及区位特化。当前,我国城镇化不能局限于推进既有建制城市的扩张,重要的是要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缓解城乡对立和区域平

8、衡。问题的关键是要构筑地域中心的城镇,作为社会转型发展的载体。一是缓解大城市扩容造成的集聚成本上升。二是适应经济内需转型发展需要,合理布局产能,构筑地方产业承接载体。城镇化创造集聚空间和规模效应,提供地方工业集约化发展的基础。三是集聚都市功能,促进创造型人才集聚和交流,发展都市型产业,特别是以知识为代表的服务型生产和生产性服务,以及适应人的需求高级化,发展服务经济,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并向城市周边辐射都市功能。构筑地域中心城镇有利于拉近与乡村的距离,减少物流和交易成本,适应节约型社会的需要。 (四)农业现代化:是产业化的时代转机,支撑结构合理化的保障 工业拓展着人类需求空间,因高生产效率形成高收

9、益,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就业转移。建国初期毛泽东指出, “社会主义的工业化和社会主义的农业改造这样两件事,绝不可以分割起来和相互对立起来去看” 。实行工业和农业发展同时并举,要求农业机械化与国家工业化的发展相适应,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用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对农业进行技术改造,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随农村剩余劳动转移释放,农民农业生产收益与工资收入趋近,劳动价值回归引起用工成本上升,进而使得农业粗放经营,导致粮食价格上涨以及工业劳动成本上升。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促进着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形成,农民通过价格机制决定生产,改变以往单纯的种粮依赖,粮食处于相对过剩,劳动价值被扭曲的政府指导价的定价格局。近年

10、持续的粮食价格上涨,反映了农业劳动价值的回归,有益于农民增收,但不依赖生产效率提高的涨价机制无益于社会发展进步,这也增加了城市家庭的负担,即导致恩格尔系数的反弹,同时,引起与金融政策无关的整个社会物价体系互为因果的循环的涨价潮。城镇化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迁过程,是农村居民对都市生活的追求。当前,学术界热议的刘易斯拐点正显现,意味着在技术不变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充分释放,劳动力成本在上升,基于仍有庞大农业人口比重,需要及时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从而析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通过城镇转业,提高农业经济的规模效应,创新产业组织方式,实现农业产业化,依托公司载体加强农产品的监督管理安

11、全,提供食品安全,通过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降低生产成本,缓解粮价上涨压力,进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二、 “四化”之间的交互关系分析 (一)工业化创造就业空间,强化福利生产化解贫困,支撑城镇化发展 工业化过程就是农业劳动减少,城镇不断发展扩张的过程。在人的基本物质需求中,农业主要是生产粮食以及部分轻工业原料,粮食是最基本的需求,相对需求稳定,除需求结构变动外,拓展空间相对有限,弹性较小,意味着粮食问题解决后,需求体现在对生活用品及公共服务方面等。总体上依托多生产粮食脱贫致富不现实,需要工业不断创造出社会福利,并拓展开人的需求空间,所以工业仍是实体经济的主体。贫困问题主要还是经济系统的

12、结构问题,由于历史基础差,工业追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积累过程抑制了消费,不利城市功能完善,不利于城镇体系;改革开放后的外向型经济特点是低工资低消费,生产不是满足自己消费的经济生态。该经济特性决定于沿海区位优势,不利于区域平衡发展,以及城乡一体化发展。 当今,解决贫困问题需要发展工业,将贫困人口纳入工业生产的经济系统中,提供就业机会,创造财富和享受福利。当前,所有问题都可归结为结构问题,重要的是解决结构问题,有工业布局结构问题和城乡关系的社会结构问题,正是结构问题的交互制约反映在区域层面上,表现为四化的不同步,构筑城乡一体化的城镇体系,通过发展工业吸纳剩余劳动,建设中心城镇,集聚都市功能,发挥地域

13、中心性,营造良性的地域经济生态,构筑物质循环、文化保存的生活圈。从而城市向农村辐射城市功能,提供公共服务,防止地域人口过疏化带来的危机。 工业因集聚效应、规模效益,向城镇的空间物理集中,通过高效生产,获得高收益,这种不平衡在市场的资源配置下,促进农业剩余劳动的就业转移,推进人口向城镇转移。合理、有效利用非均衡发展的增长极理论,适应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需要,选择发展中心城镇,改变传统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式,规划产业园区,让产业进园区,让园区产业间协作,形成企业或产业间生态性,实现循环经济。通过园区建设,带动城镇化发展,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就地转移,拓展地域整体集聚能级,发挥城市服务经济的规模效应,提高城

14、镇的中心性,让城市功能辐射到农村。当前工业产能过剩问题,同时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和资源短缺问题,意味着一方面需要产业转移和重新布局产能,另一方面需要工业与技术的融合发展,即产业升级转型,创造出新的需求。只有发展工业才能消化剩余劳动问题和解决贫困问题,必须改变发展经济的思路,打破农村以家庭为单位的自足自给的小农经济,通过产业协作、地区层面或国家层面意义上的经济生态,将贫困人口纳入到工业生产中来,参与生产社会福利并享受社会福利。 (二)信息化适应科技发展,推进产业结构转型,提升经济质量 信息化是当代科学技术即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应用有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和非生产领域应用。首先,信息化推进着生产技

15、术的转型升级,使生产更加智能化,高效化。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信息化让世界趋向透明化,使创新资源更容易在全球范围整合,推进产业间的融合发展,迅速推进产业升级。其次,信息化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信息化成为城镇现代化的基础,是现代城镇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智慧城市的必备条件。以数字制造技术、互联网技术和再生性能源技术的重大创新与融合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大规模定制制造颠覆着工业、产业乃至社会发生巨大变革。规模生产转向定制生产、刚性生产转向柔性生产、工厂生产转向个体生产、集群生产转向开放生产、分工生产转向融合生产。城镇化是社会分工协作的需要,是集聚经济、规模经济的需要,信息化更强化资源配置

16、、整合的效率,而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成为构筑地方中心的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转机,是地方时代到来的讯号,适应分散性生产、就地销售,通过有选择性地集中推进城镇化建设构筑经济圈和生活圈。信息化体现为信息提取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必须强化区域内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信息化强化经济圈内与圈外的协作,融入到更大的圈域中。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紧密关联,使农业易于管理和监控,科学合理地控制生物生长,通过获取市场信息,降低风险和生产成本,确保粮食的安全供给。信息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构建公平社会的基础,通过信息化有效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管理的需要,克服因信息不对称导致社会结构分化和社会不公平,同

17、时有利于提升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发展质量,促进三者协调同步发展。 (三)城镇化积淀集聚能力,搭建区域、城乡互动平台,活化经济舞台 城镇化是人口和产业的空间移动,适应规模经济和集聚经济的需要,是适应工业集聚效应的需要,也是农业规模化经营的前提。城镇化是都市功能集聚的社会转型过程,在分工与协作中形成都市型经济生态,提供各种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促进工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并提供城市居民的服务需求。城镇化为集聚创新型人才,并通过人员内外的广泛交流,实现知识的增值。 经济运行的基础是生产消费的有序性循环,粮食需求解决后,经济发展主要重点在提高生活质量,通过就业或转业,参与社会生产和分享社会福利。因

18、此,必须把贫困问题与城镇化关联起来,通过转移农业过剩劳动力,引导走城镇化道路,脱离低效率地精耕细作的土地束缚。城镇化为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农业剩余劳动力不能有效转移,不便于推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经营,也不利于农民自身的生活改善。建国初,优先重工业发展,构建了一批区域性中心城市,因工业积累的需要,抑制了消费,从而制约城市功能的完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趋向二元化;改革开放后,发展外向型经济,生产主要非满足民生需求,由此形成沿海特殊的区位优势,造成城镇体系的区域性不平衡。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视角看,城镇化须适应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需要,城镇集聚,目标在于构筑地域中心,集聚都市机能、发挥规模效应的地域经济载

19、体。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实现劳动就地转移,保存地方整体上的中心性和竞争力,从而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农业提供工业原料和市场,实现生产与消费的经济生态。城市向乡村辐射城市性功能即提供公共物品,若没有地域中心,城市化趋向跨地域,造成乡村地域生活成本的上升,公共设施不能得到修复,从而成为地域危机。当前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即产能过剩、要素成本上升,经济发展依赖于内需拉动,这将是城镇化发展的转机,有利于构筑地方中心性城镇。 城镇化是社会变迁的结果,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载体。当前城镇化被认为是撬开内需的大门,普遍认为城镇化建设可以拉动经济增长。梁小青(2009)7指出工业化后期发展最快的是服务业,新型工业化的主

20、体涵义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必须成为活化地域经济的舞台,建构合理的城镇体系可以降低流通成本,有利于集聚创新资源,直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城镇化衍生的生产性服务业将随着时代的进一步发展而逐步走向新型工业化道路。我们应从社会建构的视角考虑城镇化的经济生态,实现高效的社会福利生产。城乡一体化的城镇化建设必须基于构建经济生态圈、物质循环的生活圈,促进地域自立性发展。 (四)农业现代化释放劳动要素,迎合结构转型,平衡城乡差距 农业现代化在毛泽东时代就被提出。很多学者仅从微观经济视角谈农民增收,强调农民学技术等,农业现代化看似一场农业生产的技术变革,其实是一场社会结构变迁。在粮食需求基本满足的

21、情况下,强调农业现代化的逻辑基点是什么很关键。农业现代化只是近年来因结构转型而逐渐变得重要和可行,因为农业现代化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种粮必须有利可图;二是大量农业人口必须脱离土地束缚;三是技术能力。工业与农业发展息息相关,源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出剩余和农村小农经济的分化,历史上许多工业革命与农业革命休戚相关。工业革命是一场生产组织的革命,从而是一场制度变革,常伴强权政治的参与,工业在资本和科技的交互作用下,按其自身逻辑发展。先发国家曾通过“羊吃人”方式使小农经济崩溃,在推进生产全球化进程中,致使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落后国家被卷入世界分工的生产体系,形成中心-外围关系。落后国家(如我国)为摆脱不平等的世界分工体系,有必要构建自己的工业体系,实行工业化追赶战略。 农业现代化是工业化的后期发展,需要工业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设备。1950 年代毛泽东设想在农业合作化基础上推进农业现代化,以人民公社为单位发展地方工业吸纳剩余劳动。因当时科技尚未能满足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条件,先合作化(集体经济)再农业现代化只是逻辑上的先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