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盘古梁长 6 油藏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及效果分析摘 要:为了有效封堵裂缝及高渗孔道,提高水驱波及系数,从而提高最终采收率,盘古梁油田引入深部化学调驱技术,通过长达 8 年的广泛应用,成功抑制含水上升速度。本文从盘古梁长 6 油藏引入深部调驱的必要性、应用技术思路及综合效果三个方面对该项工艺技术作简要分析、经验总结,为下一步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深部调驱 技术思路 效果分析 一、深部化学调驱的必要性 1.生产概况 盘古梁长 6 油藏作为盘古梁油田的主要产区,肩负着油田的主要生产任务。油藏主要开发层位长 612、长 621+2 层,探明储量3435104t,截止目前累计采出 411
2、104t,采出程度 11.97%。 2.开发特征 盘古梁长 6 油藏属典型的三低砂岩油藏,天然能量比较弱,油井在投产初期压裂规模较大,人工裂缝展布方向主要为 NE680740。人工缝开启储层潜在微裂缝,导致主应力方向油井快速见水,井网适应性下降。平面上注水见效及水淹特征的方向性明显,油井暴性水淹,见水周期短。 剖面上非均质性强,注入水易沿高渗段突进,尖峰状、指状吸水或部分层段不吸水严重,层间动用差异大,整体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小。 二、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 1.技术思路 盘古梁油田进入高产稳产的中期开发阶段,关键是要把综合含水率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同时实现较高的采出程度。深部化学调驱以提高有
3、效注水量为目的,实现深部化堵针对性、配合性的有效运用。 2.调驱机理 化学法堵水原理就是利用化学堵水剂的化学作用对出水层造成堵塞。2005 年开始,采用复合方式进行堵水调剖,在主要大孔道方向上进行高强度封堵后,应用高强度凝胶、地下延缓交联的缔和聚合物进行调剖,兼顾“调剖和驱油”的作用,从而调整改善地层深部流线场、压力场分布,使注入水改变流向,提高水驱波及体积和水驱油效率。 堵剂向地层的深部运移、滞留、封口后过量顶替称为深部堵水,与以往浅调相比具有三大特点: 1.1 剂量大。采用大剂量才能实现高渗孔道的有效封堵。 1.2 纵深大。迫使深调堵剂渗透过渡地带,对远井地带实施调剖、封堵,扩大水驱波及体
4、积。 1.3 调剖泵。推广应用调剖泵,缩短施工周期,适应较高地层压力。 3.针对性化学调驱 3.1 针对性选井 3.1.1 目的层渗透率极差较大,吸水剖面严重不均匀,高渗透部位存在明显的指状或尖峰状吸水现象。 3.1.2 油水井连通性好,注采对应关系明显,所在井组有明显的裂缝存在。 3.1.3 采出程度低,含水率较高,井组剩余油饱和度高,有较大的增产潜力。 3.1.4 固井质量合格,无管外窜槽现象。 3.1.5 套管能达到施工所设计的承压能力,无套管漏失现象。 3.2 差异化调驱政策 通过历年现场施工参数及措施工艺效果的经验总结,按不同的开发阶段、油藏部位、动态响应特征制定不同现场施工参数(用
5、量、压力、浓度、排量等) ,形成区域性差异化调驱政策。 4.配合性化学调驱 4.1 分调结合推广运用 盘古梁长 6 油藏经过多年堵水调驱,已具备分注开发条件。对比盘63-18(2009 年 4 月深部调驱) 、盘 63-20 井分注前后吸水剖面图显示:盘 63-18 分注后吸水均匀,且吸水厚度 5.00m13.97m,盘 63-20 井分注后吸水不均。实践证明,先堵后分,由深到浅的治理思路适用于低渗油藏的阶段开发。 2012 年,完成有效分注井 22 口,可对比见效油井 18 口,日增油15t,累计增油 1450t,降自然递减 0.31%,6 口可对比井显示吸水厚度8.31m12.89m。 油
6、藏可分注井 120 口,历年深部调驱 110 井次,覆盖率达 91.6%,借助分层区域的有效开展,推广应用“深调+分注” ,是目前注水开发阶段提高采出程度的重要手段。 4.2 油水井双向堵水 深部化学调驱经历了从点-线-面的过程,反过来油井堵水也需要从点-线-面的过程,最终完成油水井双向堵水,抑制主向油井含水上升,提高油井最终采收率。2011 年至 2012 年实施油井堵水 10 井次,综合含水 100%72.7%,日增油 9.95t,累计增油 5299t。 三、深部化学调驱效果分析 1.产能恢复效果明显 截止 2012 年,长 6 油藏已累计实施深部化学调驱 110 井次,对应有效油井累计达
7、 231 口,平均单井日增油 1.01 吨。 2006 年至 2012 年自然递减按照 8.0%计算,与治理后的递减相比,纯老井累计增产 21.4104t。按照平均单井成本 25 万元计算(扣除电费等) ,原油按照 0.50 万元/吨,投入产出比 1:38.9。 2.抑制含水上升速度 目前长 6 区综合含水 26.89%,含水上升率 2.04%,以见水井持续上升为主,且主要集中在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较高的油藏中部,整体上含水趋于稳定,多年的深部调驱成功抑制含水上升速度。 3.提高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通过近几年剖面综合治理,水驱状况得到好转,存水率 0.92,井组水驱指数由 3.013.05,可对比吸
8、水厚度 8.0m10.9m(6 口)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61.4%62.4%。 四、结论 1.盘古梁区长 6 油藏非均质性是注入水单向突进根本原因,也是导致油井短期见水的主要原因。通过区域和裂缝线整体深部化堵调驱,能有效抑制含水上升速度。 2.经过长达 8 年的深部化学调驱,已经完成规模布局,采用针对性调驱政策适合盘古梁油田高产、稳产开发形势。 3.油藏裂缝型、孔隙型见水,利用化堵基础配合新工艺:一方面分调结合,由深到浅、由点到面进行综合治理;另一方面,在深部调驱的基础上由点-线-面的开展油水井双向堵水措施。 参考文献 1 李晓军,齐宁,张琪,牛淑芳. 改性栲胶高温堵剂的性能评价J. 油田化学. 2007(02). 2 刘广东,刘海玲,石庆刚,赵保亮,葛玉银. 濮城高温、高矿化度油藏 CDG 调驱体系研究J. 断块油气田. 2003(06). 3 武海燕,罗宪波,张廷山,梁翠萍. 深部调剖剂研究新进展J. 特种油气藏.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