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承包商在合同变更中的应对措施摘要:随着我国建筑市场与国际接轨,从承包商的角度来说,目前建筑市场过于倾向业主方,竞争激烈,利润减少,合同风险加大,条件更加苛刻。只有重视合同变更管理中的对策,才能有效降低工程风险,增加企业利润。本文通过对承包商在合同变更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研究,提出解决合同变更管理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承包商;工程变更;变更管理;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工程变更管理是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工程变更常伴随着合同价格的调整,是合同双方利益的焦点。因此,合理确定并及时处理好工程变更,既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保证合同的顺利实施,又有利于承包商对工程
2、成本的控制。因此,有必要对合同的变更管理进行探讨。 1.承包商在合同变更中的管理概述 1.1 合同变更管理定义 合同变更是指合同成立以后和履行完毕以前由双方当事人依法对合同的内容所进行的修改,包括合同价款、工程内容、工程的数量、质量要求和标准、实施程序等的一切改变都属于合同变更。 合同变更管理,指对合同变更的实施,并在实施过程中对合同变更进行跟踪、控制、管理,以保证合同变更的顺利实施。 1.2 合同变更管理内容 合同变更的范围很广,一般在合同签订后有工程范围,进度,工程质量要求,合同条款内容,合同双方责权利关系的变化等都可以被看作为合同变更。最常见的变更有两种: 1.涉及合同条款的变更,合同条
3、件和合同协议书所定义的双方责权利关系,或一些重大问题的变更。这是狭义的合同变更,以前人们定义合同变更即为这一类。 2.工程变更,即工程的质量、数量、性质、功能、施工次序和实施方案的变化。 合同变更的管理就是对合同变更过程中,对变更采取措施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它包括对施工方案调整,对合同资料的收集、管理、研究、处理变更过程中问题的控制。 1.3 合同变更管理对于承包商的意义 对于承包商来说,在合同变更中的管理是相当重要的。它关系到工程是否可以及时顺利地进行,在该工程中能否获得利润。在合同变更管理中,如果对合同变更采取的措施及时,迅速落实合同变更,可以使工程得到及时地恢复,保证承包商的利益。 2.
4、承包商在合同变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 对业主(工程师)的口头变更指令没有执行 按施工合同规定,承包商没有遵照执行,未在 7 天内书面向工程师索取书面确认。 2.2 在合同变更中没有按照程序进行 是其对合同变更后期影响没有考虑到,对合同变更程序对以后可能索赔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2.3 缺少有效的应对工程变更的措施 承包商对工程中的合同变更意识认识不够,缺少对变更应对意识。 2.4 工程变更超过合同规定的工程范围 承包商对合同变更范围理解认识不够,没有明确合同的变更范围。对变更要求理解不足。 2.5 没能够注意工程变更的实施 价格谈判和业主批准三者之间在时间上的矛盾性。承包商对合同变更的时间上
5、的认识不够。 2.6 在工程中,承包商擅自进行工程变更 未通知工程师,没有经工程师同意或通过变更程序就进行变更。由于承包商自身原因(如失误或风险)未经业主工程技术人员、监理人员同意擅自修改施工方案,使得不得不对合同进行变更,造成工程不能顺利的进行。 2.7 合同变更指令没能够及时地执行 承包商对工程安排不利,合同变更没能及时地在施工中实施,对工程进行调整。还可能是承包商和业主进行交涉,使得合同变更没能得到及时地执行。 2.8 缺少与业主,工程师及监理方的交流 缺少与业主等方的交流,是由于承包商对合同变更不确定性的认识不够,没能及时交流。 2.9 在合同变更中,没能及时地对施工方案调整 承包商对
6、合同变更应对性不强,缺少应对工程合同变更的措施。 2.10 承包商在合同变更过程中缺少书面材料对其利益维护 承包商对书面材料的意识不够,在工程中没有注意书面材料的管理,没有意识到今后可能面临的索赔问题。 2.11 承包商作为总包商选择分包商时遇到的风险 可能会遇到分包商违约、不能按时完成分包工程而使整个工程进展受到影响的风险,或者对分包商协调、组织工作做得不到位而影响全局。因此,只要工程中有分包,分包风险就会存在。 3承包商合同变更管理的对策 3.1 明确合同变更范围,对没有必要变更的不进行变更 明确合同变更范围,对没有必要变更的不进行变更,这样可以使工程合同变更的范围在最小也是对工程最有效的
7、范围内,可以减少由于工程变更而带来的额外的支出。变更范围的明确也可以加速对工程合同变更的处理速度,使工程及时地得到恢复,减少承包商和业主两方面的损失。 3.2 建立合理的合同变更程序 为了保证工程顺利快速地进行,合同变更应有一个正规的程序,应有一整套申请、审查、批准手续。如在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变更通常要经过申请、审查、批准、通知(指令)等手续。 无论何种情况确认的变更,变更指示只能由监理人发出。变更指示应说明变更的目的、范围、变更内容以及变更的工程量及其进度和技术要求,并附有关图纸和文件。承包人收到变更指示后,应按变更指示进行变更工作。 3.3 建立资料系统 在合同的招标投标和实施过程中,承
8、包商做好现场记录,并保存记录是十分重要的。人们忽视记录及信息整理和储存工作是因为许多记录和文件在当时看来是没有价值的。但实践证明,任何工程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风险,都可能产生争执,甚至会有重大的争执,这时候都会用到大量的证据。 3.4 制定合同变更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如今我国建筑业和其相关产业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关联越来越多,这就使得在工程过程中,对合同进行变更的几率大大增加。这就要求我们对合同变更有必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给我们的承包商和业主提供一套可行的、能够迅速对工程变更问题进行处理的解决方案。 3.5 注意与业主等方的交流 注意与业主,工程师及监理方的交流,及时
9、了解信息尽量避免变更。一旦出现合同变更问题,及时的按照合同变更程序进行,尽快的使变更措施执行,使工程尽快恢复,是工程顺利进行。同时要及时的对工程施工方案调整以适应合同变更的要求。 3.6 变更尽可能快地做出且迅速落实变更指令 工作中,变更决策时间过长和变更程序太慢会造成很大的损失,常有这两种现象:施工停止,承包商等待变更指令或变更会谈决议。等待变更为业主责任,通常可提出索赔;变更指令不能迅速做出,而现场继续施工,造成更大的返工损失。这就要求变更程序非常简单和快捷。 更指令做出后,承包商应迅速、全面、系统地落实变更指令全面修改相关的各种文件,例如图纸、规范、施工计划、采购计划等,使它们一直反映和
10、包容最新的变更;相关的各工程小组和分包商的工作中落实变更指令,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对新出现问题作解释和对策,同时又要协调好各方面工作。 3.7 加强索赔管理,以降低风险给承包商带来的损失。 合同范本规定索赔“指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对于并非自己的过错,而是应由对方承担责任的情况造成的实际损失,向对方提出经济补偿和(或)工期顺延的要求。 ”利用索赔和反索赔来弥补或减少损失,这是一个很好的,也是被广泛采用的对策,通过索赔可以提高合同价格,增加工程收益,补偿由各种风险造成的损失,有些国外承包商甚至靠低报价中标,高索赔盈利。 4.工程实例 天津财经大学教师公寓,坐落于天津财经大学新校区西部,是某施工企业的重
11、点工程。项目部要求每个主要管理人员都要认识到施工过程中的合同变更和工程索赔问题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工期和最终成本。可以帮助企业获得利益的最大化,同时也是一种挑战。 该工程虽然未出现重大的合同变更,但对于一般性的变更承包商也是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例如由于工程采用了总价合同,该总价是基于业主提供的工程量表计算而定,其增加部分应由业主提出补偿。由于报警系统的变更工程量超出原工程量的 25%,对相应部分及时调整了单价和费用。由于阴雨天拖延工期及时提出了工期索赔。由于屋面配筋图的延误造成屋面工程局部停工,直接引起了钢筋供应的拖延(承包商不能预先采购钢筋) ,承包商提出工期索赔和费用索赔。由于甲方负责采购的
12、门窗质量不合格,造成部分窝工,承包商也快速做出了反应。 另外,工程师指示增加(变更)的工程,其下达的命令、口头指示,承包商做记录并请其确认、予以补偿。 在处理合同变更的过程中,承包商严格按合同变更程序运作,合理地计划,周密地安排,积极地协调。施工过程中积极与业主、工程师、监理设计进行了交流,及时调整施工方案,并且在合同变更中及时记录收集整理所涉及到的各种文件以作为进一步分析和索赔的依据。 由于应对得当,在整个施工期未出现合同变更损害承包商利益的情况。 5.结束语 合理处理工程变更能促进合同管理的深化和细化。工程变更为承包商摆脱合同价偏低困境,扩大自身利润提供了机会,也为业主和监理单位进行管理和
13、控制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要搞好工程变更的管理和控制,首先,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变更的处理程序和处理原则开展审查工作,确保变更工程项目、工程量和变更单价的合理性。其次,审查时,应对承包人的合同造价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估,确定该项目的成本以及承包人可能获得的预期利润,不仅加强单价合理性分析,而且加强对工程总造价的管理和控制,并注意由此引起的其他索赔和反索赔的可能性,确保工程总造价的公平与合理。合理处理工程变更是投资控制的主要环节。 因此,承包商在施工过程中的合同变更管理对于维护自身利益及工程顺利进行是相当重要的,可以使自身的损失降到最低,使自身的利益得到有效保证。 参考文献: 1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与风险管理编委会.建设工程项目合同与风险管理.中国计划出版社,2007.13 2 李启明.工程建设合同与风险管理.科学出版社,2001.12 3 杨爱华.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安徽文化音像出版社,2004.2.1 4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与合同示范文本应用手册.民族音像出版社,2009.9 5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管理指南.泛华建设集团.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