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节约型园林的设计原理及有效建设摘 要:阐述在不破坏城市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建设尽可能多的园林绿地,从而达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环境的目的。并综述节约型园林的设计原理及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设计原理;有效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6-0222-03 20 世纪 80 年代,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渐渐使人们更加重视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尽管目前城市园林绿化的建设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由于对园林建设的认识不足,使人们更加注重景观形象,忽略了环境效益,
2、从而出现了一些违背自然规律、不切实际、严重浪费的园林建设。这种现象在经济发达的地区尤为可见,在绿化建设中盲目地追求视觉效果,从国外引进各种奇花异草、反季节栽种植物、挖湖堆山、填湖造园等现象屡见不鲜。这种不科学的绿化建设,不仅严重浪费了宝贵的土地及植物资源,损坏了当地景观特色,而且也对其自我调节能力造成了一定的破坏1。目前,城市园林已然成为了现代人的“第二居所” ,是人们在工作之余,感受自然空间、放松、休憩的场所。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资源,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工作环境,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活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是我们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2。 一、节约型园林的含义和特征 广义来讲,节约
3、型园林就是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化园林。 “节约型园林”这一概念是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于 2006 年在“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提出的:节约型园林就是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地模式,为城市人民提供最高效的生态保障系统3。提到节约,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减少在园林建设上的投资,在建设中节水节电,反对建设精品的绿化园林,甚至少建园林。而有的人则认为园林绿化的建设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力措施,应当越多越好,不存在浪费问题,其实这都是对节约型园林片面的理解。北京林业大学朱建宁教授指出了节约型园林的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与环境效益;二是最大程度地满足人们
4、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三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自然资源和各种能源的利用率,使各种资源各尽所能;四是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最适宜的综合利益4。建设节约型园林设施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一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城市绿化的发展方向。 节约型园林理念是为了反对当前园林建设中的一些不合理的设计及铺张浪费等现象提出的。但最少的用地、用水和资金投入并非以降低生态园林建设的质量、标准和效果为代价,而是更高效地利用各类资源,以满足社会、城市对其需求,从而达到节约的目的。节约型园林是城市中唯一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园林绿化中最经济、最高效、最合理的形式,根据节约型园林的内涵,节约型园林应当是生态型园
5、林,应该符合自然生态系统的基本规律,具有可持续、自我调节、高效率、低成本等基本特征5。 二、节约型园林的设计原理 (一)地方性 节约型园林设计的基本准则就是根据各地不同的环境状态作出不同的设计。首先应当尊重当地的传统文化和乡土知识。当地人对环境的认识和理解是多年场所生活经验的积累和升华,并且对其有浓厚的感情。所以一个适宜于场所的生态设计应是一个尊重当地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的设计,必须首先考虑当地人给予设计的启示。其次,适应场所的自然过程是节约型园林设计的重要一环。在生态设计中,新的设计形式必须以场所的自然过程为依据,避免对当地生态平衡造成破坏。设计的原则就是将这些带有场所特征的自然因素结合在设计
6、之中,从而维护场所的自然平衡,同时也是维护设计物本身的健康。最后,当地材料如乡土植物和建材的使用,也是生态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因为乡土物种不但最适宜当地的环境、有利于管理、有效地降低维护成本,而且保护和利用乡土物种也是解决物种消失的有效措施、是时代对景观设计师的伦理要求。而当地建材的使用不仅可以节省初始成本与运输费用,更重要的是可以展现当地的特色与风貌,使人们对园林景观产生认同感、家园感与归属感。这不仅符合设计生态化、节约化的要求,也可避免“南橘北枳”的情况发生,节约园林建设成本。 (二)保护与节约自然资源 在建设节约型园林的过程中,要大力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作为自然遗产,不在万不得已时,不予
7、以使用。在大规模的景观建设过程中,应当在保护特殊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不受破坏的前提下进行设计或适当的改造。在设计时应当保持一定的弹性,既要看到近期的效益又能兼顾远期的利益,选择适当的植物搭配模式,减少后期维护的投入。在节约化的设计中有一种著名的“3R”原则,即减量(Reduce) 、再利用(Reuse) 、循环与再生(Recycle) 。首先,在园林设计、建造的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包括能源、土地、水以及生物资源的使用,针对基址现状进行合理的设计,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合理地利用光、风、水等自然资源,则可以大大减少能源的使用。尽可能采用可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的新技术。同时要深刻理解“减量”的更深层次的意
8、义,即如何用有限的土地来建立满足多种生态服务功能的城市绿地系统。其次,将废弃的土地以及原材料,包括植被、土壤、砖石等通过尽可能多的方式再次利用,是综合解决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可以有效地减少资源和能源的耗费。最后,所谓循环与再生,是指生态系统的物质与能量循环,由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分解者的完整过程。在自然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流动是一个由“生产者一消费者一分解者”构成的、头尾相接的闭合循环流,由此说明大自然没有废物。每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都有一个完善的食物链和营养级。秋天的枯枝落叶是春天新生命生长的营养。在城市绿地的维护管理中,变废物为营养物质,如返还枝叶、收集雨水补充地下水等就是这一原理
9、的最直接应用。 (三)师法自然 自然存在的本身就有其自身的规律与特点,而园林设计是对自然的再利用和再创造。在园林设计中,自然文化应当是永恒的主题,要顺应自然规律,进行适当的调整,减少对自然人为的干扰。所以设计应当是建立在原始自然之上的自然设计,要符合自然条件状况,按照自然植被的分布特点进行配置,突显其演变特征6。园林设计师在设计时不能将视线全部放于园林的形式和功能,还应当给自然现象加上着重号,突显其特征以引导人们的视野和生活,通过将自然元素及自然过程显露和引导人们体验自然,来唤醒人们对自然的关坏7。 (四)依托自然,融于自然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人类不再是自然的主宰,而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这一
10、设计原理是将自然看作做整体,顺应其规律进行适当的调整,减少设计的生态影响。从古至今,无数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应当依托自然而不是控制自然、征服自然,自然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远超出人为的设计能力,其具有很强的能动性、自我调节和自我净化的能力,可有效地维持生态平衡。我们应当充分依托自然的各种能力,尊重各个生物的生态习性,因地制宜的选择适宜的植物,保证其在园林环境中生长发育良好,充分发挥美化环境的功能和效益。另外,应当增加生物多样性,它是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可有效地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高效。与自然相合作的城市绿地设计应尊重和维护其丰富多样性,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是保持和维护乡土生物与生境的多样性。针对
11、这一问题,生态设计应在三个层面上进行,保持有效数量的乡土动植物种群;保护各种类型、多种演潜阶段的生态系统;尊重各种生态过程和干扰。 在园林建设过程中,使其接近自然,融于自然,关键就在于使园林的边界模糊化。园林是城市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设计师应力求自然景物和建筑园林之间几乎没有分界,使其与自然景物相统一,与自然产生和谐的依存关系。此设计恰恰也符合边缘效应的理念,提高园林边缘的活跃性、物种的丰富度,提供更多的生态服务。因此,与自然合作的生态设计需充分利用生态系统之间的边缘效应,来创造丰富的景观78。 三、节约型园林的有效建设 (一)建立科学规范的引种体系,避免破坏生态系统 一些大都市为了
12、建设有特色的园林绿地,大量引用外来物种。而外来物种会与乡土物种形成竞争关系,对乡土物种的生长造成威胁,从而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遭到破坏。追本溯源,是因为对外来物种的盲目青睐,缺乏对引种工作科学规范的了解。设计者为了使园林具有特色、独树一帜固然很好,但首先应当充分学习科学引种的规程,从而从根本上杜绝引种的潜在危害,充分保护乡土物种的生长;其次,应当建立一套科学的引种手续和审批机制,从而杜绝盲目引种现象的发生,维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9。 (二)发展空间绿化,提高土地利用率节地型园林 中国的国土面积位居世界第三位,有着丰富的土地资源。然而目前中国的城市土地资源正面临着日益紧缺的局面,这种局面在人口密集
13、的城市尤为明显。节地型园林可有效地缓解绿化用地的问题,大力节约资源和能源。所以,建设节地型园林是园林建设的必然趋势。在节地型园林建设过程中,应当在保证城市绿地的前提下,提高土地利用率,用最少的用地发挥最大的生态效益。例如大力推广立体绿化包括屋顶绿化、墙面绿化、阳台绿化、桥体绿化、垂直绿化等绿化设计,立体绿化形式不仅解决了城市土地资源紧缺的问题、增加了城市的绿色覆盖率、丰富了城市景观,还能起到降低噪音、增加空气湿度、降温的作用9。这仅仅是节地型园林的狭义的概念。而从广义上说,应当全力保护城市自身拥有的自然资源,保留城市中的山坡、苗圃、林地、湿地等自然形式,并且给予其精心的管理、维护,并合理利用之
14、。乡土植物在当地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并且种植等的成本更低,成活率更高,完全符合节约型园林的建设理念10。 (三)养护管理合理浇灌,节约水资源节水型园林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绿化建设,城市的绿化面积逐渐增加,由此也导致了园林用水量的增加。中国是一个水资源极为缺乏的国家,尽管中国的水资源总量为世界第六,但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却远远不及世界平均水平。这使得水资源在园林绿化上使用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这种矛盾的不仅仅只有水资源紧缺本身,还包括城市园林用水体系不完善,水资源利用率低、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灌溉方式和落后等缺陷,均会不同程度地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人们逐渐意识到,要实现园林建设
15、的可持续发展,就应合理地利用水资源,走建设节水型园林的道路。首先,应当重视城市园林绿地的用水规划,减少人工水景并通过收集雨水、回收处理污水等方法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其次,应当合理配置园林植物,如减少大面积草坪的种植,增加种植耐旱植物,采用乔、灌、草、地等复层结构,可有效节约园林用水量;再次,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淘汰浇灌、喷灌等落后的灌溉方式,采用滴灌或在植物根部盘绕穿孔的软管,将水分直接送到植物所需的部位;最后,加强宣传工作,提高市民及园林工作人员的节水意识11。 (四)能源的集约化利用节能型园林 在园林建设、使用过程中,除了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水资源,还会消耗大量的能源。节能型园林,顾名
16、思义,即通过各种节能的手段,利用自然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及生物质能和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园林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 目前,园林行业发展迅速,渐渐地在园林中也慢慢地看到了一些节能型的设施,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发电的路灯,荧光材料制作的指示牌等,逐渐减少对电能的依赖。但是由于初期的投资较大,加上人们的节能意识薄弱,所以大量先进的节能技术还没有推广开来。面对中国园林节能技术落后、新能源开发不充分的现状,我们应当加快节能技术的创新及国外技术的引进,并结合本国的特点,因地制宜,开发适合中国园林特点的节能技术,使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自然能源得到集约化的利用。园林的节能是一项有潜力、有前景的工程,需要社会、行
17、业共同支持,共同推动。为了节约型园林的可持续发展,就务必树立节能的意识,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建立激励机制,限制盲目的投资,合理的规划节约型园林的建设12。 (五)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减少维护成本节财型园林 随着人力资源成本的逐年增加,园林绿地的养护费用已经成为了其使用过程中较大的负担。如果一味地注重园林的美观、特色,忽视其后期的管护,节约型园林的发展也成了空谈。因此,便于维护、管理也是节约型园林建设、使用的标准之一。 四、结语 长期以来,人们对园林的认识和要求就仅限于美观而已,忽视了其最本质的生态意义。节约型园林就是在规划、设计、使用、管护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和能源,并提高其利用
18、率,要将节地、节水、节能、节财等设计结合起来,近几年的不断宣传教育使人们渐渐意识到了节约型园林的意义。目前,中国节约型园林的建设也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建设的道路还很长,我们应当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学习和反思、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实现节约型园林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绿水,汪建华.浅谈发展中国节约型园林的技术途径及管理对策J.生态经济,2010, (4):139-142. 2 陈海妹.建设节约型绿化园林的策略措施探讨J.广东农业科学,2010, (4):413-414. 3 仇保兴.在全国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C.建设情况通报,2007, (38):1-3. 4 朱建宁
19、.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J.中国园林,2009, (2):78-82. 5 陈明明.节约型园林的生态设计原理及实施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2, (33). 6 仇保兴.城市绿化要师法自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04-04(3). 7 周禧琳,庞宏东,邓敬忠,等.节约型园林的生态设计原理及实施策略J.塔里木大学学报,2010, (2):108-113. 8 张莉雯.浅谈园林设计的自然性J.上海农业科技,2010, (2):105-106. 9 李瑛,张铁成.浅谈可持续发展下城市节约型园林建设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 (12):138-140. 10 王甲男,申曙光.浅析“节约型园林”的建设J.河北林果研究,2007, (4):452-455. 11 沈淑红,倪琪.节水型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J.中国园林,2003, (12):54-57. 12 赵迪.创建节能型园林方法初探J.科技信息,2006, (10):228. 责任编辑 王玉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