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谈小城镇排水体制的选择摘要:排水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当地的地形,气侯、水体地质等自然条件。再结合城市的污水量,水质以及原有排水设施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要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合实际的方案。 关键词:小城镇;排水体制;环境治理;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技术与环保方面 采用分流制是新建的排水系统才会使用的,因为分流制能把污水全部送到污水厂进行处理,还能防止和控制水体的感染。可是,因为流制是将雨水悬接排入水体,因此,初期雨水径流没有得到处理,而这部分雨水是比较脏的,它带有较多的悬浮物,其污染程度有时接近于生活污水。近年来,国外对
2、雨水径流的水质调查发现,雨水径流,特别是初降雨水径流,对水体的污染相当严重,这是分流制的一个缺点。 如果采用全处理合流制排水系统,使排水地区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天然降水完全得 到处理后,再向水体排放,从保障环境卫生,控制环境污染方面是最好的排水方法。然而这种排水制式,必然会造成防水处理厂容量过大,使得工程投资及日常运行,管理费用大大增加,实际上这种全处理合流制排水系统,对于小城镇来说,是不适宜的,也不适合我国国情,因此,目前一般常采用截流式合流制,这种排水制式是将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部分雨水截流送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量,然后再排入,这对保护水体,控制和防止水体的污染是较好的,然而在暴雨时,
3、通过溢流并有部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与雨水混合直接排入水体,周期性地给水体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而且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对水体的污染将日益严重,另外,管网水质,水量的变化较大,增加了污水处理厂运行及维护的困难。从上面的分析看,分流制优于截流式合流制。 二、排水体制及选择模式研究与评价 雨污分流制对水环境保护的失效,迫使人们在排水体制的选择中不能盲目选取排水体制,而必须根据地方的降雨、水文、气象、管理水平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经过详细的经济和技术评估后才能确定。特别是在排水管网改造中,由于涉及的方面多,问题复杂,社会矛盾大,投资估算困难,风险高,应该对各种因素进行长期综合评估,制定因地制宜的合理的改造方
4、案,包括污水、暴雨和溢流污染负荷的长期和瞬间变化,暴雨负荷对污水厂的冲击,市政管理和地面情况对暴雨径流负荷的影响,当地的降雨特征和地质条件等。 2.1 体制选择 排水体制选择必须结合环境保护要求、原有的排水设施、气象水文及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小城镇建设条件和水平差异较大,因此排水体制的选择宜结合具体条件,因地制宜,不必强求采用完全分流制或合流制。合流制具有投资省、所占空间小、建筑外排简单等优点,但存在污水厂规模大、管理复杂、溢流污染大等缺点;分流制则有污染小、污水厂规模小的优点,但存在管道造价高、所占空间大、房屋外接管多、易出现混接、初期雨水污染等问题。 考虑不同排水体制的特
5、点,对建设年代较早或者用地紧张的山区小城镇,由于道路一般比较狭窄,采用合流制并在污水厂附近设置调节池,满足对水体的保护;对西北干旱地区,由于降雨量少,采用合流制并在污水总干管进入污水厂前设置调节池,调蓄雨季洪峰流量,同时可进行雨水的综合利用;对水体污染控制要求比较强烈地区采用合流制,不进行雨水的溢流。 不符合上述条件的新建小城镇采用分流制,但要结合受纳水体的水环境容量、经济发展水平等条件考虑进行初期雨水的截流,并合理确定截流倍数;经济水平较低地区可采用不完全分流制,利用街道边沟排除雨水,待城市建设的需要可改造为完全分流制,也需要注意初期雨水的截流。 旧城改造和地形条件复杂地区的小城镇适合采用混
6、合制,但需要充分利用原有排水设施、地形条件等,分片区考虑排水体制的选择,达到经济适用的要求。在实际工程时还应对整个收集系统进行经济技术比选和详细的投资效益分析,选用合理的排水方案。传统的方法是依靠专家的经验和判断来指导决策,但由于经验属于定性的范畴,不具有明确的说服力。而通过建立选择模型,使人们在较短的时间内,以较少的能耗、较高的效率和较大的可能去全面研究系统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从而制定出最优的方案。并对指标进行科学的量化,为决策提供更为明朗的依据。 2.2 选择模式建立与应用 任何环境问题都要涉及到效益和费用的问题,排水体制的选择亦不例外。选择合适的小城镇排水体制是为了达到
7、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即效益费用的综合效益最大。其效益表现主要为: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费用表现主要为:环境费用、社会费用和经济费用。环境、社会、经济三方面的效益和费用是由不同方面构成的,对于不同小城镇,其各方面的重要性会有所不同,因此,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排水体制是本模型要解决的问题。 2.2.1 模式选择 在环境经济学问题中,费用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一种基本的模型。 层析分析法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简称 AHP) 是一种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 。本模式通过费用效益分析模型和层析分析法
8、的结合, 确定排水体制的选择模式。 2.2.2 模型建立 (1)可行方案 小城镇排水体制可供选择的方案有:合流制、分流制和混合制。 (2)建立层次目标 选择合适的小城镇排水体制目的是达到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亦即效益费用模型的综合效益最大。采用效益费用的分析方法,分别对不同方案的效益和费用进行评价,然后用不同方案的效益权重和费用权重之比作为模型总目标的判断依据。 (3)系统目标 模型总目标(综合效益)有两个子目标模型效益子目标层和费用子目标。其中:效益子目标指采用某一方案后所得的直接和间接效益,以经济效益(B1) 、环境效益(B2)和社会效益(B3)作为评价准则。费用子目标采用某一方案后所付出的直
9、接和间接费用。以经济费用(C1) 、环境费用(C2)和社会费用(C3)作为评价准则。根据层析分析法要求,把综合效益分解为“效益最好”和“费用最小”两个子目标。 (4)层次结构 根据排水体制选择的影响因素,将其按性质分层排列,建立目标层次结构。层次结构模型分为三层,最上层为目标层,包括总目标(综合效益)和子目标;中间层为准则层,包括费用子准则层和效益子准则层,用来衡量达到目标的各项准则;第三层为方案层,指排水体制可选的三个方案:分流制、合流制和混合制。考虑到是否达到目标要用各个准则衡量,各方案也要准则层衡量,所以准则层各单元与目标层和方案层分别连接。 (5)建立判断矩阵 完成层次结构模型构建后,
10、对准则层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利用评分方法比较优劣,进而得出权重判断矩阵。在建立判断矩阵过程中,为使信息客观,符合实际,应广泛征求专家、公众意见。 三、加强水环境治理规划 3.1 为了保证河道水质,在污水管网覆盖地区,污水必须纳入输送干线和管网,不得任意排放。河道建设应彻底截断城市污水入河途径,防止污染物入河,并保证水环境的日常保护管理工作,保持水面的干净、清洁。利用截污暗涵将沿途城市污水、雨水区分截流,引流至污水处理厂,经过处理后,将达标的水或生产利用,或排回河道。 3.1 对污染企业的治理,一是严格执行排放强度准入,促使企业革新工艺,降低污染物的数量,提高回收、处理利用率;二是强化污染预防和全
11、过程控制,要与污水、污物处理厂连通,将企业的污水、污物集中处理。 3.3 对于农业区,尽量恢复河道的自然特性,建设符合农村实际需要的生活污水处理、垃圾收集等系统,建立不同规模的独立式小型污水处理设施,改进肥料、农药用法用量,从源头上消除农村河网污染源。 3.4 采用干砌石护底,河床底层为软塑淤泥质土,上层用开山料回填0.4m,然后回填开山石渣 0.8m,表层回填 0.3m 厚毛石防冲护底。 总之,排水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的总体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以及当地的地形,气侯、水体地质等自然条件。再结合城市的污水量,水质以及原有排水设施等具体情况综合考虑,要从实际出发,在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进而确定经济合理,切合实际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宋桂杰,张韵. 浅谈小城镇排水体制的选择J. 中国给水排水,2008,(12). 2陈池. 小城镇排水规划探讨J. 三峡环境与生态,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