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3529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1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摘要:高校文化建设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下,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铸就高校文化之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丰富当代大学文化内涵,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高校文化道德品质,采取有效措施,建设形式多样、品位高雅、特色突出的校园文化。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2)04-0058-04 收稿日期:2012-10-23 作者简介: 操基栋(1951-) ,男,安徽怀宁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行

2、政法学。 党的十七大以新的历史视角,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转化为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追求。社会主义大学是传播文明的窗口,孕育新思想的土壤,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主阵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深刻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对于指导高校文化建设有着重要而现实的引领功能。当前,我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社会结构已经发生并且还在进行2着复杂深刻的变动,引发了利益格局的广泛调整,社会意识形态领域多元价值体系并存和冲撞的态势,对高校的影响显得比已往任何时期都要突出和激烈。因此,我们必须要以社会

3、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一、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铸高校文化之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1这一重要论断是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用的新阐释,进一步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活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以什么样的思想理论为指导,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首要问题。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一元与多样、传统与现代、先进与落后、本土与外来各种文化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社会思想意识更加多元、多样、多变,社会思潮也更加

4、纷繁复杂。高校是思想文化的生产、传播和集散地,面对的是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可塑阶段的大学生,他们的思想状况、道德素质、理想信念等塑造养成状况,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民族未来。理论是实践的指南,坚持马克思主义体理论的指导,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大学生教育的全过程,真正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是检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 (二)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条红3线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才能有效抵制各种社会不良思潮的影响,如果忽视或者放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各种错误思潮就会泛滥,当代大学生思想就会受到干扰,容易迷失方向。因此,高校社

5、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紧紧抓住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这一重要着力点,通过有效的形式和渠道,运用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和生动活泼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答他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思想认同和价值认同。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主题 高校通过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实践主题活动,一方面,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为高校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理论资源和重要的思想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有效途径丰富教育形式,形成有效的校园文化环境和潜移默化的育人氛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是一

6、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航标。目前在校大学生多为 90 后,他们的成长经历相对简单,没有对社会现实进行真正深入而直接的接触了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题的认识不够深刻,体会不够真切。因此,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教育,引领当代大学生自觉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下,不负历史赋予当代大学生厚望,把民族的振兴、国家的4富强与个人的具体奋斗目标紧密结合起来。同时,要让当代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民族振兴的伟业,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责

7、无旁贷。让当代大学生在实现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过程中,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引导大学生积极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脚踏实地,发奋学习,增长才干,不断增强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本领,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懈奋斗。 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丰富当代大学文化内涵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思想传统,最能感召中华儿女团结奋斗;改革创新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时代特征,最能激励中华儿女锐意进取。 ”2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对于当代大学文化内涵丰富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国历史优秀

8、文化的精髓,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传统的历史文化是塑造人的品质特性的文化资源和历史条件,无论是个体的人还是民族的全体,都是生活在不同的传统文化环境中而彰显不同的人格品质差异。因此,任何民族的文化品格都具有自己民族的精神风貌与人格特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由我国几千年来历史传统优秀文化积淀而成,蕴涵着丰富的内容。要充分发掘和利用我们民族的历史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通过各种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手段,包5括教育体制改革和现代教育科技手段,把握精髓,弘扬民族精神。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培育出的“井冈山精神、长征

9、精神、延安精神、大庆精神、 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这些精神,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完美结合,是高校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富矿” 。结合当代,发扬光大,引导大学生倍加珍惜与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帮助当代大学生深入了解党领导人民不懈奋斗的光辉历程,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改进教育形式,传承历史精神,走进生活,让大学生亲身体验,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是民族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要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把对祖国和人民的爱,化作励志图强、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10、的时代精神,深刻反映了时代发展的本质要求,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和中华民族富于进取的思想追求 构建高校文化要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赋予大学生改革创新的现代品质。首先,仰望星空,胸怀世界,树立开放性观念,开放性人格。只有具有开放性胸怀与思想意识,才能融入这个开放性的社会,才能真正进行改革创新的伟大实践。其次,要构建创新型人格。改革就是创新,创新是改革的实质,没有创新就不是真正意义改革。再次,构建多元综合能力型品格。改革开放是当今时代的鲜明特征,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变化发展时代。社会结构及其社会领域存在着多元发展形态。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丰富生活,加强实践锻炼,健6

11、全多元知识结构,提升多种素质,以应对时代挑战,更好地适应和推进时代的发展。 (三)构建当代大学精神 “大学是国家的思想文化高地。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求实创新的文化。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大学精神。它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办学理念和大学师生共同价值追求。 ”347 构建当代大学精神,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的思想文化建设。其一,大力推进“三进工作”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到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势政策教育课的教学内容,充实到包括专业课、大学生实训实践课等在内的教育、教学各个环节中,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其二,强化教学、教育实习实践。积极开展

1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整合探讨,把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融汇于大学生德育教育、法律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让大学生在教学、教育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品质,优化人格。其三,是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新平台。加强校园网络文化管理,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与反映广大师生文化需求统一起来,主动交流、沟通思想、解惑释疑。通过校庆、节庆纪念,大学文化论坛等活动,丰富校园文化,促进青年学子励志成才,全面发展。其四,是重视师德师风教育。重视师德、师风教育,坚持用“教真务实”的精神激励广大教师,严格教风,明荣知耻,树高洁的学术之气,修有人格魅力的教师。大学精神的构建,规范学校成员的思想行为,赋予学校活力。

13、既是物质的,也是一种文化,其包括科学知识,也包括审美、娱乐等文化知识;也包括课堂学习,课7余活动。高等教育不单纯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还有文化气质、道德风貌、人文环境、科学氛围等修养。这是一个朴实、和谐、统一的有机体,要通过现代大学精神的春风化雨作用,将其建成社会主义国家的思想文化高地。 三、以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高校文化道德品质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具体反映,体现着社会的价值导向和主流风气,标志着社会的文明程度,对高校文化道德品质的塑造有着深刻地影响。 (一)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反映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根本要求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加快,我国社会正处在各种文化碰撞与交会的

14、开放性文化环境。各种外来的非社会主义文化,也正在侵蚀着高校校园文化。目前,我国大学教育中,还一定程度的存在着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忽视人的内在素养、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人文关怀等方面教育的问题。一些学生上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扫马路” , “不拉板车” ,大学一毕业,就拼命挣钱,为自己和家人过上好日子。至于民族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问题,与自己毫不相干。一些大学生没有文化自尊,也没有文化自觉。当代大学生的文化人格教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帮助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分清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文明与愚昧,做当荣之事、拒辱之行,热爱祖国、服务人民、崇尚科学、辛勤劳动、团结互助、诚

15、实守信,修身修德,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8(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现代大学校风建设的时代要求 校风是学校风气的总称,是全体师生长期实践形成、富有特色、相对稳定的思想和作风,是团队群体心理理象,也是学校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凝炼,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集中表现形态。校风不仅是一所高校办学传承和办学文化的积淀,也是一所高校办学能力和办学水平的高度概括。体现在校风中的“教书育人、教学相长、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坚持真理、严谨治学、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风貌,虽不直接显现于外,却能为全体师生所切身感受和体验,对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的成长、成人和行为养成受益终生。一所学校的校风

16、如何,直接影响社会、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评价及选择,也将关系到学校的美誉和前途。良好的校风是学校的“无形资产” ,广大师生员工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 (三)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贯穿校风的培育和建设的全过程 坚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与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4“传道” ,放在教师职责的第一位,是非常正确的。只有道正了,授业和解惑才是有意义的。任何专业教师都不能放弃“传道”的责任,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引领,不断地提高教师为人师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更好地服从服务于高校培育“四有”新人这项根本任务。同时,学校教育体制不能搞

17、“两张皮” ,将教职员工人为的划分成两块,一是政工干部、思想工作队伍,专门负责管理学生的思想的;另外是专业教育师资,负责学生的业务知识教育。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政教育是教育事业的两个方面,切不可“厚此薄彼” ,要在全校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9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四、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的基本路径 新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建设客观上要求高校面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校园文化作为校园精神、校园文明的突出表现形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合程度,将极大地影响着校园和谐文化建设。 (一)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强化思政课程内容实效性 要充分利用思想政治课主渠道大力宣传和弘扬社

18、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加强政治课教师理论水平,改革教学方法,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各学科的教学也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渗透其中,力争在潜移默化之中使广大青年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 (二)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导,强化师生人格品质的熏陶 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积极影响。积极推进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和安全文化5建设,营造一种蓬勃向上、积极进取、团结友爱的良好校园氛围。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这一首要任务,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养学生宽广的胸怀、刻苦学习的坚

19、强意志,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和创新能力,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落实到学生的诚信意识和自律精神之中,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荣辱感和健全的道德人格。 (三)以理论研究为中心,提倡人文关怀多样性 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博大而精深,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和强烈的现实关怀。是一个开放的、具有很强包容性、不断发展的价值体系。在大力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体系的同时,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关学术研究,力争在理论上有大的推进,努力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供学理支持,增强其理论说服力、影响力和感召力,增强其统领各种文化思潮的能力。 (四)弘扬主流文化,打造特色文化 弘扬主流文化,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坚

20、持把素质教育放在突出位置。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纳入为校园文化构建的中心环节,以各种鲜活的的形式使校园文化活动达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448 的目的。打造高校特色文化,就是要体现一所学校的个性,特色是生命,特色是优势。要在校史编撰总结中凝练出学校发展传统的沧桑和文化的厚重;要重视文化设施建设和文化符号建设。如,要通过校徽、校旗、校风、校训、校园雕塑等标志性符号的建设,体现了学校的核心价值。要让师生员工在学校特色文化建设深度参与中升华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实践中凝聚全校师生对学校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解。 参考文献: 1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编写组.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百问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1. 2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辅导读本编写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