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经国身后宋美龄是否准备夺权.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3642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蒋经国身后宋美龄是否准备夺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蒋经国身后宋美龄是否准备夺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蒋经国身后宋美龄是否准备夺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蒋经国身后宋美龄是否准备夺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蒋经国身后宋美龄是否准备夺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蒋经国身后宋美龄是否准备夺权蒋经国在 1988 年 1 月 13 日骤逝,根据宪法由副总统继承总统职务,国民党党主席一职也由当时的中常委取得共识,由李登辉担任代理党主席,并拟于当月 27 日召开之临时中常会通过。 一、宋美龄对党主席产生过程表示异议 未料当月 26 日,时任国民党秘书长的李焕接到宋美龄一封信: 李秘书长勋鉴,元月二十四日来报奉悉。经国先生不幸逝世,其对国家及本党之贡献乃尽其最大之努力,普海公认尤不幸者,经国先生逝世,正逢我推行三民主义统一中国之政策及设想以及本党整纪及推动党务之再次强化,尚未能开始逐步行之再者。事实上,经国主席因病缠身,辄不出席主持常务会议,故由诸常委轮流代行

2、主席职务,所庆者乃诸位常委均能尽责,无瑕疵可诟。为符合本党党章,莫若于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开会时,由本党全体同志遴选及表决主席人选。若是,则既可与党章无所抵触,且令党员对党中央处事煜明磊落,有所慰也。专复并请转诸诸同志为荷 即此顺颂 党安 蒋宋美龄 七十七年元月二十五日 信中,宋美龄主要是希望党主席问题不宜仓促决定,应依党章规定,2于 7 月间召开之党代表大会时决定。当时宋美龄具有中评会(中国国民党中央评议委员会)主席团主席的身份,宋的意见当然受到重视。但是,当时所有的中常委(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 ,包括重量级如俞国华、李焕、余纪忠、王惕吾、郝柏村等都不同意宋美龄的看法,他们反对宋美龄的原因

3、有:一、当时蒋经国没有培养接班人,中常委中无人自信有足够威望担此重任,也就是说无人想跟李登辉竞争;二、都以大局为重,希望台湾权力转移顺利,政局稳定;三、即使国民党内部、即使忠于国民党的老臣,也醒悟到新的世代来临了,蒋家该退出台湾政治圈了,所以根本没有人考虑过让宋美龄做党主席。 二、问题在于蒋经国没有培养接班人 一直到今天许多人还在问,为什么蒋经国会选李登辉做接班人。我的回答是:“蒋经国从来没有意让李登辉接班” ,因为蒋经国根本没有安排接班人,没安排的原因是没有一个医生敢告诉蒋经国的身体状况,随时会倒下注 1;另据李登辉虎口下的总统也说蒋经国生前从来没说过要他接班注 2。蒋不知道自己身体状况,何

4、况副总统是虚位元首,依据当时国民党的传统,副总统在权力排行榜中是敬陪末座的。 三、根据宪法顺利接班 蒋经国骤逝,大家都有不知所措之感,但台湾当时政治已上轨道,军队也已国家化了,没有野心分子想觊觎大位,大家只好根据宪法顺理成章地由副总统接班。宋美龄的信虽然引起了一阵小的骚动,但是最后27 日的临时中常会还是通过了由李登辉接任代理党主席,7 月 8 日全国党代表大会通过李登辉担任国民党党主席。 3四、宋、李都有风度 宋美龄在得知多数中常委不同意她的看法以后,对外表示,这只是她个人的建议,一切遵照中常会的决议,并派蒋孝勇向李焕解释。李登辉在 27 日当选代理党主席后,28 日由蒋纬国陪同到士林官邸拜

5、谒宋美龄,李向宋行 90 度鞠躬礼。当年 7 月 7 日党代表大会李登辉顺利当选国民党党主席后,8 日党代表大会,宋美龄即由李登辉陪同到党代表大会会场发表老干新枝演讲,并由李焕宣读演讲稿。 五、媒体风波 这本来是李登辉接班过程中的一个小插曲,但是媒体却大肆炒作,用斗大的标题如“惊涛骇浪” 、 “宋美龄夺权失败” 、 “宋美龄高估自己” 、“宋美龄错估情势”等,内容多讥讽宋美龄意图夺权,不识时务企图宫廷政变,以致自取其辱。其中, 新新闻更在第 47 期以专刊的方式,以“中常委连手宋美龄败退”为标题,认为宋美龄进行政争、夺权。首先,在社论砍断历史尾巴迎接崭新岁月中提到: 蒋夫人宋美龄一封急信,一通

6、急电,要求将代理主席提案延缓。在党政部门已不负任何实质责任,不扮演任何角色的老太太,这样的要求显属逾越。因为,这是太过分的以“私”侵害到“公” 。她完全缺乏体恤,甚至更等于迹近轻蔑。注 3 并在国民党中常委完成联署推举李登辉担任国民党代主席后,提报常会前,由李焕写了封信向宋美龄报备此事, “蒋夫人看完这封信之后,非常生气,认为你们问了那么多人的意见,为什么就不问问我?现在还要求我见谅,见谅个什么! ”注 4 4此外,也在同期中的“宋氏王朝”结束, “蒋氏王朝”如何?里进一步指出宋美龄此般作为是“国母干政值得警惕” 、 “贸然干政自取其辱” 。注 5 这样的见解,直到 2003 年仍出现在报纸评

7、述中: 1988 年 1 月 13 日蒋经国逝世,蒋宋美龄顿时成为蒋家及国民党内保守势力的精神领袖。当天李登辉继任为总统,但真正具有实权的国民党党主席职位悬缺。当时,国民党内部出现两种声音:一是让李登辉立即真除党主席;另一是李登辉先担任“代理主席” ,半年后召开十三届党代表大会时再扶正。国民党人士指出,当时,这两派人马僵持不下,蒋经国已故的儿子蒋孝勇忽然携带一封蒋宋美龄的亲笔信函,赴中央党部交给秘书长李焕,信中表明,蒋经国尸骨未寒,国民党不应为党主席之争而纷扰不断;李登辉可以以“代理主席”名义,直到 7 月党代表大会扶正。 原本要在即将召开的中常会上提案扶正李登辉的人马,为了这封信顿时乱成一团

8、。在中常会前,李焕召集了副秘书长郑心雄与高铭辉商讨,更透过中间人传话给当时的行政院院长俞国华,希望俞能在中常会上提案讨论党主席的人事案。可是,在开会时,俞国华没有提出相关议案;在最后关头,列席常会的副秘书长宋楚瑜突然举手发言,声泪俱下痛陈国民党如果没有立即通过党主席人事案,就是对不起党、对不起国家。紧接着常会无异议通过,这就是李登辉扶正过程最著名的关键性临门一脚。 这场宫廷斗争就此告一段落,但在 7 月 7 日的十三全党代表大会前夕,蒋宋美龄发表我将再起的文章;十三全大会上,蒋宋美龄公开发表老干新枝的专文,双方全力展开部署中央委员的争夺5战注 6 坊间甚至把 1986 年宋美龄回台参加蒋介石百

9、岁诞辰的文章我将再起 ,解读成宋美龄企图在台湾夺权的证据。这种说法也传到了大陆,大陆人也相信这种说法,孔宋家族和宋美龄在大陆人心中的地位是相当负面的。 虽然近年来大陆学术界介绍国民党和蒋介石的文章大量上市,但是蒋经国去世,宋美龄与李登辉争党主席之说几成定论。蒋经国去世迄今只有 26 年的时间,有大量的证据可供参考,还有许多见证人尚在人世,而历史真相竟被扭曲至此。 我仔细查看过,从蒋经国 1988 年 1 月 13 日过世后,到 1 月 27 日临时中常会召开,通过李登辉任国民党代理党主席,这段时间的报纸及杂志上的相关新闻,我发现许多讥讽宋美龄企图与李登辉争党主席宝座的文章,作者根本没看过宋美龄

10、给李焕的那封信,就揣测宋美龄想当国民党党主席。其实宋美龄那封信的主要内容,是建议党主席的产生,应该根据国民党的传统,由 7 月 7 日的十三全党代表大会产生, “若是,则既可与党章无所抵触,且令党员对党中央处事煜明磊落,有所慰也” 。 宋美龄此函之真正动机,我认为除了代理党主席产生经过有悖国民党传统外,可能的原因是担心李登辉威望不够,甚至担心李登辉是否忠于国民党传统。无论宋美龄此函的真正动机是什么,当时宋美龄绝无夺权的念头。以宋美龄见识之广、以宋美龄之聪明,以及对政治运作之娴熟,假如有此野心,岂会只发一函,而无其他任何动作?又假如宋美龄想当党主席,至少要公开表示参选呀!没有参选叫党代表如何选拔

11、? 6六、澄清谣言再函李焕 一封信引起一场大风波,各种谣言纷纷出炉,宋美龄乃于 2 月 19 日再致李焕一长函,表示对于“报章杂志之胡诌、诐论,所做种种之猜测、影射及曲解自有纠正之必要” 。信中除驳斥谣言及强调国民党传统外,有一句话值得注意:“本党主席甫逝,尚未安厝,即别出心裁” 。蒋经国去世,宋美龄极为伤心,眼看着李登辉急躁地揽权,同时也可能担心国民党新的领导班子对台独势力不够强硬。 七、 老干新枝吐露心声 7 月 7 日李登辉当选党主席,7 月 8 日宋美龄在出席中国国民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演讲稿中, 老干新枝道出了宋美龄的忧虑。宋在讲稿中说: 主席,各位同志: 中华民国国民党十三全会

12、定于民国七十七年七月七日集会于复兴基地台北近郊,是日为历史上卢沟桥事变日,深具意义。余今与会,目睹各界同志,集集一堂,实深感慰。尤忆民国十三年一全大会集会广州,与会同志,朝气蓬勃忠党爱国之情溢于言表。余当时在座,曾亲聆总理昭示,组织有力政党,以党改造国家。 国父九十四年前革命创党,先严耀如公为总理密切伙伴,掩护同志筹助经费,余家为秘密集会处所之一,因而遭致清室悬赏通缉,被迫举家仓促逃避东瀛。国内有志青年纷起响应,诸如无数成仁党国元勋,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抛头颅洒热血,勇往直前,历经推翻满清创立民国,兴办黄埔军校,总裁受命东征北伐,统一全国,抗日军兴历时八载,始获7胜利,得废除不平等条约,收复台澎,

13、其艰难困苦,非身历其境无法体会。而今复兴基地,照耀光明之火,为大陆十亿同胞希望之所寄。北伐成功至抗战开始,未及十年,其间军阀割据,共党猖乱,日本一再侵犯,人民水深火热,全面抗战,阵亡将士及被日军蹂躏杀戮同胞,更不计其数;诸凡前者之牺牲,始有今日之党国。 各位同志熟谙党史,当已了然于胸。三全大会总裁昭示:“保障国民党光荣历史的基础” ,四全大会昭示:“党内团结为御侮图强之基” ,民国廿七年临全大会总裁提示:“国民党必须坚强团结” 、 “强化全党” ,十全大会昭示:健全组织,悉皆本党应奉行之准则。眼前正值紧要关头,老成引退,新血继之,比如大树虽新叶丛生,而卓然置基于地者,则赖老根老干。于今党内白发

14、苍苍,步履蹒跚者,不乏当年驰骋疆场之斗士或为劳苦功高之重臣,其对党国之贡献,丝毫不容抹杀,当思前人种树,后人乘凉。夫国之强,党之壮,赖有一定之原则,连续生存之轨迹,创新而不忘旧,前进而不忘本。当年国父如不建党立国则无今日之中华,台澎依旧日本殖民地,饮水思源发人深省。 诸位与会同志,选自各界皆党之精英,对党忠诚,为党策谋,此次集会一堂,历时一周,望能竭精殚智,排除自私,捐弃己见,一切以党国为先,以复兴基地为起点,拯救十亿大陆同胞,庶几不负总理、总裁及元勋烈士在天之灵。惟今时逾半世纪,世局不停动荡,总理、总裁昭示之真义未变,吾党之原则亦未变,今后党之发扬光大,有赖纪律之恪遵,有品有德优秀人员之引进

15、,然而其不容变者则是党之精神、党之原则、党之方向及党之纪律,其不可有者则为藉党逞私欲,个体求眩众,8标新立异,动摇国本;坊间新闻媒体对国事之批评与建言,应诉诸社论专栏,堂堂正正供大众判读,如任意制造民意,混淆视听,则非所应为,而为国人所共弃。总理创五族共和,志在团结;同为汉族,自无所谓独立之理。以美国之崇尚民主自由,不惜内战,制止分离,其理自明。夫崇尚民主,慎防尔“民”我“主” 。如今社会正受冲击,人民企求法制民主,持旧创新,在在需求准则。 党设主席表率全党,其产生应根据宪章,不宜草率为之。各位同志身负重托,心系安危,自当内和不同外纳舆情,求新而非排旧,守纪而非乖张,法律必须严格遵守,暴乱亟应

16、依法切实制止,庶几可以推行民主巩固经济,在党主席领导下群策群力继续发扬本党辉煌历史,余饱经忧患,志切党国,肺腑之言,提供各同志参省。 敬祝各位身体健康! 宋的警告被人当成耳边风。若干年后民进党果然执政。听说宋美龄的家人到美国看宋美龄的时候,没人敢把陈水扁当选的消息告诉宋美龄。纪录片世纪宋美龄工作小组访问台北故宫博物院前院长秦孝仪的时候,秦孝仪激动地说:“还是蒋夫人的远见,她认为这个一旦交给李某人是很大的危机,很大的危机!我想是经国先生当年最大的失策,他要痛哭流涕的就是这件事!就是这件事!”注 7 八、 “我将再起”的原意 至于把 1986 年蒋介石百岁诞辰,宋美龄回台发表那篇我将再起 ,解读成

17、宋美龄一种复出政坛的宣言,说这种话的人基本上没看过这篇文章。我们先看看宋美龄在文中如何解释我将再起这几个字的由来: 9(民国)二十九年战况正趋激烈,而国际局势益见阴霾之时,美龄亦不时振笔为文,以期鼓舞纯正的爱国思想,并建立坚强无比的信心,这些文存,经合刊成书,题名为我将再起 。先总统还特别写了一篇序文,肯定“中国将必从它的许多艰难困苦中,崛起而为一强大的国家” 。但也同时提醒国人:“只有拿出坚忍不拔的勇气向前迈进,我们才能使一个新的中国屹立于世。 ” “我将再起”一语,来自伦敦首位圣保罗教堂一个饶趣及感人的故事。伦敦圣保罗教堂南门顶上,有一块镌刻端庄的石头,上面雕刻着一个拉丁字 RESURGA

18、M,意为“我将再起” 。说起它的历史来是这样的:当教堂的大圆屋顶行将动工时,建筑师克来斯陶佛爵士(SCHRISTPHERWREN)要求一块石头作为教堂中央的准据。于是有人从乱草堆中拿来一块刻着这个拉丁字的墓碑,它的意义如此深刻注 8 我们再看看宋美龄发表这篇文章的动机: 美龄因欣赏此字之寓意,亦正恰合我们中华民族全体同胞的精神、意志、希望和观念:一个古老的民族,在天荆地棘的苦难环境中,经过一场生死挣扎,必能重建它的声望和力量,崛起而为一个充满朝气和正气的强大国家。 先总统和美龄,都深深认定中华民族有其必能生存复兴的力量。先总统称之为“实践历史使命的力量” ,美龄认为这种浩大潜力,足以使我们国家

19、民族于痛深创巨之后恢复元气。这种力量来自上下五千年悠久优越之文化与道德的陶冶所酿成,而且波澜壮阔,永不消灭。注 9 可以肯定,曲解“我将再起”原意者,根本就没有看过这篇演讲稿,10否则不会解释得如此离谱。 九、褒贬人物要凭史实 过去有一种评论宋氏三姊妹的说法:“宋蔼龄爱钱,宋美龄爱权,宋庆龄爱国” 。此说非但失之过简而且并不正确。宋蔼龄、宋庆龄姑且不论,宋美龄不爱国吗?宋美龄真爱权吗?答案都是否定的。 评论任何一个政治人物,不能有先入为主的成见。功过是非要凭证据,也就是所谓的第一手资料,此外要根据其一生的作为进行比对,观其是否相符,是非有否矛盾之处,方能做出正确结论。 从嫁给蒋介石以后,一直到

20、蒋介石去世,宋美龄从来没有脱离过政治。但是我们从一手的档案里,也很清楚地知道她一生工作的内容。她的工作大体可以分成两部分:一为帮蒋介石的工作,其工作内容不外翻译、交际。由于她英文好,个性圆融,这两种工作她不但能胜任,而且也乐此不疲从不推辞、怠惰;此外,抗战期间,她独当一面的工作不外劳军,抚慰遗孤,成立孤儿院,担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等等。到台湾后成立中华妇女反共抗俄妇女联合总会(简称妇联会) ,成立孤儿院、三军托儿所、华兴中学,等等。 综观其一生,我们从档案及蒋介石日记里,看不到她介入人事或介入政争的证据。蒋介石熟读中国历史,当然清楚历代外戚干政之祸,所以知道引以为戒。宋子文虽然是宋美龄的哥哥,但宋子文能在政府中迭任要职,是靠自己的学问及能力,而且兄妹之间不甚亲近。宋美龄在襄助蒋介石的时候也颇知谨守分际。长达数十年的历史资料中,我们找不到宋美龄拉帮结派,培养自己势力或干预政务的证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