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理解属于被理解的存在【摘要】18 世纪末 19 世纪初的欧洲,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门类,这就是音乐美学。音乐美学作为人类音乐文化的重要存在方式而广为艺术研究工作者对其长久的探索与思考。几个世纪以来。音乐美学一直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促进和记录着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全面科学地阐述着音乐的社会性问题。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的音乐美学发展也有了跨越性的突破。作为一门特殊的艺术哲学门类,一直为新中国的艺术事业发展承栽着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文将从音乐、绘画、哲学及其对比的角度对 20 世纪表现主义时期著名画家一蒙克的作品呐喊进行深入的美学分析。 【关键词】蒙克;呐喊;音乐美学 【作者简介】李卓佳,广西
2、艺术学院声乐专业硕士研究生,广西南宁 533002 【中图分类号】J6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434(2013)05-0087-05 一、音乐美学与绘画艺术的同一性 (一)非语义性与语言、思维和内心主观表现的比较 思维在主体的认知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无论语言、乐音,还是需要用视觉去感受的画面,都需要运用思维来进行整合;一切美学的元素都将通过思维的过滤,因而呈现出完整、有审美价值的信息。纵观历2史上用于审美的大多数音乐。结果表明,听觉审美理想的音响感性显现是以有序化为原则的,而这种被定义下的“审美理想”实则等同于逻辑思维,两者的主体都为思考的过程;当到达思考过程的至高
3、点时,便会产生一定的画面感,而这种能力是不为人的主观意识所改变的。是心理自然反应的本能。这份无形的画面感才是最终支配音响材料和美学思想诞生的来源。因此可以说,美的音乐是审美理想支配下产生的感性丰富的有序音响。如: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鲍罗汀在 1880 年创作的交响音画在中亚细亚的草原上 ,作者曾这样描述:“单调的、黄沙滚滚的中亚细亚草原上,传来了宁静的俄罗斯歌曲的奇妙旋律:接着听到渐渐走进的马匹和骆驼的脚步声,以及古老而忧郁的东方歌曲音调。一队土著的商队伍在俄罗斯军队的保护下,穿过广袤的草原和沙漠,又慢慢远去。俄罗斯歌曲与东方古老的歌曲和谐地交织在一起,在草原的上空长久地萦绕回荡。最后在草原上空
4、逐渐消失。 ”在这段标题中。我们清晰地感受到了来自两个方面的审美。其一,是由作者的主观空白与广袤无垠的客观现实瞬间碰撞而孕育出来的直观体验,而这种体验更具有审美的纯粹性和自然材料为美学提供的原始性。其二,作者的主观意识与客观现实开始交融,严密而自由的思想意识开始占主导地位,凌驾于客观主体之上的想象与再现,在往复中逐渐形成了创作的源泉;因而主观与客观的碰撞就变为了客观事物支配下的审美思维与主观感受支配下的审美想象相产生的碰撞;故而产生了最终由审美理想支配下产生的感性丰富的有序音响。 内心主观的表现一直被喻为艺术创作的灵魂与核心。当然,一切主3观的意识和想法都来源于客观世界的给予,是一切自然演变及
5、社会现实的再现。但是,审美艺术必定不同于摄影工作。胶片中呈现出来的物体本身不需再进行任何色彩的调配加工就已经可以为人们所欣赏。但音乐和绘画与前者不同。他们都有二次加工的过程。因而外界的美感一定要和内心世界的某个层面达成一致的时候,一种可以为人类大众提供积极价值的文化审美才有诞生的可能。不然,就陷入了庄子“大音稀声”的美学漩涡中。语言、思维、内心看起来似乎是一个很简单的等式关系。但其实却孕育着繁杂而又有意思的探索价值。 (二)绘画中感性材料的音乐性及在蒙克呐喊中的体现 音乐中存在着一些非音乐性内容,而在绘画作品中。同样也存在着一些非绘画性艺术。当在经过视觉感官接触后。绘画的色彩本身不能完全包容的
6、,但又能通过画面的某些缝隙传达提供给听众的内容成分,亦即接受者不是从色彩和画面视觉感中直接得到的。而是由于色彩和画面内容而产生的想象、联想获得的内容成分,就是绘画中的非绘画性内容。反之。非音乐性内容便是音乐的音响本身不能包容的,但又能通过音乐提供给听众的内容成分。这种音乐美学观点完全成立,而这种观点主要支撑于思维和想象。更有一种说法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的灵感。原子论中关于乐音产生的本源是这样理解的:世间的一切都是由物理的单位而组成的。空气中弥漫着大大小小的原子和分子。因为质量小于空气,所以属于漂浮物。乐音的诞生源于气体和原子的摩擦。就如同从口中吹出的一口气发出的轻微“呼”声是因为
7、柔和的气体与口腔外的分子产生了摩擦,而各种乐音的大小则等于摩擦力的大小。4同样的理论运用于绘画中就更不难解释了。由此观点可以得出,纸质必然也属于自然原子的排列组合之中,绘画所用的材料在进行创作的过程就是材料与纸张摩擦的过程。进而深溯根源,音乐与绘画便同了根。都是在原子的布列下繁衍发展而来。音乐的原子排列由于存在于空间立体中,因而产生了一种只能被听觉所感受到的感觉。取名“音乐” 。而绘画则存在于平面的空间模式中,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完美的感受到原子平面排列带来的魅力,俗称“绘画” 。于此说来,音乐和绘画就找到了本源,那同一性就不解而通了。汉斯立克代表着大多数人的观点,也从另一个方面认可了音乐与绘
8、画同一性的观点。他曾说过:“音乐的确有这样或那样的声音,它能窃窃私语、也能做出暴风雨或沙沙的声音。一旦只是我们自己的主观感受把画面带了进去。一切绘画和音乐的主题都来源于人有思想意识支配的大脑,个人对自然生活和社会形态变迁的感受和看法便成为了艺术创作最本真的来源。这种来源配合着原子论在物质社会中已经成立的排列本体,一条双重平行的同一线便清晰可见了。 ” 在蒙克呐喊的画作分析中,也许我们还要利用一些“形式美学主义”的代表观点。在赫尔巴特及其门徒们的眼中, “无论哪一个乐音都不会自行拥有在各个乐音一齐鸣响时它所具有的那种特性。因此,审美判断是完美地领悟由许多复杂的因素索性层的各种关系的结果。 ”呐喊
9、的画作中,大面积的冷暖色对比在视觉上营造了一份很浓的失衡状态,各个色块的衔接似乎也预示了纷杂彷徨的心理变化。但正如赫尔巴特所说的那样,单单抽出一组色块来欣赏,或抽调一组色块来看,必将失去最重要的审美特性。因而说明。各种色彩的链接不仅仅是搭配学的领域,5更预示着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内心体验中有价值的反应。例如,天空中大片红黄渲染的笔触。作者不仅通过色彩的运用反应了内心大起大落的思想变化。他传达了一种在极端热烈中的迷茫。这片浓重的色彩让我们感受到了贝多芬第九交响曲合唱爆发的力量,似乎也感受到了柏辽兹幻想交响曲中那一串教堂的钟声飘忽不定的怅惘。总之,红与黄的运用。突破了传统意识中蓝色的定义。红色可以是
10、血腥的、惊恐的、急躁的,但有黄色的衬托,多少又显出些柔和与希望。这种磅礴大气的色彩运用只有交响才可以模仿,并且一定是一种响亮而不刺耳的齐鸣。每一幅画卷就如同是空白的大脑空间与一种新生事物的碰撞,后者大都是自然地景物或社会的所感,但也可以是一幅梦境。也可以是一幅画卷。在有审美意识支配的作用下,碰撞可以产生另一幅寓意不同的画卷,可以产生一件脱离纸张的实体,也可以是究其内涵而用另一种形式创作出的伟大音乐。这种意识的引领在于审美意识,而这种意识的支配源于美学和想象。 (三)两者间改造内心体验的创造性想象活动 既然我们已经同一了本源,那么精神的创造就不得不来讨论一下了。众所周知,艺术创作的模式可以用一个
11、简单的循环来表达,即客体(大自然或创作者个人感受到的社会现象)(与人脑思维产生反应)主体(因而作用于主体,并通过主观思维对客体的可吸收部分进行二度改造和创作)客体(获得客体的精华和为人类精神所能提供价值的材料) 。 当然。真正的想象远远不止这些。有些作品的反应借助于自然地景物;有些作品的描述借助于灵感现场的场景画面:这其中的深刻美学寓6意就像斯特拉文斯基所说的那样。 “与我们有关的还不仅仅是想象本身,更重要的是创造性的想象,即帮助我们从概念水平升到具体形象水平的那种能力。 ”当然,从心理学同构理论的角度来看,似乎可以在内心体验与音响结构中找到一定的必然性。但“任何一位真正的作曲家在创作时都不会
12、以同构关系的类型化的表象转换为满足。也不会以照搬传统为上层,他们总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遵循美的规律。去想象、去创造、以求把具有不同内涵的心理与感情表象转化为相应的、独具特点的音乐表象。 ”例如呐喊 。而更多的作品则采取大幅度保留和模仿原画面的方法予以民众直观的感受和体会。在绘画方面,灵感就要借助于画笔和视觉记忆的再现,或者将原画面的精髓反应至大脑,进而将精髓与思维顿悟的画面完美的结合。音乐则更需要深刻而具有爆破性的内心反应。一种情绪和感情只有在达到一定灵界点的时候,灵感和所需的价值才能诞生。两种不同环境的精神产物就能在截然不同的表达方式中拥有共同的精神所需和艺术体验,这实属自然地伟大。 二、
13、两种艺术中的非本体性内容 (一)音乐中的非本体性内容-在作品呐喊中的体现 初次欣赏这幅作品,完全被满眼重色调的笔触所深深地震撼了,那种无以名状的震撼倒未给笔者带来太多的恐惧和不安;相反,由此看来,大手笔的暖色调背景运用,倒多了一份“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坚韧和大气。直觉中总让人联想起“古典三杰”中的贝多芬。那份大气磅礴的宣泄和毫不遮掩的真实。在自己思维的深密处肆无忌惮的爆发。抬起头,透过成片红与暖黄的渲染,我们依旧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未来的憧憬和希7望,但身处现世。似乎即将要被冷色调的河流湮灭,可远处的行人丝毫没有对此感到惊慌。也许这是一种人性麻木的预示吧,抑或这是作者在内心深处的嘶喊,而完好的尘封掩
14、饰了外在。意识会不由自主地联想到贝多芬交响曲中的“命运、英雄” ,甚至在长久的注视后让笔者我感受到了如第九交响那般震慑灵魂的磅礴与宏伟。 斯特林堡曾说:“有人认为,蒙克的画如果能得到很好的解释。他们就敢用音乐来演奏。在我们等待这样的作曲者到来之前,我愿为他的一些作品唱响赞歌。 ”可见,斯特林堡要比我深入感触到的多很多。而从情绪和情感方面的分析来看,无论声音还是画面。都可以直接引起兴奋度、强度、紧张度,发生时间的情态变化,从而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更由于艺术是在时间和平面中呈现的,因此它造成的情绪体验便具有在空间中演变和发展的特征。笔者对于这一点深为认同,并且在由欣赏画作而生的贝多芬的联想中验证了
15、这一点。其次,根据“情感是由比较明确的价值判断引起的情绪体验”的定义,情感包含两种心理活动成分:一种是价值判断的思维活动:一种是情绪体验活动。需要强调韵是。音乐和绘画直接引起的仅仅是单纯的情绪体验。而在联觉体验的层次上,它们都不能直接向人们提供任何具体的价值判断成分。这是由它们的非语义性决定的。由于人的情绪活动与认识活动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当作品的情绪体验具有相对稳定、持续的特征时。思维认识活动就可能会介入到这种情绪体验之中。这时人们就会下意识的联想到经验中曾经引起相思情绪的那些大致认识性内容。情绪体验一旦有了经验与价值判断等认识性内容的介入,就会转化为复杂的情感体验,于是人们在作品中8便仿佛
16、体会到了某种情感。而在蒙克的作品中,我们就深刻地通过这种联觉方式获得了或暖或冷、或恐或安、或悲或茫、或弱或强的连锁体验。因而笔者始终坚信。赤红的天空中孕育着希望,些许冷色的痕迹夹杂其中。正体现着蜕变前的挣扎与坚韧。而一定的顿悟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磨合和泯灭的意志。脚下的流水浑然一体地与天相连,它确实给人们带来了惊恐,可是那就像每个成功的人都必须要经历的坎坷与挫折一样,我们要攻破一条又一条环绕在身的污流,不能被其吞噬,也不能被来势汹汹的模样所吓倒。上帝总是公平的,和我们擦家而过的人虽然看不到我们的痛苦也不向我们伸出援手,但好歹我们有一座桥。我们没有完全置于困境,我们拥有希望,抬头便是一片暖色
17、的光亮,似乎阳光就藏匿于身后,它们不会离我么而去。只要我们遏制污流的险恶,希望不会消失。 莫蒂默卡斯曾这样描述过音乐的创作过程。他认为,创作首先是作曲家“从听觉上感受到一个具有审美意义的乐句” ,并“发现这个乐句的特点适合于自己的创作意图” ;然后, “把这种听觉形象加以客观化” ,使“这个本无内在意义的感觉成为一种统觉,成为与作者情感相联系的结构” ;最后。 “按照因果关系在这一乐句之后再寻找下一个乐句。 ”由此,我们可以更加稳固地推断出,创作的原始动机在于思维的想象和原始材料和灵感的碰撞。相同的原理我们运用到绘画作品的音乐美学体验中来。一幅作品展现在我们的视觉感官中,大脑思维会通过对画面的
18、直观反射和色彩的凝聚去找到客观世界中相似的原始产物;在客观原始景象出现之后,大脑传达的意图便会在意识中立体呈现出来,而这份统觉感会在9大脑思维的支配下。相应地对画面中的景物和借景抒情的内涵进行加工,而加工的原始动机既来自于审美者自身丰富的联觉反应,又建立在对客观事物的理性分析之下,于是,一幅完整的流程图就诞生了。 审美者对画面的直觉反应(导致)画面的直观原型在客观世界中的定位(理性判断)直观画面中孕育的主观思想和社会现实审美者将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对画面流动性的结合。将直观的画面想象在意识中幻化成同种审美的听觉感悟。其中,音乐的运用来自于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来自于对对初始创作者内心的深入分析,来自于
19、对画面的动态想象和内涵表述。 (二) 呐喊音乐性意境分析 脚下的河流用蓝色细密的笔触从远处奔流而来,而阴郁的蓝色如木管组的中提琴在齐奏的颤音中宣泄出了浓重的紧张与不安。 河流边的峡湾用了绿、蓝、黑、驼色的重叠与交配,暖色调与冷色调混合在一起,映出了视觉场合下纷杂的场景。如同 20 世纪模糊不清的调性,让人捉摸不透,象征着大管无调性的演绎并夹杂着些许双簧管和中音萨克斯的点缀。无头绪的状态正反应了作者对峡湾杂乱,模糊,人流攒动的场景。 河流的左边被裹挟在阴郁的河流之畔,又似一座孤岛;黄色如 D 大调般阳光温暖的祥和安逸之地,可这份温暖在蒙克的笔下显得空旷而孤寂。当然,在此刻蒙克的心里,那片祥和他是
20、隔绝的。也更感受不到它陌生的温暖。加弱音器的小号在没有任何乐器的伴奏下,明亮而孤独的吹响了无以名状的 sol0 应景应实。 版画的天空基本遵循了自然的色块搭配红与黄印衬出了夕阳的印象,10但蒙克用线条过渡着色并夹杂着些许灰暗的驼色和内心阴郁写照的深蓝,意蕴深刻地从那变形的口型中直射到了天空。悲惨的人生命运和不幸的现实将夕阳的美景映衬在作者思维里转化成了一片极端绝望的血红:逻辑,思辨,情感和云的色彩现象统一在了一起:感性上升到了价值与社会性并存的层面,犹如小提琴与木管组的一段尖锐刺耳的对答,又犹如马勒第十(未完成)交响曲的再现、贝多芬第三十二奏鸣曲世间最悲情的第三乐章,抑或是舒伯特 D960 号
21、作品第二乐章的影子 而在人生遭遇的比对中,我们发现贝多芬、舒伯特,包括马勒都与蒙克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悲惨的命运与畸形的人生观促成了他们在创作的道路中将思想理念的精髓渗透进了自己的作品里,终而被社会认可和流传的必定是作品形式中蕴含的美学价值和社会性意义。 (三)对呐喊作品美的思索从哲学层面 当深层次的思考呐喊这幅作品之后。笔者的脑中第一层出现了留基波和德谟克利特。以及他们的“原子论” 。书中这样写到:“原子是不可分的,原子组成了一切,不可毁灭,原子会永远的存在着,而且将永远运动着。原子的数目是无限的,甚至于原子的种类也是无限的。不同只在与形状和大小。 ” 此时,一副在德谟克利特的世界里由原子组成的画面图像展现出来,瞬即呐喊中的一切物体都变得流动起来。河流、天空还有空气中的尖叫都幻化做了一串串如蒸汽般大小的颗粒。环绕着升腾着碰撞着。一声声的尖叫与蒸汽产生了巨大的摩擦,乐音情不自禁的在脑中诞生,冲击产生的鸣叫和摩擦出现的沙哑隐约可见。约翰洛克曾经说过知识的三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