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论风险研究领域中的社会表征理论摘要社会表征理论以常识理解新事物为出发点,立足于个体和社会层面的交汇点。关注群体成员互动达成共识的同时允许个体差异的存在,认为表征会在人际互动和时间推移过程中发生变化。这些特点可以弥补风险感知的不足。社会表征的结构理论、身份理论和三角巧克力模型为风险表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三角测量法、字词联想法、系列复制法和基本认知图式为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社会表征理论可以成为风险研究的一个新的指导理论。 关键词风险;社会表征;风险感知 一、社会表征理论对风险研究的适用性 社会表征理论由法国心理学家 Serge Moscovici 提出。Moscovici 认为,社会表征是“
2、带有双重功能的价值观、观念和实践系统:第一个功能是建立一种秩序,这种秩序将会使个体能够适应于他们所在的物质和社会世界并控制世界;第二个功能是通过提供对社会交换的编码、对他们的世界以及他们个人和群体的历史的各方面的明确的命名和分类的编码而使交流能够在社群的成员之中发生” (1973) 。一方面,社会表征具有适应功能和交流功能;另一方面,社会表征是信念和行为的整合体,它既是一种符号和信念的系统,也主要是指在某一情境中的交流和互动。社会表征形成并运行于对新事物的熟悉化,目的是恢复常识在人们2日常生活中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社会表征的起源为人们面对新异事物时的不安,这种新异事物对于人们而言往往带有威胁性和
3、不确定性,而风险本身恰好具备这两个属性。风险的出现,威胁着人们的身份和已经建立的秩序,违反了人们对事物的预期,人们无法用已有的知识系统来解释和应对,从而产生不安。为了缓解这种不安,重新构造一个稳定的、可预测的世界,社会表征的作用开始突显出来。 “当群体或其映像正在经历改变时,尤其是在危机和巨变时,社会表征的特点才会显现。于是人们更愿意交谈,映像和表达更加活跃,集体记忆被激发,行为上也表现得更具有自发性。同时也激发了个人渴望了解愈加陌生又令人不安的世界的欲望” (Moscovici,1984) 。社会表征的这种观点对风险研究是重要的,首先,常识是公众风险感知和决策的来源,以往的风险研究倾向于将公
4、众认为是非理性的,以社会表征来理解公众的风险感知和决策,有助于公众脱离“缺陷模型” ,实现公众和专家之间有效的风险沟通。第二,公众是风险研究的主要对象,风险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公众更好的应对风险。社会表征对常识的建立和运行的重视,以及相应的理论和方法的发展,为研究公众的风险感知和行为提供了理论基础,使风险的研究立场真正回归到公众身上来,而不是集中于风险的类型、公众的认知“缺陷”等方面。第三,社会表征对于建立常识、应对危机是有效的。社会表征的目标是新异事物的熟悉化,使其相容于已有的表征系统,从而获得对该事物的解释,重建有助于有效的交流、适应和控制世界的常识系统,获得一种平衡、放松的状态。 随着风
5、险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风险的技术取向(Start,1969)已经3式微,那种风险取决于某一负面事件发生的概率乘以该事件的后果的量级的观点已经逐渐被很多研究者摒弃,因为这种观点完全将人的内部主观性及其所在的外部环境排除在外,认为只有脱离了这些因素,风险的评估才能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Fischoff,sl-ovic,Liechtenstein 等1978 年发展出心理测量范式,试图解释个体对不同风险的反应的差异以及公众和专家的观点的差异。心理测量范式主要研究个体内部水平的风险感知、风险应对和风险的质化方面之间的关系。前期关注于描述不同风险的“人格画像” ,即每一种风险都有其独特的品质,决定了个体的不
6、同的风险感知模式。风险的心理测量范式是对技术取向的一种改进和扩展,考虑了更多的风险的影响因素,但是,技术取向为人们所诟病的对人类思维的过分简单化的问题仍然存在。于是,后来 Slovic 等人试图将情感因素纳入风险感知的研究中,认为个体使用“情感启发式”来感知和判断风险,即个体根据头脑中“情感库”对所有表征做出的消极/积极的标记来进行判断和决策。 Slovic 等人的努力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风险的心理测量范式,但是这种改进只是旁枝末节的微调,风险感知研究的弊病依然存在。首先,风险感知的研究在本质上依然立足于个体内部的信息加工。虽然有研究者意识到了应该考虑社会文化因素对风险感知的影响,但只是将这
7、种观念保持在补充的理论解释的层面上,并未真正的融入到研究程序中去;还有一些研究者在实际研究中引入了情感和价值观的因素,但仍将人看做是“信息的加工者” ,只是受情感、价值观的引导去加工信息,而不是具有情感和价值观的人在社会文化背景中主动的建构意义。第二,4心理测量范式忽视个体差异和社会文化的影响。以风险的“人格画像”为例,它暗示了个体作为一个整体,会对某种特定的风险作出同样的反应,似乎只有风险的品质才是决定人们风险反应的因素,忽视了个体间差异和社会文化差异。第三,心理测量范式考察的是被试在回答问题这一刻的独立的、静态的风险感知。然而实际上,人们对于某种风险的感知是与其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的诸多因
8、素相互作用的,并且会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随着生活经验的更新而变化。第四,根深蒂固的公众的理性缺陷的观点。风险感知研究的预设立场为公众关于风险的常识性思考相对于专家的理性分析是有缺陷的、非理性的。即使一些研究者后来承认了“情感启发式”在理性风险分析中的作用,也仍然认为以情感启发式为代表的经验系统的使用是在人们掌握的相关信息不足、情况过于复杂、现有认知水平无法应对时所作出的“权宜之计” ,它的特点是快速、有效,但也是原始、简单、有干扰性的,只能对理性的分析系统起引导作用。所以,对情感的作用的探索实际上拉远了公众与理性的距离,将认知分析置于情感反应之上。第五,心理测量范式对研究方法和统计技术的过分重视
9、,导致了理论建构的薄弱, “大量心理测量范式的文献集中在方法论和实证结果上,从理论框架的角度解释研究理论却比较弱化” 。(Karen,2004) 一些研究者提出了另一种激进的观点:风险的文化理论。该理论认为,风险是社会建构的产物,是有着各种价值观、世界观的个体在社会、文化、历史、政治等社会情境中互动形成的,不具备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存在。风险感知是个体所在的社会情境的一种反映。社会共享的世界5观,即文化偏见,决定着个体对风险的感知。人们会根据不同的世界观选择关注不同的风险。个体被看做是主动的组织者,他们选择害怕什么是为了支持他们的生活方式,即他们所从属的“文化” 。文化理论承认由社会文化因素导致
10、的群体差异和个体差异,相对于心理测量范式的静止、认知的观点而言是一种进步。但是文化理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第一,它否认了风险的客观实在性,流于单纯的主观主义,认为风险感知的决定因素是特定的社会历史文化塑造的世界观,不考虑风险自身的性质,似乎有些矫枉过正。第二,过分注重社会情境,却不能适当的将其融入到实际研究中,仅通过不同类别的世界观反映不同的社会文化是不充分的。正如 Stoberg 所言, “这种方法失败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社会情境被以一种非常抽象的、牵强附会的方式所解释,社会情境本身不是风险感知的唯一的决定因素,它是否有影响还有待观察” (2000) 。第三,风险的文化理论对社会情境的理论强调和
11、方法简化之间的差距进一步导致其理论论证有余,实证支持不足的现状。文化理论缺乏对社会情境因素的有效操作和测量,尽管有研究者试图用实证的方法检验文化理论,但是,他们只是在个体水平上间接的测量了文化相关过程的结果,忽视了文化理论所强调的社会情境、社会关系、行为模式等因素。 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SARF)认为,风险事件与心理、社会、文化过程以可以增强或减弱风险的公众感知和相关风险行为的方式相互作用,导致风险“放大”且产生涟漪效应。SARF 的进步之处在于:一,对于风险的理解是独到的:既承认风险的客观实在性,又承认社会文化的影响。二,作为一个框架,它试图促进实证数据的系统化解释并整合现有的多种风险6观点
12、,提出新的假设。社会放大是一个“框架,就像一个网络,有益于抓住累积的实证结果;又像一座灯塔,可以为训练有素的探究指路” 。(Machlis&Rosa,1990)但是,SARF 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一,对风险的“放大”的含义各执一词。SARF 的原始定义认为,放大是指公众对风险事件的逐渐关注和风险感知水平的逐渐升高。还有观点认为,风险的放大是指专家和外行观点之间的不一致。 (Breakwell&Barnett,2003)Masuda 和 Garvin 认为,风险的放大或缩小是相对于彼此而言的,不存在随时间的渐变或其他衡量的标准(2006) 。风险放大的不同理解所指导的研究各自为战,使整个风险的社
13、会放大领域的研究成果相互离散,不能形成共同支撑、充实该框架的实证基础。二,SARF 只是将风险感知嵌入到一个庞大的社会文化框架中,社会情境对于风险感知的研究而言只是一个描述的背景,具体的研究仍然落在了风险感知研究的领域内,因此它难免会带有风险感知的缺陷。三,虽然 SARF 同时关注了风险传播和加工过程中的个体水平和社会水平的作用,但是却把这两个水平孤立起来考察,社会站默认其成员是内部一致的,群体成员作为一个整体发生作用,不存在个体间差异和互动;而个体站则类似于心理测量范式,关注于个体的认知过程。四,SARF 理论宏大,涉及广泛,适用于风险的放大现象的整体描述,但是缺乏对现象的解释机制。 (2)
14、社会表征的经典理论对风险的解释优势 首先,风险感知主要基于人的认知过程。从个体层面看,风险感知的研究关注于人的认知过程和情感反应,几乎不涉及行为方面,因此,很难体现个体间的互动以及风险的行为模式和行为意向。从社会层面看,7风险感知的认知主义倾向使它脱离了社会情境和历史发展,过分重视抽象的认知加工。风险感知带有浓厚认知主义色彩的单纯的“刺激一反应”思维不能够适应深植于社会文化情境中的风险研究,使它变得孤立静止。社会表征作为一种在社会互动中形成和运行的机制,既包含符号和信念系统,又包含交流和行为意向的成分,这两方面都体现了特定的社会历史背景。因此,社会表征天然的和社会文化融为一体,并在个体或群体之
15、间的互动中变化和发展,而不是仅仅将社会文化作为一种背景。社会表征显然能够更好的诠释真实的风险反应。 第二,风险研究领域对风险感知的定义的理解不一致。这种概念的不一致体现为,风险的各理论取向对风险感知的理解相去甚远,例如,在心理测量范式中,风险感知是人们在情感和价值观的引导下对风险的判断和评估,侧重于认知加工;在文化取向中,风险感知完全是个体所在的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侧重于主体建构;SARF 对风险感知的理解表面上综合了前两者的观点,但实际上风险感知中的认知加工成分和社会建构成分是二元分立的。社会表征的定义相对稳定、统一,一直以Moscovici(1973)的定义内容为基础,几个主要理论对社会表
16、征的内涵的理解基本一致,只是各有侧重的强调了社会表征的名词性或动词性含义,它们都承认社会表征的社会性、共享性和动态性。社会表征的研究也在稳定的概念共识的基础上得到了发展,各理论和实证结果相互补充,形成了较完善的研究体系。 第三,忽视由社会文化因素造成的个体差异。风险感知倾向于将反应者看做是原子化的个体,很少考虑他们的样本群体的社会人口学特征。8风险感知的这种观点直接导致了心理测量范式的个体内部偏重以及风险的社会放大框架中的社会放大站和个体放大站的分离、社会情境和风险主体的分离。社会表征理论能够较好的将个体和社会情境结合起来,在个体融入社会的同时,还能保持个体的差异性。 二、风险的社会表征的理论
17、 社会表征的结构理论(Abric,1993;2001)认为,社会表征由中央核心和外围元素组成。一个表征的中央核心有两个基本功能:生成功能,赋予表征的其他基本元素意义和价值;组织功能,决定表征的元素彼此间联合的联结的性质。中央核心具有以下特征:稳定性和连续性,中央核心是表征的统一的和最稳定的元素,中央核心的所有改变包括一种表征的完全转变,两个表征不同,需要意识到它们围绕着两个不同的中央核心;它允许表征的比较研究,将其作为不同群体的风险表征存在差异的解释基础。历史性,社会表征的中央核心取决于历史的、社会的和意识形态的情况,与集体记忆和群体规范系统相联系,从而很自然地将社会文化因素融入了风险表征之中
18、,浑然一体。同质性,中央核心构成了集体共享的社会表征的基础,它的功能是共识性,一个社会群体通过它获得了同质性。 外围元素围绕着中央核心被组织。它们有四个基本功能:具体化,将表征锚定进现实,构成中央核心和具体情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表征可理解、可传达。适应,外围元素比中心元素更加灵活,可以通过重新解释质疑性元素或赋予其新的特征而将其融入到表征的外围,使表征适应情境的变化。防御,表征的外围元素通过改变自身来保护核心的一定9时期内的稳定性,充当了“缓冲器”的角色。异质性,外围元素的灵活性允许个体根据他们的历史的、个人的和实际的经验来调整表征,使其成为围绕着一个共同的中央核心组织的个体化的社会表征。因此
19、,外围元素允许风险表征的个体差异的存在,并赋予其动态特征。 研究者还提出了社会表征元素划分的第二个维度:规范性维度功能性维度。 (Guimelli,1998,pp.209-224)规范性维度,与群体中高度显著的价值观、规范和刻板印象有关,带有意识形态的和历史的特征,引导对表征客体做出判断。功能性维度,涉及个体维持和表征的客体的工具性关系,直接与主体发展关于客体的社会实践相关,引导对表征客体的相关行为。规范性元素在表征的管理中有着更加基础的、决定性的作用;功能性元素被根据情境性质而不同的激活,可能允许根据情境采取各种不同的立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中央核心的功能性维度的这种特征类似于外围元
20、素的功能,但不同的是,只有中心元素,无论是规范性的还是功能性的,都 tk_3起反驳,即当中央元素遭到质疑时,会引发属于该客体的整体意义的崩溃。社会表征的规范性和功能性维度的划分,可以考察人们对某种风险的符号和信念水平上的判断及其风险行为的倾向。 Joffe 的身份理论借鉴了 Kleinian 的儿童精神分析的观点,是一种对社会表征理论的心理动力学扩展。他认为,表征者的身份定位决定了他对某个特定的社会客体的想象力,不同的群体身份导致了对同一社会客体的不同的表征。新事物会构成一种威胁,社会表征的出现恰恰是对集体身份的危险的反应,因此,表征的中心目的是抵御威胁。他强调威胁反应的情感根源,当人们面对潜
21、在的危险时,一种焦10虑的姿态会开始运转,它会使人们以特定的方式表征危险。(Jofre,2003,p.62)这种表征的选择源自于自我身份和自尊的保护的动机。在这种动机的驱使下,人们会采用一种分裂的机制,使用极化的词语表征他人,将外群体和威胁联系起来,将坏的经验和感觉向外投射,好的经验和感觉向内投射,从而保护一种积极的内心世界。社会背景就是将某种感觉状态传递给他人的途径。 社会表征的三角巧克力模型由 Bauer 和 Gas-kell 于 1999 年提出。他们认为,社会表征是一个合乎逻辑的主体、客体和投射的三元组,可表示为:表征=f(S、0、P) 。其中,S 为主体或表征的持有者,0 为被表征的
22、客体,一个具体的存在或抽象的观念,P 为一个社会群体的投射或实际情境,在其中表征有意义。表征包括的最小的系统是一个三元组:两个人(S1 和 s2) ,他们都与一个客体(0)有关。媒介的三角形(s-O-s)是意义阐释的基本单元。将一个时间维度(过去和未来)加入到这个基本的三角形中来表示投射(P) ,投射(project)类似于共同命运的经验,表明了共同的利益、目标和活动,可以被看做一项正在进行的活动,一种“尚未”发生的预感,一个“我们的未来” ,即人们的感知和行为在时间维度上的体现。投射的功能是:通过共同的利益、目标和活动将 sl和 s2 联系起来;投射是主体一客体关系的中介,它明确了客体和人们的经验。分析的基本单元是现在(s-0-P-s) ,并被描述为“三角巧克力” 。三角形的顶点代表在“原初事实”的意义上的主体 1、主体 2 和客体 0 的指示物。伸长度是联结的投射 P 所暗示的过去和未来。在任何特定的时间穿过三角巧克力的一个截面是一个表示了该客体在该时间的常识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