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成因.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478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成因.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成因.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成因.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成因.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成因.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成因摘 要甲午中日战争后,在维新派中出现了一股批判荀子的思潮。其中谭嗣同的批判论调最为激烈。他这样做的原因有三:一,受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的强烈刺激,他的思想发生了急剧的转变,从一名中国传统士人转变为一名积极学习西方的维新志士,开始清算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君主专制体制,谭嗣同批判荀子正是出于反对君主专制主义的需要。二,受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影响,谭嗣同把孔子孟子的思想作为中国民主平等思想的来源,他要在孔孟之后的儒家体系中寻找篡改孔孟思想、尊崇君主专制的元凶。三,荀子思想本身存在缺陷,其儒学思想是以君主专制主义为取向,推崇礼治。这成为谭嗣同批判荀子的学理依据。 关键词谭嗣同;荀

2、子;君主专制主义 在成书于甲午中日战争后不久的仁学中,刚刚经过思想巨变的维新志士谭嗣同对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而这种批判又是和批判荀子的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他认为荀子是君主专制主义理论上的始作俑者。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分析谭嗣同批判荀子的成因。 一、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1895 年,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 ,这给中国传统士人以前所未有的巨大震撼。他们中的一2批人开始彻底扭转思想,真正反思现实并走出中国传统的束缚,坚定地踏上了学习西方的不归路,中国近代思想的转折由此开始。正如梁启超所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1

3、)在这个转折中,一批中国士人彻底丧失了对中国传统君主专制体制的信心,并开始清算和批判这个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罪魁祸首。因此,从思想史的角度来追究谁对君主专制主义负理论上的责任便成为当时中国思想界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 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前,中国思想界在西方入侵和内部民变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影响下发生了一系列新变化,其中也萌发了一些批判现实、要求变革政治、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思想,但是这些思想只是极少数人的个别想法,根本没有构成一种足以影响社会、波及政治的思潮。中国的多数士人基本上没有对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体制产生怀疑,更谈不上批判和否定君主专制主义。绝大部分士人关心的是个人仕途,根本没有

4、什么危机感,国家民族的命运还在他们的视野之外,而且士人普遍鄙视学习西方,坚持华夏中心论。他们对发生在此时期的巨变感知甚少,仍生活在传统之中,以传统的目光审视一切。这一时期的谭嗣同认为:“今之中国,犹昔之中国也;今之夷狄之情,犹昔之夷狄之情也。立中国之道,得夷狄之情,而驾驭柔服之,方因事会以为变通,而道之不可变者,虽百世而如操左券” 。 (2)可见他仍然秉持华夷之辨的旧理念。谭嗣同在谈及他思想转变前对西学的看法时说:“嗣同少时,何尝不随波逐流,弹抵西学” 。 (3)此时期的谭嗣同和中国绝大部分士人一样,还沉浸在传统理念中不能自拔,排斥西方文明,不知道中国已经3落伍。 甲午中日战争成为扭转中国士人

5、思想的关键。中国这次竟是败在曾是自己的学生、一向为中国人所看不起的岛国日本手中,而且战后签订的条约又是如此的苛刻。中国在东亚中华文明圈的中心地位彻底丧失,亡国灭种的威胁摆在了国人面前。中国士人仅存的那点民族优越感不复存在,一下子陷入极端的恐慌和愤怒之中。这一奇耻大辱极大地促成了中国士人的真正觉醒。谭嗣同的思想也正是在此时发生了急剧的转变,他开始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体制。1894 年谭嗣同正好三十岁。这一年是他人生的分水岭。谭嗣同说:“三十前之精力,敝于所谓考据辞章” 。(4) “三十以后,新学洒然一变,前后判若两人。三十之年,适在甲午,地球全势忽变,嗣同学术更大变” 。 (5)三十岁之前他专

6、心于中国传统学术,三十岁后他专心于西学。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彻底改变了谭嗣同的思想,他说:“经此创钜痛深,乃始屏弃一切,专精致思” 。 (6)中国士人一旦发现自己所依靠的传统文化和体制是如此的不切实用,思想的转折和巨变顿时促成。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士人中的先进分子开始真正下决心与传统决裂。他们彻底丧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政治体制的信心,他们认识到要想避免亡国灭种的厄运就必须抛弃传统,下定决心学习西方,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便是要求改革中国传统的君主专制体制,并从思想上批判和清算君主专制主义,引入西方的民主平等思想,建立民主政治体制。在维新派中,康有为的见解最具代表性,他认为中国败于日本固然有种种原

7、因,但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的政治体制。他说:“考中国败弱之由,4百弊丛积,皆由体制尊隔之故。 ”(7)康有为明确指出:“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吾国行专制政体,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国安得不弱?” (8)此时经历了思想巨变、加入维新变法队伍的谭嗣同认同康有为的观点。谭嗣同认为君主专制制度是造成近代中国被动局面的罪魁祸首。他说君主专制之“祸为前朝所有之祸,则前代之人,既已顺受,今之人或可不较;无如外患深矣,海军熸矣,要害扼矣,堂奥入矣,利权夺矣,财源竭矣,分割兆矣,民倒悬矣,国与教与种将偕亡矣。”(9)因此要想救亡图存就必须变法图强,改革政治,大兴民权,废除君主专制体制。 维新派既然已将

8、矛头指向君主专制体制并倡导实行西方民主政治,那么,他们不得不去从思想上批判君主专制主义,要抓出君主专制主义理论上的始作俑者。 二、康有为维新思想的影响 自从汉武帝独尊儒学后,历朝历代的专制君主都是打着儒家这面大旗进行统治的,儒学一直处于官方正统地位。自然儒家思想与君主专制主义就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维新派既然要清算和批判君主专制主义,就不得不去触及儒家思想。而这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作为维新派领袖的康有为深知儒家思想在中国根深蒂固,中国又是一个厚古薄今的国度。儒家创始人孔子在当时中国思想界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长期以来被誉为“至圣先师” ,孟子则被誉为“亚圣” 。因此在对儒家思想进行清算时,必

9、须维护孔子孟子的形象和地位。康有为力图把孔子打造成中国民主平等思想的创立者。他说选举之制为孔子所创,5又说孟子的民本思想就是民主思想。这种做法尽管显得很牵强附会但确实是受制于当时中国的实际情况。维新派基本上都同意了康有为上述的理论构建。不过这样做存在一个问题,即这种说法不能解释儒家思想后来怎么成了两千余年君主专制统治的护身符。维新派普遍认为是孔孟的后辈篡改了孔学的原意。在这个问题上,谭嗣同认为先秦儒学最后一位大师荀子篡改了孔子的理论,将儒家思想改造成了为专制君主服务的工具。 谭嗣同在仁学中说:“方孔之初立教也,黜古学,改今制,废君统,倡民主,变不平等为平等” 。 (10)在这里他明显沿袭了康有

10、为的思想,顾及了孔孟的形象。因此梁启超认为谭嗣同“衍绎南海之宗旨,成仁学一书。 ”(11)谭嗣同认为孔子之后“孔学衍为两大支:一支为曾子传子思而至孟子,孟故畅宣民主之理,以竟孔之志;一由子夏传田子方而至庄子,庄故痛诋君主,自尧、舜以上,莫或免焉。不幸此两支皆绝不传,荀乃乘间冒孔之名,以败孔之道。曰:法后王,尊君统。 以倾孔学也。曰:有治人,无治法。 阴防后人之变其法也。又喜言礼乐政刑之属,惟恐钳制束缚之具之不繁也。一传而为李斯,而其为祸亦暴著于世矣。然而其为学也,在下者术之,又疾遂其苟富贵取容悦之心,公然为卑谄侧媚奴颜婢膝而无伤于臣节,反以其助纣为虐者名之曰忠义 ;在上者术之,尤利取以尊君卑臣

11、愚黔首,自放纵横暴而涂锢天下之人心。 ”(12)谭嗣同的大意甚明:孔学本来倡导民主平等,废除君统,但后来失传。战国末期,荀子表面上打着孔子的旗帜,却在实质上篡改了儒家学说,将君主专制主义导入了儒学,并提出了钳制人心的礼乐刑政之说,孔学的民主平等等精华内容被抛弃。后世所谓的儒6家思想是荀子之学而非真正的孔学。谭嗣同认为打着孔子招牌的荀学和专制君主勾结在一起长期以来危害着中国。谭嗣同的结论就是:“二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二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二者交相资,而罔不托之于孔。 ”(13)于是,荀子就被抓了出来为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统治负理论上的责任。在

12、批判荀子这个问题上,谭嗣同还受到了夏曾佑和梁启超的影响。 三、荀子学说的内在缺陷 谭嗣同将荀子定为儒家的千古罪人是从批判君主专制主义的现实需要出发,他认为荀子从理论上篡改了孔学的原旨, “授君主以莫大无限之权,使得挟持一孔教以制天下!” (14)他认为荀子尊君卑臣,丧失气节,提倡礼法,钳制人心。谭嗣同对荀子的批判是有一定的学理依据。 荀子的政治理论较之孔孟学说尊君色彩比较浓厚,他的思想是以君主专制主义为取向,并为之做了理论上的论证。荀子说:“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自古及今,未有二隆争重而能长久者。 ”(荀子致士 )因而得出结论:“权出一者强,权出二者弱,是强弱之常也

13、。 ”(荀子议兵 )荀子认为无论在国中还是在家中只能有一个权力中心,把权力集中在君主一人之手才能保证国家的稳定和强盛。荀子还说:“贵为天子,富有天下,名为圣王,兼制人,人莫得而制也。 ”(荀子王霸 )荀子公然宣称天子处在无人可制的地位,整个天下都可视为天子的财产。这种提法在孔孟思想中基本找不到。可见,谭嗣同批判荀子迎合专制君主是有依据的。 7谭嗣同指责荀子尊君卑臣、不讲臣节,这绝对不是在空发议论。荀子在谈及臣下如何对待君主时提出:“事圣君者,有听从无谏争;事中君者,有谏争无谄谀;事暴君者,有补削无挢拂。 ”(荀子臣道 )他说的圣君中君暴君概括了所有的君主类型。荀子认为不管君主是什么样的君主,臣

14、下都可以和他们合作,只不过要采取不同的对策。因此,荀子实际上取消了臣下和君主合作的前提。如果连不能善待臣下的暴君都要与之合作的话,那么先秦儒家所讲的臣节就被取消了。荀子甚至认为臣下要想取得君主的宠爱就必须掌握一定的权术:“持宠处位终身不厌之术:主尊贵之,则恭敬而僔;主信爱之,则谨慎而嗛;主专任之,则拘守而详;主安近之,则慎比而不邪;主疏远之,则全一而不倍;主损绌之,则恐惧而不怨。 ”(荀子仲尼 )这极大地损害了荀子的形象。而孔孟都是主张作为臣下必须坚守应有的气节。 论语八佾篇载:“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孔子认为臣下对君主的忠心不是绝对的,而是以君

15、主对臣下的礼遇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君主不能做到以礼相待,臣下就要终止与君主的合作。这表现了作为臣下应有的气节。孟子在君臣关系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尤为鲜明:“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孟子离娄下 )孟子主张臣下对君主要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他认为对那些虐待臣下的暴君,臣下要将之视为仇人,果断终止君臣之间的合作。对照孔孟,荀子思想尊君卑臣的倾向比较明显而且缺乏应有的气节。 谭嗣同批判荀子的另一个重要根据在于荀子主张用繁琐的礼乐刑政8来治理社会,钳制了人心,巩固了君主专制统治。这种批判亦有一定的根据。荀子说:“凡用血气、志意、知虑,

16、由礼则治通,不由礼则勃乱提僈;食饮、衣服、居处、动静,由礼则和节,不由礼则触陷生疾;客貌、态度、进退、趋行,由礼则雅,不由礼则夷固僻违,庸众而野。故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荀子修身 )他认为上至国家大事下至立身之本,均离不开礼。有学者指出荀子的“礼几乎囊括了人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规定得细而又细,烦琐而又烦琐。”(15)荀子确实有将礼泛化的倾向。后世的礼教确能在此找出它的理论依据。和孔子孟子不同,荀子相信人性恶,因此他特别重视刑政的作用。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谭嗣同在批判荀子时带着明显的情绪化色彩,存在以偏概全的缺陷。谭嗣同激愤地说:“彼为荀学而授君主以权,而愚黔首于死,虽

17、万被戮,岂能赎其卖孔之辜哉?” (16)谭嗣同生前已经意识了批判中存在的问题,但历史没有给予他进一步思考这些问题的机会。注释: (1)梁启超.戊戌政变记.北京:中华书局,1954:113。 (2)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236。 (3)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228。 (4)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81。 (5)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259。 (6)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168。 9(7)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219。 (8)

18、汤志钧.康有为政论集.北京:中华书局,1998:338。 (9)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343。 (10)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337。 (11)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543。 (12)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335-336。 (13)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337。 (14)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337。 (15)方尔加.荀子新论.北京: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143。 (16)蔡尚思,方行.谭嗣同全集.北京:中华书局,1981:338。 基金项目:肇庆学院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代码:221260) 。 作者简介:高春海(1981-) ,男,河南南阳人,肇庆学院政法学院讲师,博士,研究中国思想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