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怎样评判空想社会主义.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5058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32 大小:1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怎样评判空想社会主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马克思怎样评判空想社会主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马克思怎样评判空想社会主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马克思怎样评判空想社会主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马克思怎样评判空想社会主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马克思怎样评判空想社会主义【摘要】为了搞清楚什么叫科学社会主义,必须首先搞清楚什么叫空想社会主义。本文根据马克思对“空想社会主义力图用新的幻想欺蒙人民”的科学评判,联系前苏联的瞎折腾试验,考证出这种“欺蒙人民的新幻想”主要包括五项内容,其中第四项后来被斯大林概括为两个乌托邦公式。进而考证出,产生这五项新幻想的根源在于:空想社会主义者没有能力铸造自己的思想武器,只好借用民主主义的“平等”观念并把它延伸到财产制度中去,由此产生乌托邦经济制度;再借用专制主义的权力史观,产生“专制人治”的政治制度;又借用专制组织利己主义价值观,产生“思想禁锢”的文化制度,合起来构成乌托邦专制制度它就是苏联制度的本质

2、;而苏式教科书则是苏联制度的理论表现,是用科学社会主义的词语包着专制空想社会主义的内容。由于苏联制度完全违反三条历史规律、三条占有规律和七条政治规律,因此必然导致官僚支配一切而且亏损不负责任,人民极端贫困并被剥夺一切自卫的条件与可能,结果难免受到规律的惩罚、被人民所唾弃。这样就为恢复和发展本真科学社会主义扫除了最大的障碍,从而使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重见天日。 【关键词】空想社会主义的五项新幻想;斯大林的两个目标公式;专制主义的五件思想武器;乌托邦专制制度;苏式教科书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16740351(2013)02006312 本文是马克思怎样评判民主主义

3、 (发表于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2 年第 6 期)一文的续篇。我们在那篇文章中讲到:以 20 世纪80 年代兴起的信息化浪潮为标志,人类已经进入当今时代,运用生产力标准来衡量,当今时代就是信息化过渡时期。目前信息化生产方式已经悄然兴起,其中孕育着智能生产力,这说明消灭阶级的物质条件即将具备了!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时代终于到来!由此决定资本主义形态必然逐步走向寿终正寝,共产主义形态必将取而代之。为了完成这个当代历史使命,对于每个人、每个党、每个国家来说,确立科学的精神支柱都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历史已经证明:精神支柱+科学认识=理想信念;精神支柱+非科学认识=幻想信仰。因此,能否确立理

4、想信念、摒弃幻想信仰,决定着当代人类的前途和命运。 我们在那篇文章中也讲到:按照马克思的科学评判,民主主义是用旧的幻想欺蒙人民, “空想社会主义力图用新的幻想欺蒙人民” ,科学社会主义是“仅仅运用自己的科学认识去探讨人民自己进行的社会运动” 。苏联人就是因为没有搞清楚“什么叫科学社会主义”和“怎样科学地建设社会主义” ,所以才在上述两个“欺蒙人民的幻想”之间跳过来跳过去。因此,为了科学地吸取前苏联的教训,也为了严格地分清幻想信仰与理想信念,除了必须搞清楚我们在上篇文章中已经说清楚的“民主主义怎样用旧的幻想欺蒙人民”以外,接着还应该搞清楚“空想社会主义(包括前苏联的理论和实践)怎样用新的幻想欺蒙

5、人民”本文要做的就是这件事情。 3一、列举空想社会主义信仰的五项新幻想(包括斯大林的两个目标公式) 与民主主义欺蒙人民的五项幻想相比,马克思在空想社会主义欺蒙人民的“幻想”的前面加了“新的”一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欺蒙人民的新幻想”主要包括如下五项内容: 一是关于在物质生产力的基础上“消灭贫富不均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幻想。物质生产力包括手工生产力和机器生产力,其中手工生产力决定小生产方式、自然经济和人身依附关系,体现人统治人。人统治人是依靠政治手段实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因而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机器生产力决定社会化生产方式、市场经济和雇佣劳动关系,体现物统治人。物统治人是依靠

6、经济手段实现弱肉强食,所以也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 。唯有在智能生产力、无人化生产方式、物质自动变换和社会财富充分涌流的基础上才会出现人人各取所需,唯有全面自由发展的所有个人才够格享受人人各取所需,唯有通过遍布全球的自由人联合体才能实现人人各取所需。这种人人各取所需就叫消费自由。我们也许可以把消费自由理解为全人类的共同富裕,但它决不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所理解的那种“共同富裕”因为“富裕”是相对于“贫困”而言,那时已经没有贫困,所以也就没有富裕,仅仅是人人各取所需而已。 由此可见,空想社会主义者是因为不懂经济条件对于物质利益关系的决定作用,所以才离开生产力高度和社会形态,孤立地提出要在现有生产力的基

7、础上“消灭贫富不均和实现共同富裕” 。这个善良愿望对于几千年来“广大劳动者受苦受难,少数剥削者骄奢淫逸”的丑恶社会现象4很有针对性,因而普遍受到人民的欢迎。但是因为这些人都坐在抽象公私观陷阱和混乱所有制陷阱中,所以都对三条历史规律、三条占有规律、七条政治规律等全部一无所知,从而既不知道“贫富不均”是由什么样的经济条件所决定,也不知道未来的经济条件将在未来的社会中产生怎样的情形。充分说明他们想象中的“共同富裕”是在不懂任何规律的基础上自发产生的一种善良愿望。善良愿望+不懂规律=幻想。这个幻想不仅为历代空想社会主义者所共有,也是前苏联赖以产生的第一根理论支柱。 二是关于依靠阶级斗争和专政手段来“解

8、放无产阶级”的幻想。早期的空想社会主义造反派都很同情受压迫、被剥削的劳苦大众,都认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都主张通过建立“劳动人民共和国” (由巴贝夫提出)或“工人阶级专政” (由布朗基派提出)来“解放无产阶级” 。但是因为他们都处在专制组织利己主义价值观、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权力主义唯心史观的支配下,并且都坐在上述两个认识陷阱中,所以都无法理解阶级结构,只能形成抽象阶级观;都不懂分工标准,只能用“财产”标准划分阶级。导致他们不懂得:按照结构阶级观,唯有阶级结构的新旧交替以及由此必然带来的生产力性质飞跃,才能改变社会形态和推动历史前进;而按照分工标准,所谓“无产阶级”实际上是指存在于机器生产

9、力基础之上的体力劳动阶级,体力劳动阶级的光明前途在于上升为智力劳动阶级,唯有智力劳动阶级才能通过创造和普及智能生产力,从而消灭一切阶级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和历史前提。 然而回顾苏联历史,列宁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时间很短,而且他的“新思路”被斯5大林束之高阁,苏联制度是在斯大林的手中建成,因此用“斯大林主义”来指称苏联制度及其思想观点比较合适。在“用什么标准划分阶级”以及“怎样消灭阶级”等问题上,斯大林不懂马克思的分工标准和结构阶级观,他继承和发展的是巴贝夫的“财产”标准和抽象阶级观,导致他理解不了产业劳动阶级,从而必然误解“无产阶级”的本质和历史使命;理解不了阶级结构的新旧交替,从而不懂生产力的高

10、度怎样上升。这样一来,在他的眼中就只能看到单纯反压迫和反剥削的阶级斗争,而这种阶级斗争由于发生在同一种生产力高度上、同一个社会形态中和同一个阶级结构的内部,因此只能成为造反派的夺权工具,而不可能改变生产力高度、不可能改变社会形态、不可能成为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因此,总观人类历史,所有的奴隶造反都只能推翻某个奴隶主政权而不可能消灭奴隶主的等级统治。所有农民造反的结果也是如此。 在本真马克思看来,所有的工人造反也只能推翻某个国家的资产阶级政权,而不可能消灭人类历史上的资本主义形态,为了“消灭整个旧的社会形态” ,必须进而促使体力劳动阶级上升为智力劳动阶级,并依靠智力劳动阶级创造和普及智能生产力,同

11、时以“同化”的方式把全体社会成员变成智力劳动者这就是马克思创立的“通过创造和普及智能生产力来实现阶级解放”的科学理论。可惜空想社会主义者(包括斯大林)对此一窍不通,所以才在他们的大脑里产生关于依靠阶级斗争和专政手段来“解放无产阶级”的幻想,这个幻想是产生前苏联的第二根理论支柱。 三是关于通过“改造所有制”来“改造旧社会”的幻想。空想社会6主义造反派提出:要想解放无产阶级,仅仅进行民主革命、做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远远不够,还必须“全面改造旧社会,实现在财产面前人人平等。 ”这种认识错在既要“改造社会” ,又不懂“社会形态” ,更不懂所有制结构与社会形态是什么关系。 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类社会是

12、一种高度复杂的立体结构,社会立体结构=生产力高度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关系总和社会意识社会权力社会制度(“”表示决定,下同) ,它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表现形式和存在状态就叫社会形态;而所有制只不过是社会形态的综合表现。因此,唯物史观必须以生产力高度(而不是“所有制” )为核心标准,以社会形态(而不是“社会制度” )为核心范畴,这样才能揭示出人类自我解放规律、生产力进步方向规律、社会形态发展趋势规律。只有运用这三条历史规律,才能正确反映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至于“改造所有制” ,那必须以三条占有规律(即社会形态决定利益组织体系的规律、生产方式决定占有方式的规律、生产力高度决定所有制结构的规律)为根

13、据,使之既能满足新兴生产力的出世条件,又与现实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相适应,还必须和改革整个旧的社会形态配套进行。 为了改革整个旧的社会形态,必须掌握马克思发现的七条政治规律,即国体演化规律、政体演化规律、权力结构演化规律、国体与政体转化规律、国体决定腐败性质和政体决定腐败形式的规律、统治阶级的必备条件规律、生产力的换代要求决定国体和政体发展趋势的规律。 否则,违反三条历史规律、三条占有规律和七条政治规律,脱离生产力高度和社会形态,孤立地“改造所有制” ,结果必然由于破坏生产力7因而产生“穷社会主义” 。但是空想社会主义者(包括斯大林)对社会形态、生产力标准、三条历史规律、三条占有规律、七条政治规律

14、等都一窍不通,他们全都坐在两个认识陷阱中,都处在专制组织利己主义价值观、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财产制度主义唯心史观的支配下,都以建成“穷社会主义”为己任,并为此杜撰出一条关于“原始公有制私有制乌托邦公有制”的所谓“历史中心红线” ,进而以它作为理论根据,把“改造所有制”当作“改造旧社会”的起点这既是所有空想社会主义造反派的共同幻想,也是前苏联赖以产生的第三根理论支柱。 四是关于通过建立“单一全民所有制+计划经济+按需分配”来“最终消灭国家和解放全人类”的幻想。在人类历史上,无政府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都主张“最终消灭国家和解放全人类” ,但理解各不相同。无政府主义者主张立即消灭国家,代

15、之以“工人群众自下而上的自由组织”马克思对此批道:“胡说八道!”1290(着重号是引者加的编者注。 )其错误在于不懂经济条件对于社会状况的决定作用,以为在“不存在国家”的经济条件下却可以存在“工人群众自下而上的自由组织” ,并把他们臆想中的这种“远景”强加给现实社会。 空想社会主义造反派认为,只要运用巴贝夫提出的“造反有理”论,建立布朗基派提出的“工人阶级专政” ,实行欧文最先提出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巴贝夫最先提出的“计划经济”+布雷最先提出的“按劳分配”或欧文最先提出的“按需分配” ,这样就算建成了“社会主义(实际上是乌托邦)制度” 。那么怎样才能“最终消灭国家和解放全人类”呢?在斯大林以

16、前,空想社会主义者并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只有本真马克思作8出了科学的答案,但是斯大林不懂本真马克思,所以他把历代空想社会主义者的思想观点综合起来,提出两个目标公式:乌托邦低级阶段=两种公有制并存+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乌托邦高级阶段=单一全民所有制+计划经济+按需分配。 斯大林至死不悟地迷信“公有无比优越”论,以为依靠它就能做到“物资极大丰富和人们觉悟极大提高” ,从而把“两种公有制并存”变成“单一全民所有制” ,把“按劳分配”变成“按需分配” ,到那时就能“消灭国家和解放全人类” 。其错误在于违反生产力高度决定所有制结构、经济性质、产品分配方式的规律,所以马克思早在 1843 年就公开“表示反

17、对”这种“肤浅言论” ,破除两个认识陷阱以后则评判它是“力图用新的幻想欺蒙人民” 。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 “最终消灭国家”要靠驾驭规律创造和普及智能生产力, “解放全人类”必须以实现每个人全面自由发展为前提,这样才能消灭“国家”等一切利益组织以及组织所有制。从这里可以看出,本身反规律的“公有制优越”论是整个空想社会主义信仰中的核心理论,斯大林在“公有制优越”论的基础上提出两个目标公式,不仅对整个空想社会主义信仰起核心的支撑作用,而且也是支撑前苏联的第四根理论支柱核心理论支柱。 五是关于目前“由造反派专政=劳动人民当家作主”的幻想。他们不懂得,造反派专政面临三种可能性:一是实行专制人治,建立乌托

18、邦专制制度,重新培植出一个新的政治特权等级,回到人统治人,前苏联就属于这种情形。二是实行民主宪政,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出现物统治人,前苏联解体以后所出现的就是这种情形。9三是实行公仆宪政,指导经济腾飞,以自觉的方式加速完成由体力劳动阶级上升为智力劳动阶级的历史必然进程,并随着经济条件的上升而逐步建立起覆盖全社会的保障体系,由此转入志愿者宪政,后者是向共产主义形态过渡的政治形式,完成这个过渡以后才可以消灭一切统治。由此可见,人民只有在国家消亡以后才能当家作主。在此之前,所谓“民主制=人民当家作主”和“造反派专政=劳动人民当家作主”都属于对人民的欺蒙。前一个欺蒙是一切民主主义者的理论支柱,后一个

19、欺蒙是支撑前苏联的第五根理论支柱。 现在请读者拿专制空想社会主义的上述五根理论支柱来对照前苏联,后者难道不是幻想着在机器生产力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富裕”吗?难道不是幻想着依靠阶级斗争和专政手段来“解放无产阶级”吗?难道不是幻想着依靠“改造所有制”来“改造旧社会”吗?难道不是幻想着通过建立“单一全民所有制+计划经济+按需分配”来“最终消灭国家和解放全人类”吗?难道不是把目前的“造反派专政”幻想成“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吗?这些充分证明:马克思关于“空想社会主义力图用新的幻想欺蒙人民”的科学评判完全适用于前苏联,前苏联搞的不是科学社会主义,而是专制空想社会主义,他们是按照专制空想社会主义的五项新幻想(包

20、括斯大林的两个目标公式)办事。 那么,这五项欺蒙人民的新幻想(尤其是斯大林的两个目标公式)从何而来?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有必要同前一篇文章中考证过的民主主义的五项旧幻想联系起来,一起考察它们共同赖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武器根源。 10二、空想社会主义=幻想用“借”来的思想武器解决“经济不平等”问题 人们只有像本真马克思那样,站在精神境界、思想方法、人类历史长河这三个制高点上,并运用生产力标准、社会形态范畴、三条历史规律和本真历史唯物主义来考察专制主义形态,才能看到这个形态包括三个发展阶段,即氏族贵族制社会、奴隶主贵族制社会、封建主贵族制社会。不懂社会形态的人只是将封建主贵族制社会简称为封建社会

21、,而不懂得“封建社会=铁器生产力自然经济人身依附关系封建意识和封建组织利己主义价值观封建特权封建制度” 。只有登上了三个制高点的人才懂得:封建社会是专制主义形态的高级阶段。 因此,随着商品交换的长足发展和工场手工业的大量涌现,表明人类历史已经进入工场手工业过渡时期。在这个过渡时期,小生产方式和人身依附关系必定要被手工社会化生产方式和雇佣劳动关系所取代,这种取代必然发生连锁反应,导致整个专制主义形态进入解体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上存在着两个突出的社会问题:其一是贵族等级的政治统治与新的经济条件完全不相适应,因此政治制度变革必然发生;其二是破产农民大量涌入城市,雇佣劳动者的队伍空前壮大,贫富不均现象空前严重。后一个问题的根子更深,一般人虽然理解不了它那深藏的经济根源但能感觉到它的存在。民主主义创始人抓住的是第一个问题,空想社会主义创始人抓住的是第二个问题。 要想正确解决第一个问题,仅仅依靠原有的思想武器是不够的。当时原有的思想武器主要包括:本身不完善的形而上学的思想方法、专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