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析义.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639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析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析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析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析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析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析义摘 要儒家“和心”思想的发展历程表明,儒家心灵和谐的基础与核心可以用一个“爱”字来概括。历代儒家“和心”思想的阐发,都是围绕着“统摄诸德”的“仁”来展开的。儒家的“和心”思想,逻辑地展现了儒家由心灵和谐到社会和谐的向度。围绕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展开分析,可以发现其对现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启示。 关键词儒家;和心;天人;仁 中图分类号B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13)02-0032-04 一、儒家“和心”与“爱物”思想 在儒家学说中,人与自然的关系,被概括为“天人合一” 。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的一个古老命题。任继愈

2、曾把天的含义归纳为五种,即主宰之天、命运之天、义理之天、自然之天、人格之天1。上述各种含义都能在有关的思想家那里找到归宿。而季羡林对于“天”的解释则比较简明:“天人关系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2这也是我们研究儒家“和心”思想中“爱物”指向的一个基本认识。 儒家之“仁” ,既推己及人,也逻辑地推演出推己及物爱物。可以说,在价值论和存在论的向度内,儒家的“一体之仁”观念强调人与自然万物是统一的道德共同体,这一道德共同体具有统一的本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主张与现代环境伦理学具有相同的价值取向,现代环2境伦理学提倡将道德关怀从人扩展到自然界,构建涵盖调节人与自然关系的道德规范。很显然,在儒家“一体

3、之仁”观念的意识论向度内,天道与人道是合二为一的。 “仁”不仅是人事的基本准则,也是天地运行的根本法则。所以,儒家提倡从调节人与自然关系和调节人与人关系相互关联的总体层面,来处理人与自然的矛盾。 儒家的“仁爱”原则是按照“亲亲仁民爱物”的逻辑秩序展开的。仁爱虽然始于亲,却不终于亲,这是儒家的仁爱观念能够成为最普遍的道德原则的关键。 “生生之德”是儒家“爱物”的价值取向。儒家“和心”思想发展的历程表明,儒家的“爱物”思想,体现了一种“恕”德,是德性与规范的统一。孔子曰:“仁者乐山。 ”(论语雍也 )至于为什么“仁者乐山” ,在尚书大传略说中有对此章的解释。当弟子子张问:“仁者何乐于山也?”孔子的

4、解释是,人们之所以爱山,不仅仅是因为山的高大雄伟,而且是因为“夫山,草木生焉,鸟兽蕃焉,才用殖焉,生财用而无私为焉,四方皆伐焉,每无私予焉。出风云以通乎天地之间,阴阳和合,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飨,此仁者之所以乐于山者也。 ”山之昂扬生物之德, “仁者见之,唤起内心的强烈共鸣,以为山之大德若此,人实在应该与山合其德;人与山合其德,则人就会爱物 ,就会热爱健壮、活泼的生命,崇尚生生不已、绵延无尽的生命创造,进而达到赞天地之化育的境界。 ”3所以,孔子主张“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朱熹论语集注引洪氏曰:“此可见仁人之本心矣。待物如此,待人可知。 ” 在对待自然万物的问题上,后世儒家继承了孔子“

5、取之以时”以及3“取之有度”的思想。在孟子的思想里,已经具有了初步的生态平衡意识。如他强调“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孟子梁惠王上 )认为自然界有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规律,人们应当遵循自然法则, “无伤也,是乃仁术也。 ”(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 ”(孟子尽心上 )对于荀子,我们一般只注意他的“制天命而用之”的学说,其实,在他看来,自然之天地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所以,人必须正确处理好与自然的关系,注意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如荀子曰:“春耕、夏耘、秋收、冬藏,四时不失时,故五谷不绝,

6、而百姓有余食也;污池渊沼川泽,谨其时禁,故鱼鳖尤多,而百姓有余用也;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故山林不童,而百姓有余材也。 ”(荀子王制 )荀子主张人应该以礼、义来调节人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所谓“义者,内节于人而外节于万物者也。 ”(荀子强国 ) 易传明确提出了“天人合德”的思想,在继承先秦儒家的天人学说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其他诸子的思想,使儒家的天人学说具备了内在的逻辑性而进一步趋向完备。 易传所提出的“天地之大德曰生” 、“裁成辅相”以及“三才之道” ,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国传统的天人学说的基础。 易传系辞传上所强调的“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实质上是强调人道必须继承和发展天道,同时也可以反过来证明人

7、道的合理性。 汉代董仲舒吸收了礼记月令以及战国末年吕氏春秋十二纪中所谓的“月令图式” ,完成了较为系统的具有浓厚神学色彩的天人4宇宙模式论:以天人相类为其学说特征, “天人感应” 、 “人副天数” 是其天人学说的主要内容。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广泛吸收了阴阳家等其他诸子的思想成分,指出“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类通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 ”4 值得注意的是,在董仲舒的天人相类的学说中,有许多灾异谴告成分,警告世人,如果违背了天意,上天就会降下灾难以示惩戒。这也是被后人批判的焦点所在。我们不妨换一个角度来看,由于当时人们的科学认识水平还达不到能够认识一些自

8、然灾难出现的原因,董仲舒唯一所能想到的解决问题的有效方式也就是假借天意了,其消极的成分固然是不可忽视的,但其警示人类在自然面前不可妄为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在宋代,明确提出“天人合一”概念的是张载。他曰:“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致学而可以成圣,得天而未始遗人,易所谓不遗、不流、不过者也。 ”535-36 张载认为,人与天地万物均为一气之聚散,那么,人天地万物在本质上也应该是相通的。正是基于这种认识,张载在西铭中提出了“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著名论点。意思是说,万物与人都是宇宙大家庭中的成员,人不仅要对人充满爱心,对天地万物也同样要充满爱心。即如张载所曰:“性者万物一源,非有

9、我之得私也。唯大人为能尽其道,是故必俱立,知必周知,爱必兼爱,成不独成。 ”519 张载在气一元论的理论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民胞物与”的观点,人人皆我同胞,万物皆我朋友。所以应当“视天下无一物非我” 。朱熹在阐发张载的思想时指出: 5人物并生于天地之间,其所资以为体者,皆天地之塞。唯人也,得其形气之正,是以其心最灵,而有以通乎性命之全,体于并生之中,又为同类而最贵也焉,故曰“同胞” 。物则得夫形气之偏,而不能通乎性命之全,故与我不同类,而不若人之贵。然原其体性之所自,是亦本之天地而未尝不同也,故曰“吾与” 。则其视之也,亦如己之侪辈矣。惟吾与也,故凡有形于天地之间者,若动若植,有情无情,莫不

10、有以若其性,遂其宜也。此儒者之道,所以必至于参天地,赞化育,然后为功用之全,而非有所强于外也。6 朱熹从“天理”的角度,对“民胞物与”的思想进行了解释。人与天地万物在“同得天地之气”的前提下,成为一个共同体。人在其中担负着“参赞化育”的责任,因而,人之“爱物”具有了形而上的天理依据。 宋代理学家所诠释的“爱物”思想,首先是把“仁”置于本体论的高度予以阐发的。二程指出, “心生道也,有是心,斯具是形以生。恻隐之心,人之生道也,虽桀、纣不能无是以生,但戕贼之以灭天耳。始则不知爱物,俄而至于忍,安之以至于杀,充之以至于好杀,岂人理也哉?”7在二程看来,恻隐之心也体现为爱物之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二

11、程提出的“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思想,是宋明理学家的共同认识及理论基础。二程认为:“若夫至仁,则天地为一身,而天地之间,品物万形为四肢百体,夫人岂有视四肢百体而不爱者哉?”8二程确立了人与万物之间的应然关系,这种关系如同血肉相连的四肢手足一般,人们自然会去爱护。从这个意义上,二程强调“天人本无二,不必言合。6”9 在王阳明的心学思想体系中, “仁者,以万物为一体” ,则表现为人之心即天地万物之心,成己必然成物。王阳明指出, “夫人者,天地之心。天地万物,本吾一体者也,生民之困苦荼毒,孰非疾痛之切于吾身者乎?”1079 王阳明以人为“天地之心” ,人心与天地就这样被连为一体,人心之所思所想,

12、亦应系于天地万物,已而成为了一种不可或者说推卸不掉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所以,人类不仅要爱人类自身,必须泛爱万物,甚至于“瓦石” 。王阳明又进一步指出, “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 ”11“人最为天下贵” ,所以人有周爱万物的责任与担当。 总之,在儒家看来,仁为“心之德” ,且是“众善之源,百行之本” 。正如有学者所分析的那样, “事实上,在儒家的视域里,它们从来就没有过清楚的划分而是纠缠在一起的。当他们把人性作为天性的完美表现而判断为善时,当他们把社会与个体的道德秩序和规范视为天理之沛然流行时,实质上万事万物都是一种道德意义上的存在,而这样的道德思维反过来使得人们在

13、人与自然的关系中无法以一种外在的、分立的、认知的目光置身事外,而是内在于万事万物去体验、直观自然。不是在观察、归纳和推理中分析自然,而是在直观、比附、移情中拥抱自然,使人与自然在相互包含和渗透中达到和谐美满的境界。 ”12这是对儒家“一体之仁”观念中的天人关系所作的精妙的哲学解读。 二、 “和心”与现代生态伦理 (一)儒家“和心”思想的“天人”向度 7在儒家的视野里,人与天地万物浑然一体,认为“天地之心” ,且人对天地万物有一种推卸不掉的责任和义务。但是儒家的这种“爱物” 、“成物”之“心” ,是有一个等次的区分的。如孟子曰:“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 ”吕氏春秋爱类也指

14、出, “仁于他物,不仁于人,不得为仁;不仁他物,独仁于人,犹若为仁。仁也者,仁乎其类者也。 ”白奚在仁爱观念与生态伦理13一文中,从儒家之仁的血亲之爱的逻辑起点出发,引经据典,对于儒家的“亲亲” 、 “仁民” 、“爱物”进行了细致分析,肯定了儒家仁爱之心的由人及物的推展。但是,这里面不免有一个疑问,人既然有推己及物之“仁” ,那为什么有“差等之爱” ,又为什么人会杀物以自养呢。如孟子曰:“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孟子梁惠王上 ) “远庖厨”不等于不杀,不用绳网捕鱼、不射杀宿鸟,但不意味不捕杀。儒家是怎样来解释这个问题的呢?这其中以王阳明的解

15、释最具典型性。王阳明指出, “风、雨、露、雷、日、月、星、辰、禽、兽、草、木、山、川、土、石,与人原只一体。故五谷、禽兽之类,皆可以养人;药石之类,皆可以疗疾;只为同此一气,故能相通耳。 ”10107 传习录下载: 问:“大人与物同体,如何大学又说个厚薄?”先生曰:“惟是道理自有厚薄。比如身是一体,把手足捍头目,岂是偏要薄手足?其道理合该如此。禽兽与草木同是爱的,把草木去养禽兽又忍得。人与禽兽同是爱的,宰禽兽以养亲与供祭祀,燕宾客,心又忍得。至亲与路人同是8爱的,如箪食豆羹,得则生不得则死,不能两全,宁救至亲不救路人,心又忍得。这是道理合该如此。及至吾身与至亲,更不得分别彼此厚薄。盖以仁民爱物

16、皆从此出,此处可忍,更无所不忍矣。大学所谓厚薄,是良知上的自然的条理,不可逾越,此便谓之义;顺这个条理便谓之礼;知此条理便谓之智;始终这个条理便谓之信。 ”10108 在王阳明的“良知”理路中,血缘愈近一层,爱之程度就加深一层。因而也决定着人在对于自然万物的取用过程中的秩序和理性。王阳明认为这也是“良知”之发见。简言之,仁爱之于万物以及人对于万物之用度秩序,是合于天然之“度”的,是“适中”的。 众所周知,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强调人是宇宙的价值中心,而其他的一切生物或非生物都是因为人的需要才具有价值。而非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价值观则认为,不应该把人类当做生态环境的价值中心,在人类之外的生物乃至

17、整个自然界都具有自身独特价值,人应该尊重自然。笔者认为,用“人类中心主义”或者“非人类中心主义”来概括儒家的“爱物”思想,似乎都不太准确。 “爱物”作为仁之“恕”道推广于“物” ,是儒家“和心”思想的题中原有之意,所以,也是一种德性。这种德性建基于“仁”的“生生之德” ,在儒家看来,人只有合理合节地取用万物,并且养护万物, “未有不得其养而能生者” ,这样,才能保持“天地之大德”生生不息。 (二) “和心”与现代天人关系 1.唤起热爱自然的“良知”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尤其是 20 世纪以来,人类的生存环境9有向极端恶化发展的趋势。2012 年的世界末日说,在全世界范围内引起的恐慌,绝非

18、毫无来由。种种触目惊心的自然灾害,猝不及防间发生在人们面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尽管人们可以享受到现代化带来的各种成果,但现代化的发展并没有带来人们幸福感的全面增长。究其原因,从积极方面看,以市场经济体制为基础的价值体系中有自由、平等、竞争、效率、创新、开放等特性,这较之于古代社会的专治、垄断、封闭、守旧是一种时代性跃进;从消极方面看,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利益的驱动下运作的,其思想动力不是善良、公正和奉献精神,而是利己心和对财富的贪欲。从某种意义上我们不得不说, “恶”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杠杆,它在激发现代社会活力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又使人产生强烈的疏离感、无助感,摧残着社会的良知和人们的美好愿望。科

19、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们提供丰富的物质财富、便利的交通和通讯条件、安逸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如环境破坏、物欲横流、道德冷漠、唯利是图等负面影响。为什么“幸福指数”调查成为研究热点,为什么“你幸福吗”能成为媒体的卖点,归根结底是人们对“今天”的无奈、 “明天”的迷茫。儒家的“一体之仁”观念,认为“成己”与“成物”是统一的,关键应该是内在于人的。所以,良知的唤起,则是实现德性与规范的统一,使规范内化而成德性,德性外化而成德行,每个人都把“成己” 、 “成物”之一体作为自律之圭臬。当下,国学研究“热”的兴起,回归人文教育的呼唤,不失为一种积极而有益的探索。 2.取用有度与可持续发展 “吃祖宗

20、饭,断子孙路” ,看似调侃,却是大家共同关注的一个话题。10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恰似一把双刃剑,在给现代人带来极大的物质文明的同时,也带来了难以克服的“现代病” ,这种“病”的最大的表现,就是把人带入“物质至上”的深渊。人们过于迷恋现代工具理性,不约而同地患上急功近利的短视症。人们开始无度地向自然索取,而不再顾及生态的平衡及其保护,大自然也毫不留情地还以颜色,诸如人口膨胀、粮食短缺、臭氧层空洞、水源与油气枯竭、森林变小、沙漠蔓延、地面塌陷、生物物种急剧减少,等等。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公益广告:“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自己的眼泪。 ”这绝非危言耸听。在我们国家的许多地区,每每因水告急,南水北调

21、和西水东调工程可以缓解燃眉之急,那么,若干年以后呢?“风沙”正日益加剧对人类生活空间的侵蚀,沙尘暴的频率和强度在我国北方城市逐年提高。据媒体报道,北京以北离天安门广场最近的沙丘不足百公里。凡此种种,举不胜举,时贤学者多所论及,不再赘述。有学者明确指出, “生态文明已经成为衡量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参数和变量。换言之,离开了生态文明来谈论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这两种文明都只具有抽象的一样而没有实在的内容。 ”14儒家的“爱物”主张,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儒家从孔子开始,就确立了对生态资源取用有节、有度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不竭泽而渔,不斩尽杀绝,使“万物皆得其宜,六畜皆得其长,群生皆得其命” (荀子王制 ) ,使自然界亦有一个休养生息的环境。这样,整个自然界才会生生不息地存在和发展。有关统计表明,现在地球上,每几分钟就有一个物种消亡,试想下去,这样一来,整个自然界的生物链被破坏,人类将走向何处?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恩比指出, “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