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社会建设的历史维度与价值文化选择摘要: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社会建设,是对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市场交换关系体制化所造成的社会分化后果的再修复。在社会结构变迁的基础上,而不是在价值判断的推论中辨识社会管理的现实格局,这是新的历史阶段更重要的任务。价值文化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系统中具有决定方向和提供动力的双重功能,它是社会关系调整的原则,也是制度建设和规范行动的准则。在多元治理的框架下,启动基层社会实践与顶层制度设计相呼应的法治化进程,是推动社会管理体制创新从摸索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社会建设;社会管理;历史维度;市场机制;价值文化 中图分类号:C 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2、671623X(2013)05000507 一、社会建设的历史维度 与市场化社会机制的基本内涵十年前,从党的十六大把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一并作为多位一体的治国目标,就标志着中国的社会运行出现了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中心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并行的重大历史性节点。社会建设顾名思义就是作为代表社会利益的主体,针对现阶段社会关系出现的问题而采取的不同性质和程度的改革措施或社会关系调节方案。十年来的这种调整,首先是以民生保障和改善公共服务为中心,然后是维系社会保障和输送公共服务的组织2和体制层面的社会管理创新。然而,当下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传统社会的赈济救灾和扶贫助
3、困,也不能泛泛意指现代社会的人本关怀。同样,社会管理的创新,也并非只是社会稳定的意义。 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的社会建设,它是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发展到一定阶段,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国家意志体现的社会自我保护的反向运动,1是调整市场经济发展所造成的社会结构关系变化的内在要求,是对进入现代社会以来市场交换关系的体制化所造成的社会分化后果的又一次体制性的修复。因此,当下的社会建设,它是现代历史视域下的,不同于传统的济贫或一般的善治;它是“中国经验”的组成部分,不能简单地照搬发达国家所谓的成功范例;它不仅要有现实的社会关怀,还要有一种现代历史的辨识维度。这就要在 300 年来现代世界历史的延续上,
4、而不仅是 30 年来中国改革发展之必要上,理解现代社会体制和机制的变革,创新社会管理的现实格局。 在历史发生的意义上,以商品交换进行资源配置的方式首先是指具有悠久历史的商品生产。但是,古代的商品生产和远程贸易并不能直接导致现代资本主义的发生。尽管 300 年前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契机的出现具有偶然性,但是,这种契机出现之后,世界历史就被拉入了科技应用、工业发展、人口迁移、组织和体制变革的加速发展的轨道。而现代化在欧洲的原发形态,在生产和生活资料配置方式的维度上,实际是以市场经济的体制化为基本特征的。从此,市场经济首先以自由主义的政治和经济理念为基础,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在西欧确立了以市场经济关系为基
5、础的社会生活体制。从而使市场经济的社会机制成为现代社会科学3研究的共同对象,现代化引起的制度变革和价值理念的发展以至冲突和对立,在不同程度上都与建构或批判、选择或抵制市场化的社会机制联系在一起。 在市场经济关系的体制化作用下,以个人的理性选择和利益追求为动机,以发明创新和科技应用为动力,推动了早期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的快速发展。然而,19 世纪的资本主义在收获经济和科技成就的同时并没有收获社会团结,在亚当斯密的富国论发表 100多年后,让斯密始料不及的是,以科技发明为手段推动分工和市场发展的工具理性,难以兼容人文价值和社会关怀。为了回应资本主义的经济技术发展和社会关系解体这一重大社会
6、历史悖论,针对 19 世纪市场经济体制化的社会后果,先后形成了社会改良和社会革命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拯救(建设)方案。 作为改良主义社会建设方案的一种,涂尔干在论证社会有机团结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新的职业精神为价值核心的道德整合原则。然而,在 19世纪末,由于在欧洲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社会思潮是阶级矛盾不断激化所酝酿的共产主义。作为批判和超越这一历史过程的社会革命的社会建设方案,不仅 1917 年首先在沙俄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二战以后又以中国革命的胜利为标志形成了社会主义阵营。通过社会革命取消市场竞争,以行政计划配置生产和生活资料,以按劳分配的原则建立平等的社会关系,这是现代社会应对市场经济体制化对社
7、会关系造成破坏的第一次社会建设。与此同时,另一类延续市场经济体制国家的社会建设,则在长期经济发展的支持下,在以社会自治为主要特征的多元社会管理体制的4框架中2,通过慈善事业、税收调节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等途径,成功地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社会关系的调整和修复。 市场化的社会机制在经历初期的自由放任到后期的社会建设的发展,已具有相对完整的内涵。其中,等价交换原则下的自由平等,拒绝超经济的特权,构成了现代社会的民主制度和基本价值观的重要基础;为了保持对效率、经济增长和增长方式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就要不断创新科技并始终保持勤勉与节俭,使之在技术规范和道德自律上具有可持续的动力;市场的分化必然产生主体间市场地位
8、的分化和社会成员贫富差距的伴生,这是造成社会关系形式上的平等与事实上不平等共存的一种社会机制,也是市场机制必然伴生社会建设的内在依据;以法治来保证和规范市场的公平正义,同时又要以法治来调节市场分化的社会后果,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现有的经验表明,只要存在市场经济的体制化,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对社会建设的要求就会以各种途径呈现出来。 无需赘言,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既是一个受到西方现代化进程的冲击、抵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解放的历史,也是从被动地接受现代化影响,到主动选择现代化的精神理念和发展道路,从接受马克思主义,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直至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历史。西方发生市场化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在中
9、国则是一个艰苦卓绝的救亡图存争取民族解放的过程。当西方进入后工业社会的反思并大体完成了福利国家的社会建设以后,中国则进入了社会主义市场化改革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以后再次确认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成为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基础,而且成为现代世界体系演变格局中最具发展意义的聚焦点。 5二、再次社会建设条件下的社会结构变迁 市场化的社会机制在西方如果是在整个社会系统上以“巨变”方式完成的,那么,中国的市场化改革则是在共产主义文明的基础上渐进发生的。通过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所完成的第一次社会建设,在实现了社会的政治平等以后,生产效率和经济发展难以持久建立在思想动员的基础上。于是,在计划经济的基础上有选择
10、地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虽然中国的市场化改革是在连续的政治与意识形态体制下进行的,但是经济体制改革受损群体的客观存在和市场经济的社会分化作用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2000 年以后,伴随着下岗失业人员的大规模增加和市场经济理念对公共服务事业的影响,以及社会结构的变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社会管理问题,在党的十六大以后开启了中国现代社会的再次社会建设。 现代社会历史上的再次社会建设与初次社会建设的显著区别是:首先,初次社会建设是通过社会革命以抑制市场经济及其分化作用的方式实现的,而当下的社会建设是保持政体连续性的前提下,国家以主动设计的方式推出了市场经济。其次,引发社会建设的市场经济的体制化是不
11、同的。初次的市场经济体制化,发生在西欧先发工业化国家,是单一的市场经济体制,而当下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发生在曾经有过计划经济历史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过程,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融共生前所未有的新型体制。再次,社会主义革命以后的社会建设解决的是大多数人摆脱政治压迫和建立生存保障的问题,市场化改革后再次社会建设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大多数人改善了生活水平之后少数人的阶段性救助问6题,是国家在公共服务领域借助不同机制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的问题,是怎样突破社会结构的复杂性变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的问题。虽然现代历史的格局是纷乱的,但是,在长期的历史演进上观察就会发现,如果把自由资本主义看作是历史发生的命题,社会主
12、义就是它的反命题,而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就是合题。3 经过 10 年来的社会建设,通过最低社会保障制度的试点和社会分配制度的初步改革,对少数困难群体的救助问题已进一步从城市推向农村,就业与养老、教育与医疗以及住房制度等一系列社会政策的调整已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笔者以为,当前所面对的更为复杂的问题,是怎样在认识中国的社会结构的基础上创新社会管理的理念和方法,通过探寻有效的社会治理途径,使社会建设的目标逐渐落实在社会管理创新的制度体系上。在社会结构变迁的基础上,而不是在价值判断的推论中辨识社会管理的现实格局,这是新的历史阶段更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怎样认识当下的中国社会结构?迄今国内主要的研究思路,基本
13、还是以传统与现代,阶层与群体,发展与地域的视角看问题,实际存在着以统一的社会机制的演进为逻辑前提的取向。然而,改革以后,传统单位(在广义上包含农村集体经营体制)体制下统一的社会机制的存在基础已消失。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改变,中国已从一个同质性较强的比较僵化的社会,发展成为相对多元和松散的同时又充满活力的社会。而现实社会结构按照自己方式的演变,是这个社会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社会政策和社会管理的组织和体制应然状况的基础。这是中国式的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必须首先面对的问题。 7在社会管理的地域差别上,由于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化的特殊性,市场化的过程在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发展。东南沿海地区的市场化程度高,东北和
14、中西部的市场化程度相对较低。市场化程度高的地区传统单位制的社会管理体制的影响相对较轻,而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则相反。当下的社会管理创新鲜明地反映着各地经济社会状况的显著特征。例如,在东北某市的社会管理创新中,把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列为首位。东南某省则把外来务工人员的问题列在首位。在中国的城乡户籍制度的影响下,在东南沿海地区的人口结构中,农民工和移民的程度高,同时该地区的家庭功能依赖社会化的程度也高,因此,当前以家政服务为主的社会工作需求,在市场化程度高移民程度高的地区则较大,反之,东北及其他市场化程度低的地区,家政服务等需求则仍在传统组织功能的习惯上延续。 在社会管理的组织基础上
15、,在改革以前,不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政党体制和行政体制始终是连接各种组织体系的基本关系,这是国家进行社会动员的基本依托。而在农村发生以家庭为单位的经营方式的改革以后,在城市大批传统工商类单位组织解体转制以后,连续的政党体制和行政体制在城乡社会的社会动员能力只是在体制内得到了保留和延续。30 年来社会转型的主要事实莫过于城市生成了 70%左右的在体制外的市场环境下生存的同时又在城市居住的组织和群体。在体制外社会失去体制性的日常政治和社会功能的连接以后,其组织功能的单面性与各种群体和居民的低度组织化,削弱了党和政府社会动员的组织基础。地区间市场化程度的差别,使社会管理的组织链接程度也存在较大差异。
16、在东8南地区,政府和民众之间由于缺乏体制化的组织关系,这就要求政府和民众的联系更为直接、公开,更接近直接民主政治的互动。而东北等地区政府和民众的联系很多方面还以单位组织作中间的依托。在开放的信息化市场环境下,如果社会管理还不习惯或不能接受街头和广场方式的利益和观念的表达,那就要创新一种街头政治的替代形式或组织连接的有效形式。由于连接形式的缺乏,党群关系、官民关系的疏离化、异己化就会成为群体性事件的温床。在中国社会,解决这些问题可能是比 GDP和福利目标更重要的任务。 三、再次社会建设的价值文化选择 任何一种社会建设的过程及其社会管理系统,都要选择一种与之相适应的价值文化。价值文化在社会建设和社
17、会管理系统中具有决定方向和提供动力的双重功能。它是社会关系调整的原则,也是制度建设和规范行动的准则。选择一种与发展市场经济的社会条件相适应的价值文化,就是在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及其制约社会生活的逻辑上,探讨一种抵消市场机制负功能的平衡性的价值文化。 市场经济是一种在体现交换者主体性地位的前提下,激励人们改进技术、提高效率、追求财富增长的社会机制。如何使追求财富和技术进步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就要选择一组针对性鲜明的价值文化作为这种社会机制良性运行的文化土壤。中国的市场经济是在长期计划经济的社会基础和相应的思想文化状况的前提下发生的。同时,又是在保持了传统的政治体制和与之相适应的意识形态的连续性的基础
18、上发生的。面对着嵌入到传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系统中的市场经济及其逐渐衍生和9发展的社会机制与思想观念,传统的意识形态体系怎样适应新的市场经济的现实基础,或者说,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应该与什么样的价值文化相适应,实际上已成为 30 多年来中国社会整体的系统性变迁必须面对又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4 如前所述,市场经济的社会机制有两种内在的基本特性,一是在等价交换原则下对社会关系的自由平等要求,拒绝非经济的特权;二是对效率和财富无止境的价值(非使用价值)追求。与这两种特性相适应的价值文化的基本特征,就应当是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的公平正义和勤勉节俭的职业精神。这就会形成市场机制内生的趋利欲望与守常的社会理
19、性行动的平衡。 原发性市场经济的社会机制与上述价值文化契合的历史,是难以复制的。其中根植于基督教的生而平等天赋人权的原罪说,建立在基督教天职观基础上的禁欲主义,制造财富以荣耀上帝而并非受个体利益驱使的生活目标,等等。这些观念被马克斯韦伯视为全部现代文化的重要根基。 尽管,马克斯韦伯看到入世的禁欲主义是面向所有俗人尤其是富人群体的,但是,他对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景是悲观的。随着财富的积累,追求职业成就的过程,会逐渐出现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的分离。工具理性的“斗篷”将会变成铁的“牢笼” 。然而,在马克斯韦伯之后资本主义出现了可持续的发展,基督教集体意识的虔诚与现代社会公民宗教的基本价值观出现了分治天下的
20、局面:把终极性的问题留给宗教,把公共性的问题留给了法律。 如果也选择思想文化的视角,作原发性的市场经济与后发外生性的10市场经济的文化背景的比较,即原发性的资本主义何以在欧洲发生和后发外生性的市场经济又何以在中国发生?他们的结论可能是截然不同的。在文化传统层面,原发性资本主义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条件是入世的基督教禁欲主义对传统宗教的改变,而中国在文化传统上是一个没有宗教的国度,儒教文化“敬鬼神而远之”和“君子自强不息”的入世态度长期居于主导地位。中国的历史文化与欧洲基督教文化的民主传统是不可能置换的。 在现实变革层面,中国市场经济得以发生的思想条件,首先是改善经济发展的落后局面,以保证社会主义体制
21、和共产主义文明的延续。当这种延续被确认和深化以后,如何应对与平衡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选择什么样的价值文化来适应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才有了现实性的前提。也就是说相对于市场经济的实践而言,探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文化的滞后性是不可改变的。与此同时,借鉴原发性市场经济发生前提的思想条件,在当下也具有了前所未有的现实意义。 因此,中国的市场经济与西方的市场经济在形成初期的思想文化条件是大相径庭的。只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体制不断被确认以后,对平衡市场经济内在机制所要求的相应价值文化的紧迫性才能凸显出来。十八大以后出台的亲民、清廉、法治的新政顺应了中国社会发展新阶段的要求,满足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文化整体框架的基本要素。亲民的民主平等去除特权,体现了平等的交换关系的主体性原则。清廉之风体现了节俭勤勉的理性原则,法制既弥补了宗教文化的功能缺位,又体现了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