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政治制度变更与仁政观念的产生.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8240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政治制度变更与仁政观念的产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先秦政治制度变更与仁政观念的产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先秦政治制度变更与仁政观念的产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先秦政治制度变更与仁政观念的产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先秦政治制度变更与仁政观念的产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先秦政治制度变更与仁政观念的产生【摘要】 文章论证了西周至春秋时期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政治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突出体现为嫡长子继承和封建君主集权制的形成。与此相适应,儒家仁的道德观念和仁政经孔孟阐述与传播,逐渐成为中国古代基本政治理念,并对之后的中国封建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关键词】 先秦;政治制度;仁政 先秦时期,中国人文意识觉醒、 “士”阶层产生,使中国古代政治思想逐渐摆脱了“神”的控制,产生了“民为贵、君为轻” 、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等珍贵的政治思想和百家争鸣的激情时代。以此为契机,中国政治与道德相辅相成、互相促进,逐渐发展成熟,渐次形成了圣王统治、精英政治的政治构架和以“

2、仁” 、 “孝”为核心的家国同构的政治伦理,奠定了古代中国基本政治走向。 一、西周政治制度、政治观念的巨大变化 先秦时期政治制度变迁和道德意识发展: 先秦时期引起道德意识重大发展的制度变迁可归结为两点,一是嫡长子继承制确立,一是士大夫阶层的崛起。嫡长子制度的确立,使得“亲亲” 、 “尊尊” 、 “贤贤”观念深入,并衍生出分封制和天下一统,铁器使用和普及推动生产方式于春秋战国之际发生重大变化,与此同时士2大夫阶层的崛起又使得数百年的周礼面临巨大挑战,即孔子所言之“礼崩乐坏” 。于是诸子百家各持己说游走各国,掀起思想革命的浪潮。 王国维先生认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周人之制度大异

3、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1。商人的生活方式,是普遍的聚族而居的,而且每一族自成为一个社会单位,其王位继承采用兄终弟及的方式。自成汤至于帝辛三十帝中,以弟继兄者凡十四帝(外丙、中壬、大庚、雍己、大戊、外壬、河?甲、沃甲、南庚、盘庚、大辛、小乙、祖甲、庚丁) ;其以子继父者,亦非兄之子,而多为弟之子2。王国维先生认为立子立嫡之始于西周,张荫麟先生在其所著中国史纲中则认为夏代王位继承方式即为以子继父。我们认为周代之前王位继承的方式应主要依各诸侯国的习惯,尚未形成定制。至西周立国,嫡长子之制渐成定制对古代中国之政治制度、政治观念等方面产生巨大影响: 在政治制度方面,第一,使得王权控制力大大加强。商

4、王与其所统属的诸侯,关系是比较松散的。这些诸侯的来源,大抵是本来独立的部族君长,为商王所征服的,或震于商朝的威势而自愿归服的;似乎还有一部分是商王把田邑分给自己的臣下和亲族而建立的3。商人封建诸侯几乎不见史载,以商代兄终弟及的制度推之,一王之子无嫡庶之分,都有继承王位的权利,其效果故应如此。西周由于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克殷之后,大量分封没有王位继承权的王室成员。武王、成王两世共封立了七十多个新国,其中与周同姓的有五十多国4,从而构成了以宗亲、功臣、姻亲为主体的诸侯国,大大加强了王室对诸侯国的控制。第二,3君臣之分更加明确。西周立国之前,君臣之分尚不十分明确,仅从称号来看成汤克夏之前和周文王时期皆

5、已经称王号,即便到西周立国之初,武王伐纣、和成王消灭淮夷之乱,还称诸侯为“友邦君” 。 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夏、殷以来古国,方之蔑 矣!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其在丧服,则诸侯为天子斩衰三年,与子为父、臣为君同。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5 在政治观念方面:形成以 “尊尊” 、 “亲亲” 、 “贤贤”为核心的封建政治观念。尊尊,即嫡庶之分,商代无嫡庶之制,因此尚未形成尊尊的观念。从宗庙祭祀制度来看,商人无嫡庶之制,故不能有宗法。藉曰有之,不过合一族之人奉其族之贵且贤者而宗之;其所宗之人

6、,固非一定而不可易,商人祭法,见于卜辞所纪者,至为繁复。自帝喾以下,至于先公先王先妣,皆有专祭;祭各以其名之日,无亲疏远迩之殊也。先公先王之昆弟,在位者与不在位者祀典略同,无尊卑之差也。6至于西周,则以“尊尊” 、 “亲亲”为统,形成一套尊卑有别、亲疏有异的宗庙祭祀制度。通说为天子七庙,诸侯五庙。 “有天下者事七世,有一国者事五世7。西周宗庙祭祀制度是“尊尊” 、 “亲亲”观念的结合,宗庙故显示其生前的地位,祭祀者本身也是身份的体现。郑康成于丧服小记注曰:“别子,诸侯之庶子,别为后世为始祖者也;谓之别子者,公子不得祢先君也。 ”又于大传注曰:“公子不得宗君。 ”是天子诸侯虽本世嫡,于事实当统无

7、数之大宗,然以尊故,无宗名。其庶子不得祢先君,又不得宗今君,故自为别子,而其子乃为继别之大宗。宗庙祭4祀制度也是亲亲的观念的体现,盖礼有尊之统,有亲之统。以尊之统言之,祖愈远而愈尊,则如殷人之制,遍祀先公先王可也。庙之有制也,出于亲之统;由亲之统言之,则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亲,上不过高祖,下不过玄孙,故宗法服术皆以五为节。8 西周的政治制度和政治观念对中国古代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嫡长子继承制贯穿全部封建社会;亲亲、尊尊、贤贤等思想,也成为儒家思想的基本内容,为中国封建社会奠定了制度和思想基础,标志着古代中国步入封建社会,古代中国之道德观念、道德意识由此产生、逐渐成熟。张荫麟先生认为周代社

8、会无疑地是封建社会。而且在中国史里只有周代的社会可以说是封建社会。9道德观念、道德意识也是在西周后才逐渐形成的。商人祭祀,主要在于祈福,其与鬼神的关系从盘庚迁都前训词中可以明显看出“予念我先神后之劳尔先,予丕克羞尔,用怀尔,然。失于政,陈于兹,高后丕乃崇降罪疾,曰曷虐朕民?汝万民乃不生生,暨予一人猷同心,先后丕降与汝罪疾,曰:曷不暨朕幼孙有比?故有爽德,自上其罚汝,汝罔能迪。古我先后既劳乃祖乃父,汝共作我畜民,汝有戕则在乃心!我先后绥乃祖乃父,乃祖乃父乃断弃汝,不救乃死”10,祖先神与现实世界几乎没有什么不同,是现实世界的直接反映,商王的祖先在鬼神世界仍然统治着其他阶层的祖先,只不过他们具备了

9、给现实世界降福或惩罚的能力,先王们通过现实王继续保护着国民,而国民就必须服从现实王的统治,否则就会受到惩罚。周代殷商后,为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提出“天命糜常、以德配天”的观念。天命既不是永久不变的,那么要巩固王权,要获得天长久的眷顾,唯一5的办法就落在修德上11。周人祭祀祖先与殷商时期的不同在于,他们不仅在于福佑,更在于报恩。 “夫先王之制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12,说明享受祭祀者皆为于国家、人民有大功者。注重报恩,是一种明显的道德意识,使古代中国的祭祀从重求的宗教心理分离出来,经儒家的重视和提倡,使其成为中国社会关系的重要基础。

10、国家在此时不仅是政权组织也是道德核心,使天子、诸侯、大夫、士各奉其制度典礼,以亲亲、尊尊、贤贤,明男女之别于上,而民风化于下,此之谓“治” ;反是,则谓之“乱” 。是故天子、诸侯、卿、大夫、士者,民之表也;制度典礼者,道德之器也。周人为政之精髓实存于经。13首先,所谓天下之治,都与庶民有关,周成王做召诰将“命、天、民、德”贯穿其中,其惟王勿以小民淫用非彝,亦敢殄戮用?民,若有功。其惟王位在德元,小民乃惟刑用于天下,越王显。上下勤恤,其曰我受天命,丕若有夏历年,式勿替有殷历年。欲王以小民受天永命” 。其次,夏、商、周三代所尊崇之圣王,本身就是道德典范: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成汤见野张网四面劝撤三面

11、、周文王献洛西以除炮烙之刑。而失德则成为丧失统治地位的重要原因,周成王总结夏商两代失天下为“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亦不可不监于有殷。我不敢知曰,有夏服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我不敢知曰,有殷受天命,惟有历年;我不敢知曰,不其延。惟不敬厥德,乃早坠厥命。 ”1415孟子也指出:“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国之所以废兴存亡者亦然” 。因此,西周时期不仅确立了家国同构古代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6并且形成了以德配天和德治的道德思想与政治统治相结合基本模式。周王和大小封君(包括诸侯和大夫)构成整个社会组织的最上层,他们的官吏和武士组成社会组织的第二层,庶人和奴

12、隶则生活在最下层。周王与封君之间或为同姓,或为姻亲,组成了以家族为经纬的、家国同构的社会组织形式。在这种社会组织中,人们生活在相对熟悉、封闭的环境中,只有在这样亲密的团体中,在上位者个人的道德才能产生直接的效用16,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成为周代社会的组织范式,人们则生活在由宗族和姻亲构成的社会之中。 然而这种结构和亲情至迟于春秋时期被打破。亲戚的情谊经过的时代愈久,便愈疏淡,君臣上下的名分,最初靠权力造成,名分背后的权利一消失,名分便成了纸老虎,必被戳穿,例如三家分晋、田齐代姜宗族等17。 二、 “仁” 、 “仁政”观念的产生和发展 春秋之时,世卿世禄的政治体制渐成衰败之势,代之以君

13、主高度集权和郡县制,如何维系统治秩序?儒、墨学派托古言今,提出“仁、孝、贤”等道德规范;道家则以“无为、道法自然”为主旨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法家则注重富国强兵、尊君重国,说明贤人政治之不可恃与无必要。诸子百家之学说相互斗争、相互融合,融旧铸新,为秦汉以后之政治思想、政治道德开宗立范。 1、仁与君子政治的理想 “仁”在中国传统道德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梁启超谓“儒家言道言政,皆植本于仁” 。仁的涵义非常复杂,孔子从不同的侧面表述了仁的,7如“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孟子则从心性的角度来论述仁的涵义,释仁为恻隐之心,释义为羞恶之心,是自我抑制的心理表现,仁与义乃一根而发,仁是德的本身,义是具体

14、行为的规范或准则18,孟子认为“仁,人之安宅;义,人之正路”19、 “仁,人心;义,人路20”,孔孟之后的儒家学者试图通过分解的方法来理解仁,如朱熹认为仁为“心之德,爱之理” ,伊川解释“仁是性、爱是情” 。综上,在儒家看来仁是人的天赋特性,是一种综合意义的德,因此蔡元培先生认为仁乃“统摄诸德,完成人格之名” 。 仁的概念出现对中国古代的道德意识、政治思想无疑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孔子将德与天分离,使其具有一定国民性。从西周“以德配天”的观念来看,道德主要是和天、鬼神的要求结合在一起的;孔子所谓仁,乃推自爱之心以爱人之谓,就修养而言,仁为私人道德。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

15、仁、 ”“刚毅木讷近仁” 、 “为仁由己”等表述,无不表现出仁的四人性。在孔子看来,仁又是自我体验,并在具体的实践中表现出来。仁虽是天赋特性,但人必须通过自觉的体验和实践才能印证他的存在。就天赋特性而言,他是普遍的,就没一个具体的体验和实践而言,他是具体的。21二是孔子将仁与礼紧密的结合起来。即克己复礼为仁, “人而不仁如礼何?”22这样,当外在的礼文形式僵化或崩坏时,则可由仁心赋予新生的动力予以救治。23仁从人的自身心理、伦理来要求统治者,使古代政治进一步远离神的意旨,关注民生,充实了古代道德的内容、使其更加具体化,成为道德观念的发端,而且为普通人通过修身的方法成为有德者提供了理论根据,为整

16、8个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思想奠定了基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德治,要求统治者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 “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24,与此相适应,在孔子的观念中,治国者应为君子。在孔子之前史料中,君子一词屡现,但主要指社会地位。即或间指品性,亦兼地位而言。离地位而专指品性者绝未之见。25 “君子”一名虽非孔子所创,但他又赋予君子品格的要求,如“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26。孔子设计由君子等有德者居高位摄政治的制度原因有二:第一,孔子生活的时代,宗子世卿制度已渐衰败,传统秩序受到较大冲击,政权应由什么样的人执掌已成严重问题;第二,孔子的政治态度从周,一方面认为周至完美齐备,另一

17、方面又目睹周政衰微,希望能够通过提高执政者的道德要求来弥补周政不足,他认为“文武之政,布在方策。其人存则政举,其人亡则政息。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蒲卢也。故政在人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27。上述论述中,一方面表现了孔子“人存则政举,人亡则政息”的人治政治思想,另一方面表达了他希望具有“仁”的道德的君子执掌政权推行仁治的政治理想。可见孔子将君子、仁融合在他的政治思想中,希望通过具有的“仁”德品质的君子推行仁治,实现“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和“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疾废者皆有所养”大同社会的政治理想。 2、仁政、民本政治思想 孔子提出“仁

18、”这一道德思想,并通过赋予君子道德品性和政治角色的双重要求将“仁”和政治思想结合,但并未找到具体的途径以实现9仁治,经孟子继续宣扬“民生、教化、均平” ,荀子指出“圣人者,人之所积也”的修身思想,才使仁与政治实现充分结合。 孟子的突出贡献一在于发现了人的内在理性,一在于发展了“天人合德”的思想。孟子认为人之德“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28,心性具体体现为“仁、义、礼、智”四端,并对他们进行了具体的区分、解释和分析:“恻隐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智之端也”29。孟子一方面从

19、心性的角度指出了仁产生于恻隐之心,肯定了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另一方面又指出人可以通过反复的道德实践实现天人合德的道德理想,即由心觉而后能知性,由知性而后能知天,在这个意义上所知的天,不过是内在理性的外射而已30。由心性之学的观点,孟子认为为政者将恻隐之心推及人民即为仁治,即“亲亲而仁民”31,并将这种思想与民本理论结合在一起,通过天人合德思想,把天的理念进一步世俗化,以期实现其王道的政治理想。 从孟子仁政思想的来源,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首先是孔子仁的道德观念,认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32,其次在于前人的民本理念,民本思想在早期的历史典籍尚书中即有记载:“皇祖有

20、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33。孔子时期虽然提出了仁的观念,但尚未实现仁与政治的有效结合,只是根据仁的要求设定了为政者应具备的道德标准。孟子则将这方面的传统一统于儒家,根据当时战乱纷争、民生困苦,各国君主注重霸道的政治和社会现实,结合民本理念,有针10对性的提出了仁政和王道思想。 孟子认为实现仁政的方法重点在于重视“养民、教民和均平”的协调,首先应当注重民生,提出“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详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1、”34;其次他的养民的思想不仅在于如上述使百姓丰衣足食、孝悌之义,而且指出养民之重点在于鳏、寡、孤、独者, “此四者,天下穷民而无告者,文王发政施仁,必先斯四者”35。第三,将注重民生与道德教化结合起来,一改孔子只重视道德教化的不足;将实施仁政与实现王道理想结合起来,希望获得统治者的支持和采纳。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36。由上可以看出,孟子仁政、民本思想实现的基点在于获得有王道理想的君主的支持,接踵而来的问题是君、民的关系如何?为解决这一问题,孟子又提出了民贵君轻的珍贵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牺牲既成,粢盛既?,祭祀以时,然而旱干水溢,则变置社稷。 ”37,上述论述不仅提出了民贵君轻的重要思想,而且指出了丘民、天子、诸侯、大夫相互间权力来源关系,即天子之权力渊源在于得乎丘民、诸侯之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