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的障碍及对策研究摘 要: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面临传统观念制约、资金短缺、制度障碍、需求与供给脱节等问题。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素质应注重发挥政府引导作用、营造良好社会制度环境,激励企业重视员工培训工作以及社会组织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 关键词: 新生代; 农民工; 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3)04-0117-03 Research on the Obstacl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the New Genera
2、tion of Migrant workers ZHANG LI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Department of Xian Petroleum University, Xian 710065 China) Abstract: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our city is not to be ignored in the process of. To solve this problem, proposed the government to play a g
3、uiding role, to create a good social system environment, encourage enterprises to attach importance to staff training and social organizations to jointly committed to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2solutions. Key words: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quality
4、; countermeasures 党的十八大提出“加快改革户籍制度,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努力实现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意味着我国在政策、法律层面上解决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加快了步伐。户籍制度的改革,为农民工成为新市民提供了有力的平台。然而农民工要真正在城市扎根落脚,必须提高其自身素质和劳动技能,实现其在城市的稳定就业。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最新调查统计,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占整个农民工群体的将近一半,与老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普遍文化水平较高、易于接受新生事物。因而,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是我国实现城市化、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一、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的障碍 (一)观
5、念障碍 对大多数农民工而言,通过学习技能掌握扎实技术,逐渐向技术人员、高技术人员的转变以达到在城市的安居乐业,是最有可能也较稳妥的出路。中国当前现状是:高校教师、科研人员的职称评定进行得轰轰烈烈,无数人为了职称费尽心力读研考博,论文抄袭、造假事件不断涌现。而与之相对应技术工人的等级认定却门庭冷落。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观念层面上有这样几点:(1)上千年的科举制度所形成的中国人重理论轻实践的思维模式,明明中国需要大量的具有实际操作能力的技术人员,但在实际中却对从事此类行业的人较为轻视。 (2)3企业经营理念尚未转变,仍然停留在大量使用廉价劳动力的旧思维模式上。不注重科技的创新,企业文化
6、理念的塑造。据调查获得技术证书的农民工与没有获得证书的农民工相比,收入差异不大。现实的残酷毫无疑问影响农民工提升技能的积极性。 (二)资金障碍 (1)新生代农民工的支付能力有限。绝大多数新生代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上属于弱势群体,工资微薄,没有相应的各种社会保障作为支撑,扣除房租后所剩无几,无力支付较高的培训费用。 (2)企业缺乏投资动力。根据北京和宁波两地对农民工的培训情况调查显示:经常对员工进行培训的企业仅占 2%,10%,从未培训的占 71.7%。1 究其原因可能主要有农民工工作变换频繁、流动性强的因素。据统计,南方和沿海很多企业每年新招员工占到 20%,有的甚至占到 40%,而且大部分公司
7、常年招工。西安情况也与之相类似,笔者对西高新某厂调研发现,该厂全部在职员工 1000 余名,近五年平均每年人员流动量为三四百名左右,其中有不少人是二次进厂。流动频繁使得追逐利润最大化的企业不愿出资用于员工培训,反过来影响农民工自身的发展,造成恶性循环。 (3) ,政府的教育资金拨付相对有限。近几年,我国才开始关注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2004 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投入为 2,626 亿元,其中直接安排的农民工培训预算为 2.5 亿元,不足 1%。2004 年至 2006 年,中央政府投入农民工培训工程 12.5 亿元;近两年,全国省区市级政府部门也为农民工培训投入约 12 亿元。2 这些投入对
8、于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而言,往往是杯水车薪,覆盖率极低。 4(三)制度障碍 (1)传统城乡有别的二元制度模式下,国家对城镇教育的投资力度远远大于农村。一方面导致在农村接受基础教育的农民工无论是师资力量配备还是对教育的普遍认识明显弱于城市,这是农民工较早辍学走上社会的原因之一。进城后由于身份的限制又被排除在城镇居民培训之外。(2)政府管理体制不顺。目前对职业学校教育实施宏观领导规划的是教育部,而负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部门则是农业部和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因此,在农民工教育培训工作的实际开展中就形成了职责不清、相互扯皮、效益低下的局面。政府管理体制不顺是农民工素质提升难以形成合力。3 (四)培训供给与需求
9、存在不足 农民工参加教育培训有这样几种方式:(1)企业组织培训;(2)职业教育院校培训;(3)行政指令方式成立的临时培训班;(4)私人培训机构。现实中只有大型企业或从事电梯修理等特种行业能组织有效的培训,绝大多数企业重用轻养。私人培训机构由于较高的培训费用令农民工望而生畏。我国的职业院校教学形式与内容难以满足农民工的真正需求。职业院校通常以学历教育为主,教师往往理论知识过硬而实际操作能力较弱。教学中侧重理论化的教学与新生代农民工实用性、兴趣性的需求脱节。政府组织的培训机构以完成培训任务甚至赚取财政补贴经费为导向,很难保证培训的实效性。对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而言,培训的预期收益不明朗,接受职业培训
10、不一定能带来近期收入的提升,加之工作、居住的不稳定性等是影响他们培训积极性的主要原因 5(五)社会组织角色缺位 农民工要真正融入城市生活,不是简单地学习一门甚至几门职业技能就能达到目标,他们更需要适应城市市民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内化城市的文化价值理念,在心理上获得认同,在情感上获得归宿。4然而实际生活中与之相对应的是农民工的边缘化状态,包括工作性质边缘化、居住边缘化、心态边缘化等等。破除边缘化、全面提升农民工全面素质需要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组织的民间性、多样性和灵活性使得它能够全面真实了解农民工的需求并提供一定服务,以弥补政府和市场的不足。当前能够为农民工提供服务的社会组织主要包括两大类:
11、社区组织和其他非政府组织。我国对社区的管理,依然以党政管理为主,社区福利提供也强调以街道、居委会为依托进行。街道和居委会承担着上传下达的行政功能,很少提供职业技术培训、就业信息引导、开展文化教育等内容,少有的一些福利服务,通常以是否为常住户口为设限原则,外来人口基本被排除在福利服务的范围之外。非政府组织主要包括工会、各种民办职业技能学校、法律援助中心、农民工维权中心、各种心理咨询机构、各种文化娱乐组织、志愿者组织以及妇联、共青团等组织。2003 年 8 月,全国总工会宣布将尽可能多地组织农民工加入工会。短短一个多月的实践,便有 3400 多万农民工加入了数以百计的大大小小的打工地城镇工会组织。
12、5 然而据笔者调查,大多数农民工认为工会在维护自身权益、个人素质提升方面作用不大,仅停留在组织一些文体活动、野外旅游等内容上。法律援助中心的职责使得其在满足农民工多样化的法律需求方面力不从心。如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愿望强烈但与创业有6关的法律风险防范措施、国家在创业问题上的金融扶持制度等农民工渴望掌握的相关知识,如何通过网络媒介获得有效的法律信息、解读媒介信息背后深层次法律内涵进而提升法律素质等内容,需要动员全社会的法律智力资源以提高农民工法律素质。现实社会存在大量的法律智力资源,如大学生免费法律咨询、创业志愿者专家团等,有一定的支持意愿,但缺乏合理性、统一性指导与供给。因此,需要职业技能学校
13、、农民工维权中心、志愿者中心、心理咨询机构的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做好资源配置,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法律素质和心理素质。我国社会组织发展普遍面临资金短缺问题,除政府扶持力度不够外,也和目前我国没有专门为农民工服务的基金组织和慈善组织,很多辅助性工作开展乏力相关。如何通过社会组织的介入,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参与农民工问题,促进其素质的提升,是当前工作的新视点。 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素质的对策 综上所述,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需要全社会群策群力。具体而言,须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发挥政府引导作用,构建良好社会环境 政府在新生代农民工素质提升中要找准定位,发挥应有作用。 (1)转变观念,构建良好的社会舆
14、论环境。各级政府要采取激励措施,支持企业举办参与不同级别的技能大赛,同时充分发挥报纸、电视、网络媒体的宣传作用,引导全社会形成尊重、崇尚和争做高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2)从基础做起,打造良好的基础环境。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经费的投入,缩小农村教育与城市的差距,从根本上逐渐消除农民工先天不足7的现象。加大中小城市扶植力度,促进其产业结构转变,继续推进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免费进程,使农民工就近就地转移就业。 (3)构建良好的政策制度环境。加快户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步伐,使农民工和城市市民一样享有平等的就业、生活、获得服务的权利,从而保证农民工在素质提升问题上免受制度层面的负面影响。参照国外立法的成
15、功经验,加快新生代农民工职业培训的立法工作建设。当务之急是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的建立,逐步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多元化投资相结合的农民工教育培训经费保障机制。要打破部门和行业界限,广泛动员农业、教育、劳动、建设和科技等部门的丰富资源,发动数量庞大的社会资源,建立政府主导、面向市场、多元办学、开放办学的新生代农民工职业教育体系。6 (4)创建良好的信息环境。政府应积极为农民工提供畅通的信息渠道和平台,使农民工摆脱初级社会网络的影响,获取信息渠道多元化。让农民工在有效信息氛围中自由驰骋、选择自我人生目标并确立事业发展方向。 (二)综合运用多种手段,激励企业注重员工培训工作 当前,企业之所以不愿意培
16、训农民工一是企业负担较重,导致员工培训、养老、医疗等支出尽可能挤压。二是很多中小企业仍然表现为简单、机械、重复性劳动,以廉价劳动力作掠夺式用工为工厂的主要收益。三是不愿为他人做嫁衣。针对这些问题, (1)适度减少企业的税负,鼓励企业设定实用有效的培训制度。地方政府可通过一系列奖励制度的设置督促企业做好培训工作。 (2)加快产业结构改革,以此淘汰生产效率低的企业,使企业充分认识到技术在生产收益中的效用。 (3)注重运用8企业文化管理员工,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要以企业文化熏陶人,以人文关怀安抚人,让农民工的职业愿望与企业发展目标一致,增加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从根本上培养农民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
17、们真诚地服务于企业,与企业实现双赢。 (三)以社区为依托,构建农民工有序培训环境 当前,服务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各社会组织之间基本处于各自为战的零散状态。以农民工居住地所在社区为依托,通过联合攻关,项目合作的形式,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有利于提高社会组织的工作绩效。2013 年 3 月 18 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新一届国务院第一次常务会议,研究加快推进机构改革,重点是抓紧把政府职能转变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会议强调,抓紧制定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实行民政部门直接登记制度的方案。简化社区组织的登记制度,意味着我国政府扶持社区组织自主管理社会方面的决心和勇气。在城市社区中建立以街道、居委会、专业机
18、构(心理咨询中心、法律援助中心、婚姻辅导等) 、企业、工会组织、职业院校等组成的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社区生活服务体系和社会支持救助网站。以技能提升为例,当前在用工问题上出现了这样的怪圈:市场需求的高端技术工种人才短缺,大量的农民工学习技能苦无出路,难以寻找突破口,同时继续教育院校、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就业难。其主要原因是就业市场信息匮乏,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脱节。因而,加强企业、院校、社会组织之间密切合作,改革现有的职业院校培养模式,通过培训、教育、市场服务三方面密切合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出路。可以参考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TAFE)模式的特点,在各地结合社区人员状况9建立多所服务中心,服务中
19、心免费向社会提供服务,帮助培训机构(企业或公司,职业院校)和劳动者双方达成培训协议,获得政府的财政资助。服务中心可通过社区网站的形式定期向居民发布用工动态及职业院校情况,为居民提供拟从事的行业和职业的相关资料,帮助其寻找适合自己的培训机构,协助其填写必备的表格,合理安排培训内容、时间和活动,签订培训合同等。 (四)充分发挥职业院校的技能培训特色 就目前现状而言,最能集中力量对农民工展开培训的是职业院校。改革以学历为主的培训方式,设立多层次、多样化教学。 (1)面向社会,增强课堂内容实用性。根据行业技能特点、岗位需求等,设置模块化、项目化培训内容,将教育培训与就业市场、产业升级及企业需求相挂钩,
20、动态性、科学性地安排培训课程。7 (2)师资配置规范化。可适当增加兼职教师比例。兼职教师由高级技术工人、创业能手、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等组成。设置以突出实用性为特点的专职教师招聘标准,专职教师应有 3 年以上行业工作实践经验,尽量避免直接从院校毕业生中招聘教师。 (3)建立灵活的学分制与学历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分制允许学习弹性进行,依积累学分的多少发给相应的结业证书、资格证书或文凭,短期培训发给学习证明等。 参考文献: 1农民的培训需求与培训研究课题组.农民的培训需求及培训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05, (35):2-27. 2唐踔.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问题探析J.成人教育,102011, (1). 3代振华,周杏梅.农民工素质提升的困境与对策J.甘肃社会科学,2010, (4). 4 孙学敏.从“返乡潮”到“用工荒”看农民工继续教育的缺失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10, (2). 5舒迪.农民工真正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要力量J.金融信息参考,2004, (9). 6赵玉国.职业教育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 (5). 7胡跃茜.新生代农民工教育培训的创新J.教育评论,2012, (6). 责任编辑、校对:任山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