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活方式研究综述【摘 要】 本文从生活方式的内涵和生活方式的时代影响两方面对近年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系统地介绍了最新研究及进展。认为在现实生活中,个体生活方式的选择是和时代接轨的,并受社会发展和人们各自的经济条件制约。近年来, “生活方式”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引起了国内众多学者们的关注,特别是对生活方式的内涵及与现代化、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关系的研究获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 【关键词】 生活方式;小康社会;生态文明;综述 人类的生活活动是伴随着人类自身的出现而产生的。随着人类生命活动的不断发展,由衣、食、住、行、生育的基本生活活动逐渐发展到更高层次的生活活动,如文化、艺术
2、、竞技等。可以说,人类的生活活动是最基本的社会形态内容。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中,生活方式这个概念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是区别阶级的重要指标。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的生产条件总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决定着生活方式。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生活方式”的论述为后世奠定了生活方式研究的基本思路。 西方学者则从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个领域探讨“生活方式”问题。马克斯韦伯在阶级、地位与权力一文中引入了“生活方式”概念,并对社会地位与生活方式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韦伯认为,社2会地位群体以生活方式的认同为内部凝聚和外部排斥的机制。凡勃伦则用历史社会学的方法深入、系统地论
3、述了特定的生活方式与特定的社会阶级的相关性。此外,皮埃尔布迪厄、让 鲍德里亚等西方学者是将生活方式作为社会分层、亚文化构成、城乡差别和民族性的描述性概念讨论的, “生活方式概念在这里是用于解释别的概念的,而不是一个被解释的概念”1。因此,可以说生活方式在西方社会学的知识体系中处于从属的边缘地位。 在我国,生活方式的研究兴起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初,最初是社会学和社会史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后逐渐衍射到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美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经历了几个不同发展阶段后,近二十年,围绕“生活方式”的研究逐步呈现出平稳向热的趋势。尤其围绕“生活方式”的内涵及其与现代化、小康社会、生态文明关系的探
4、讨,不仅深化了“生活方式”的理论意义,也开启了诸多新的研究视角。 一、关于生活方式的内涵 谈到生活方式的定义,首先要明确它的理论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虽没有专门研究过生活方式问题,但在他们的论著中明确提出了生活方式的范畴。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们用以生产自己必需的生产资料的方式,首先取决于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需要再生产的生活资料本身的特性。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也就怎样。 ”2在这里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明确了生活方3式的范畴,即
5、从生产方式的变化出发,来研究生活方式问题。这也是后来学界将生活方式的概念作广义与狭义之区分的理论基础。 1、生活方式的基本范畴 近二十年,诸多学者虽然研究生活方式的角度、内容差别很大,总的来说,可以分为广义范畴和狭义范畴两类。王振华提出“生活方式是包括不同民族、阶级、集团的个人常态生活活动的基本形式和总体特征,其形成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客观条件,包括政治方式和条件、经济方式和条件、思想文化方式和条件、社会方式和条件以及主观因素。 ”3王伟光认为“生活方式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历史的形成的人类生活活动形式的总和,它说明人们在何种条件下,结成何种关系,以何种形式来利用生活资料,它反映
6、人们社会生活活动的内容、特征和形式。 ”4虽然作者倾向于对狭义生活方式的研究,但也认为“从狭义上来研究生活方式,固然不能包括对生产方式的研究,但必须要联系生产方式来研究生活方式,因为只有从生产方式出发,才能从根本上说明生活方式。 ”5王雅林则认为“生活方式是指在不同的社会和时代中生活的人们,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制约下和在一定的价值观指导下,所形成的满足自身需要的生活活动形式和行为特征的总和。 ”6 总的来说,对生活方式范畴的界定基本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生活方式是包括生产方式在内的人类全部社会生活活动的总和,涵盖一切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狭义的生活方式是指除人类生产活动
7、、经济生活以外的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总和。7 2、生活方式的基本要素 4王伟光提到,无论给生活方式的定义侧重何种角度,都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即生活方式的性质、生活方式的主体、生活方式的条件、生活方式的内在结构和组成因素四个方面。从性质上讲, “生活活动”应该是生活方式的基本出发点,也就是说,无论怎样的生活方式,都应该是围绕“生命进行的活动方式”而展开的;生活方式的主体即人、社会集团(阶级或阶层)和整个社会;生活方式的条件体现着生命活动的客观外在因素,也就是包括一定的物质生产方式,一定的政治、文化条件,和自然地理、气候环境条件;生活方式的内在结构和组成因素体现着生活方式的系统性和与生活关系
8、的统一性。 后来的学者李真以哲学的视角概括出:所谓生活方式,实质上是生活主体同生活客体的结合方式,即人们在一定生活环境中对生活资料的利用方式。8 在他的定义中,不仅强调了生活方式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能动过程,而且作者强调其中蕴含三个要素层面,即生活活动、社会生活方式和个人生活方式。作者认为生活活动, “就是作为生活主体的人同生活客体的结合”9,也就是生活本身;社会生活方式“其本质是人们社会物质和精神的生活资料的分配与消费活动的方式” ,10在这里侧重强调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形成的关系;个人生活方式,则是人们生活方式的个性化表现。 几乎与李真同时,王雅林也在他的定义中提到:生活方式概念的基本构成要
9、素由生活活动条件、生活活动主体和生活活动形式三部分组成。11生活活动条件既包括自然环境(可以理解为自然生态系统)也包括社会环境(可以理解为人文生态系统) 。同时作者强调,随5着社会不断的发展,自然环境对生活方式的影响越来越依靠社会环境来体现;生活活动主体,在生活方式中具有核心地位。包括个人、群体或指整个社会,其根本是“体现为人的生活活动” 。具有主体性、创造性和能动性的特点;生活活动形式,是指生活活动条件和主体相互作用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着可见性和固定性。 从以上三位学者的“要素之争”中,可以看出:第一,三者都认为在生活方式内涵的要素中应当含有“生活方式的主体” ,也就是从个体到群体再到整体社
10、会,都可以是生活方式研究的对象。它从多层次、多侧面涵盖了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及在活动中发生的一切关系,这体现出生活方式概念具有最高程度的综合性特点。第二,三者在要素中都直接或间接强调生活方式主体必须与一定外在生活活动条件相结合。在这个“生活活动条件”中包含着物质与精神,主观见之于客观、宏观和微观的存在条件。可以是具体到个人的物质生存条件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也可以是某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对整个民族生活方式的影响。我们可以从宏观上考察“生活活动条件”对生活方式的制约,更可以据某一微观社会活动条件,来解释其对生活方式的影响。第三,三者在要素中都提到,无论哪种生活方式,都必须以一定的外在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
11、并且这种外在表现形式应该总能体现出某一具体测量时段,个人或社会的典型特征。这也表明,生活方式本身是具体的和可预见的。第四,王伟光四个要素的概括,可以说为后来学者对生活方式的认识提供了一个最初的框架,并为拓宽生活方式的内涵提供了借鉴参考。在此之后的李真、王雅林的定义尽管侧重不同,但是一定意义上,继承了生活方式的主体性6质关于人的生存和发展活动方式的总体结构和基本特征,也进一步明确了生活方式的属性。 二、关于生活方式的时代影响 在对“生活方式”的讨论中,诸多学者一致强调“生活活动的条件”是生活方式形成的客观前提。尤其是宏观社会环境,它囊括了每一社会、时代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与社会关系的性质、
12、社会结构的特点,以及政治、法律、文化教育、道德规范、民族传统等。所以,对生活方式的研究,离不开“生活活动的条件”的制约与影响。近年来,许多学者从现代化、小康社会、生态文明等角度对生活方式的时代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 1、现代化与社会生活方式 山东大学的吴焕文硕士围绕新世纪社会发展的特点,提出“以人为本”的现代生活方式已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追求。12并提出 21 世纪“生活力”将转化为“生产力”而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可以说是“现代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机制”13,而现代生活方式的构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方心清副研究员在其论著现代生活方式前沿报告一书中对现代化与
13、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做了较系统的比较。作者认为“现代化”不仅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范畴,同时是一个系统的“目标集”概念。 “生活方式的变迁总是与现代化进程密切相关,现代化既是生活方式变迁的外部动力,也是生活方式变迁本身。 ”14作者认为,现代化进程本身就会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新的元素, “生活方式的现代化7既是人类生活之必需,也是生活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生活方式现代化必须立足于整个社会现代化的大背景中才能获得其自身的规定性。 ”在作者看来,现代化是生活方式构建的基本目标,与生活方式变迁是一个同向共进的过程。 在书中,作者进一步阐释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生活方式变迁的具体体现
14、:劳动生活方式的变迁、消费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交往方式的变迁、闲暇生活方式的变迁、婚恋家庭生活方式的变迁。 东北师范大学的康秀云博士围绕“社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问题进行了研究:将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生活方式向现代工业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型,置于 100 年来社会变迁的全过程中进行把握,从对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所涉及的基本概念问题加以梳理澄清,分别阐释了 20 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变革的基本轨迹、基本动力、基本特点以及构建的基本目标模式: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活方式。其中, “和谐”是基本目标;“文明、健康、节约、合作、民族”是基本内涵;勤劳节俭,注重生活质量是主导。15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5、与生活方式 十八大报告提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终要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富强,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美好。概括起来就是要实现“民富国强” 、“生活幸福”两个目标。 在这一伟大历史实践下,生活方式也迎来了体现自己自身价值的时刻。因为“生活方式的研究同整个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一样,只有密切联系和服务于这一伟大实践才能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和获得发展。 ”168学者王雅林总结如下:首先,生活方式在克服科学与市场功能的悖论中具有建构性功能;其次,生活方式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具有建构性功能;再次,生活方式对生活安全及保障系统具有建构性功能。并且,作者提出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构建要解决以下问题
16、:第一,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建构的基本性质是“新型现代化的生活方式” 。 第二,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建构的基本模式应是民族的、开放的、和谐的、公正的和学习化的。第三,中国社会生活方式建构的基本途径是生活方式的择优综合创新。 3、生态文明与生活方式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生态文明建设在十八大报告中被列入“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生态文明建设同样肩负着旧有的生活方式必须重构的任务。 学者李玲认为,生活方式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不仅占有重要地位,而且生态文明的最终实现也必然要求落实到现实的生产生
17、活方式当中。作者提出以下建议:建设新型生态型生活方式,第一,要转变现代生活价值观中的人类中心主义、个人中心主义价值取向,认识到自然生态环境对人自身的价值以及对人自身生活方式的限制,关注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第二,要转变现代生活方式中物质化的价值取向,确立人自身身体的和精神的全面发展的生活价值取向。最后,作者概括出全面的生态型生活方式模式是以实用节约为原则,以适度消费为特征,追求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更加崇尚精神和文化享受。917 学者刘玉珂认为, “一切资源问题的产生及其解决最终都必然追究到资源利用主体人的世界观(尤其是价值观)以及与此相应的生活方式的不同选择上。人类选择的生活方式
18、不应超越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承受能力。人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行为模式既是造成资源、环境问题的最终原因,也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 ”18 总的来说,在生态与生活方式的问题上,学者们达成一些共识:第一,生态危机问题已到了必须高度重视,刻不容缓需要着力解决的时刻。第二,人们过度消耗自然资源,造成的生态失衡,是生态文明面临的最大挑战。第三,生态文明出现的危机,归根结底,是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自然资源选择的过程中出现诸多不和谐、不合理的表现所导致。第四,解决生活方式问题,应该从人们的价值观念入手,树立新的“生态型生活方式” ,并应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弘扬。我们以为,除此之外,科学技术的创新、传播媒介的导向以及政府监
19、督机制的跟进、完善,都应该成为调试生活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协调关系的重要方面。 三、结论 近年来,对生活方式的讨论已经广泛涉及社会学、社会史学、历史学、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众多领域。从不同领域和角度对生活方式的审视也使不同学者对生活方式的定义有所不同。对生活方式时代影响的讨论则使得这一领域的研究更具现实意义。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在这一10大背景下,如何创建和谐生活方式,将是未来对生活方式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目前,对生活方式时代影响的相关讨论为和谐生活方式的研究提供了一定基
20、础,但仍有待理论界对和谐生活方式从内涵到构成以及建设方式等系统的理论研究。 【注 释】 1 高丙中.西方生活方式研究的理论发展叙略.社会学研究,1998.3.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25. 3 王振华.“四位一体”生产方式对生活方式的影响.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34. 45 王伟光等.社会生活方式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39、40. 611 王雅林.人类生活方式的前景.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2、3. 7 王伟光,李忠杰.社会生活方式论.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88.27. 8910 李真.当代中国生活方式论.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7.5. 12 吴焕文.生活力与发展力:现代生活方式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求是, 2002.3. 13 吴焕文.生活力:现代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的互动机制.聊城大学学报,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