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璩书信文简论.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9081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应璩书信文简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应璩书信文简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应璩书信文简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应璩书信文简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应璩书信文简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应璩书信文简论摘要:书信文是我国古代散文史上一种重要的文类,在曹魏时期开始大兴。应璩是此时期创作书信文最多的作家,所以, 文选 “书”类文中,收录应璩书信文也最多。应璩书信文多是与朋友、同僚生活交往的情感记录,以表现个人的生活之思、情怀之感为主,呈现出异于同时期其他作家作品独特的一面。应璩书信文具有深婉典雅、句式骈化、寓骈于散、辞采清丽、结构精密的审美特点。应璩书信文在先唐书信文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贡献。 关键词:应璩;书信文;曹魏;散文;骈文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2010906 应璩(190252)是曹魏时期著名的文学家

2、。 三国志?王粲传裴松之注引文章叙录曰:“璩字休琏,博学好属文,善为书记。文、明帝世,历官散骑常侍。齐王即位,稍迁侍中、大将军长史。曹爽秉政,多违法度,璩为诗以讽焉。其言虽颇谐和,多切时要,世共传之。复为侍中,典著作。嘉平四年卒,追赠卫尉。 ”应璩诗歌以百一诗最著名,曾得到文学史家的重视。刘勰文心雕龙?明诗曰:“若乃应璩百一,独立不惧,辞谲义贞,亦魏之遗直也。 ”钟嵘诗品亦称其诗:“祖袭魏文。善为古语,指事殷勤,雅意深笃,得诗人激刺之旨。 ”应璩不仅善诗,更善文,尤其是书信文创作,历来得到文学史家的好评。 文章叙2录称应璩:“博学好属文,善为书记文。 ”刘勰文心雕龙?书记也说:“休琏好书,留意

3、词翰。 ”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题辞亦称:“休琏书最多,俱秀绝时表。 ”从应璩存世作品看,其散文创作成就确实高于他的诗歌创作成就。无论从我国古代散文文体发展史角度,还是从骈散分化的演变史角度来观照应璩的书信文,其历史地位和贡献都是特别值得重视的。 对应璩书信文的研究,目前主要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将其放在散文发展史的视野下,从文体方面解读应璩书信文的创作审美特点。如,姜书阁骈文史论 、郭预衡中国散文史 、漆绪邦中国散文通史 、熊礼汇先唐散文艺术论 、赵树功中国尺牍文学史等散文史著作即是如此。二是从讨论文选收录作品的角度分析应璩书信文的历史地位和特点。如,钟涛、王孔林先唐书牍文论略 、柏秀叶论汉魏六

4、朝书信的文学特色 、赵俊玲论(文选)所收建安时期书信等。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应璩书信文进行了解读,颇有启发。不过,总的看来,目前学界对应璩书信文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将应璩书信文置于曹魏散文历史语境下进行分析,还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本文用比较分析与文本细读相结合的方法,讨论应璩书信文的独特之处,以期能够较为准确地揭示应璩书信文在曹魏散文和书信体散文发展史上的地位和贡献。 一、书信文源流与曹魏书信文的历史地位 书信文是我国古代散文史上一种重要的文类,历史发展源远流长。关于书信文的源头,学界一直存有争议,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一)3西周说。姚鼐古文辞类纂?序目云:“书说类者,昔周公之告

5、召公,有君爽之篇。春秋之世,列国士大夫或面相告语,或为书相遗,其义一也。战国说士,说其主时,当委质为臣,则入奏议,其去国或说异国之君,则入此篇。 ”曾国藩也认为尚书?君爽是有关书信文的最早文献,其经史百家杂钞曰:“书牍类,同辈相告者。经如君爽及左传郑子家、叔向、吕相之辞皆是。后世曰书,曰启,曰移,曰牍,曰简,曰刀笔,曰帖,皆是。 ”(二)春秋说。刘勰认为书信文的产生可追溯到春秋时期,那时由于诸侯往来密切,书信文便应时而生:“三代政暇,文翰颇疏。春秋聘繁,书介弥盛:绕朝赠士会以策,子家与赵宣以书,巫臣之遗子反,子产之谏范宣,详观四书,辞若对面。又子叔敬叔进吊书于滕君,固知行人挈辞,多被翰墨矣。

6、”褚斌杰也认为左传之郑子家与赵宣子书 、 巫臣遗子反书 、 子产与范宣书 ,是最早的书信体散文。 (三)战国说。赵树功中国尺牍文学史认为书信文的源头暂不可考,从现代意义的私家往来的尺牍的角度来看,书信文起于战国,盛于秦之后。从存世文献的角度来看,战国以前保存下来的真正意义的书信文很少,书信文的大量存在是从汉代开始的,而且其书写规制也基本形成。因此,我们不妨说,汉代以前是书信文的萌生期,汉代才是书信体散文的真正发展期。 两汉时期存世的书信文数量很多。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杨恽报孙会宗书 、马援诫兄子严敦书 、冯衍与任武达书 、朱浮与彭庞书 、朱穆与刘伯宗绝交书 、李固为黄琼书 、秦嘉与妻徐淑书等,

7、都是两汉书信文的名篇。这些书信文行文朴质,抒情写意,自然纯4真.以气为主,无意于言辞形式美的雕饰而语词华美,抒情温婉意深,气畅情挚,极富有抒情性和感染力,大大推动了书信文体的发展。 到了曹魏时期,伴随日常生活交往行为的频繁,友人之间书信酬答开始勃兴,书信文作品明显增多。刘勰文心雕龙?书记说:“魏之元瑜,号称翩翩;文举属章,半简必录;休琏好书,留意词翰;抑其次也。嵇康绝交,实志高而文伟矣;赵至叙离,乃少年之激切也。至如陈遵占辞,百封各意;祢衡代书,亲疏得宜:斯又尺牍之偏才也。 ”综观曹魏文学,书信文创作在当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仅作家众多,而且作品数量也可观。尤其值得重视的是,曹魏时期的书信文

8、不仅题材内容较两汉书信文有很大的拓展,而且在艺术锤炼上也更加精美,实现了关键性的突破,如,语言开始渐趋骈俪化,用典渐繁,体制渐趋精密等等。可以说,曹魏是先唐书信体散文发展的重要蜕变期,它上承两汉,下启两晋南朝,具有重要的承前启后的划时代意义。 曹魏书信文的这一历史转折意义,从萧统文选 “书”类的收录也可得以证明。萧统文选共收录从汉至梁 16 位作家的 22 篇书信,是除“诗” 、 “赋”两种文体外,收录作品数量最多的一类文体。在这 22 篇书信文中,属于汉代的 4 篇,属于两晋南朝的 4 篇,其余 14 篇均属于建安、正始时期,即文学史上通常所说的曹魏文学的作品,它们是:孔融沦盛孝章书 ,陈琳

9、为曹洪与魏文帝书 ,阮?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曹丕与朝歌令吴质书 、 又与吴质书 、 与钟大理书 ,曹植与杨德祖书 、 与吴季:重书 ,吴质答东阿王书 ,应璩与满公琰书 、与侍郎曹长思书 、 与广川长岑文瑜书 、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 ,嵇康5与山巨源绝交书 。而在收录的曹魏 14 篇书信文中,应璩书信文又是最多的,占 4 篇,超过同时期的文坛领袖人物曹丕(3 篇)和曹植(2 篇)的数量。由此可见,萧统对应璩书信文的重视。相反,应璩的诗歌, 文选仅收录其百一诗1 首。这至少说明,在萧统的心目中,应璩是曹魏时期甚至整个先唐时期书信文创作最具代表性的大家,其书信文创作在整个书信文发展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10、二、应璩书信文的时代特征 曹魏是书信文创作的大盛期,此时期的著名文人几乎都有书信文传世。如果把应璩放在曹魏书信文创作的历史语境下进行审视,可以发现,应璩的书信文具有自身独特的时代特点。 首先,从数量上看。根据严可均辑录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我们对包括建安和正始时期的曹魏重要作家的书信文进行了统计,据统计:曹操作品 150 篇,其中书信文 17 篇,占总量的 11.3%;曹丕作品166 篇,其中书信文 26 篇,占总量的 15.7%;曹植作品 165 篇,其中书信文 7 篇,占总量的 4.2%;孔融作品 40 篇,其中书信文 19 篇,占总量的 47.5%;王粲作品 6 篇,其中书信文 2

11、 篇,占总量的 4.3%;陈琳作品19 篇,其中书信文 4 篇,占总量的 21.1%;阮璃作品 9 篇,其中书信文3 篇,占总量的 33.3%;刘桢作品 10 篇,其中书信文 3 篇,占总量的30%;应场作品 19 篇,其中书信文 1 篇,占总量的 5.2%;王朗作品 32 篇,其中书信文 4 篇,占总量的 12.5%;钟繇作品 15 篇,其中书信文 5 篇,占总量的 33.3%;吴质作品 7 篇,其中书信文 5 篇,占总量的 71.4%;阮籍作品 19 篇,其中书信文 4 篇,占总量的 21.1%;嵇康作品 23 篇,其中6书信文 2 篇,占总量的 8.7%;应璩作品 33 篇,33 篇都是

12、书信文,占其存世作品总量的 100%。一句话,应璩不仅是曹魏时期书信文创作数量最多的作家,而且是曹魏时期现存散文全部都是书信文的作家。应璩文集已佚,今天已无从得见应璩散文创作的全貌,但仅从存世作品来看,可以说,应璩是曹魏时期对书信文写作情有独钟的高手,是以书信文为专体写作而取得重要成就的散文大家。 其次,从书信往来对象看。曹魏书信文主要往来运用于同僚、朋友甚至是政敌之间,大多具有公务性质,是为了完成公务工作而进行写作的,因此,有的书信文的内容未必完全代表作者自己的个人观点,如陈琳、阮璃替曹操写作的书信文即是如此。而应璩的书信文多是写给同僚、朋友的日常生活信件,较少公务往来的应酬性质,多是他自己

13、日常生活情感的抒发。虽然这些书信也在讨论现实政治生活中的问题,但是,从行文风格看,不难发现,应璩是把书信文作为日常生活交际的重要工具来运用的。也就是说,书信是应璩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是他向朋友表达自己社会人生看法的重要方法,而不仅仅是公务应酬。这就决定了应璩在书信文中,不仅可以痛快表现自己的思想情感,甚至蕴含着言说者的音容笑貌,姿态语言,让对方产生促膝晤谈的亲切感,而且他的书信文写作,虽然保持了书信文作为一种生活实用文体本身固有的表达寒暄的套路,但又没有固定的写作格式。应璩书信文的文体表现相当灵活自由,情感表达畅所欲言,篇幅长短随情而定,表达手法因势而取,思想书写也自由发挥,叙事

14、用典,抒情言志,或精心雕琢,或率性而为,或重彩铺张,或轻描淡写。可以说,书信文作为一种特殊的7生活实用文类,在应璩那里,既肩负着与朋友进行思想交流的媒介作用,同时又是他畅明思想、抒发情感的重要载体,是应璩生活情感表达的最佳选择。应璩书信文公务应酬性质的弱化是对书信文的重要发展,对书信文写作的私密化起到了催化作用。 再次,从情感内容表达看,应璩书信文与同时期其他作家相比,也呈现出自身不同的特点。建安作家的书信文创作,因其身份和集团性关系特殊,书信往来多是公务应酬性的,或是受托代笔而作的公务应用性质的书信,内容基本以讨论社会政治话题为主,偶有涉及日常生活的书信,但数量同应璩相比要少得多。如,曹操的

15、书信文,很多可能是即时而作,率性而为,有的甚至片言只语,不成文章,多以共同事务的公务往来为背景,内容基本没有脱离共同事务。曹植的书信文与杨祖德书 、与吴季重书 ,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的文学写作讨论,不过基本以表达自己的人生理想为目的。相对而言,曹丕的书信文题材内容要广泛得多,尤其是他与朋友之间的往来书信,如与吴质书 、 又与吴质书 、 答繁钦书 、 九日与钟繇书 、 与王朗书等,多从私人生活情感人手,表现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或叙写人生感慨,或讨论六艺经传,或追忆交往情事,或展现当下心态,叙事真实生动,抒情真挚感人,状物写景,绘心抒意,清丽便娟.充分体现了朋友之间书信往来的直言不讳和亲密无间。曹丕

16、的书信文在其整个散文创作中价值最高,也最能体现曹丕的生活性情,是曹丕散文创作中的精品。如果将曹丕书信文与应璩书信文进行比较,可以肯定,应璩书信文明显受到曹丕书信文写作的影响,他“祖袭魏文” ,不仅仅是在诗歌方面。 8应璩书信文就内容而论,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政事时事甚至日常生活小事向朋友发表自己的一己之见。如, 与刘文达书表达了自己对治民为政之术的看法;与广川长岑文瑜书认为消除旱灾的途径小是祈福求雨,而是为德政;与韦仲将书表达了应对雨灾的态度;与西阳令孔德琰书认为治理蝗虫之灾的办法是修善政;与阴中夏书则针对自己在路上碰到一个去祈福的人这件日常小事发表看法,认为虚社高树其实是不灵验的。这些书

17、信文虽然内容都关涉时政,但基本是向朋友陈述自己的生活看法,基本是在朋友圈子中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写起来相对自然,文笔疏荡,观点表达也自由明畅。另一类是抒发自己的日常生活感受和朋友情谊。如, 与满公琰书抒发了诚挚的知己之情,且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从弟君苗君胄书主要表达了自己归隐的志向和心趣;与侍郎曹长思书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和顺其自然的态度。值得特别重视的是,与同时期的其他书信文相比,应璩书信文最大的不同是将书信变成了表达一己之见、一已之情的个人思想情感的载体,喜怒哀乐,无不写入其中。从此意义讲,应璩的书信文也带有明显的议论文的特点,他不仅仅是把书信文作为书信文来写作的,实际是他发

18、表自己思想见解、生活感受的一种自觉选择。应璩的书信文充分发挥了书信文的自由灵活的抒发功能,深化了书信文文体表达的个性化内涵,对拓宽书信文的生活内涵和表现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三、应璩书信文的审美特征 萧统文选于“书”类文中,独选应璩篇目最多,不仅仅因为此时期应璩的书信文数量比重大,而且9同应璩书信文的艺术审美价值也密切相关。至少可以说,萧统是把应璩书信文作为书信文的典范看待的。如果从艺术审美层面看,应璩书信文也确有自己的显著特色。 首先,用典精密纯熟。书信文大量用典是从西汉邹阳开始的。两汉时期因儒家经学盛行,文人为文多引经据典进行立论,所以,两汉书信文引用儒家经典来表明己意者多,而以历史故

19、实作为言情表意的依据则少。曹魏时期,相对而言,具有公务性质的书信文借用历史故实就增多了。如,阮璃为曹公作书与孙权 ,用“韩信伤心于失楚,彭宠积望于无异,卢绾嫌畏于已隙,英布忧迫于情漏”之事,说明“古今所由改趣,因缘侵辱,或起瑕璺,心忿意危,用成大变” ;用“苏秦说韩,羞以牛后,韩王按剑作色而怒,虽兵折地割,犹不为悔”之事,说明“示之以祸难,激之以耻辱,大丈夫雄心,能无愤发”之理。陈琳为曹洪与魏文帝书也是如此,用“三仁未去,武王还师;宫奇在虞,晋不加戎;季梁犹在,强楚挫谋”事,论证“古之用兵,敌国虽乱,尚有贤人,则不伐也” 。不过,此时期作为日常生活情感表达的书信文则较少用典,大多是直抒胸臆,不

20、加依傍。而应璩书信文与曹魏其他作家的不同之处就是,他的作为日常生活情感表达的书信文大量运用典故,典故不仅是他举例论证的依据,更在于结构文章,借用典故来抒情言志,典与意实现了完美紧密的结合。如, 与满公琰书:“阳书喻于詹何,杨倩说于范武,故使鲜鱼出于潜渊,芳旨发自幽巷,繁俎绮错,羽爵飞腾,牙旷高徽,义渠哀激。当此之时,仲孺不辞同产之服,孟公不顾尚书之期。 ”运用阳书、杨倩、伯牙、师旷等人的典故,以表达深切的知己之情。又如, 与侍郎曹10长思书 , “王肃以宿德显授,何曾以后进见拔,皆鹰扬虎视,有万里之望” , “汲黯乐在郎署,何武耻为宰相,千载揆之,知其有由也” , “德非陈平,门无结驷之迹;学

21、非扬雄,堂无好事之客。才劣仲舒,无下帷之思;家贫孟公,无置酒之乐” ,通过王肃、何曾、汲黯、陈平、扬雄等人的典事,抒发自己郁郁不得志的心情。再如,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昔伊尹辍耕,郅恽投竿,思致君于有虞,济蒸人于途炭。而吾方欲秉耒耜于山阳,沈钩缗于丹水,知其不如古人远矣。然山父不贪天地之乐,曾参不慕晋楚之富,亦其志也。 ”将伊尹、郅恽的典故与许由、曾子的故事进行对比,表达自己不慕荣利的隐逸之志,自然含蓄,委婉典雅。可以看出,在应璩书信文中,典故事例精密纯熟,是作为结构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出现的,如果没有这些典故事例,整篇文章就显得支离破碎,意断篇残。要之,应璩书信文把典故的功能在文章中得到了强化,而且运用自如,意典浑融,使文章呈现出深婉典雅的艺术风格。 其次,句式句法对偶精工,骈化倾向非常明显。应璩书信文多用对偶句式行文,而且对偶形式非常复杂。其中有四字句对,如: 入侍华幄,出典禁闱。 (与赵叔潜书 ) 风伯扫途,雨师洒道。 (与从弟君苗君胄书 ) 五 字句对,如: 高树翳朝云,文禽蔽绿水。 (与满公琰书 ) 皮朽者毛落,川涸者鱼逝;春生者繁华,秋荣者零悴。 (与侍郎曹长思书 ) 六字句对,如: 逍遥陂塘之上,吟咏菀柳之下;结春芳以崇佩,折若华以翳日;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