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历程.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3977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历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历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历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历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历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历程【摘 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概念的提出,既是对此前中国共产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化总结,又是新的探索起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方面的内涵,是对中国共产党从“以苏为鉴”背景下的商品生产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后到完善宏观调控与民生转向这一认识全过程的总结,包括基础、主体、工具及目标等四个基本点。【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认识历程;制度内涵【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351(2012)01003506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明确将中国

2、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并列,并作出科学概括。讲话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括根本政治制度和基本政治制度两个层次;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三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及建立在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这第三个方面的内涵,即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其相应的经济体制,也就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经济领域的主要内容。中国特2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尤其是经济建

3、设和经济发展规律的结果,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精华。本文即通过对这一认识历程的梳理,尝试性界定和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经济内涵。一、 “以苏为鉴”背景下的商品经济认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伊始,就鲜明地提出了“以苏为鉴” 、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战略命题。1956 年底,伴随着全国范围内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尽快地寻找一条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成为中国共产党面临的首要任务。但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如何走,全党不可能事先做好充分的理论准备。毛泽东称,我们“过去干的一件事叫革命,现在干的叫建设,是新的事,没有经验”17

4、2。这年 2 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集中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严重错误,为中国共产党认真研究和总结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提供了契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提出了以苏联的经验教训为借鉴,探索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问题。他强调, “马克思这些老祖宗的书,必须读,他们的基本原理必须遵守,这是第一” ,但是中国的社会主义出现了一系列新问题, “不适应新的需要,写出新的著作,形成新的理论,也是不行的”1109。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 “我们要学的是属于普遍真理的东西,并且学习一定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还要“向外国学习” ,242“搞经济关门是不行的, ”171 对于外国的

5、东西,不加分3析地一概排斥,或不加分析地一概照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都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利。然而,即便毛泽东等领导人有意识地要走出一条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中共中央对于这样的一条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究竟是什么样的认识总体上仍未跳出苏联的模式。 “以苏为鉴”仅仅表现为对苏联某些具体经济政策的扬弃上,至于经济理论的根本性问题,与苏联并无不同。不仅如此,毛泽东主观上对经济规律的排斥,还导致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在这一时期呈现出杂乱无章的景象。面对经济建设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毛泽东不得不对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本原问题作出思考,由此出现了他关于商品经济的若干认识。针对“大跃进”和“共产风”中出现

6、的过早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立即取消商品、货币和商业,实行产品调拨,否定价值规律作用的问题,毛泽东明确持否定态度:“现在有人倾向不要商业了,至少有几十万人不要商业了。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这是违背客观法则的。 ”2437-438 他批评有些人避开使用还有积极意义的商品生产、商品流动、价值法则等来为社会主义服务的做法,认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不彻底、不严肃的态度” ;2437 “我国是商品生产很不发达的国家,比印度、巴西还落后需要有一个发展商品生产的阶段。 ”“必须肯定社会主义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还有积极作用。 ”2435-436在 1958 年第一次郑州会议上,毛泽东批评了当时一些干部对社会主义

7、商品生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本质差别不加区分的错误倾向:“现在,我们有些人大有要消灭商品生产之势没有分清社会主义商品生4产和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区别,不懂得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利用商品生产的作用的重要性。 ”2437 他还对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不会引导到资本主义的问题作了分析,提出对商品生产“不要怕,不会引导到资本主义,因为已经没有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商品生产可以乖乖地为社会主义服务”2440。毛泽东不赞同斯大林关于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生产中没有调节作用,只是在流通领域保持着调节作用的观点,认为在中国还存在商品生产,价值法则还起作用。在 1958 年读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的谈话中,毛泽东

8、指出:“所有的经济单位(包括国营企业和集体企业) ,都要利用价值规律,作为经济核算的工具,以便不断地改善经营管理工作,合理地进行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以利于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 ”39811959 年他在第二次郑州会议上再次提出价值法则、等价交换问题,认为,如果不按价值规律办事, “对干部,他们将被我们毁坏掉。有百害而无一利” , “须知这是劫财,不是善财” ,是“无偿占有别人劳动” ,这是“不许可的” 。134 在 1959 年底至 1960 年初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谈话中,毛泽东还指出:“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按劳分配、商品生产、价值规律等等,现在是适合于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的”1137。毛泽东的

9、这些认识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开端,有很强的理论原创性。然而这些认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终究没有摆脱错误倾向的束缚,也没有形成具体的经济政策。这就注定了毛泽东和中共关于商品经济的认识,只是一种针对客观经济问题的反思性认识,尚未达到系统的商品经济理论的高度。虽然如此,这一时期中国5共产党关于商品经济的认识为改革开放后全党形成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认识还是起到了探索作用。 二、从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78 年底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基本方针。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由此步入了积极的轨道。新的历史性改革是对计划经济

10、体制的扬弃,一方面是对已经建立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坚持和完善,另一方面则是对这一体制中存在的偏颇和失误的矫正。邓小平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和难度,他说:“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如何解决?解决得好,对经济的发展就很有利,解决不好,就会糟。 ”417 如何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条件下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就成为能否建设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对这一问题的探索和认识,同样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入的过程。1981 年 6 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确认了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但没有提“商品经济” 。那时还是认为商品经济作为整体来说,

11、只能存在于私有制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1982 年中共十二大明确地提出了“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原则。但即便前进到这一步, “商品经济”的概念依然难以提出来。 “商品经济” 、 “市场经济”的概念在这一段时间尚被列为禁区。直到 1984 年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 ,才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是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6划的商品经济” 。这是中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认识上的一个重大突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提法出来后,全党全社会对于这个“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究竟是以“有计划”为主,还是以“商品经济”为主,众说纷纭。直至 1987 年中共十三大召开之前,邓小平在

12、同几位中央负责人谈话时提出“不要再讲计划经济为主了” ,这场争论方才尘埃落定。中共十三大没有再讨论以谁为主的问题,而是提出了“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应该是计划与市场内在统一的体制” ,还提出“国家调控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模式。526-27 这样,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就从中共十二大时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中共十三大转为计划与市场平起平坐,并且逐渐把重点向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方面倾斜。当时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这种机制的确搞活了经济,大幅提升了民众的生活水平;但由于宏观调控体系还未真正建立起来,再加上多年经济发展过热等原因,也引起了基建规模过大、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宏观失控现象。

13、1989 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之后,情况有所变化。鉴于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邓小平在同年 6 月 9 日的讲话中,将计划与市场关系的提法调回到“以后还是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4306 即中共十二大时的提法。这个提法一直用到 1992 年的中共十四大。在这段时期内,中国共产党的经济工作也转到更多地用行政权力来管理经济方面上来,刚刚起步的市场调节体系受到了抑制。1992 年初,邓小平视察中国南方并发表重要谈话,提出:“计划多7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同时指出,计划与市场不是划分社会制度的标志,而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以利用的配置资源的手段。4373 在这一

14、思想指导下,同年 10 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树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认识历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从中共十四大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就成为自觉、主动的历史进程。按照十四大的部署,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该决定从中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把十四大决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系统化、具体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大原则、方针和内容作出说明。中国共产党在这份文件中,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微观基础到宏观管理,从经济手段运用到法律制度建设,从生产、分配到流通、消费等各个环

15、节和领域,规划了此后的改革任务,构筑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在十四大正式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文献表述中,没有再提及“有计划”三个字。然而在十四大召开前夕的 1992 年 6 月 9 日,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在中央党校发表的讲话中,针对经济改革目标模式讲过三种提法:一是建立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体制;二是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市场经济体制;三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他个人比较倾向于使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法,同时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也就是有计划的市场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从8一开始就是有计划的,这在人们的脑子里和认识上一直是清楚的,不会因为提法中不出现有

16、计划三个字,就发生是不是取消了计划性的疑问” 。6202 这一阐释意在表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没有提“有计划” ,但“有计划”三字是省略而不是取消,社会主义就包括“有计划” , “计划”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题中应有之意。这种认识虽然起到了稳固人心、尤其是确保广大人民群众支持改革、参与改革的作用,然终究由于计划经济惯性思维的作用,在十四大之后的经济转型和改革发展过程中, “计划”常常突破应有的界限,频频进入应当由市场调节的领域。在解决 90 年代中期的宏观经济波动以及国有企业改革困局的过程中,政府管理经济的行政手段频频干扰经济手段的发挥,宏观调控一直未取得应有的效果。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

17、主义经济的认识仍有待完善。三、完善宏观调控与经济发展的民生转向从 90 年代末开始,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逐步充实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渐趋成熟,宏观调控中经济杠杆的运用愈来愈符合改革的大方向。经济和社会也逐渐步入科学发展的轨道。90 年代中期发生宏观经济波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政府经济管理部门“计划”意识浓厚,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倾向明显,导致了宏观经济出现过热和混乱局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水平。 “解铃还须系铃人” ,党和政府必须承担起宏观经济调控的责任,来避免和熨平经济波动。这一时期,中央明确提出和实施经济“软着陆”9政策,限制有关部门的投资

18、冲动,取消宏观调控中不合理的行政手段,大力运用经济政策杠杆,使国民经济在 1997 年顺利实现“软着陆” ,并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 此后,面对“软着陆”和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效应,政府宏观经济管理部门大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运用经济手段扩大内需,重新拉动经济增长。在这一抑一拉的过程中,宏观调控中经济杠杆的运用愈来愈成熟。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计划”的认识也随之上升一步。2002 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配置资源和国家宏观调控的结合” ,把“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为“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 。716 翌年召开的

19、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新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改组为新的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从行政职能上去除了计划经济的遗留问题。至此,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完整成型。然而认识的历程并未终止。针对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已在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情况,中共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要建设全面的“惠及更多人口的小康社会”714 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03 年 10 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向全党提出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无疑是适应于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中国发展所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以及新的发展要求。它本身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0、经济的最新认识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民生。科学发展观对民生的重视是前所未有的。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10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 ,要求全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812面对民生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国共产党适时明确了“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823 的意识。十七大明确要求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

21、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829 据此部署了六项重要举措,即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社会民生领域的建设逐步与经济增长紧密相连,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过上真正的安居乐业的日子。随着民生问题进入到中国共产党的理论和政策视域内,党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和饱满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取得了国家和民众两个层面的巨大成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作为特定概念也到了水到渠成的提出之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