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自由与平等的道德观摘要:文章提出自由、平等、道德这三个日常生活中常碰到的词,关于它的意思和真正价值需要认真地思考。首先要从道德的角度去理解自由和平等这两个概念,然后又从自由和平等的角度去理解道德,并把这种理解放到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是不要制造痛苦,不要制造暴力。 关键词:自由 平等 道德观 中国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705(2014)01-1-9 各位星期天早上来这边汇聚一堂,探讨一个有点严肃的问题。如果在台湾我讲这个题目,在这个时间来听的人不会超过十个。今天见到各位,我心里除了感动之外,也真希望能够讲出一点对各位有参考价值的东西。 自由、平等、道德这三个词我
2、们日常生活中常碰到,但有一个问题是它的意思会变得很模糊,它的真正价值会变得难以掌握。我今天做这个题目,选这三个字眼、三个概念,是因为我有很强的意图。 第一、一般我们对于自由、平等概念的理解是有问题的,我们对它们的真正价值并没有掌握得很清楚。我今天想做的,就是对这两个概念作比较清楚的界定。当然这是我个人的理解,等一下我会听到各位的反应,由此慢慢来追求一个更好的理解。 第二,我想谈道德这个概念。我们平常对于“道德”这个字眼的理2解是有点偏差的。我对于道德的理解是跟自由、平等概念放在一起的,大概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想对“自由”跟“平等”这两个概念做一个说明,从道德的观点去理解“自由”跟“平等
3、”这两个概念。我们日常生活中对于道德的理解有好几种,其中有一种道德观是把自由跟平等放在最高,当成最重要的价值,我觉得这种道德观是比较好的。另外,至少有两种道德观并没有把自由跟平等当成最重要的价值。对此我会做说明,我想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碰到这三种道德观,做一些分辨是有意义的。 先讲“自由”这个概念,自由跟平等其实是两回事。我们平常对于自由的理解,是相当暧昧不清的,因此我们对于自由这个概念在什么场合可以使用、在什么情况之下是有价值的,掌握得不是很清楚。在自由最常用的政治领域,我们通常会把自由理解成我的行为在政治上不受政府管;或者在个人行为领域理解为,我的行为别人不来干涉,我可以按照我的意思来行事
4、,这是自由。这个理解只强调没有人干涉我、限制我、管束我,这种对自由的理解是完全错误的,因为会有三个问题: 一、除了没有人来管束我之外,自由还有一个重要的意思,是我能不能够找到自己真正该做的事情。没人约束、管束我,这是外在的自由的状态。我从这里走出去,路上没有门挡住,没有警卫说不准走,或者大门没被锁住,我可以走出去。这种没有外面限制的情况,我称之为自由。但另外还有一个自由的意思很重要:如很爱抽烟的人,早上起床非抽烟不可,如果不抽就全身不舒服。这时我抽烟这事没有外在的人来管我,抽烟的欲望是来自我身体里的,我没有办法控制它。我想在坐抽烟3的朋友不少,您有时会不会很恨这根烟,要是这根烟把你的自由都完全
5、剥夺了,让你觉得你是被烟所控制的。这时限制或者说压迫是来自于我们内部的。所以自由有两个意思:一是我是否能够排除外来的干扰;二是我是不是真的能够控制我自己的欲望,控制自己的说话跟行为。这是政治哲学里面很有名的两个区分,叫做消极自由跟积极自由。如果把自由的意思理解成没有人来管我,就完全疏忽了其实人都是有七情六欲和嗜好的,都有很多生活中其它的必要。这些七情六欲、嗜好的必要其实也对我们构成了很大的限制。那我们在什么情况之下才能说:我找到了一个状态,我现在才是真正自由的。哲学家一直在找这种概念和状态,但如果把自由只理解成没有外在限制的话,我们永远找不到自由的意思。这是我们平常对自由的理解会出现的第一个问
6、题。 二、自由分很多种,一个很有名的例子:在街上碰到红灯要停下来,这是一种自由被限制的状态;如果我发表某种言论,这种言论是大逆不道的,结果被有关当局把我抓起来了,这是我的自由受到的另外一种限制。红绿灯、言论方面都是对我的自由造成了限制,但为什么我们都接受红绿灯的限制。但是,如果今天在这里有人跟我说你这话不可以说,这时我们就会觉得这是不对的,言论自由是很重要的自由。所以红绿灯的限制我们可以接受,言论自由的限制我们不能接受。这个对比说明,我们生活中关心的不是一个泛泛的自由,我们关心的是一个个项目的自由,所以宪法里面一定写言论自由、出版自由、结社自由一个个项目的自由。其实把一个个项目的自由扩散开来,
7、包括像刚刚讲的衣、食、住、行,每一件事情上我们都有自由或不自由可言。我们在不同项目的4自由之间,会做轻重的衡量。交通迅号灯的限制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对言论自由的限制我们认为事关重大,希望避免对言论造成的限制。由此可见,其实自由本身无法告诉我们言论自由重要还是交通自由重要,自由一定是关于另外更重要的标准,我们用这个标准可以衡量某个项目是否重要。这说明平常只把自由理解成没有人管、没人限制的想法太粗浅,完全没有办法回答刚刚讲的问题,即在不同种类的自由之间要做区别,要做轻重的权衡。 三、如果只把自由理解成没人管你,这种理解无法帮助我们去理解和回答另外一个问题:即自由是否是一个量的概念?其实自由不是一个量
8、的概念。自由是个好东西,好东西是不是越多越好?如果它是个量的概念,我们就可能给它增加。例如,假定我是不喜欢喝咖啡的人,而你只给我一杯咖啡,不准喝别的东西,我觉得有点强人所难。如果给我一杯茶,一杯咖啡,我的自由就增加了,我可以在两者之间做选择。再加上雪碧让我有三种东西可选择,有三种东西比有两种东西做选择好。但如果拿出 151 种饮料来让我选择一种,最后大概会说,没有关系,我闭着眼睛喝好了。无人能够在 151 种饮料中来做选择,这说明选择或者自由这种东西不是越多越好。有本著名的书叫逃避自由 (作者:艾瑞克弗洛姆) ,他有一个论点,说很多时候很多人会去追随一个政治领袖,他主要讲的是纳粹时代追随希特勒
9、的人。他说为什么平常很正常的中产阶级,最后会去追随一个政治领袖呢?因为人会有逃避自由的倾向。自由是件好事,也是一个负担。我们每天要做很多不同的选择,每一个选择都牵涉到比较、衡量,这对很多人而言是一个负担。到最后会说我不5做选择了,我根本不要自由,我跟着你走就好。弗洛姆这本书给我们一个教训:自由不是一个量的概念,不是越多越好。回到刚才讲的,把自由想象成没有外在限制。什么叫做完全没有限制的状态?康德有句名言:那些希望完全没有限制的人,就好像鸽子希望空气完全没有磨擦力一样。如果空气完全没有磨擦力,鸟就根本不能飞,因为飞就是要靠磨擦力。他的意思是说,如果完全没有限制,我们根本不知道自由的可贵在哪里,我
10、们也根本不知道我们要自由做什么。 以上从三个方面说明自由的概念,如果只把它想成限制的缺乏,会让我们没法回答以上的三个问题。那么对自由要怎么去理解呢?我的建议是,现在不要去看有没有限制,或者是不是在政治领域适用。但为什么都会有一个直觉,觉得自由很重要。我建议从道德的角度来看自由的意思,我的说法是自由的价值在于:只有在自由的条件之下,我们才能够满足道德的要求。有了这个参考点,根据道德的要求,我们来回答上面讲的三个问题,为什么我们可以在不同种类项目的自由之间做轻重权衡;为什么我们不觉得自由越多就一定越好;为什么自由不只是外在没有限制,我们还希望自由回归到内心的自主,当自己的主人。我们想像或者理解自由
11、的时候一定要回答这三个问题,回答这个三问题的参考点就是:道德要求我们什么。 我把“道德要求”这个概念做一个说明,这个要求大概有两方面:它希望我们做的事情是对的;它希望我们能够变得在道德上越来越像一个好人。当然如果进一步问什么叫做对的事情;什么叫做好的人,我们今天的演讲就不可能结束。当每一个人面对道德上的考验,面对一个具体的情境做决定的时候,我们都需要做一些判断。不管你做什么判断都6要有理由,这个理由到最后都要诉诸一些价值,但是这些价值要能变成我们自己的真正价值。换言之,道德要求我们做是非、好坏、对错的判断。但我们要做出这些判断,一定需要自由。这个自由所根据的价值是什么?这样的说法当然还非常的模
12、糊,但这是我们必须走的方向,这个方向去了之后,下面当然还会有很多问题。你再做判断的时候你还要有理由,还要根据一些价值,你问我为什么要喝水,我说口渴。这个理由你可以理解,这就叫做理由。你问我为什么现在要喝水,我说因为太阳从东边出来了,这叫什么理由啊。换言之,理由不是拿来作为一个借口,而是别的人能够认同的东西。所以,我们在做道德、是非、对错、好坏判断的时候,我们要有理由,并且每个人都会认同的。如果我今天没有理由,我说你是一个好人。你问我为什么,我说我就认为你是一个好人,这不叫道德思考。我一定要提一个理由,那我下面加一个限制,这个理由之所以成为理由,是因为你可以理解这个理由背后预设的进一步的理由,到
13、最后的终极价值。 这些终极价值的选择,牵涉到你自己是怎样的人,你要过怎样的生活。我把这些复杂的意思用一个简单口号式的方式来表达,我们需要自由,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做一些终极的决定。这些决定、选择不是你任意的,而是作为人觉得这一辈子要怎样过;我自己在什么的位置;我自己是怎样的人;我从事什么职业;我希望自己变成怎样的人;我希望在你的眼里是怎样的人;我希望跟你发生什么样的关系;总而言之,就是生命的操持,人生的操持。这一段的结论是:自由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自由为什么很重要,是因为只有在自由的情况下,我们才能够很7好的去满足道德所要求我们做对的事情、做好的人。如果没有自由这个条件,我永远也没有办法进入
14、这个状态,这个状态可以让我去做对的事情和好的人。比方说教会认为你这样做是对的,教会要我去做,我就去做。这时你不是在过你自己的生命,你是在过教会要你过的生命,这时你做的判断、理由不是你自己的。假如不是你的理由,这时你做的判断,你做的人生的选择不会是你真正想要过的人生。关于自由的部分我先讲到这里。 下面回到“平等”这个概念,一般对于平等的理解是很肤浅,很粗陋的。我们还是从道德的角度去理解平等。通常我们理解平等,概是经济地位、社会地位上的平等。比方说贫富太过于悬殊;比方说男女的社会地位;不同族群之间地位相差太过于悬殊;农民工跟知识分子的地位太过于悬殊。我们平常大概讲平等的意思,主要集中在社会地位和经
15、济地位上面。这可以回答关于平等的问题吗?其实平等有一个根本的麻烦就是,到底是哪一方面的平等?台湾人有一句话叫做:人有百百种,你凭什么说差异这么大的人之间要有平等。当然我们希望人是平等的,但有一个问题,某甲跟某乙既然有那么多差别,我们在什么意义上可以说他们是平等的。大家都会想到一个答复就是:在人格上平等。其实人格上的平等就是道德上的平等,这到最后再讲。 但通常在没有回答到这一步之前,我们常常碰到一个置疑,就是如果你主张平等,有人就会说,人为什么差异这么大,却要求平等。人的能力、兴趣、先天的条件、后天的条件,包括长得漂亮还是丑,是男是女,生在偏远还是中原地区,都会造成人命运上不同。在这些不同之中,
16、8我们不去面对这些不同,而且还要求它们之间平等,我们要有一个很好的平等概念才能够处理这些差别。如果我们只纯粹讲经济、社会地位的平等,这个答案就没有办法回答我们的问题。经济地位的平等很重要,但是经济地位为什么会变得这么重要?我们先要用一个标准来说明,我们要找到一个更根本的意思来说明为什么经济地位平等、社会地位平等很重要,如果我们只讲经济跟社会地位平等的重要性,这样就没有办法找到一个理由。 平等的第二个问题,是它的内容跟涵盖面。我猜很多人都听说过马克思批判,讲到社会主义社会跟共产主义社会的分别,社会主义社会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社会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至少这个公式给我们两个关于平等的说法
17、:一个是按劳分配,一个是按需分配。按需求分配是什么意思?假定有一大汉,和一个三岁小孩,大汉要吃三碗饭才饱,小孩只要一碗饭。这时候我们虽然给这个大汉三碗饭,给这个小孩一碗饭,但这是平等的分配,因为都满足了他们的需求。可另外一种说法,我们不能按照你的需求,要按照你的贡献,这是一种平等的概念。还有一种概念是我不看你贡献什么,我看你成就什么。这两个概念不一样,比方说张惠妹唱一首歌收入是几百万人民币,她唱歌是按劳分配还是按需分配,都不是。只是因为张惠妹她有一种成就,这个成就使得很多人愿意掏腰包买票去看她的演唱会。所以她一场收入可能比在坐所有人的收入合起来都多,她一个小时的收入比我们一个月的收入都多,这是
18、另外一种分配方式。所以,我们至少有三种平等:需求、贡献、成就。 9现在我们要求平等,是以贡献要平等,需求要平等,还是以成就来要平等。如果我们讲平等是只经济、社会的平等,我们没有办法回答这个问题。大家知道西方的政治思想,跟中国的政治思想一样, “不患寡而患不均” ,可是要怎么样才达到均,达到哪一方面的均。回到历史看,人类其实对于追求平等的欲望很强。但我们都会讲的这个平等,只是指某一方面的平等,另外一方面的平等就不算,这是我们讨论平等一定要面对的问题。 第三、我们要问平等的价值到底是什么?今天社会上人们都说平等很好,可是平等有时候会有坏处,最明显的就是“吃大锅饭” 。吃大锅饭算不算平等?吃大锅饭的
19、结果就是大家变得一样的穷,所以,我们把绝对的平等当成一个价值是会导致灾难的。我们需要对平等这个概念作一个解释,它能够回答为什么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平等的重要,并还要回答上面三个问题,就是平等指哪一方面的平等,平等指的是什么内容,还有平等为什么是有价值的事情。回答这个问题跟我回答上面自由这个问题一样,还是从道德的角度来看。刚刚我们提到过,大家心目中都有一个理想的平等人格的平等。在哲学里面不讲人格这个词,因为人格这个词很麻烦,我们叫道德平等。道德平等是什么意思呢?简单讲就是,不管你身上具有什么特色,也不管你在社会上的位置,也不管你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这样的“人”的概念。你就是一个人,人格的概念就是我
20、们讲的道德上的平等。你把这些人的特色统统都抽掉之后,背后还有一个人格,这个人格我们认为是平等的,因为它不受我们刚刚讲的所有身上的特性或条件的限制。你的社会地位、成就、职业、资本、贡献都不重要,我们在人格上都是一样的,就是我们所谓的道德10平等。但怎么样表现人格的道德平等?我们从道德的角度去看。比方说有张三跟李四两个人,我们已经把他们身上所有的特色、社会位置、贡献都拿掉,我对于你们两个人的遭遇、待遇,所感受到的痛苦和快乐,我是平等的看待。用哲学术语来说就是:对于你们两个人的利益作平等的考量。我们刚刚用比较抽象的方式讲人格平等,或者道德平等的概念,如果用日常语言来讲,就是我对于你们两个人身上的利害
21、得失作平等的考量。我再举壮汉和小孩的例子,我对两个利益作平等的考量的时候,我给大汉三碗饭吃,给小孩一碗饭吃,这时我对他们是平等的待遇。因为我考虑的是壮汉的身材特别高,需要多吃一点饭,食欲才会得到满足;而小孩只要吃一碗饭,他一天的健康就能维持。对这两个人的利益作考量时,没有管他们到底是什么人。考量的是如果大汉他没有吃饱饭,他觉得肚子饿,对我而言肚子饿这件事的重要性,跟这小孩没有吃饱饭肚子饿的重要性是一样的,他们两个人的利害得失对我而言是一样的份量,这叫做平等的考量。这里考虑的只是他们都要有一样的对于生命的满足。什么叫做生命的满足。生命的满足并不单纯是每天吃饱饭而已,哲学家在这个问题上吵了好几个世纪。怎样才叫做满足的生命,或者换个说法,一个美好的生命、美好的人生。一个美好的人生需要好几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就是:作为一个人追求美好人生的时候,我追求的过程失败了,而这个失败的责任不在我,这时我受到的打击跟痛苦要得到这个社会、政府和其他的人平等的考量。简言之,今天一个小孩在北京长大,另外一个小孩在贵州山区长大,这两个小孩的人生,要让他们有同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