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汉语大词典文具类词释义指瑕汉语大词典 (以下简称大词典 )自问世以来,以其海量信息、简明实用的特点,以及通俗易懂的风格赢得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赞誉,成为中国辞书界的一面旗帜。但是,该词典在释义、引例、书证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仅以中国古代文具类名物词为例,对大词典中该类词的释义进行探究,主要从四个角度来分析,以期对大词典的补正工作贡献微薄之力。 一、义项缺失 汉语中,大量多义词的存在是汉语经济性原则的一个体现,它丰富了词的使用范围,扩大了词的内容。 汉语大词典在这方面做得很完美,但仍有瑕疵,个别词条的义项存在缺失情况。现以文具类名物词的释义为例,取几条简要补正: 金不换(汉语大词典第九卷
2、第 1115 页):谓事物极其宝贵,不能用金换取;一种毛笔的名称;药草名,即三七。 【按】 “金不换”亦为“墨”的爱称。唐冯贽云仙杂记卷六引成老相墨经:“丸墨日用之,一岁磨减半寸者,万金不换,然至难得。 ”后因此得名。人们对坚细耐用墨品的珍视由来已久,认为可以“万金不换” 。然而以“万金不换”或“金不换”命名的这类最常见的墨,却成了廉价的低档货,大概是因为墨名也有雅俗之分,明清以来的很多制墨名家,常常用高雅生僻的词语来命名一些高档产品,而俚俗常见的则2被用在低档墨上面。 “金不换”三个字,一望而知其义,过于通俗,成了廉价墨的代名词。 大词典当补此义项。 墨井(汉语大词典第十一卷第 1140 页
3、):古指煤矿。 【按】 “墨井”也指墨池。唐王起墨池赋:“耻魏国之沉沉,徒开墨井;笑昆山之浩浩,空设瑶池。专其业者全其名,久其道者尽其美。譬彼濡翰,成兹色水。则知游艺之人,尽以墨池而为比。 ”由此可见,“墨井”就是“墨池” 。因此, 大词典当补此义项。 天波(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 1422 页):喻皇帝的恩泽。形容水势浩瀚的大河。指天空的云气。形容极为高远。从地面辐射至天空的无线电波。 【按】 “天波”也是砚名。 说郛卷十六引宋杜绾云林石诸:“巩州旧名远军,西门寨石产深土中。一种色绿,一种绿而有纹,且为水波,断为研,颇湿润,发墨宜笔。其穴岁久颓塞,无复可采。先子顷有大圆研,赠东坡公,目之为天波。
4、 ”自古文人墨客均有“痴砚”的嗜好,对砚情有独钟,藏砚、赏砚之风日盛。大文豪苏东坡也不例外,他留下了不少关于砚的精辟论述及赞美砚的文字。这里提到了“天波”砚, “其穴岁久颓塞,无复可采”这一记载中也足以看出此砚的稀有程度。故此义项大词典当补。 靠手(汉语大词典第十一卷第 786 页):椅子边上的扶手。 【按】 “靠手”亦称“竺秘阁” “无弦居士” 。即书格。 事物异名录文具部:“靠手,竺秘阁,字可冯,号无弦居士。 ”宋林洪文房职方圆赞将其列为十八学士之一,称“竺秘阁,字可冯,号无弦居3士。 ”由此可见, “靠手”还是文房之物。此义项大词典当补。 二、别称缺失 大词典中除了存在义项缺失的问题之外
5、,还存在个别词条的别称缺失问题。别称,指正式名称以外的名称。它与本称词(事物的原有通称)实质上是同义词,说的是同一个事物。很多别称是一些文人墨客在自己的作品中作一些文字游戏产生的,虽然有一些是矫揉造作,不利于词汇规范,但是也不能否定别称词的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本称词的词汇意义和文化。 大词典作为一部包罗万象的词汇释义词典,应该将那些比较重要的别称词予以收录。现以文具类名物词的释义为例简要补正如下: 翰池(汉语大词典第九卷第 674 页):指笔砚。 【按】 “笔砚”又名“泓颖” ,是砚与笔的雅称。毛颖为唐人韩愈寓言作品毛颖传中虚拟人物的姓名,分别暗指砚与笔。后人合称之为笔和砚。宋陆游书巢五咏砚滴
6、:“夭禄舆辟邪,乃复参泓颖明章懋典谢木齐阁老书:聊凭泓颖,以道区区。 ”但是,在大词典中,无论“翰池”或者“笔砚”的解释中都没有“泓颖”这一别称,由此可见大词典对此别称的忽略,当补。 丹泥(汉语大词典第一卷第 682 页):丹元和泥丸的合称。红色的印泥。 【按】 “丹泥”又名“心红” ,因以纯红色朱砂制成,故名。 六部成语户部裁减心红、纸张公费赈济穷龟注解:“则将盐务衙门之印色,纸张办公费暂时裁减,以款赈济之。 ”文中标题的“裁减心红”与文4中“衙门之印色”中的“印色”很显然是指“印泥” ,将削减纸张和印泥的使用量作为削减开支以赈济穷人的一种手段。又明沉榜宛署杂记各衙门:“兵科:每年取心红,折
7、价一两五分。 ”六部成语户部 “心红银”注:“心红,印肉也。 ”由此可见“心红”也是“印泥”的一种称呼。此别称大词典当补。 三、释义不当 大词典释义不当是极少数,这往往是因为编者对书证中例句字词解释错误而造成的,从而导致义例不符,释义不当。笔者在考究文具类名物词释义时,发现大词典对于“石液”的解释略有偏颇,具体体现在编者对该词条的释义与义项相关书证的意义略有不符。分析如下:石液(汉语大词典第二卷第 121 页):石油的别名。 【按】 “石液”实为墨之一种,以点燃石油所熏之烟灰制成,始于宋代。 大词典虽然引用了宋沈括梦溪笔谈杂志一中的文字,但是很明显当时的编者并未对其具体词义做细致的考究。那么我
8、们重新看一下原文:“鄜延境内有石油予疑其烟可用,试扫其煤以为墨,黑光如漆,松墨不及也,遂大为之。其识文为延川石液者是也。此物必大行于世,自予始为之。盖石油之多,生于地中无穷,不若松木有时而竭。 ”此段文字可翻译为“鄜州、延州境内有一种石油我猜测它的烟可以利用, (就)试着扫上它的烟煤用来做成墨,墨又黑又亮像漆一样,(就是)松墨也比不上它了。于是就大量制造它,给它标上名称,叫做“延川石液”的就是这东西了。这种墨以后一定会在世上广泛流行, (不5过)从我开始做它(罢了) 。因为石油特别多,在地中产生,无穷无尽,不像松木到一定时候就用完了。 ”显然,这里的“石液”不是指前面已经有了具体名称的“石油”
9、 ,而是沈括以石油之烟制成的一种墨的名字,因此“石液”可以看做是以石油为原料制成的第一种“产品” 。故大词典对此词条的解释当订正。 四、词目补录 汉语大词典的收词原则是编纂者们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问题,既要满足平常人日常查阅词语的要术,又要照顾学习科研对专业词汇的参考性查阅,因此, 汉语大词典收词范围广而精,但由于工程量浩大,且技术水平有限,出现了一些词语缺失的情况。就文具类名词来说,个别通俗类或专业类的名物词缺少收录,现试以补录: 骨笔:骨制之笔。多用于书写经文。北周庾信五张寺经藏碑:“皮纸、骨笔、木莱、山花” , 梵网经下:“剥皮为纸,刺血为墨,以髓为水,折骨为肇,书写佛戒。 ” 桐花墨:亦
10、作“桐华烟” ,亦称“桐煤”等,古代名墨,为书画家所珍爱,以取桐油所燃之烟产而制,故称。宋何莲春褚纪间名桐烟如点漆:“潭州胡景纯专取桐油烧烟,名桐油烟,其制甚坚薄,不为外饰以眩俗眼,大者不过数寸,小者圆如钱大,每磨研间,其光克鉴。书工宝之,以点目瞳子,如点漆云。 ” 生纸:未经加工装饰的纸。纸有生、熟之分始于唐代,达于今。唐韩愈与陈给事书:“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 。宋卲博闻见后录:“唐人有熟纸,有生纸,生纸非有丧故不用,退之与陈京书云宋孟郊序:用生纸写,言急于自解,不暇择6耳。 ” 牙筩:象牙制成的笔筒。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忠志:“腊日,赐北门学士腊脂,盛以碧镂牙筩。 ” 锥刀:在竹
11、木简上刻字之工具。始于先秦,达于汉。 左转:“锥刀之末,将尽争之。 ” 书床:临帖习字用之文具,以染黑的绢,紧绷在长方形木床中,用笔蘸清水在绢上书写,既不伤笔,又省纸张。 镇纸:案头用具。因主要用以镇压书页或纸张,使勿移动,故名。古时多以筒、玉、竹石等为之,常作成禽兽鳞介诸形,因其形体或使用者情趣不同,具体名称亦有不同,如套子龟、金犀牛、小连城等。今仍沿用其称谓。宋张磁陆编修送月石砚屏:“三山坊翁实赠我,镇纸恰称金犀牛。 ” 砚滴:磨墨时滴水于砚之工具。最早为铜质,后为瓷质。其式样亦代有创新,汉代多为龟蛇形等动物形瓷制品。唐皎然送裴秀才往会稽山读书:“砚滴穿池小,书衣种褚多。 ” 五、结语 汉
12、语大词典在词目收录和释义上已经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但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以今天的检索水平来看,其中存有微瑕。随着技术的发展而对汉语大词典进行科学的订正具有重大意义,只有这样, 汉语大词典才能适应时代发展,满足人们查阅使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中国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词7典编纂处编纂.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2. 2华夫等.中国古代名物大典M.济南:济南出版社,1993. 3许华.论汉语别称词的隐性文化特征J.社会科学辑刊,2009, (4). 4宋肖娜.汉语大词典瑕疵补正以现代汉语词典S 字条为例D.湘潭:湘潭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2010. 5崔泰勋.汉
13、语大词典专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6张泰.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失误举证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1). 7刘传鸿.汉语大词典误释辨正四则J.语言研究,2007, (1). 8张静.尹湾汉简遣册名物词语札记兼谈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之不足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 (2). 9陈国华.汉语大词典近代汉语条目商补J.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2). 10郭芹纳.汉语大词典评略J.古汉语研究,1996, (4). 11陈灿.汉语大字典 汉语大词典补苴四则J.古汉语研究,2007, (3). 12胡晓华.尔雅郭璞注语词研究与汉语大词典编纂J.古汉语研究,2004, (4). (杨效明 江苏扬州 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