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姑贤》的前世今生.doc

上传人:gs****r 文档编号:1740904 上传时间:2019-03-1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姑贤》的前世今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姑贤》的前世今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姑贤》的前世今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姑贤》的前世今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姑贤》的前世今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小姑贤的前世今生小姑贤是上个世纪 50 年代流行甚广的一出优秀剧目。主要是写王林与妻子李荣花感情甚笃,然李荣花为婆婆焦氏所不喜,焦氏百般刁难她,甚至逼子休妻。此事为小姑桂妮所知,她想方设法从中调停,并以己已长成,即将为人媳为例,反复开导其母,使其母改变态度,最终全家和谐相处。 如此一部颇具影响的剧目,最早产生于何时,其本事又源自何处,似未见有专门文章叙及。 笔者于上个世纪 90 年代承担南京大学中国思想家研究中心所交付的赵翼评传撰著任务时,细读瓯北集 ,偶然发现有关小姑贤本事的信息。瓯北虎丘绝句诗之五曰:“欲访芳祠迹巳消, 小姑贤曲久寥寥。棠梨花下真娘墓,多少游人把酒浇。 ”并于诗下注曰:“

2、元人宋襞有小姑贤诗,自注:虎丘南地名。有姑欲逐其妇,以小姑谏而止,邻人祀之于此。 ”本诗写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 年)春,既言“小姑贤曲久寥寥” ,则说明小姑贤一剧,早在乾隆之前(或乾隆初年)就巳时常演出于南方吴地一带,否则,何以称“久寥寥”?笔者又循此线索,翻检元人宋褧的燕石集 ,中有小姑贤祠一诗,题下注曰:“虎丘南地名小姑贤。时民家有姑恶新妇,欲织罗而去之者,其小姑悉自揽取为已过,冀以悟母,母悔而止。乡人祠之。 ”诗谓:“离鸾别鹄两沉冥,肠断庐江焦仲卿。不见虎丘南畔月,至今常为小姑明。 ” 2宋襞乃宋本(字诚夫)之弟,大都(今北京市)人。因其游历大江南北,见闻颇广,故熟谙小姑贤故事。而台

3、湾学者唐文标在中国古代戏剧史第七章引宋氏此诗小注,则曰:“小姑贤,为虎丘南地名,昔有民家,姑恶新妇,欲罗织之,其小姑悉引为己过以悟母,母悔而止,乡人词之。今院本谁爨,有小姑贤一折,即演此事。 ”较元诗选所录,文字差异较大。最关键之处,是多出“今院本谁爨,有小姑贤一折,即演此事”数句。若果如此,则元代当有小姑贤院本存在,可补历来戏曲书目之著录。然唐氏未注明所依版本,笔者未见原始材料,不敢遽下定论。 为搞清这一问题,先要从燕石集着手进行查考。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燕石集卷八小姑贤祠诗注全同元诗选文字,亦无衍出的那数句。而近人俞樾茶香室四钞卷五“小姑贤祠”条谓: 国朝程庭鹭多暇录云:“小姑贤,为虎丘南地名

4、,昔有民家,姑恶新妇,欲罗织之,其小姑悉引为己过以悟母,母悔而止,乡人祠之。今院本杂爨,有小姑贤一折,即演此事。见宋褧燕石集 。 ” 对比发现,唐氏所引文字与此几乎全同,唯“祠”误作“词” , “雜”误作“谁” 。据此可知, 中国古代戏剧史所引文字,系转手材料,当本自程庭鹭多暇录或俞樾茶香室四钞 。 小姑贤之本事,虽然是取自民间实事,但在结构情节方面,无疑借鉴了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孔雀东南飞 )之内容。 小姑贤登场人物四个,所写题材相类,曲剧演出本中婆母亦为焦氏,这恐怕不是巧合所致,分明有受孔雀东南飞诗之影响的痕迹。元人宋褧且有意3将小姑贤事与“庐江焦仲卿”相比拟,后世剧作家未尝不以孔雀东南飞

5、所写事件为参照而结构该剧之情节。 就曲剧小姑贤而论,婆婆之刁钻奸顽,描写得十分出色。日近午,婆母要吃饭,当儿媳李荣花将饭端上来时,她嫌好道歹,称饭“短盐少酱,没咸没甜” , “水哩巴唧,油腻格耐的一股子刷锅水味” 。儿媳欲“去厨下另做” ,问她想吃何等饭食,她却说面条“长拉拉”不吃,米饭味如黄沙, “面疙瘩”不喝,油饼硌牙,炒鸡蛋“腥巴巴” ,羊肉饺子太膻,猪肉饺子太滑,萝卜馅子苦,韭菜馅塞牙,令媳妇无所适从,左右为难。她给儿媳布置的活计,则更不靠谱: 清晨起两大缸水你来打,早饭后缸底恶水再倒它;倒去恶水换新水,再扛起钉耙下南洼。八亩红薯你刨净,刨红薯捎带着薅豆茬;豆茬薅来三大车,你背你驮弄回

6、家;豆茬光要黑豆茬,黄豆茬我不要它;黄豆茬若是有一根,不抽筋也要将皮扒。柴火拾上两大垛,一天三遍你晒干它,到了冬天娘烤火,趁着火亮你纺棉花;一夜我要九斤线,少一两别说我难打发。我叫你推着磨来纳鞋底,做饭还把鞋帮纳;做着撩着还不算,捎带着给我搓捆麻。我叫你手推磨来脚打箩,头顶着簸箩筛芝麻;平斗麦来我要尖斗面,再剩下麸皮一斗八。 可见,恶婆婆形象活脱而出,无以复加。同是一碗面条,儿媳妇送来,她百般挑剔,连骂带打。当女儿再次端上来,谎称是自己另做的时,她眉开眼笑,赞不绝口,说:“我只把一口汤用在腹下,好似满嘴开香花” , “面条细又长” , “味鲜赛鱼虾” , “仙丹难比它” 。同是纳好的鞋底,儿媳

7、妇送来,她屡屡刁难,当女儿夺过鞋底,谎称嫂子拿错了,鞋是自4己做的时,焦氏马上转怒为喜,赞叹有加。其奸钻刁滑之形象跃然纸上,令人痛恨有加,又忍俊不禁。 此类情节,尽管评剧小姑贤中亦曾叙及,但在细节的渲染上,则较曲剧略逊一筹。且二剧在情节收煞上也略有不同。评剧是写周继孟关起门来声称要打老婆,其实棍棒是落在枕上,声传窗外,并谎称妻巳被打死。婆婆姚氏是担心打死人须吃官司,娘家人也会来报仇,才转变思想。这一转变有点牵强,且小姑的作用并不是太明显。而曲剧小姑贤 ,则是当婆母逼子休妻时,女儿现身说法,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声称“女儿我今年十七八,眼看着也就要寻个婆家;摊上个恶婆婆就像娘你” ,边说边举起其母

8、毒打嫂嫂的大棍比画,说:“无过错举大棍将儿欺压。一日三顿打又骂,油盐针线挑岔岔;死不了来活不了,你能不把闺女我疼煞?不死不活难忍受,娘呀!怕的是死在棍下难见妈。 ”当母亲说哪有这样蛮不讲理的“狠婆婆”时,桂妮则直指其母。先历数母亲平时虐待儿媳之行为, “生来嘴如刀,成天挑岔岔;日子不会过,倒会把香插;抓住俺嫂子,就把恶气撒;人家在棍头下,还恭敬孝顺妈;你却是打足骂够要休她” 。还强调, “你常说打到的媳妇揉到的面,儿到婆家不比在自家;有道是二尺门里三尺门外,人家要折磨儿娘你也无法,你若是当面把理讲,娘呀!问到咱家你难把话答” 。并说:“若摊上个丈夫像俺哥,护不得妻子害怕妈妈;婆婆打我他不敢问,

9、暗地里忍气吞声把泪擦;打足骂够婆婆休了我,娘呀!你心里得法不得法?”桂妮知道母亲十分疼爱自己,故紧紧抓住其性格弱点,将自己日后可能遇到的遭际讲述给母亲听,终使母亲动容。见母亲思想有所转变,她乘势进言,引导其以己5度人,推己及人,意欲唤醒焦氏沉睡已久的良知, “天下父母都把儿牵挂,儿行千里想坏妈妈;为人都是父母养,看看自己比比人家” 。在母亲逐渐接受劝说,有回心转意苗头的关键时刻,桂妮又动之以天伦之情,终于使焦氏改变了对媳妇的态度。 人称:“每一个人都占据分给他的位置,他必须依此行事。他所扮演的社会角色预先规定了他的行为的整个脚本 ,很少留有独出心裁和打破常规的余地举一动都被赋予象征意义,必须遵

10、守公认的格式,按照既定的形式进行。 ”剧中的婆婆,以其社会身份而论,训媳妇,行家法,似乎约定俗成,理所当然,是因为她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所谓“前十年娘在棍头下,后十年娘把棍头拿” ,就是她的人生写照。直至女儿将道理说破,她才意识到自己的所作所为,均是在无理取闹,折磨儿媳,从而在根本上转变了生活态度。 这一转变,是思想认识上的转变,是真正的转变,非外力所加,故显得真实自然,情节的转换也较为可信。该剧生活气息浓郁,题材紧扣传统社会习见的家庭伦理生活,语言风趣峭拔,故而很受大家欢迎,且有小姑不贤 小姑恶之类仿作纷纷出现,活跃了当时的戏曲舞台。尤其是 1950 年我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实施,要求废除男尊女卑,反对家庭暴力,实行一夫一妻、男女平等。为配合宣传,肃清旧思想的影响,此剧更频繁上演,在群众中造成了很大影响,其内容情节几乎家喻户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学科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