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新闻联播内容分析【摘 要】 新闻联播的内容是最具有政治导向性的,它的任务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电视新闻发布信息、上传下达、介绍国内外最新动态的层次。 新闻传播的内容选择是为了维护既有的社会制度,传播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从这一点上来说, 新闻联播有效地引领了社会舆论,发挥了代党和政府为受众设置议程的功能。 【关键词】新闻联播;内容选择;新闻价值;议题设置 新闻联播作为中央电视台最重要的新闻节目,开播三十多年来,一直是我国覆盖率和收视率最高、影响最大的电视新闻节目。其新闻内容的选择、编辑、加工、审核等,都受到跟别的节目不同的待遇。 新闻联播表面上看,是由中央电视台负责制作和组织的,制作人员是该台的记
2、者和编导等人员,但是事实上并非如此, 新闻联播背后存在着一个地位更高的“把关人” ,这个“把关人”对新闻联播的内容选择实施严格的审查。每天下午中央电视台的副台长和新闻中心主任都要提前审核该节目的样片,如果是特别重要的新闻内容,还需要中央领导来审查。因此, 新闻联播的“把关人”通过层层选择,将最有政治说服力、最能表现意识形态的内容,进行议题设置后最终搬上荧幕,每天雷打不动地呈现在全国老百姓的面前。 正因为如此, 新闻联播的内容也是最具有政治导向性的,它的任务已经远远超过了一般电视新闻发布信息、上传下达、介绍国内外最新2动态的层次。 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三部分,按照播报的时间顺序分别是
3、:时政新闻、经济和科技新闻、国际新闻。 首先,每天新闻联播最先播报的是时政新闻,它分为会见、外交、会议、领导活动、宣传重点、公告等六大类。时政新闻的关注对象是党和国家领导人,时政新闻的标题常常是以“领导人+行程”的模式为主。笔者认为, 新闻联播在内容选择上一开始就报道时政新闻,目的是为了突出国家领导人正在为祖国的发展奔波劳动的政治意义。其次是经济和科技新闻,主要是报道我国在经济、文化、教育、科研等领域取得的成就。这样的内容选择,除了一般的信息传达功能外,还有使受众有一种对祖国的归属感和对政府的认同感的作用。 新闻联播最后一部分是国际新闻,当内容涉及具体国家时,大多是战乱、政变、恐怖活动,或者是
4、第三世界国家的抗议。这样的内容选择,更能激发受众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优越感。 从新闻学的角度来说,笔者认为,这样的报道思路和报道内容会带来以下几点影响。首先, 新闻联播对于国家领导人的报道,是把领导人作为了一种抽象的符号,而不是丰满鲜活的人物形象来表现。对领导人的报道更多的是注重形式的严谨,而忽视了领导人的个人特点,刻意塑造领导人的崇高形象。这一点在新闻联播报道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人物时,表现得更为彻底。不论是“最美战士”还是“感动中国人物” ,出现在新闻联播里的典型人物,报道的内容都是极端化的,甚至出现一些不合常理的夸张报道,先进模范被报道成了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和个人情感的木偶。这样报道
5、带来的结果就是,观众看了之后3感觉新闻比较假、不切实际,传播效果大打折扣。其次, 新闻联播通过内容选择,不断整合社会意识。 新闻联播不轮是对某地发展状况的报道,还是对个别人物的典型报道,都是放在现代化建设和全社会进步的大背景下,即便是对很小案例的报道,也要拔高上升到最高层次,来整合全社会的意识形态。这样的报道思路和内容选择,在政治上也许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在新闻学上,宣传的目的大过于信息传播的目的。最后, 新闻联播每天前半部分对于领导人和国内形势的报道,与后面国际新闻的内容形成强烈地对比,这种内容选择的目的,是为了反衬我国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赋予全社会集体成就感和一定的政治意义。 新闻联播对于报
6、道内容的选择方式,被人们总结为是一种“新闻联播主义” ,其主要表现为:第一, 新闻联播的内容选择往往是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价值观。 新闻联播对新闻内容的判断从来没有模糊的,全部是“爱憎分明”的、大是大非的。通过非黑即白的模式, 新闻联播最终形成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一元价值观,通过节目播出传播到全社会。第二, 新闻联播注重宣传价值,忽视新闻价值,这是以传播者为主,而非受众为主的传播思想。最后, 新闻联播的新闻序列体现出以政治为主的内容选择标准,这种标准贯彻在整个节目当中,体现出一种以政治优先的价值取向。 新闻联播这种以政治目的优先、忽视新闻价值的内容选择方式,带来的直接弊端就是一种泛政治化思维。
7、尤其是出现一些负面性报道的时候, 新闻联播就会认为这类报道有损国家和政府的形象、不利于群众团结和社会稳定,因此在内容选择上不予报道。这就导致在很多突发4事件中, 新闻联播缺乏时效性和指导性,只能充当马后炮的角色;或者变突发性报道为英雄人物的表扬报道,在很多重大事件当中失去公信力。1988 年春节前后,上海甲型肝炎流行,但新闻联播却拒绝对此事进行报道,导致流言的传播。2003 年“非典”来袭, 新闻联播再次遮遮掩掩,回避报道,最终延误时机,给全社会带来不良影响。这种忽略受众的接受心理和信息需求,一味地坚持自己的内容取向,报喜不报忧的报道模式,会让受众产生反感,不仅达不到宣传的目的,反而会失去在受众心中的公信力。 总之, 新闻传播的内容选择是为了维护既有的社会制度,传播社会主流的意识形态。从这一点上来说, 新闻联播有效地引领了社会舆论,发挥了代党和政府为受众设置议程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周小普,徐福健.新闻联播样本分析及研究J.现代传播,2003(3). 2 艾红红.新闻联播研究J.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44. 3 吴廷俊,章晓芳.传者本位与受众本位解读中西新闻传播运行机制J.新闻爱好者,2002(9):13-15. 作者简介:王国鹏,山东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传播与创意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