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分校(站、点): 人事干校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目 录内容摘要 (2)关键词 (2)正文 (2)一、绪论 (2)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述 (2)(一)建筑安全生产的特点 (2)(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3)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概述 (3)2、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3)三、建筑施工安全意外事故的性质和基本要素 (4)(一)建筑施工安全意外事故的性质(4)(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基本要素(5)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5)(一)工程分包不规范 (6)(二)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6)(三)材料及施工机械
2、质量不合格(6)(四)违反安全操作规程(6) 五、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7)六、结论 (8)参考文献 (9)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研究【内容摘要】建筑施工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过程,稍有疏忽就会产生安全事故。因此,要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就必须提高管理、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确实形成全体成员、全部过程、各个角度的施工安全管理,才能达到施工安全、效益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因素分析、安全措施 一、绪论现如今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今后 10年内中国的基础建设、技术改造、房地产等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保持在一
3、个较高速的发展水平,随着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的陆续开工建设,将给建筑市场带来历史上重要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建筑安全管理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针对建筑领域施工安全生产现状,分析探讨了当前建筑施工安全生产主要的影响因素,提出一些有效的措施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二、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概述(一)建筑安全生产的特点(1)流动性。首先是施工队伍的流动性。建筑工程项目具有固定性,而施工队伍则需要不断地从一个地方换到另一个地方进行建筑施工。其次是人员的流动性,施工作业人员从一个队伍换到另一个施工队伍,人员流动性也较大。再次是施工过程的流动性。建筑工程从基础主体到装修各阶段,因分部、分项工程、工序的不同
4、,施工方法的不同,现场作业环境、状况和不安全因素都在变化中,作业人员经常更换工作环境,建筑项目的流动性特点存在不确定性,要求项目的组织管理对安全生产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灵活性。(2)复杂性。项目部规模、资金实力、技术水平参差不齐,情况的复杂使得建筑安全生产管理也变得复杂起来。另外,工程建设有多个参与方,管理层次比较多,管理关系复杂。(3)密集性。目前,建筑业工业化程度较低,需要大量人力资源的投入,是典型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样的劳动密集型特点对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挑战。(二)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1、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现状概述从全球范围看,工程建设中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一直位于非煤矿山之首。统计表明,英国平
5、均每周有 1名建筑工人死于安全事故,美国平均每周有 2名建筑工人死于安全事故,而我国,平均每天有 3名建筑工人死于安全事故。从建筑安全事故造成的直接和间接损失看,在英国可达项目成本的 3-6%,在美国和香港是项目成本的 7.9%和 8.5%,在我国没有正式的统计数据,但据专家分析,这一比例已超过承包商的平均利润率。建筑业是我国安全事故频发的高风险行业。总的来看,1994-2004 年期间,我国因建筑施工事故死亡 15128人,每年平均死亡 1375人;1994-2000 年期间,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数、死亡人数、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一直呈下降趋势,表明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得到了进一步地改善。但
6、是,自进入 21世纪以来,除了百亿元产值死亡率保持持续下降趋势外,事故发生数和死亡人数都不同程度地出现了反弹,2001 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 1004起、死亡 1045人,分别比 2000年上升了 7.49%和5.98%;2002 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 1208起、死亡 1297人,分别比 2001年上升了 20.32%和 24.11%;2003 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 1278起、死亡1512人,分别比 2002年上升 5.79%和 16.58%;2004 年全国共发生建筑施工事故 1144起、死亡 1324人,分别比 2003年下降 10.49%和 12.43%。虽然 2004年
7、的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但 2001-2004年期间我国建筑施工事故的发生数和死亡人数在总体上还是上升的,表明我国正处在建筑施工事故频繁发生的时期,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又将面临新一轮的考验。从近十年的统计数据看,我国每年由于建筑安全事故而丧生的从业人员上千人,直接经济损失逾百亿。据研究,除了直接损失外,安全事故的间接损失是十分巨大的,间接损失与直接损失的比例,大约在 4倍至 50倍之间;从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失构成来看,除人身伤亡支出费用、善后处理费用(直接损失)外,工作损失价值、停产减产损失价值等(间接损失)占有相当大的比重。2、我国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新中国成立以前的旧中国,绝大多数工业企业
8、都掌握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代理人手里。他们为了获取最大限度的利润,把工人当作奴隶和牛马,让工人在缺乏最起码的安全措施、极其恶劣的劳动条件下工作,他们采取的管理手段是为了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工人阶级成了社会主义企业的主人。党和政府对职工安全和健康十分重视,确立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在劳动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建立、健全了各级安全管理组织机构,颁布了一系列安全生产法规、制度和标准。在安全管理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制度建立和发展阶段 (1949-1957),从三年恢复时期到“一五”期间,国务
9、院颁布了“三大规程,即工厂安全卫生规程 、 建筑安装工程安全技术规程和工人职员伤亡事故报告规程 。三大规程的制定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极大地推动了劳动保护工作的发展。第二阶段基本上是停顿和倒退时期(1958-1976),在这近二十年中,建设中盲目追赶工期,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破坏了生产的正常秩序,建筑业法制建设和制定建筑标准规范的工作受到了严重破坏,大量合理的规章制度和多年来经实践检验的科学规定被撤销,资料散失,安全管理的研究工作几乎处于空白。第三阶段(1977 年至今)是恢复和提高阶段。十年动乱结束后,国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建筑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外一些先进的管理理论、方法介绍到
10、中国,国内的安全管理人员也积极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安全管理模式。行为科学的观点、现代管理科学的思想、系统安全的原则和方法使人们思路开扩、观念更新。危险源辨识、安全目标管理、企业安全评价等新的安全管理方法在工业企业中逐渐推广;“国家监察、行业管理、工会监督”的宏观安全管理体制己经形成。三、建筑施工安全意外事故的性质和基本要素(一)建筑施工安全意外事故的性质1、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性质分类(1)非责任事故,非人为过失造成的事故,包括人们不能预见或不可抗拒的自然条件变化引起的事故;在技术改造、发明和科学试验活动中,由于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客观条件的显示而无法预见的事故。(2)责任事故,由人为过失造成的事故
11、,即在可以预见、可以采取安全保护措施和可以抗拒的情况下,由于认为的过失而发生的事故。(3)破坏事故,为达到某种目的蓄谋、故意制造的事故。2、事故性质的认定安全事故发生后,在进行事故调查的过程中,事故分析和性质的认定是很重要的环节。事故分析和性质的认定,主要包括事故类型分析,事故原因分析,事故责任分析,事故性质的认定,事故经济损失分析等 5 个方面。事故责任分析是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在分析事故时,应从直接原因入手,逐步深入到间接原因,从而掌握事故的全部原因,再分析主次,进行责任分析。查清事故的原因,是确定事故责任的依据。责任分析的目的在于使责任者、有关单位和人员吸取教训,改进工作。事故性质
12、的认定应当以安全生产法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 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标准为依据,从事故责任分析确定事故的直接原因和间接原因,从而认定事故的性质,明确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在事故的责任。(二)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基本要素企业职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 (GB6442 )对事故分析规定了按受伤部位、受伤性质、起因物、致害物、伤害方式、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为七项内容进行。以上七项内容构成了安全事故所有要素,而不安全状态、不安全行为、起因物、致害物和伤害方式是
13、安全事故的 5 个基本要素。四、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工程项目施工涉及面非常广泛,如工作面分散,涉及工种多,人员多,项目功能也不尽相同,工程环境千差万别等。造成建筑业事故的原因,具体如下:1、工程分包不规范 目前,我国建筑业虽已形成了“总承包企业-专业分包企业-劳务企业”的三级格局,但结构不尽合理,以总承包为龙头、专业承包为依托、劳务分包为基础的金字塔资质体系尚未形成。建筑市场较为混乱,时常出现一个项目有几个分包商,这些分包商的社会信誉,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普遍较差,在工程施工过程下,偷工减料,安全意识淡薄,根本谈不上对安全进行统一管理。另一方面,我国的法制不健全,对安全事故查处不利
14、。 2、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人的因素主要指领导者的安全观念,操作人员的安全操作水平和安全意识。领导者的安全观念强,就会加大安全方面的投入,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工程安全性就好。操作人员具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和较好的安全操作水平,就会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自觉抵制违章作业及冒险施工。因此,保证施工的安全首先要考虑到人的因素,人是施工工程的主体,工程施工安全涉及到所有参加工程项目施工的工程管理人员、操作人员,他们是影响工程施工安全的决定因素。在工程实践中,由于个别领导忽视安全和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所引起的安全事故是屡见不鲜的。 3、材料及施工机械质量不合格 首先,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
15、质条件,与施工安全相关材料的质量是安全施工的基础,材料不合格,安全就难以保证。由于建筑施工中所需的与安全有关的材料种类较多,用量较大,采取全数检查难于实现的,但采用抽检的方法,往往又会产生遗漏。加之有些承包商在工程中标后,为追求利益最大化不按安全技术规范所要求的品种、规格、技术参数采购相关的成品或半成品。监理人员对进场的材料控制不严或未按有关规定对应进行现场见证取样复试的材料不进行复试,致使不合格的假冒、伪劣产品进入工程施工中,留下了安全隐患。 另外,施工机械的质量对安全的影响很大,由于建筑工程所需的施工机械的种类多,流动性大,采取全面检查是难以实现的,但采取抽查的方法往往会产生遗漏。一些施工
16、单位对施工机械的维护保养不到位,重使用,轻管理,导致机械设备带病作业,加之部分安装人员素质不高,不按安装技术规程进行安装,使安装质量得不到保证,留下了安全隐患。 4、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施工工程中的方法,指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所采取的技术方案、组织措施和施工组织设计。在方法上出现的问题往往是比较多的,如制定安全施工方案,不能严格执行,不注意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不制定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出了问题才去处理,影响了工程的施工安全。例如:非机械动力工擅自操作机械,造成机毁人亡;非电工乱拉扯电线,不通过漏电开关,发生漏电事故时漏电开并不起作用,造成触电身亡;电工在接线时,不将电闸关闭,带电操作,造成触电身亡;
17、民工不戴安全帽,穿拖鞋上脚手架进行操作作业,不小心失足,造成坠落死亡;以上违反安全操作规范的行为往往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屡见不鲜,导致工程施工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五、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 发生工伤事故的原因主要有安全管理、安全教育,以及人、机、环境三者的错误匹配。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首要是保证安全,预防为主则是指要以预防为首要的指导思想,也就是在建设工程的生产活动中必须采取切实的措施防止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时及时采取措施消除。 (一)安全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 安全管理与激励机制相结合把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纳入项目管理办法,并与奖罚制度挂钩,形成有利于安全
18、管理的约束和激励机制。我们采用竞赛、表彰、奖励、升降等有效的激励机制,更好地鼓励项目经理、管理人员、作业工人从不同层面上抓好安全生产,重视安全管理,遵守安全纪律。再辅之以宣传教育,在“指导、监督、奖罚、教育”的共同作用下,纠正施工现场习惯性违章现象,创造一个“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健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为了施工安全,各项安全设施防护到位,材料质量及防护用品必须符合有关要求并且对各项管理制度进行完善。(三)加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制度对项目部的有关人员根据有关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新的施工现场前,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9、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应对作业人员进行相应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四)施工前做好安全交底施工现场班前交底制度建筑施工不同于其它行业,具有“深基、高空、负重、临边”作业等特点,每天开工前班组长履行交底制度时,要针对不同情况,实行普遍交底和个别交底相结合,做好交底记录。交底双方都应履行签名手续,提高全员的安全防范意识。(五)加强安全检查监督 施工现场检查监督制度施工现场安全检查监督是一种必要的“执法”手段。第一,项目经理部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有关规范、标准、规定、实施办法,对照标准、规范、规定、办法,坚持自检。对危险源,找到一处,整改一处, “以人为本”,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安全员每天进行巡查。第二,加大检查频率,企业层次每季度,项目部每月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并不定期针对各专项进行检查,并建立一套专兼结合的施工安全目标管理控制网络,督促施工现场按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