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教案合集.docx

上传人:wei****016 文档编号:1744128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教案合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教案合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教案合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教案合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教案合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 年最新部编版三年级下道德与法治第二单元我在这里长大教案合集课题 5、我的家在这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深入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2、过程与方法:在游戏及分享的活动过程中,掌握与人交流的方法,主动与人交流。3、情感与态度:通过加深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培养对社区的热爱和自豪。教学重点 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并且能简单介绍给大家。教学难点 使每位同学都能了解自己生活的地方热爱自己的家。教学准备 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等。预习要求 了解自己家周围的环境,看看有哪些建筑物、公共设施等。教学过程 旁注一、导入新课小燕子说,这里有温暖的泥窝:小白鹅说,这里有可爱的小河:小山羊说,这里有青青

2、的山坡:小朋友说,这里到处都是有我成长的足迹。小结:不管生活在什么地方的小朋友,都非常喜欢自己的家乡,因为家乡总能带给我们欢乐。二、讲授新课(一)说说自己的家师:请同学们一起来欣赏一组家乡的图片。师:同学们,你能看出图片上是哪里吗?刚才的画面是不是让你想到了自己的家?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回忆一下,自己的家在哪里?家的周围有什么标志性的建筑?教师指定学生描述自己的家。师:同学们都讲得津津有味,说得很详细。从大家的描述中,我也感受到了大家都很爱自己的家。师:我想再请大家想一想,在你生活的村子或小区里,除了家人,你最熟悉哪些人呢?他是做什么工作的?你为什么会对他们印象深刻呢?师:你知道自己的村子或小区的

3、村志吗?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它们为什么叫那个名字吗?小结:我们生活在一个平安和谐的大家庭里,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有我们熟悉的人和事,我们在这里快乐地成长,留下了无数的欢声笑语。这里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设计意图】让学生们了解自己家的具体位置,能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家。(二)我想说师:我们一起来阅读故事井深情更深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请大家思考:村里家家户户有了自来水,人们为什么还喜欢到井边来呢?全班内交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分析得也很对。即便家家户户都有了自来水,人们还是到井边来,是因为这里聚集着全村人的心,那清清的井水,流淌着村民之间亲切的情意。【设计意图

4、】使学生感受到邻里之情的温暖与可贵,引导学生珍惜邻里之情,与邻居和睦友好相处。(三)我能做点什么师:大家对自己生活的村子或者小区已经非常熟悉了,那么你能想一想,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吗?教师举例提问:小区垃圾没人管,你会怎么做呢?水渠遭到破坏,你会怎么做?生活区道路被占,你会怎么做?小区绿地被占,你会怎么做呢?学生讨论、交流,提出自己的方法和建议。小结:不论你是生活在村子里,还是生活在城市的小区里,人们都需要和谐相处,爱护环境和公共设施,不断改善不完美的地方,只有这样,我们生活的家园才会更加美丽、舒适。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六、课堂小结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自己的村子或者

5、小区,这里有我们成长的足迹,这里有我们的欢声笑语。我们不仅喜欢自己生活的地方,还熟悉这里的人和事。学完这一课,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共同建设自己美好的家园,为自己家园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教后记课题 6、我家的好邻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邻里之间相处的常识,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与探究学习的能力。3、情感与态度:感受邻里之间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快乐。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们重视邻里关系,懂得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互相帮助。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们关爱邻里的品质。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本插图。预习要求 观察自己家的邻里关系,了解自己家与邻居相处得怎么

6、样。教学过程 旁注一、该话激趣,导入新课1、谁能告诉老师:你邻居家的小伙伴叫什么名字?你平时都和他(她)玩些什么?和小伙伴一起玩,你开心吗?2、生回答。3、师小结:和邻居家的小伙伴在一起让我们感到了生活的快乐,那么你知道和邻居相处有哪些技巧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我家的好邻居” 。二、小组合作,共同学习活动一:做一个有礼貌的好邻居1、师:大家回忆一下,自己去邻居家玩,有没有因为不礼貌被邻居或父母说过?你觉得我们在与邻居相处时,需要注意些什么呢?2、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3、 (出示教材 35 页图片)师:你觉得哪种行为不恰当?说说你的理由。4、学生对这几种行为进行评价,并改正行为的不当之处。

7、【设计意图】以演一演的形式,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文明的人。活动二:感受邻居间的温暖1、阅读课本第 36 页,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图 1:小红放学回家忘带钥匙,张奶奶请她先到自己家里,等待父母回来。图 2:小丽的父母去出差,小丽的邻居请她到家里吃饭。图 3:李奶奶的孙子生病了,孩子的父母没在家,邻居张叔叔帮李奶奶把孩子送到了医院。通过图片我们看出了,在我们需要帮助的时候,是邻居们伸出了援助之手。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有没有接受过邻居的帮助,或者你主动帮助过邻居?师小结:常言道,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在邻居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帮助他们。这样在我们需要帮助的

8、时候,也能得到他人的帮助和温暖。大家就都能度过生活里的困难,过上美好的生活。活动三:邻里互助,生活和睦(出示教材 37 页图片)图 1:小明帮李叔叔家收西瓜。图 2:下雨了,小丽帮小毛家收晾晒的玉米和衣服。图 3:小红搀扶王爷爷下楼。师:图片中的同学,都主动帮助邻居。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那么请大家思考,你能为邻里做些什么呢?学生分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回答。师生共同阅读教材 38 页垃圾不见了这篇文章。师:你认为小女孩的行为会给这里带来什么变化?【设计意图】此环节使学生懂得了邻里互助、生活和睦的道理。邻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温暖,我们也应该为邻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活动四:不给邻居添麻烦(出示教材

9、 39 页图片)师:如果你是他们,你会怎么办?学生分小组讨论,各小组派代表汇报。师:邻里之间怎样才能避免矛盾的发生呢?你平时是怎么做的?平时多为邻居想一想,例如在家看电视的时候,音量调小一点儿;不在楼道里堆放杂物等。师:大家有谁搜集了历史上有关邻里之间谦让、体谅的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师:如果自家受到伤害时,要怎么处理呢(出示教材 41 页图片)师:当你遇到相同的情况时,你会怎么办?小组合作交流,派代表回答。小结:当邻居伤害到自家时,要先去找邻居积极友好沟通,给邻居讲道理;如果邻居不理睬,也还要寻找适当的方法去沟通解决,而不能粗暴解决。【设计意图】此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懂得当与邻居发生矛盾时,应采用

10、恰当的处理方法。六、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好邻居”非常重要。当我们去邻居家串门时,要做一个文明的客人;当邻居家有困难时,应主动提供帮助;当与邻居家出现矛盾时,要及时沟通,恰当解决。只有这样,邻里之间才能和睦友好相处,我们的生活才能安定和谐。教后记课题 7、请到我的家乡来 课时 日期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从中体会家乡的可爱,进一步增进对家乡的热爱。2、热爱家乡,珍视家乡的历史和文化,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志向。3、借助地图认识家乡的地理位置,能通过访问、调查等方式了解家乡的历史和变化。4、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和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家乡

11、人,激发学生对家乡人的敬佩与热爱,培养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志向。教学重点 了解家乡的自然景物和物产,了解家乡不同时代的优秀人物和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家乡人,激发学生建设家乡的志向。教学难点 体会家乡的可爱,进一步增进对家乡的热爱,培养学生为家乡做贡献的志向。教学准备 课本插图、多媒体课件、家乡风景、特产、文化等方面的资料。预习要求 了解家乡的景物,搜集图片或拍摄照片;了解家乡名菜,搜集家乡的特产。教学过程 旁注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谢老师高兴地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的手拉手伙伴就要到我们家乡来了。2、那么,他们来做客,我们该做点什么呢?3、生答,师小结:对,我们要向他们介绍我们的家乡,让他们了解我们家乡的美食、文化、特产、名人等,你准备好了吗?二、看地图,找到家乡1、老师引导:通常地图上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定方向,教师出示地图,一边说一边指向地图, (出示中国地图)你能在这张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资料库 > 思想汇报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