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理论.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44833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理论.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理论.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理论.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理论.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理论.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析胡塞尔现象学理论【摘 要】胡塞尔德国哲学家、20 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胡塞尔对建立一种作为科学的哲学怀着纯真而真诚的向往。胡塞尔认为,必须把对于世界的“自然的观点”和“科学的观点”以及历史上出现并遗留下来的对于世界的看法即传统哲学的观点,统统都加以悬置起来。胡塞尔又借用数学上的术语,把这种“悬置”称为加括号,意思是将对于世界的种种观点放在括号里,存而不论。他认为科学的哲学虽然不同于经验科学,但它也拥有一个属于它的合理的研究对象,意向性理论是胡塞尔现象学的核心理论。胡塞尔认为,为解决人生和价值不足必须首先寻求坚实的理性基础。胡塞尔提出了“现象学的还原”就是“一切原则的原则” 。胡塞尔认为生

2、活世界的一切客体都是主体给与的,都是我们的拥有物。胡塞尔现象学认为,认识需要把客体对象化,而主体对客体的选择是自由的,考察范围可大可小。胡塞尔是对当代大师级哲学家。有着广泛影响的“书斋里的思想家” 。与苏格拉底、笛卡儿、康德一样,是哲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关键词】生平与著述;现象学思想;后世影响 胡塞尔(18591938)德国哲学家、20 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1859 年 4 月 8 日出生在奥匈帝国摩拉维亚的普罗斯尼兹的一个犹太家庭,今属捷克。他早先攻读数学、物理,1881 年获博士学位,1883 年起在维也纳追随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布伦塔诺钻研哲学,先后在德国哈雷、哥丁根和弗赖堡大学

3、任教,1938 年病逝于弗赖堡。胡塞尔的大量著作有些发表于生前,有些出版于死后,有些仍在整理编辑中。 一、胡塞尔生平与著述 现象学由德国犹太裔哲学家胡塞尔创立,它最重要的贡献是揭示出了一种新的哲学思考方法的可能,或一个看待哲学问题的更原初的视野。胡塞尔 23 岁时在维也纳大学获得数学博士,并从事过短期的数学方面的工作。1884 年至 1886 年,他在维也纳听到了布伦塔诺的课后,关于“意向性”的讲述使得他的思路大开,从此决定献身于哲学事业。1891 年他发表了算术哲学一书,对数学和逻辑的基础从意识心理的角度进行分析。1900 年至 1901 年,胡塞尔发表了两卷本的逻辑研究 ,对逻辑研究中的心

4、理主义、包括他自己的一些过去的思想进行了多方面的清理;而且,更重要的是,他用“意向性”这个居于主体和对象之间的更本源的思路来理解“意义”的纯构成,并以此为基点,论述了现象学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此书标志着二十世纪现象学运动的开始。1901 年,胡塞尔到哥廷根大学任教。其后,他经历了某种思想危机,最后以 1913 年发表的纯粹现象学和现象学哲学的观念第一卷一书作结,完成了从“描述现象学”到“先验现象学”的过渡。这之后,他对于意向性构成的思想又有更丰富的论述。1916 年,胡塞尔受聘于弗莱堡大学,接替新康德主义者李凯尔特的教席,并与海德格尔相识。1928 年,发表了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讲座 。19

5、29 年出版了形式的和先验的逻辑 。在他生命的最后十年中,他更多地关注“主体间性”问题,而且提出了“生活世界”的学说,撰写了笛卡尔的沉思和欧洲科学的危机与先验现象学 。由于纳粹对于犹太人的迫害,胡塞尔晚景凄凉,1938 年去世时弗莱堡大学哲学系只有一人参加他的葬礼。 二、胡塞尔现象学的主要思想 1.胡塞尔对建立一种作为科学的哲学怀着纯真而真诚的向往。胡塞尔认为首先应当通过一种方法,找到哲学的出发点。胡塞尔要求有一种新的方法,这种方法将对世界提供一种彻底地改变了的观点。这种观点就是面向“事物本身” 。他认为科学的哲学虽然不同于经验科学,但它也拥有一个属于它的合理的研究对象,这就是“本质” 。要把

6、握“本质”就必须放弃“自然态度” ,实行现象学的“悬搁” , “使属于自然态度的本质的一般断言失去作用”而“悬搁”之后留下来的“现象学剩余”便是现象学的内容,便是“本质” 。显然, “本质”就是意识的本质,因为,自在的自然世界没有本质,断言自在之物具有本质便必然包含矛盾。胡塞尔认为不能谈论意识之外的本质。因此,现象学就是对意识的研究。胡塞尔认为,必须把对于世界的“自然的观点”和“科学的观点”以及历史上出现并遗留下来的对于世界的看法即传统哲学的观点,统统都加以悬置起来。胡塞尔又借用数学上的术语,把这种“悬置”称为加括号,意思是将对于世界的种种观点放在括号里,存而不论。 2.意向性理论是胡塞尔现象

7、学的核心理论。胡塞尔说:“意向性表现了意识的基本性质,全部现象学问题都与之密切相关。 ”胡塞尔认为,把意向性定义为“作为对某物的意识的心理过程的特性”或者,“意向的心理过程就是对某物的意识” 。胡塞尔认为,在意识中我们意向着意识之外的实在的对象,但是不难发现,在许多时候我们意向的对象不真的存在,而我们的意识却仍然是可能的,意识的意向性仍然存在。这意味着意识当它和实在没有关系时仍然是自身完整的、自足的,意识能够拥有纯粹的意向性和纯粹的活动,意识的本质是意识的纯粹的内在固有的性质,这种本质和实在与所决定的经验无关。 3.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时代的急剧变化动摇了西方文明及其价值标准,摧毁了理论的自

8、信和理性的信仰。在这种情况下,胡塞尔仍坚定地执着于“通向绝对清晰的精神生活的道路” 。胡塞尔认为实证主义精神及非理性主义非但不可能恢复和拯救西方理性传统,却更加深了伴随着世界大战和物欲而来的人类的精神危机以及建立在近代哲学新理念上的人性的危机。胡塞尔认为解决人生和价值不足必须首先寻求坚实的理性基础。胡塞尔在 1936 年出版的最后一部著作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论的现象学一书中,胡塞尔站在哲学的高度上对现代文化引起的“综合危机”特别是科学危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胡塞尔认为科学危机就是哲学的危机,即自然科学的强劲发展和哲学的日益衰退的差距的扩大,最终导致了欧洲人性的危机。面对这种危机,胡塞尔提出了自己

9、的现象学哲学,更准确地说是先验主义的现象学。胡塞尔要求把人的主体性不足的研究作为哲学不足的中心,把价值意义的不足作为研究的重点。 4.胡塞尔为了建立一门关于纯粹现象而非仅仅心理现象的科学,他在1901 年之后提出了“现象学的还原” 。即将一切关于某种东西“已经在那了”的预设“悬置起来” ,或使其失效。也就是说,任何一个命题,如果包含对于某种超出了自身给予范围的断定,这种超越的东西就要被过滤掉或“放入括弧中” ,以使之失效。自然主义立场所夹带进来的,必须与该命题本身的纯意义“分离”开来。通过这种还原,所达到的就是那些自身显现的纯现象,就是“一切原则的原则” 。胡塞尔认为,要使哲学成为一门严密的科

10、学,就必须获得这种先验的本质,只有这种本质才能为科学知识提供可靠的基础,使之具有普遍性必然性。这样胡塞尔就把现象学发展为一种“本质的科学” ,把现象学的方法发展为“本质的还原” 。5.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似乎一直是一个很神秘的概念,人们对它的争议也特别大,主要是其经验或超验属性不易辨别。胡塞尔具体把它称之为“日常生活世界” 。胡塞尔给“生活世界”下过一个定义:“生活世界是自然而然的世界,在自然而然、平平淡淡的过日子的态度中,我们成为与别的作用主体的开放领域相统一的、有着生动作用的主体。生活世界的一切客体都是主体给与的,都是我们的拥有物。 ”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构成了科学的根基和源泉

11、。科学的全部意义都存在于生活世界之中。 “生活世界”是作为“特殊的世界”科(下转封三) (上接第 202 页)学世界的生长的普遍土壤,也是科学世界的普遍归宿。胡塞尔还认为坚持生活世界意识,可以使科学家和他们的事业找到自己的原本意识,返回到自己的起源地。 6.胡塞尔试图确立一种名为“纯粹现象学”的哲学形态,旨在为哲学奠定严格的科学基础,并为科学建立牢固的哲学基础,他称前者为“纯粹现象学”要做的工作,意在考察纯粹意识活动的本质结构和基本功能,称后者为“现象学哲学”能做的事情,旨在破解传统经验主义的怀疑论陷阱、化解传统理性主义的偶在论难堪。胡塞尔认为,哲学是,至少应当是,一门严格的科学,一门能够提供

12、真切知识的学问,一门唯一能够为真切知识的确立提供牢不可破的坚实基础的学问。胡塞尔终其一生都在强调一种不同于不假思索的自然态度的哲学态度,即现象学态度。胡塞尔现象学认为,事物的同一性是就认识论而言的,因为认识需要把客体对象化,而主体对客体的选择是自由的,考察范围可大可小。在认识论层面,任何考察对象,其同一性被以直观的方式获得从而是主观的。但事物的差异性却是客观的,被考察对象的内在差异性是绝对的,相对于认识主体而言也是外在的。作为主观选取的考察对象,定在就是变动不居过程当中的某个事态,变化则是因为事物的有限性导致了事物之间的互相依赖。这里的“认识”即胡塞尔所谓的意向性活动,而这里的“事物”即胡塞尔

13、所谓的意向相关项。 三、胡塞尔现象学理论的后世影响 1.胡塞尔是对当代大师级哲学家。有着广泛影响的“书斋里的思想家” 。与苏格拉底、笛卡儿、康德一样,是哲学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胡塞尔的现象学。对意向活动。尤其是对感知行为和想象行为的细致分析。首先为欧洲大陆哲学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为梅洛庞蒂的感知现象学和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对符号行为、含义理论和判断理论的独特理解和特别关注。为英美语言分析哲学和逻辑哲学指出了新的视野;他的时间意识分析堪称哲学中最抽象、最形而上的研究课题;他所提出的“生活世界”概念。比维特根斯坦的“生活形式”更为有力地影响着今天的社会和政治生活,并成为当代哲人思想的核心成

14、分;而对陌生意识的意向分析,则把意识现象学带入社会学的研究领域,当代许多重要的哲学家舒茨、莱维纳斯、古尔维奇等都从中获益匪浅。现象学对当代西方哲学、美学、文学、艺术论、心理学、法哲学、神学、教育学、逻辑学,乃至经济学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因此,现象学不是一个哲学学派,它是不时地进行自我改变。并因此而持存在着的“思”的可能性。 2.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胡塞尔当时提出“生活世界”理论,是为了克服当时的欧洲危机。自启蒙运动以来,理性的力量无往而不胜,在许多领域都居于统治地位,但为什么还会发生世界大战呢?为什么人们还承受着焦虑与不安呢?胡塞尔认为,欧洲已经生病了,欧

15、洲处于生存的危机之中。究其根源,欧洲的危机实质上是欧洲人性的危机,是欧洲人在启蒙理性的日益膨胀之下遗忘了人之为人、人之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而产生欧洲人性的危机的源头就是欧洲科学的危机和哲学的危机。欧洲科学危机的根源是自伽利略以来,自然科学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以数学和物理学为代表的客观主义、科学主义的不断发展,它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不断数学化和符号化了我们生活于其中并且不断给予我们存在的意义的“生活世界” 。这样的一个“科学世界”给“生活世界”量体剪裁了一件“观念的外衣” ,而遗忘了原本作为其基础和根源的“生活世界” 。正是对“生活世界”的遗忘导致精神意义的丧失,哲学自身也产生了危机,启蒙理性取代

16、了古典理性,理性主义走向了肤浅化, “陷入了自然主义和客观主义 ”。而“欧洲生存的危机只有两种解决办法:或者欧洲在对他自己的合理的生活的疏异中毁灭,沦于对精神的敌视和野蛮状态,或者欧洲通过一种最终克服自然主义的理性的英雄主义而从哲学精神中再生。 ”为了克服欧洲科学的危机和人性的危机,只有重新返回到原来被“疏异”了的“合理的生活” ,返回到作为其全部意义来源和基础的“生活世界” 。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提出,对后世的西方哲学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海德格尔的“日常共在世界” 、伽达默尔的“实践哲学” 、梅洛庞帝的“知觉现象学” 、哈贝马斯的“生活世界”等等,无疑都是深受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

17、论的启发的。 3.胡塞尔的现象学从纯粹意识出发,坚持“面向事实本身“的基本原则,通过悬置、本质还原、先验还原等一系列“现象学反思“过程,实现了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性颠覆。首先,通过悬置传统形而上学的各种预设,诉诸于直观明证性,打破了理性万能的神话以及对各种自然主义态度的迷信;其次,通过本质还原,诉诸于思维的自由想象力,克服传统的现成性思维和实体性思维,开辟出了一个无限可能的“可能世界” ;其三,通过先验还原,最终完成对纯粹意识的深度挖掘,克服传统的二元论倾向,实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超越与哲学思维的现代化。 4.现象学 20 世纪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思潮。狭义的现象学指 20 世纪西

18、方哲学中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立的哲学流派或重要学派。其学说主要由胡塞尔本人及其早期追随者的哲学理论所构成。广义的现象学首先指这种哲学思潮,其内容除胡塞尔哲学外,还包括直接和间接受其影响而产生的种种哲学理论以及 20 世纪西方人文学科中所运用的现象学原则和方法的体系。现象学不是一套内容固定的学说,而是一种通过“直接的认识”描述现象的研究方法。它所说的现象既不是客观事物的表象,亦非客观存在的经验事实或马赫主义的“感觉材料” ,而是一种不同于任何心理经验的“纯粹意识内的存有” 。 5.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比利时、联邦德国、美国、法国分别建立了胡塞尔研究中心,对胡塞尔的思想重新深入研究,出现了不少精通胡

19、塞尔哲学的现象学者,如比利时的梵布雷达,联邦德国的兰德格里伯、芬克和比麦尔。5070 年代在美国更出现了很多介绍研究现象学的学者,除早先的法伯、肯恩斯外,还有考夫曼、古尔维奇、舒茨、艾迪、伊迪、斯皮格伯格、泰美涅茨卡和纳汤森等。在欧洲战后较具独创性的现象学者还有瑞士的精神病理学家宾斯方格、心理学家闵考夫斯基等。 6.胡塞尔的贡献主要在于首创现象学,胡塞尔的现象学强调心理学研究的意识,是个人面对事件时产生的立即经验。人的意识不是抽象概念,也非记忆中的旧经验。他所指的意识,是指对某事件所产生的意识。他特别强调个人的立即的、主观的经验,也就是自觉,直觉是不需靠意识判断即可获得的知识。因此他主张心理学

20、家研究受试者心理现象时,应遵守“观察先于分析”的原则,惟因此方能真正了解对方的心理现象。胡塞尔的现象学对以后心理学的诸多发现,具有极大的启发作用。20 世纪初的存在主义、完形心理学以及人本主义心理学,在理论上都受到了胡塞尔现象学的影响。 7.胡塞尔的现象学从纯粹意识出发,坚持“面向事物本身”的基本原则,通过悬置、本质还原、先验还原等一系列“现象学反思”过程,实现了对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性颠覆。首先,通过悬置传统形而上学的各种预设,诉诸于直观明证性,打破了理性万能的神话以及对各种自然主义态度的迷信;其次,通过本质还原,诉诸于思维的自由想象力,克服传统的现成性思维和实体性思维,开辟出了一个无限可能的“可能世界”通过先验还原,最终完成对纯粹意识的深度挖掘,克服传统的二元论倾向,实现了对传统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的超越与哲学思维的现代化。参考文献: 1斯皮格尔伯格.现象学运动A.转引自刘放桐编著.新编现代西方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304. 2胡塞尔著.舒曼编.李幼蒸译.纯粹现象学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160. 3胡塞尔著.倪梁康译.逻辑研究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2. 作者简介:林蓉(1961) ,女,福建泉州人,1983 年毕业于厦门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哲学学士,中共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委党校哲学高级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教学与研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