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水务系统中的运用.doc

上传人:99****p 文档编号:1744839 上传时间:2019-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水务系统中的运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浅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水务系统中的运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浅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水务系统中的运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浅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水务系统中的运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浅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水务系统中的运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浅析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水务系统中的运用摘要:十五届五中全会以来,各地都在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关于“改革水的管理体制”的号召,从各地的改革结果来看,近年来,水务系统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改革的成果表明,只有体制的改革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这既是水利系统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体制改革;水务系统;行政管理 中图分类号: C93 文献标识码: A 水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因为环境的污染与人们日常生活的浪费以及其它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能被人们所使用的水已经日益减少。据统计,我国水资源总量为 2.8 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 2.7 万亿立方米,

2、地下水 0.83 万亿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0.73 万亿立方米,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少。我国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的 1/4,排在世界第 121 位,是世界 13 个贫水国家之一。作为水资源的管理部门,水务系统的改革也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本文主要阐述水务系统改革的产生与发展之路。 一、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产生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要求,我国的水资源管理体制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深化。 我国最早的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是从深圳开始的,在城市发展的实践和连续发生的早涝灾害中,深圳市政府首先认识到水资源分割管理的弊端和水务统一管理的重要性,借鉴香港

3、地区水务管理的经验,于 1993 年7 月组建了水务局,对城乡涉水事务进行统一管理,收到了明显成效。 改革开放以来,作为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水资源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分割管理的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在城市地区表现最为突出,不符合水循环的自然规律;而且政出多门,职能交叉;政企不分,效益不佳,也不符合统一、精简、效能的科学管理原则。因此,水的管理体制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 二、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依据 我们现在进行的水务管理体制改革是有科学理论和现行法律依据的。理论依据 1993 年江泽民总书记提出“要加强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与保护” 。要解决城市可持

4、续发展的水资源保障问题,建立以流域统一管理为指导思想的城乡水务统一管理体制是当务之急。 城乡水务统一管理符合城市自身发展要求。城市经济规模大,人口密集,点源污染高度集中,对防洪要求很高,供水保证难度大,水污染防治任务繁重,这种现实情况对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的水务工作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要求。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范围的不断扩大更需要城乡水务统一管理。 城市化地区水资源分割管理导致的种种弊端说明必须实现城乡水务统一管理。目前大部分城市水资源管理状况是“多龙管水,政出多门” ,“水源地不管供水,供水的不管排水,排水的不管治污,治污的不管回用” 。工作交叉,责任不清,弊端甚多。 政策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

5、共和国水法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工作,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协同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有关的水资源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同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水资源工作。 ” 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规定:“国务院水行政主管部门在国务院的领导下,负责全国防洪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日常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在本级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范围内防洪的组织、协调、监督、指导等日常工作” 。 三、水务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传统观念和管理方式的问题 第一,国家水务产业政

6、策滞后,没有在政策上即时调整、引导水务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规范,对水务工程管理如何进入市场研究不够。 第二,将应由地方政府负担的防洪、排涝等公益性支出转嫁给了水务工程管理单位负担。 (二) 、管理体制的问题 在水务工程不同的功能要素中,从总体上划分为社会公益型和生产经营型 2 大类。在水务工程的管理体制中又分为中央管理和地方管理,既按行政管理区域划分又按流域(或灌区)划分。地方管理的水务工程管理单位的行政管理权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业务管理权属地方灌区管理部门或跨行政区域共同的上一级灌区管理部门。由于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的分离,形成了条块分割、政企不分、政事交叉、各自为政、职责不清的

7、管理体制。经常出现对水资源的统一管理权、水政渔政的执法权和管理权、防洪安全的执法权和管理权等工作的错位或缺位,以及在水务工程管理机构和编制、水务工程管理或养护等方面的诸多矛盾。由于管理体制的不顺,造成行政主体和业务主体之间的责权利不清,出现有利益时大家争着管,有问题时互相推脱,谁都不愿意管的局面。在水务管理单位的发展过程中,体制不顺带来的影响是长期的,危害也是致命的,而理顺管理体制的难度也是最大的。因此,这是水务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 (三) 、运行管理机制的问题 水务资产收益划分的机制。在水务工程的单项或单位工程资产中,同一类固定资产往往同时发挥出 2 种不同的功能效益。如水库工程中的大坝

8、、溢洪道、放水设施、发电设施等项目,既为防洪保安发挥作用,又为蓄水、养殖、发电、旅游等发挥作用。因此,公益性资产和经营性资产各自所发挥的效益就很难用准确的数据进行价值定量,区分其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 四、实施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 、转变观念和思维方式,适应形势的发展 水务管理体制改革的首要前提是改革不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发展的陈腐观念。将原有的计划经济、商品经济的完全依赖计划,依赖行政命令的思维方式转变过来,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价值规律、优化配置资源和优胜劣汰的要素贯穿于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中。特别是在水管单位内部的供水生产、水产养殖、水利发电、库区旅游、水土资源等生产经营实践

9、中,严格按照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要求,加强各环节的管理,强化成本核算,合理确定价格,严把产品质量关,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在重视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职工的文化生活水平。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转变观念的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坚定信念、循序渐进,做到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使观念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二) 、认真处理好改革和发展的几个关系 稳定、改革和发展的关系。体制改革不是要全部废除原有的所有政策、制度、规范,而是要破旧立新,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理顺管理体制,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生产关系,释放出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改革不是

10、目的而是手段,稳定、增效、发展才是我们改革的目的。 社会效益和自身经济效益的关系。绝大多数的水务工程均具有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综合性功能,其综合效益必然具有公益性效益和经营性效益。在公益性效益中表现出巨大的社会效益,在经营性效益中表现出水管单位自身的经济效益。因此,处理好这个关系对社会、对水管单位都非常重要。 (三) 、准确确定水管单位性质,建立符合实际的补偿机制 理顺水务管理单位体制的重点在于对水管单位的准确定性,必须按照政策,结合实际,做到淮确定性。在公益型、经营型和准公益型 3 类不同性质界定清楚后,绝大多数水管单位属于准公益型水管单位,而情况最为复杂的也是这一类。经过科学的划分后,明确各级

11、财政补贴的份额和自收自支的范围、用途、人员、标准,同时建立健全水管单位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制度,使职工的生产岗位进的来、走的出,退休有所养、下岗有去处。 总而言之,水务系统的管理改革是我国走可持续化发展的必走之路,也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水务系统的改革中,我们要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运用科学的技术,新的设备,监理最优的水务管理系统。不断学习应用水处理、给水、输水、排水的高新技术,提高水务管理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敬正书.全面推进水务管理体制改革 支持城乡可持续化发展J.中国城市经济 2012.05.05 2刘芳.王喜国.培育社会组织,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强大动力J.中共青岛市委党报,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3.12.2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资料库 > 毕业论文

Copyright © 2018-2021 Wenke99.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信部备案号浙ICP备20026746号-2  

公安局备案号:浙公网安备33038302330469号

本站为C2C交文档易平台,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服务中间平台,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若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立刻联系网站客服并提供证据,平台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