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析徽派建筑的形成因素摘要:本文主要针对安徽的地理环境、建筑材料、经济状况、社会形态、精神意识和文化氛围等徽派建筑形成的主要条件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徽派建筑,形成条件,特征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徽派建筑在中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珍贵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2000 年,由徽派建筑群形成的有近千年历史的黟县西递(图 1) 、宏村(图 2)两处古村落,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徽派建筑已成为人类共享的珍贵财富。 (图 1) (图 2) 任何一个建筑流派的形成最初都是从实用功能开始的,地理环境条件决定了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形式,地方建筑材料是建筑结构的基础,经济和文化
2、则是建筑流派得以发展的物质支柱和精神支柱。徽派建筑也不例外,安徽的地理环境、建筑材料、经济状况、社会形态、精神意识和文化氛围,是徽派建筑形成的主要条件。 1、地理环境条件 徽州地区历史上是古越人的聚居地,因处于崇山峻岭中,所以历史上称之为“山越” 。徽州古代居民多散处,遇有战事,则集中到山头上扼守。山越人平常所居住的“杆栏式”房屋,是以竹、木为骨架,以茅草盖顶。时间一长,便干燥开裂,只得拆除重建,颇为费事。自晋以后,随着中原士族大量的入迁,不仅改变了徽州的人口数量和结构,也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中原文明与古山越文化的交流融合,也通过建筑形式直接体现出来。早期的徽派建筑仍保留有“杆栏式” 建筑的
3、特征,一层矮小,楼厅宽敞,楼上厅室作为日常生活起居的主要场所。后来,随着砖墙防护的安全性和排水系统的通畅,以及室内木板装修的防潮作用显现,徽州民居的建筑逐步演变为一层高大宽敞、楼上简易的形式。另外,徽派建筑外观特色之一白色石灰粉墙,也是由于皖南山区的潮湿度所导致的,是出于防潮功能的需要。石灰粉墙,可以大量吸收空气中的水分,以保持建筑物墙体的干燥度,使墙体不致于因雨水的冲刷而坍塌。由此而形成的粉墙黛瓦的建筑形态,掩映在青山绿水之间,形成了如诗如画的建筑景观和人居环境。 2、建筑材料条件 徽州多山,林木资源丰富,为木构架形式的房屋提供了优良的建筑材料。走进徽州古村落,走进祠堂或民居,就能发现梁架结
4、构具有的共同特点用料硕大,特别是横梁,因其粗壮,俗称“冬瓜梁” (图 3) ,又因其形如新月平卧,雅称“月梁” ,通体显得异常恢宏壮美。立柱用料也颇雄大,或圆或方,向上多有收分,显得雄而不笨。 图 3 徽派建筑外观最引人注目的是马头山墙的建筑语言,这种建筑形式是将房屋两侧的山墙升高超过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线条状的山墙檐收顶。为了避免山墙檐距屋面的高差过大,采取了顺坡屋面逐渐跌落的形式,既节约了建筑材料,又使山墙面高低错落,富于变化。马头山墙这一建筑形式在徽州的出现始于明代,目的是为了防止火灾蔓延。由于徽州建筑以木结构为主,稍有不慎即引发火灾,在建筑密集区,更容易造成重大损失。明弘治癸亥(150
5、3 年),广东博罗人何歆就任徽州知府,为了解决府城及城乡的火灾损失,他经过实地考察,下令采取措施,以五家为一组,建造高出屋面的山墙,以阻挡火势。后来事实证明,建筑封火墙,对减轻居民密集区的火灾损失大为有效。于是,后来居民建造房屋的时候,都自觉地将房屋两侧的山墙建成具有封火功能的墙面。除了防火的实用功能之外,跌落起伏的马头墙冲破了一般墙面的单调,增加了建筑的美感(图 4) 。 图 4 3、经济状况条件 在古代陆路交通极为不便的情况下,水路交通是比较便捷的。徽州一府六县中,最先走出去经商的是祁门人。因祁门水经浮梁入鄱阳湖,经长江流域可转贾四方,甚是方便。唐代,徽州茶叶主要从浮梁出口。南宋建都浙江临
6、安以后,徽州因其地利,新安江流域的水运日益活跃起来,徽商也逐步形成势力。明代中叶以后至清代道光年间的百余年时间内,是徽商最为鼎盛的时期。无论经商人数、活动范围、经营行业、商业资本,徽商都居全国各商人集团的首位。当时,经商成了徽州人的“第一等生业” 。徽商的活动范围极其广泛,全国各地都有他们的足迹,甚至发展到海上贸易。尤其是在长江中下游一带,广泛流传着“无徽商不成镇”的谚语。徽商经营的行业以利润高的盐、典当、茶、木为最多,次则粮食、棉布、丝绸,其他则无业不营,商业资本已达到惊人的程度。清代两淮八总盐商,徽商就占了一半,以至于乾隆皇帝下江南时也发出“富战徽商,朕不及也”的感慨。徽商财雄势大,显赫一
7、时,对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城镇建设所起的作用十分巨大。徽商敛富后即回家“修祠堂、建园第,重楼宏丽” ,既促进了地方经济的繁荣,也影响了建筑的风格。徽商所引发的村镇大规模建设,使徽派建筑在形式上更具广泛性,功能上更具全面性,装饰上更具艺术性,内涵上更具文化性,将徽派建筑工艺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4、社会形态条件 徽州土著原为古越族后裔。在自然地理环境的封闭性与家族血缘伦理封闭性的双重作用下,徽州呈现出显著的宗法社会形态特点,并且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得以保存。时至今日,不少古村落仍然古风依旧,聚族而居且不杂他姓。家族谱牒清晰,源流不易混淆。对此,清代赵吉士在寄园寄所寄中归纳为“千年之冢不动一杯,千丁之族
8、未尝散出,千载之谱系丝毫不紊,主仆之严数十世不改。 ” 在徽州古村落的入口处或中心位置处,往往是气势宏伟的祠堂建筑,它是村落的核心和族人的活动中心。各村各族除了总祠之外,按派系还分别建有支祠。家族中出了地位显赫的人,其子孙还可以建家祠以显其荣。祠堂的规模大,与住宅建筑明显不同。总祠、支祠和家祠的建筑风格也不一样,各类祠堂建筑丰富了徽派建筑的内容,体现了徽派建筑卓越的工艺水平。徽州祠堂之多,规模之大,工艺之精,既是由其当时经济实力所决定,更是宗族综合能力的体现。 5、精神意识条件 徽州自古被誉为“东南邹鲁” 、 “程朱阙里” 。自南宋以后,理学成为统治中国封建社会思想的理论,而理学大师程颐、程颢
9、和朱熹的祖籍都在徽州。所以,徽州人特别推崇朱子,以朱子家礼等理论来管理家族和社会。朱子笃信风水之说,正好与徽州人的传统习惯相吻合,这样一来,在风水理论指导下的精神意识对徽派建筑艺术和风格的形成有着很大的影响。 两晋时期,风水文化的中心在江西;至宋元以后,则转移到了徽州一带。徽州许多古村落的选址、布局都是在风水先生的指点下进行的。 风水学说中的“水口”概念在徽州古村落建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古村落一般多依山傍水,原本用于阴宅的“水口”观念转移到阳宅村落环境上来以后, “水口”就被看成是村落的关键部位,它关系到村落人丁财富的兴衰、聚散。 6、文化氛围条件 徽州山民 “始愿而朴” ,自北方中原士族不断
10、迁入后,风俗由质趋文。衣冠之族虽然躲进深山,耕樵自给,但仍注重谈吐、风仪、识鉴,以诗书训子弟。自宋以后,徽州“名臣辈出” , “俗益向文雅” ,形成了文风昌盛、教育发达的局面。由于教育的基础扎实,在书法绘画、金石篆刻、音乐戏剧、数学物理等方面,都涌现出众多的杰出人才。文化的发展,丰富了建筑的内容,提高了建筑的艺术水平。 综上所述,徽派建筑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中,受特定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以及文化氛围影响,经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演变过程才得以形成的。徽派建筑是珍贵的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徽派建筑工艺是徽州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如何传承文明,保持地方特有的建筑风格,在享受现代生活的同时,创造徽派新建筑,不少专家、学者和建筑师们都在进行着大量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朱永春等,徽州建筑M,安徽人民出版杜, 2005 高寿仙,徽州文化(第二版)M,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 王世仁,中国古建探微,古籍出版社,2004